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独孤求败和杨过谁比较厉害
独孤求败的武功在《神雕侠侣》中被描绘得极为高深莫测。书中提到,杨过在断臂后跟随神雕进入剑冢,寻找第四把木剑,青石碑上刻着:“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这表明独孤求败的武功已经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而杨过最终还是依赖玄铁剑作为兵器。此外,书中记载独孤求败在深谷中刻下的文字:“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段话清楚地表明独孤求败的武功无人能敌。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并未详细描述独孤求败的故事,书中仅提到:“武林各位前辈从未提到过独孤求败其人,那么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 …”神雕作为独孤求败的生平好友,与他练剑比武是常事。在遇见杨过时,神雕已近百岁。神雕在杨过断臂后一直指导他剑法,尽管杨过在海潮中练习了一阵,但年老的神雕竟无法抵挡他的剑。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杨过比独孤求败更厉害。假使神雕年轻时仍如百年前那般勇猛,杨过不可能敌得过它。
独孤求败心中“无滞无式”,而杨过则想着小龙女,虽能自创“黯然销魂掌”,却无法达到“无滞”的境界。独孤求败“无滞无式”,便能领悟“无剑界”,这与《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百岁后领悟“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境界相类似。因此,独孤求败的武功显然更为高深。
B. 穆念慈的儿子是谁
穆念慈的儿子是杨过。杨过,名过,字改之,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主人公,前作《射雕英雄传》中杨康与穆念慈之子,西毒欧阳锋的义子。名字为郭靖、黄蓉所取。所学武功博杂,涉猎古墓派武功、独孤求败的剑法、蛤蟆功、打狗棒法、弹指神通、玉箫剑法及一些九阴真经,最终自创黯然销魂掌。杨过喜欢嵇康诗词,曾与公孙止比试中化诗句于剑法中。在小龙女的熏陶下略懂音律。
杨过武功大成是在十六年之后,当时杨过已经练成黯然销魂掌。
在襄阳城外,杨过大战练成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在没进入黯然神伤状态的情况下,和金轮法王斗得难解难分。
杨过在与金轮法王交手到关键时刻,因为没有带玄铁重剑,手中的普通长剑被金轮法王的轮子给绞断,吃了兵器上的亏,随即金轮法王乘胜追击,以铁轮砸向杨过。
【国师双轮一绞,啪的一响,又已将(杨过)长剑绞断。众人在台下看得清楚,无不大惊失色。杨过心知今日已然无幸……凄然向小龙女望了一眼……便在此时,国师铁轮砸向他的脑门。】
杨过当时心灰意冷,心想自己恐怕要和小龙女永别了,也正是在这时候,杨过进入了黯然神伤的状态。
一下开启大招,启动狂暴状态,一招黯然销魂掌中的拖泥带水悄无声息地打中金轮法王的肩膀。
【杨过心下万念俱灰,没精打采的挥袖卷出,拍出一掌,只听得噗的一声,这一掌正好击在国师肩头……杨过一怔,这才醒觉,原来自己明知要死,失魂落魄,随手一招,恰好使出了“黯然销魂掌”中的“拖泥带水”】
接着,杨过又打出黯然销魂掌中的六神不安、倒行逆施、穷途末路、行尸走肉,给金轮法王来了一套组合拳,附带着威力强大的暴击效果。
【跟着“六神不安”、“倒行逆施”、“穷途末路”,连出三招,跟着又是一招“行尸走肉”,踢出一脚。这一脚发出时恍恍惚惚,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国师哪里避得过了?砰的一响,正中胸口。国师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摔倒台上。】
金轮法王直接由满血状态一下子被打成还剩一丝血的极度大残,只需再加一丁点力道,金轮法王便小命不保,杨过这相当于是把金轮法王给秒杀了。
杨过进入黯然状态后的实力,简直猛不可挡。
当年杨过救了神雕之后,接触的便是“剑魔”独孤求败这一脉的武功,在杨过的视角看来,这位前辈的武功怕是要比五绝更高一筹,所以他应该以独孤求败的剑法为核心去提升自己的武功。
事实上他当时也的确是这么打算的,比如这段原文就提到过:“但瞧独孤前辈遗言,显是木剑可胜玄铁重剑,而最后无剑却又胜于木剑。龙儿既说须十六年后方得相见,这漫漫十余年中,我就来钻研这木剑胜铁剑、无剑胜有剑之法便了。”
处于重剑阶段的他固然极强,但他也知道重剑之上还有木剑,乃至最终达到无剑的境界,所以他的剑法还大有提升空间。
而在有了练剑的决心之后,他也的确是让神雕充当陪练的角色苦练过剑法,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触及到了“木剑”的境界。
比如这段文字就能证明:“似此每日习练两次,未及一月,自觉功力大进,若在旱地上手持木剑击刺,隐隐似有潮涌之声。此后神雕与他扑击为戏,便避开木剑正面,不敢以翅相接。一日杨过杀得兴起,挥剑削出,使上了十成力气。神雕呱的一声大叫,向旁闪跃。杨过收势不及,一剑斩在一株小树上,木剑破折,小树的树干却也从中断截。”
等于说当年持木剑的杨过已经做到了让神雕无法招架自己的进攻,可想而知,他若继续练剑,到达独孤求败所言的“无剑”境界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后来的剧情却并非如此,他或许是听了金轮法王教导的“习武切忌博而不纯”的说法,于是他想到自己融会贯通,自创了黯然销魂掌,以至于荒废了自己的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