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②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全诗是什么
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③ 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行书,必须是图片,谢谢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行书图片如下:
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何处
开篇明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蜚声诗坛的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
这首诗是元稹以怎样的心境写成的?抑或说这首诗作于何时?只有揭开这两个问题,那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的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
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大意是说: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在元稹的一生中,妻子韦丛是最关心爱护他的人,也是他最难舍的人,即使花庭信步,元稹毫无心思看那姹紫嫣红。一半缘于修道笃佛,一半缘于难忘爱妻。在元稹的回忆中,恐怕更多的是夫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真情。
作为悼亡诗,元稹的《离思》自然也将重点放在对亡妻的回忆上,在回忆中重温那段美好的岁月。元稹将自然界中的云、水、花来比喻人,全诗唯美含蓄,神幽意境,意味深长,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对亡妻韦丛的深深怀念,倾诉了对亡妻的无限追思,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⑤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完整诗句是什么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完整诗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句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之四,是一首纪念爱妻的悼亡诗。
元稹诗文兼擅,尤以诗歌为甚,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他众多的诗歌创作中,悼亡诗是其中不可忽视、颇有成就的一部分,如同清代的的悼亡词一样。
诗句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为:曾经到临过苍茫深广大海的人,便无意再把那些细水放在心里;见识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云彩的人,其他的彩云在他那里都仿佛失了色。我漫不经心地穿花而过,却懒得回头;其中的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的你啊。
由此可见,“沧海”和“巫山”是诗人心中最美好的存在,别处的水和云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情诗,大气磅礴的诗句中暗含绵绵的情意,寓意深厚,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相爱之人的款款深情,强烈抒发了诗人对感情的忠贞不渝
⑥ 除却巫山不是云全诗
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 完解
"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我而言则是:曾读此诗难为诗。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
或许有两种可能。
要么在记忆之海裏继续沉浸,在往事裏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
要么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生命的水域就这样得以延续。
而记忆裏波光重叠着波光,倒影重叠着倒影,使人生有了繁复的层次和密度。
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
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你真的不想再读那些没有灵魂的轻薄之书了。
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裏满是奇峰深谷,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
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
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
顶多只是远远地想象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
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
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
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
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又觉得,曾经到过沧海深处,记忆裏灌满海水的人,当他上岸,当他回过头来,会不会看见那一汪不显眼的、清清淡淡的泉水?或许清淡清澈的泉水,也能让他领略到另一种仁慈,另一种福气?使他陷于绝境的人生获得拯救?
何况,"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可以再商量的,巫山上的云是最纯洁美丽的,而且有着神话的色彩,倘若把所有的山都看做神山,那么每一座山上升起的云都是神话的云,美丽的云,她们缭绕着孤独的山峰,填补并装饰了天空的巨大空虚,而且,借助风和气流的酝酿,她们会降下雨,降下雪--
雨和雪会化做天下的好水。
正是:
曾经沧海仍有水,
除却巫山也是云。
⑦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啥
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很明了,就是如果你到过真正的大海,看过它的苍茫辽阔,那其他地方的水基本就不能称之为水了,因为这些水无法与大海中的水相媲美,在面积和气势方面,大海中的水是顶级的,无与伦比。如果你到过巫山,见到过那里的云雾,那估计你对其他山中的云雾就没有太大感觉了。巫山的云雾独树一帜,令人拍手赞绝,其他山里的云雾无法比拟。
此诗共四句,还有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其实蕴含在这后两句,字面意思是,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其中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而实际表现的是对亡妻的厚爱之情。韦丛呵护元稹,元稹追思韦丛,在这心心相印的呼应中,再没有其他人能够替代。更直白点讲,就是即便花丛中的其他花娇艳欲滴,曼妙含香,我只爱你一个。
⑧ 《曾今沧海难为水 除去巫山不是云 》全诗
《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朝代】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汹涌澎湃,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就不会再为一些细小涓流所吸引;领略过如梦似幻的巫山云雨,那别处的云就根本不能称其为云!
“我”在美女如云的花丛中信步穿行,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清心寡欲、修身养德,遵循自己处世的原则,一半则是因为心里只有你再容不下其他人!
(8)除却巫山不是云整首诗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首二句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咏叹爱情的千古名句。表面意思为:“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别处的水就再难以吸引他。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此诗前二句皆化用典故,隐喻他们爱情之深广笃厚。
首句巧借《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句。(朱熹《孟子集注》解释说:“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但是原句以“观于海”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是明喻;而诗人却巧妙地运用暗喻的手法,用沧海的深阔无边隐喻他们情深似海。
次句化用“巫山云雨”之典,以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美若娇姬”、“瑰姿玮态”、“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的“巫山神女隐喻爱妻花容月貌、温柔娴雅无与伦比,以此表现爱人在自己心目中所具有的无法取代的地位。据宋玉《高唐赋》说,其云为神女所化,“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第三句中,诗人以花喻人,表明自己纵然行走于五彩斑斓的“花丛”间,也懒得回望一眼美丽的“花朵”。进一步申足前意,表明诗人爱情的专一。“懒回顾”进一步表明诗人对爱妻的痴情以及对其他女子毫无半点眷恋之思的情绪。元稹的《梦游春七十韵》云:“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说明诗人确曾信守过前约。他的好友白居易在《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称赞他:“京洛八九春,未曾花里宿”,亦可与此参证。
⑨ 带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图片伤感一点的做好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