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媒体内容构成是什么
自媒体是个人通过网络对外发布观点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使得自媒体内容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运营自媒体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优质内容,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不一样、学历不一样,在创作内容时也会体现出领域的区别,就拿企鹅号来说吧,它就有不同的领域可以选择,并对高质量的特定内容,为创作者提供一定扶持。
② 要做自媒体,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有几天没有看书了,感觉脑袋空空的,感觉脱轨了,今天其实有想过不开电脑的,感觉很累,心力交瘁。但还是打开电脑,因为有你们在我的公号面前等着,(你不是说你要坚持写下去吗?看你能写多久!)
刚开始确实是这样的,就在一星期前,我还兴致勃勃的给大家说,我要坚持写文章,结果一个星期后,就放弃了,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
一个自媒体人,一定要活的有尊严,而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
刚刚看了下咪蒙的文章,说一个自媒体人如果连100万字都没有写到,就不能纯粹称为自媒体人,我连续写了一个星期吧,大概有1万字左右了吧。
给自己下个目标吧,每写到一个10万就给自己来个彻彻底底的终结。时间会检验一切,今天先来反思我前面写的那几篇文章,
给自媒体人的建议:真实的情感远胜虚情假意,做自己,切勿透支自己的信用。
《罗胖:人格即入口》此文是我通过观看罗胖的个人演讲,总结归纳出来,说到这我有点来气,有人说我是完全复制罗胖的东西,妈蛋,我就不知道是罗胖分析出来的吗?既然我总结出来了,记住了,那这东西就是我的,你记住了吗?我相信你这篇文章10遍也不一定能记住这些东西,搞笑的很。
此文标题是一大败笔,很多人看不明白,或者完全没有听说过,
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切记!切记!切记!
标题取法:
价值观:表明观点,就是别人为什么点开你这边文章(给我一个理由打开你)
实用性:就是这边文章阅读完了,你能给别人留下点什么东西。
举例《自媒体人必须知道28个新媒体平台》这个标题就是借鉴别人的取法。
其他的方法太多,学习好一两个就好了,再来看看自己取的标题,简直是心在滴血啊。
③ 企鹅号发布的文章或视频被分发到哪些地方
腾讯看点、腾讯快报、QQ浏览器、腾讯视频等
进入企鹅号的后台,然后点左侧视频
接着上传一下视频,再填写以下信息就可以了
现在企鹅号还有扶持计划呢,为鼓励广大创作者产出更多优质内容,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联动腾讯微视、腾讯看点、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等腾讯内容生态各分发平台发布创作者专项扶持计划,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流量倾斜和收益扶持,助力创作者应对短时压力
④ 自媒体创作者如何稳定获取和创作高质量的原创内容
自媒体创作者的写作素材来源,多种多样,创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性的积累过程,那么我们写作文章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面和渠道去获取内容和写作的素材呢?
自媒体创作
生活中的一种积累是很重要的一种来源途径,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阅读文章,刷微博刷头条或是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自己比较喜欢的或是觉得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我们就做好收藏和保持。日积月累就会越来越多,当需要写作的时候,直接把素材内容拿出来就可以了。
当然自媒体写作的内容来源其实很多,这里主要写几点:
1、个人在生活中的储备的信息,知识经验,纯原创内容,可以直接输出给用户。
2、日常手机浏览的信息,包括网页和新闻客户端等内容来源。
3、可以对原始信息再加工,分析,翻译,转述,拆解等再创作的方式进行再加工处理。
其中的第一种不涉及版权,生产难度高,大量的自媒体人在初期都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往往由于知识储备量不够或质量问题,转型成后两种。
另二种一般是原始信息,主要可以去追踪热点事件,如头条热搜微博热搜等都是我们可以寻找的素材和内容的来源形式之一。
⑤ 做自媒体,同一个视频先发到那个平台,是不是先发的那个属于原创
不是的,是不是原创是说你的视频本身是不是自己创作,而不是搬运或者在别人作品的基础上加工,在哪个平台先发影响的是首不首发,比如你现在百家号发,那就是属于百家号首发,就是这样,有的自媒体平台对于首发有一定的流量扶持,over
⑥ 抖音优质创作者30天扶持计划有用吗
您好,肯定是有用的,而且作用非常的大。如果被评为优质创作者,那么你的短视频或者是其他的内容就会被优先推送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流量。
⑦ 企鹅号怎么发合集视频
企鹅号没有视频合集功能。
回答问题前特地找了一遍企鹅号后台,并没有发现有视频合集或者类似的功能。
假如有的话,应该会在视频发布页附近就能找到,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个功能。
我是3年全职自媒体人,有问题继续问我。持续解答自媒体相关问题,欢迎关注。
⑧ 什么是自媒体,它有哪些可盈利的模式
1、自媒体+广告
互联网最基础的盈利模式是先积累大量的流量,然后进行流量分发,分发的方式可以是类似于网络的竞价排名,也可以是CPC、CPM、CPA等付费形式的广告,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交分享进行分发。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类似于网络这样的流量集中分发平台逐步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小中心”。自媒体便是其中一种类型。
➤如果要问十个做自媒体的人如何盈利,9个会告诉你先积累海量粉丝,然后帮广告主写软文或者直接上硬广上banner。
➤相比于上千亿的网络广告市场,自媒体广告仍然是沧海一粟,但目前的数据仍足以让许多自媒体人兴奋不已。不过通过跟许多广告主聊天发现,除了那些牛逼哄哄的大号以外(头条6位数,不准甲方改文案),大部分的自媒体号在广告市场当中仍处在弱势地位,收费方式甚至已经苛刻到了按销售转换付费。通过带参数的链接分发,自媒体甚至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返利网。简单来说,广告主真正的意图仍然是导流,品牌层面的推广似乎还未轮到自媒体。
➤除了那些牛逼大号,自媒体广告的次级赢家应当是那些手里握着几十上百个号,号称有“矩阵”的人。
2、自媒体+付费阅读
有人说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是知识,但是同时知识又最不值钱,互联网的诞生和“免费”精神更是将知识的价值冲淡到了最低。在版权意识尤为薄弱的中国,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少之又少。自媒体的崛起在为民众争取到更多话语空间的同时却又制造了巨量的垃圾,这更加剧了知识或者说内容的贬值。
➤内容的贬值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自媒体人创作积极性的锐减,各大自媒体平台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原创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激励机制。比如,微博在做长文打赏、视频打赏、微任务广告分成,今日头条在做“千人万元”计划,目前已签约179个作者,今日头条给这些作者保底1万元收入。不过说到底,这些设置几乎都可归约为“打赏”,打赏的核心是“赏”,不是购买或者交易行为,打赏的动机当然可能是觉得你写的真好,但也有可能是觉得你辛苦了,赏你点饭钱。总之,这种机制可以让自媒体人开心一阵,但无法持续地提高其积极性,因为当新鲜劲儿过了之后,愿意打赏的人自然会锐减,免费意识仍然占据上风。
➤一个比较高级的形态是做付费阅读,这种模式比较挑领域,像财经这样专业性强,内容生产门槛高且信息难以获取的领域比较容易推行.
➤另外一个比较容易实现付费阅读的是深度报道或者非虚构写作,这类作品以其详实的调查、独到的分析能够吸引一部分高质量的读者群,读者付费的意愿也高于一般的内容。但是这样的内容一般的自媒体人几乎不可能写出来,往往是传统资深媒体人转型之后在做。
➤总体来看,自媒体要实现打赏不难,但难以为继,大部分都无法糊口,而付费阅读的模式对于大部分自媒体而言也不现实。归根到底,自媒体的内容仍不够专业、不够有深度。也许只有当垃圾信息已经烦得大家实在受不了的时候,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才会被明码标价进行售卖。
3、自媒体+电商
媒体驱动型电商、社会化电商、社区化电商等等名词对于爱玩概念的国人而言并不新鲜。无论是《悦食中国》、《日食记》、《一条》这样小而美项目的崛起,还是阿里投资微博,自建来往这样的大手笔举措,将媒体、社交与电商结合似乎成了解决传统B2C获客成本不断高昂的有效途径。
➤这种模式的基本逻辑是,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粉丝,然后再通过软文的方式出售自身产品。与传统的B2C不同,媒体驱动型的电商并不直接卖东西或赤裸裸地玩促销,而是先洗脑让你形成黏性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销售商品给你。传统电商很大程度上看到的只是商品,背后的品牌、人、故事是隐性的,而媒体驱动型电商正好补上了这个短板,将人物和品牌放在了产品前面。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媒体驱动型的电商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❶ 适合该模式的往往是那些低频高客单同时又非标准化的产品(艺术品、工艺品、需要品鉴的商品),比如大家趋之若鹜的《一条》,它卖的东西虽说算不上奢侈品,但是也够得上轻奢了,主要消费人群还是那些吃喝不愁的贵妇或者硬撑小资的文艺青年。一般自媒体人很难承受这种长时间不出单的品类。相反,一般的高频快消品如果用媒体思维来做,往往会死得很惨,因为做媒体、做内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跑跑渠道,多找人刷刷单。
❷ 媒体驱动型电商对内容的要求非常高。能够带来销售转化,甚至具有洗脑功能的内容绝不是单纯的心灵鸡汤或者搞搞笑、卖卖萌就能够了的(当然,不排除各种low逼网红也能俘获大批15线小年青的心)。
➤总体来说,自媒体要想玩电商,首先得想想自己腰包里的钱够不够,因为在媒体阶段要耗费的资金并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一人食》的创始人是富家千金,《日食记》的姜老刀则自个儿就有影视工作室,如果没钱,能像《悦食中国》那样拿到花样年的投资也成。其次,自媒体还得想自己要做的品类是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超出了自媒体的能力范畴。毕竟不管是媒体型电商还是情怀型电商,最终你都得卖东西,光是做代理呢你无法彰显你的高大上和文艺范儿,但是要自己开发呢又会碰到各种琐碎的问题,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做媒体。
➤不过,媒体驱动型电商有一条思路仍值得尝试,就是做平台,通过内容攒够流量,然后分发给平台上的各种小而美的商家。目前来看,国外有Etsy、Bottica等巨头采用这种模式,销售各种手工作品、独立设计师作品,但国内仍然鲜见,有一两家也是死气沉沉。
➤一句话,自媒体要往媒体驱动型电商转,时机仍未成熟,或者说能做也只是小打小闹,很难成气候。毕竟国人的消费水平和购物习惯还停留在淘宝,低频高客单的商品还未成为主流。个性化的需求的确存在,但还极其分散,召集成本对于一个自媒体而言很难负荷。
4、自媒体+IP
自媒体的最高级盈利形态是IP化的运营。所谓IP,一定具有多平台、多内容、多媒体等特点,但同时又紧紧地围绕在一个核心品牌上,纷繁复杂的内容由一个统一的精神勾连起来。
➤从目前比较成功的IP型自媒体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叫做拯救不开心型,比如《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主要通过娱乐、恶搞给人带来快乐,技术含量低,黏性不高,粉丝说不买账就不买账,比如最近万万大电影的折戟;一类叫精神鸦片型,罗辑思维、吴晓波读书会都是这样的代表,他们往往打着智力输出的旗号,迎合的是那部分对成功学极其渴望的人。很大程度上,这种类型的自媒体是刘一秒等成功学大师的高级版。要知道,成功才是国人最大的需求,贩卖成功当然是市场容量最大的一门生意。
➤这其中,罗辑思维无疑将自媒体做到了极致,也不断地拓宽了IP的范畴,从最早的脱口秀视频节目到后来社群打造、电商运营,罗辑思维以“有种、有趣、有料”为核心思想,俘获了大量渴望成功者的心。自媒体要转换成为IP,创始人一定要具备某种魅力人格(卡里斯马型人格),能戳中粉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