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字图片 > 上党梆子图片文字记录

上党梆子图片文字记录

发布时间:2023-04-17 08:15:06

⑴ 山西四大梆子是什么,它们的艺术特点

梆子是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各个民族乐队中的一种碰奏体鸣乐器。更多的梆子是以枣木或者红木来制作。但是梆子在每个戏剧中又能起到不一样的作用。那么它们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戏曲大全,看看山西四大梆子是什么。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与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我省四大梆子。

清嘉庆、道光年间,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派以芮城为中心,演唱风格大弯大调,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为中心,演唱风格大都粗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词较多,戏文通俗易懂,剧目丰实。

清咸丰、光绪年间,祁县太谷票号用一千两白银收买了蒲州的一个戏班,他们到全国各地走访演出,在此期间,带出了一大批着名演员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们在走访演出的同时,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触,使他们的戏路更加宽广。蒲剧名伶人才辈出。如老元儿红(即张世喜:山西猗氏马营人、郭宝臣之师)、郭宝臣、二宝红、天明亮、盖陕西、十七生等都能独当一面,而郭宝臣、侯俊山尤为杰出。

20世纪20年代,蒲剧出现了不少优秀剧社。他们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以杨登云、孙广胜、王存才为首领的着名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蒲剧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如任跟心、郭泽民等一大批为蒲剧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着名演员。

蒲剧的音乐包括唱腔、曲牌和锣鼓三部分:剧目有本戏、折戏等500多个,分别以唱、做、念、打取胜的剧目均有。有群众中影响最大者为《窦娥冤》,这台戏集蒲剧演员的精华,珠联璧合,艺术精湛,称誉一时。蒲剧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跷功、扇子功等。

晋剧:

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胆吸收了晋中民间艺术,显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在清末民初,晋中盆地的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素养的提高,各路戏剧票社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由于许多商人热衷于吹拉弹唱,因此,商人和艺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艺,并且资助艺人。所有这些,对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20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到鼎盛时期。丁果仙、张宝魁、三儿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在全国走红。

在北平(今北京)演出时,中路梆子艺人与京剧同行进行槐好广泛的艺术交流,丁果仙以《反徐州》同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四进士》互相学习,吸收了京剧的艺术营养,使中路梆子在艺术上更加炉火纯青。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中路梆子的传统艺术,先后培养出了王爱爱、田桂兰、宋转转、吴爱卿等一大批优秀演员。他们在晋剧舞台上闻名遐迩,显示出晋剧艺术的可喜景象。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属于板腔变化体,由各种板式有规则地连接而成。其板式是:夹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滚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剧目现存的有400多个,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剧目。此外,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编过不少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现代题材剧目。

传统剧目《金水桥》,1980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舞台艺术片。传统剧目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为:

一、民间色彩浓厚,在表现神怪等故事情节时也赋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二、语言生活化,通谷易懂,老百姓易接受;三、唱词多,这也是北路梆子最显着的一个特点。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由于其产生并主要流传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或则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今山西晋城)。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1959年,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发现了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十五日的演出剧目单,其中《彩仙桥》、《对松关》衫明棚、《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抗战时期,我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上党梆子焕发了勃勃的生机。

着名作家赵树理在此创作的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的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十分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剧目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

上党梆子经过历代艺人的探索、创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上世纪80年代,上党梆子异军突起,涌出《杀妻》、《借粮》、《两地家书》等一批新鲜剧目,并在表演、音乐、舞台等方面有所创新,使上党梆子在保持原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使剧情更加抒情、动人,受到观众的喜爱。

【结束语】可能对于戏曲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总归了解多一点并没有什么坏处,更何况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应该记得更牢了不是吗?

⑵ 山西的剧种有哪些

山西的剧种:

1、晋剧

中国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国传统戏曲。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亏埋为中路梆子。

2、蒲剧

蒲剧在清代干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乎空掘”;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蒲剧与秦腔有着极为密切的发展脉络联系,所以两者又常常登台轮番演出,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戏”。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岁核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

4、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5、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中国山西传统地方戏曲之一。合阳的跳戏一脉相承。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⑶ 山西的四大梆子是什么

山西的“四大梆子”分别为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中路梆子: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卜空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现今山西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一带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流行于山西及陕西、河告和南、甘肃、青海、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北路梆子:约在明末清初,形成于陕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带的以“奚琴”和梆子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山陕梆子”,逐渐衍变为支系庞杂、势力强大的北方梆子系统,该剧种以其慷慨激越的边塞风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赞赏;

上党梆子: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型友瞎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⑷ 需要上党梆子

前 言:
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自出台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笔者认为:这部戏用发源并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拥有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的上党梆子,精彩地演绎了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真情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众多为民族解放战争默默付出的可亲、可敬、可爱的太行奶娘。这是一部近年来非常难得的好戏,艺术性、观赏性远超其坦银他同类题材。如若戏写得都合情合理、意料之中、“没毛病”,恐怕就是常说的“这戏没戏”了。至于这部戏是否反人性,违反现代性。毋庸置疑,结局是如此的不人性,如此的残忍,可这违反人性的罪名应该是日本法西斯该承当的,绝不是这位奶娘和孩子,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解放区的老百姓!!至于现代性,具体内涵指的是什么?现代性是最高标准吗?这都太值得讨论了。
真实感人的英雄娘亲
——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带来的重要启示
智联忠
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创演的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用发源并流行于山西上党地区、拥有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的上党梆子,精彩地演绎了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真情的感人故事。剧目着重刻画了太行山桥信好革命根据地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赵氏的转变成长史,最终她为了保护八路军的后代,勇敢机智地与日本军官、汉奸进行周旋,最终抱着自己的亲孙子英勇牺牲,缅怀和歌颂了众多为民族解放战争默默付出的可亲、可敬、可爱的太行奶娘。全剧情节推进流畅、结构合理紧凑、情感跌宕起伏、唱腔悦耳动情、表演生动熨帖,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是一场剧种特色鲜明、地域风格浓烈、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的美的享受。
现实题材创作困难比较大,一来戏曲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段和丰富的程式技巧不好化用;二来从现实生活走向艺术创作存在着艺术化的重要过程,同时又要受到真实性的制约。革命题材、英模题材就更加难上加难,如何让观众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中,如何真实真切地感染观众是个核心问题。优秀现代戏《太行娘亲》的创演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第一,《太行娘亲》从平凡中突显崇高,从行动中照亮精神,塑造的主要人物真实、普通,起点不高、有缺点、有成长、不拔高。
没有现场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也许一听剧名或简介便会带着陈见认为这类的故事、这样的英雄人物以及相关的舞台剧已经很多,而且多数作品塑造的人物都存在“假大空”的弊病,这个戏也难脱窠臼。其实不然,该剧却丝毫不存在这些问题,甚至在文本的写作、情节的铺垫及剧情走向上都别具匠心,赵氏在剧中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不那么崇高甚至还有些瑕疵的普通山村妇人。
剧目入戏很快,绝不拖泥带水,序幕简短地介绍了1941年日本鬼子在太行上寒柳村断崖岭屠杀了转移途中的八路军,仅有一名小婴儿(后取名为“铁牛”)幸存被张伯救回。紧接着,铁蛋满月、奶养铁牛、鬼子扫荡、追夺铁牛、太行娘亲五场戏依次展开。第一场,一开场便洋溢出了满月酒的喜庆与热闹,赵氏提着酒坛、抱着大酒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笑着上场,一副喜气洋洋、精明干练的当家女人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这与序幕中的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剧情一转日本人冲进来抓走了所有的男丁,场面顿时又转入了大悲。一悲一喜,悲喜交乘,强化了戏剧的强烈对比,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当天傍晚张伯、田婶送来八路军幸存的婴儿让赵氏儿媳梨花喂养,她偏执狭隘地怕自己受牵连,不愿意喂养,更何况自己家三代单传只有这么一个孙子,儿子又被日本人抓走了,孙子就是自己的命。此处,剧作家没有天敏铅然地把这位英雄娘亲的形象拉高,而是真实地描摹了她的心理——战乱年代没吃少喝,儿媳妇也没什么奶水,自己家孩子还管不了,哪能管得了别人呢?此时的赵氏有些自私,虽然洪医生救过她儿媳她也不同意喂养孩子;她心里又有些害怕,刚刚在后山看到鬼子杀害小孩的场景令她难以忘怀,所以不肯收养。这些想法在第三场中与儿媳妇梨花的对话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她对梨花说铁蛋和铁牛两个孩子不能一样!——“俺告诉你:这俩孩子哭了,你先哄铁蛋;困了,你先抱铁蛋;饿了,你先奶铁蛋!记住了,老祖宗看着哪”!铁蛋是自己的亲孙子,理应先紧着他来。这种朴素的小农观念、烧香拜佛近于愚昧、自私的农村婆婆,写得真实、生动。赵氏内心还是善良的,当发现铁牛发烧生病时她立即张罗给孩子退烧,让张伯给孩子喝生姜萝卜红糖水,还去断崖岭给孩子叫魂。赵氏的原型确是来源于生活中低起点的农妇,着实可恨又有些可爱。直至,张伯为救他们一家人引开了敌人壮烈牺牲、八路军炸了鬼子军火库救回了被抓走的村里壮丁时,王营长一声“英雄娘亲”,唤醒了赵氏的良知,其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她由不想奶养铁牛到亲自追赶铁牛一定要替王营长抚养孩子,直至最后面对日本大佐和伪军的侵扰,为了全村人能活命、为了保护好八路后代毅然牺牲了自己和心爱的孙子,令观众深深地为之感动。
毋庸置疑,结局是如此的不人性,如此的残忍,可这违反人性的罪名应该是日本法西斯该承当的,绝不是这位奶娘和孩子,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解放区的老百姓!!
第二,该剧绝非仅仅依靠剧本来讲故事,而是通过二度创作在舞台呈现方面尤其通过主要演员的唱念做舞演绎了主人公赵氏的感人事迹。
随着一声声大笑,赵氏内应“来了来了”拎着酒出场,“孙儿满月我笑笑笑……哈哈——(猛地憋住)睡也笑、醒也笑、进屋笑、出门笑,把气笑岔!……防蚊叮、防虫咬、防热防冷、防病防痛、防跌防撞,为铁蛋,俺不吃不睡心也欢”!这段二十句的唱腔,唱出了赵氏盼孙子的焦急、满月席上的喜悦以及精明强干、干脆利索的性格。陈素琴的这段唱腔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鲜明性格,其充满感情的动听演唱先声夺人,同时作为戏的第一段唱又给了她一个漂亮的碰头彩,展现了其过硬的唱功。现场的观众抱以热烈掌声的同时也迅速被上党梆子的华美唱腔与生动表演紧紧地带入剧情中。第四场,赵氏对着张伯的坟墓进行自我的回顾和反省,长达28句的大段唱腔,发自肺腑、酣畅淋漓,又别具意境,她最后发誓:“从此后,铁牛就是亲骨肉,俺当不起英雄,就当个正经奶奶胜亲娘哪!”剧中,赵氏与儿媳梨花、儿子根旺、王营长、岗村少佐等的独唱、对唱、轮唱等都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且富有艺术感染力。
陈素琴在剧中的表演炉火纯青、精彩纷呈。第二场赵氏去后山换小米,目睹了敌人用机枪扫射杀死村民及孩子,吓得连滚带爬、魂飞魄散,她演得精准逼真,运用抢背、跪搓、乌龙绞柱等戏曲化的手段,结合动听感人的唱腔边唱边跑,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暴行,同时把赵氏紧张恐惧的内心作了全面的展露。这段戏是非常吃功的,唱、念、做、打综合运用,陈素琴演得一气呵成、气韵生动,既充满生活化的特点又不乏艺术化的处理和强化;既尊重上党梆子的传统、充分吸收加以运用,又注重吻合剧情、贴近人物进行新的组合甚至部分创造。这样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理念不仅是这部现代戏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同时也是戏曲艺术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当然,戏曲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剧中的饰演梨花、赵根旺、王营长、张伯、田婶的演员无论是唱还是表演都很出色,各部门有序配合、共同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第三,《太行娘亲》主创人员继承传统,充分保持和张扬上党梆子的剧种特性,突显出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格。
“高不过太行山与天同党,美不过家乡戏五种声腔”,晋东南地区的老百姓对上党梆子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唱腔雄浑粗犷、高亢激越、板式丰富、起伏跌宕、感染力很强。梆子腔高亢嘹亮,老百姓听的就是这股劲和充满地域风格的家乡味。这部作品除了在唱腔设计、作曲上强化剧目的剧种特色,剧作家李莉、张裕从唱词的书写、语汇的运用、话语结构上也保持上党方言的魅力,如“小孙孙”“甚”“咯吵”“嫩茎茎”等。为了把上党地区的方言土语,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语言及生活融入戏里,编剧深入生活展开了深入的采风、体验生活;排练场上导演、演员等不断地加强、调整演出本,唱念增加晋城方言的特点,最终使得剧目独具太行韵味、上党风情。
应该说,传统深厚、手段丰富的上党梆子其高亢激越、委婉催情的艺术特色强化了戏的地域风格;反过来,本土化的故事情节,地域化的生活、人物,以及地域性的语言、语调,为上党梆子地域性的剧种特点的张扬也奠定了基础,二者可谓相得益彰。这些对剧种特色、地域特点的强调和发挥都应该为之点赞,值得戏曲界广泛学习和推广。主演等能在导演的把握和指导下,深入戏剧情境、把握人物性格、揣摩角色情感,并进行自身的创造和熟练运用,反映了剧组扎实的创作过程和严谨的专业态度。该剧历时三年演出逾120场,在北京、上海、太原、晋城等地召开了13次研讨会及5次剧本讨论会约100人次,认真听取各界意见并作深入修改,至今已是第五版。这些扎扎实实的研究试验和点滴的辛苦没有白白浪费,团队精心的艺术创造及不懈的努力和默默付出最终化作台山精彩纷呈的演出、真实可爱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感。太行人默默无闻的朴实形象,数百位不惧敌寇、辛勤奉献的太行娘亲的光辉事迹及大爱精神,通过具体真实的行动和典型的事件外化出来。这是艺术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扬的独特手段,是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思想内涵感染了观众。
“寒柳根根苦唉,土疙瘩里埋。长出了那个嫩茎茎,孩儿呀,全靠娘亲奶”,这首主题曲余音绕梁,久久为之感动。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中的娘亲形象,可亲、可敬、可爱,真正走入了广大观众的内心。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成立于抗战时期,其前身“太南胜利剧团”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上演了大量的现代戏,这为剧团及剧种都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期待该院更多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剧目带给大家新的精彩和惊喜!
(注:本文刊载于《大舞台》,2019年6期)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

⑸ 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戏曲大全

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我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山西戏曲代表着汉族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反映出流传区域的汉族民风民俗。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山西的地方戏曲吧。

晋剧

中国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国传统戏曲。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

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液蔽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高峰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在清代干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蒲剧与秦腔有着极为密切的发展脉络联系,所以两者又常常登台轮番演出,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戏”。

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其旋律跳跃幅度大,起调高,大小嗓兼用,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着称。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据大同城西观音堂戏台题壁记载:“双庆戏班于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贯》一剧。”由此可见,北路梆子在清朝嘉庆十三年以前,已由蒲剧艺人来此教习传艺,结合雁北的秧歌小调参合而成了。

北路梆子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闹伏州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厅闭剧团被迫解散,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⑹ 戏曲的四大梆子

四大梆子指:蒲剧、晋剧、北路梆中乎桥子和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主要流传于今山西东南部。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它形成于泽州府。虽名为梆子,实为昆、梆、罗、卷、簧顷拿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属于板腔变化体,由各种板式有规则地连接而成;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胆吸收了晋中民间艺术,显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也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
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一脉桕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上党梆子,起源于素有深厚戏曲传卖猛统的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山西西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

⑺ 上党梆子的介绍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液丛芹南部。享有郑肢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闹毕、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⑻ 下面这些图片都代表了哪些行当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罩消、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轿丛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着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着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着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闭闷樱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着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着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着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阅读全文

与上党梆子图片文字记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65男生穿衣搭配图片 浏览:502
卡通男生可爱图片 浏览:989
手机女生壁纸头像图片 浏览:804
中分发型女烫发发型图片 浏览:668
男发型后面图片 浏览:903
红素色壁纸高清图片大全 浏览:282
男生传精图片 浏览:833
os如何旋转图片 浏览:230
烫发国字脸男生发型图片 浏览:757
抱花女孩图片唯美动漫 浏览:815
荷花图片大全高清图片大全 浏览:426
ps图片怎么浮在文字中 浏览:433
12岁男生霸气图片帅气 浏览:995
霸气图片男生图动漫 浏览:268
美女下方中间图片 浏览:500
女孩脚板底图片 浏览:54
ps怎么修改图片大小3m以内 浏览:59
幼儿画卡通图片简单的 浏览:988
白衣少女动漫图片 浏览:102
推拉柜子门图片大全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