㈠ 古代姓氏篆体王字的篆体
“王”的篆体腔稿的写法如上图所示。
㈡ 小篆的周怎么写
一、小篆的周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周围;圆形的外围:四~。圆~。绕地球一~。
2.环绕;绕一圈:~而复始。
3.普遍;整个;全:众所~知。~天。~身。
4.时间的一轮;特指一个星期:~期。一~。
5.完备:招待不~。计划~密。
6.接济;救济:~济。~急。
7.朝代名。(约前1046—前256)。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从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北朝之一(557—581)。
宇文觉灭西魏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五代之一(951—960)。郭威灭后汉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为北宋所灭。
8.古又同“中(zhōng)”:不~于用(不中用)。
三、相关组词:
周期 、周末 、四周 、圆周、一周 、周到 、周边 、周游
(2)姓氏古图片文字扩展阅读:
一、四周[sì zhōu]
周围。也说四周围。
二、圆周[yuán zhōu]
在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所形成的轨迹。
三、一周[yī zhōu]
1、循回一遍。
2、一圈。巴金《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以后又站了片刻。”
3、一星期。
4、指一周年。
四、周游[zhōu yóu]
到各地游历;游遍:~世界。孔子~列国。
五、不周[bù zhōu]
不周到;不完备:考虑~。招待~。
㈢ 姓氏图片文字穆古风
经过反复检查,确定已经完美回答了你的问题
就连楼主也找不出错误的。
有新的额外的要求,请另开新帖。
㈣ 带姓樊的文字图片有哪些
带姓樊的文字图片有以下几张:
㈤ 张字的各种写法图片大全
张字的各种写法图片大全如下:张的写法有5种。小篆的“张”;隶书的“张”;楷书的“张”;行书的“张”;草书的“张”等等。
拓展知识:
1、楷体:它是一种标准的汉字正楷字体,平直而端庄,较为规整。
2、行书:它是档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比楷书更为随意且笔画流畅,有一定的书法韵味。
3、草书:它是汉字的一种书法字体,笔画潇洒,尤其擅长用于书写速度较快的文字。
4、隶书:它是在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字体,笔画线条简单,直接,形似篆书,但更加规整。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㈥ 礼繁体字怎么写图片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lǐ
注音: ㄌㄧˇ
繁体字: 礼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礻
简体部首: 礻
五笔86:PYNN
五笔98:PYNN
UniCode:U+793C
四角号码:32210
仓颉:IFU
GBK编码:C0F1
规范汉字编号: 0318
礼的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5
笔 顺: 捺折竖捺折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礼。丧(sāng)礼。典礼。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礼物。礼金。献礼。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三、姓氏起源
1、系自姬姓。周武王同母少弟,名封,初封于康,属卫地,称卫康叔,其后有卫大夫礼孔、礼至,遂以礼为氏。
2、古典礼者之后,以职为氏。
3、清贵州安顺府永宁州募役长官司原姓阿,明永乐元年赐姓礼氏,世袭。
4、满族礼氏是满姓“萨克达”的一个分支。
满族礼氏后人多集中辽沈地区,与其历史上享有特惠政策有关。据《钦定清文鉴》卷五记载:萨克达礼氏,乃太祖建国之前主动归附的十一姓氏之一。这十一姓氏族人“受到优礼待编设牛录时,部民与部长传统隶属关系被当作酋长世袭特权保留下来。”
满族的姓,多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峰、河流等名称做为姓。萨克达姓,追根朔源可至古肃慎氏。“《北史》靺鞨 ,即古肃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按满洲语谓长曰达,称老翁曰萨克达……。”(《满洲源流考》)。《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十五· 四写道。:“萨克达,本系地名,因以地为姓。其氏族散居于萨克达、宁古塔及各地方。”萨克达由地名而来的姓,还可从《满洲源流考》十三卷第226页找到根据:明代嘉靖年间设置的萨尔达卫,按萨尔达山而来,萨克达与其音相近。萨尔达山在打牲乌拉。而萨尔达山、萨尔达卫,历史地理位置在哪里?我查遍古地名和古地图都未找到。在吉林市、打牲乌拉东面有一座名为“老爷岭”,海拔1284米的山峰。这与《满洲源流考》中提到的“萨尔达山”地理位置基本相符,称“老爷岭”,即由满语称“老翁曰萨克达”而来;在牡丹江市、宁安(前文所言宁古塔,在宁安境内),东侧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脉——“老爷岭”。这两处“老爷岭”,是靺鞨生存壮大之地,也是萨克达氏族发祥之地。随着满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满族姓氏也发生了变化。满族姓氏由原来的多音节姓,变成了单字汉姓。大约1662至1675年间,萨克达宗族分解出:官、礼、李、里、应、祖、翁等诸多姓氏。如今的礼氏族人,大多居住于辽沈地区,京津等地也有少数礼氏后人。
四、得姓始祖
周武王同母少弟,名封,初封于康,属卫地,称卫康叔,其后有卫大夫礼孔、礼至,遂以礼为氏。
五、人口分布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固安,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阳泉、长治、临汾,安徽之贵池,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
广西大新、江西丰城、山东新泰、辽宁辽中、台湾彰化、高雄、河北唐山等地均有此姓。
满族礼氏后人多集中辽沈地区,与其历史上享有特惠政策有关。据《钦定清文鉴》卷五记载:萨克达礼氏,乃太祖建国之前主动归附的十一姓氏之一。这十一姓氏族人"受到优礼待编设牛录时,部民与部长传统隶属关系被当作酋长世袭特权保留下来。"
六、家谱文献
暂缺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平原郡:今山东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八、字辈排行
暂缺
九、姓氏名人
礼孔,春秋时卫大夫。礼震,东汉时平原人,官至郎中。
礼至,卫国大夫。
礼震,东汉人,以精通尚书着名,从学于欧阳歙。
礼门,明隆庆二年进士,杞县人。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㈦ 蒙姓氏图片文字 - 百度
乞颜 ------------齐、祁、陈、秦
纳古斯 --------- 那
肖德 ------------肖
客烈亦惕 -------和、何
孛尔只斤 -------鲍、包、宝、博、奇、罗、波
汪古惕 ----------汪、王
弘吉喇惕 -------洪
帖良古惕 -------铁、车
兀良哈 ----------乌、吴、于、魏
满楚古得 -------满
杜尔伯特 -------杜、司
和硕特 ----------和
郭尔罗斯 -------郭、高、何
呼和淖如得 -----和
伊斯得 伊
夏日高勒 -------夏、黄、何
梅日根哈拉 ----梅
闫忽德 ----------闫 门
泰亦赤兀惕----- 戴
胡勒目斯 -------胡
杜格庆 ----------杜
海那赫 -----------海、毕
周尔那德 --------周
华努特 -----------华
齐木德 ------------齐
敖勒高努德------- 敖、赵、王
白如徳 -------------白
海勒图德 ---------海
赖哈图德 ---------赖、赵
李莫斯日 ---------李
都如德------------- 杜 霍
亦日呼德---------- 伊
朱勒豁得---------- 朱、周、康
兀济叶惕---------- 武、吴
乌珠穆沁 ----------乌、武
巴尔虎 -------------巴 胡
召蒙岱 -------------赵
克什克腾 ----------和、何
木斯臣 -------------穆
宝勒格沁 ----------暴
席热臣 -------------席
包日罕特 -----------包
台本 ----------------邰、伍
通事纳尔----------- 佟
唐古特 -------------唐、夏、项
夏那日 -------------夏、项
朱理真 -------------朱
忽思慧 -------------忽、胡
泰亦什 -------------师
呼和绍布 ----------和、付
海拉苏 -------------海、俞
萨都喇 --------------萨
扎喇亦尔 -----------赵、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