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岁月不居是什么意思,它与天道酬勤用在一起,有何关系
岁月不居的意思是指岁月过得很快,时间流逝毫不停留。
出自《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而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机遇,由于世事难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
将岁月不居和天道酬勤用在一起,更能彰显出两者的联系,即时间过得那么快,稍纵即逝,因此我们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奋发努力,只有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合在一起既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又告诉我们人生要把握好每次机会,做一个努力的积极向上的人。
(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岁月不居(suì yuè bù jū)指时光流逝,用于感慨等。
出自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慨等
近义词:岁月不待人
“天”指“上天”,“道”指“规律”,“天道”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
总体意思: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
造句:①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②你要相信天道酬勤,好好努力吧。③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记住,老天喜爱勤奋的人。
2. 岁月不居(结合注释)的意思是什么
岁月不居 [suì yuè bù jū]
[释义] 居:停留。指时光流逝。
[出处]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释意: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青春大概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一个多么新鲜而又充满活力的词汇。金色的青春年华,让我们找准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去拼搏、去挑战。这场疫情考验的就是如此,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原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译文】
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
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
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
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3. 形容时间飞逝的优美句子
形容时间飞逝的优美句子:
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 年华转瞬,唯有青春不曾辜负。
3.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 灼灼岁序,恰似晨露,今朝欢愉,明日何处。
6. 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回忆,一边继续,从来不肯真正停留。
7. 你看这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
8. 一路走来,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苍老了容颜。阅历成熟了心智,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淡泊的心 境。
9. 岁月,沉淀着时光,流逝着人生,一回眸,便是一处风景;一转身,就有一个光阴的故事。
10. 岁月老了,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
11. 其实,每一个光阴流转的季节,都是一段锦瑟流年。从春有百花秋有月,到夏有凉风冬有雪。 从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读懂四季,也便读懂了人生。
12. 记忆轻浅,只有在某个不经意的情境里,才会若有若无的想起。当年流水,就那样一去不回头 ,带走的,还有一段最美的光阴。
4. 岁月不居(结合注释)
岁月不居
5. 岁月不居是什么意思
岁月不居的意思是光阴不能停留。
出处:东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译文: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
(5)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论盛孝章书》赏析:
《论盛孝章书》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求救信,书信虽有求于曹操,却无卑躬折节之语,而有从容不迫之色。
文章第一段抒发感情,打动对方。作者是为盛孝章事而向曹操求援的,不过,孔融在开头没有直接提出要求,而是感叹岁月流逝不止,叙述彼此年有半百,以此缩短距离,密切关系。
孔融又感伤知交零落,表示世上朋友难得,进而提出当时“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使曹操认识到这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珍视朋友尚存的机会。这样的铺垫显得自然亲切,有助于双方消除隔阂,沟通感情,也有助于文章叙说事理,达到目的。
6.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出自魏晋孔融《论盛孝章书》,又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原文节选如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翻译如下:
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
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6)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任少府时向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
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
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
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7.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什么意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意思是: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原文:
《论盛孝章书》
魏晋-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译文:
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
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
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
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
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7)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
《论盛孝章书》写于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孔融与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后,即征召盛孝章为都尉,征命还没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孙权杀害了。
2、作品赏析:
这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求救信,书信虽有求于曹操,却无卑躬折节之语,而有从容不迫之色。文中从交友之道和为国求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引人,写得不卑不亢,恳切委婉,具体生动,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文章充满感情,富有气势,而且论证有力,用事贴切,比喻形象,对照鲜明,骈散相间,行文变化自如,语言丰富精美。它取材广泛,要点突出,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的爱惜。
3、作者简介:
孔融(公元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因政治见解为曹操所不容,且屡屡攻击曹操,终于被曹操所杀。孔融的文章,华丽高妙,语言骈偶齐整,却自有一股疏荡不羁的气势,风格独特。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今存后人辑本一卷,称《孔少府集》,亦称《孔北海集》。
8.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出自】:孔融·东汉末年《昭明文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译文】: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近义词】: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近义词
1、白驹过隙
【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庄子·春秋《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译文】:人生天地间,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一会就没了。
2、光阴似箭
【解释】: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译文】:只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就像弓。
9. “岁月不居,未来可期”是什么意思
“岁月不居,未来可期”的意思是:岁月不停留,时间过得很快,未来会很美好,值得期待。岁月不居指时光流逝,用于感慨等。
出处汉·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时间过的好快,五十岁的年纪,转眼就到了)。
(9)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孔融(公元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所作,是写给曹操的一封信。在信中,孔融叙述了好友士盛孝章的危因处境,呼吁曹操对他加以救助。
信中引经据典,讲说道理,举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例子。把救助朋友与招揽贤才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恳切,词意委婉动人,十分感人。
好文章当有佳句流传,开篇第一句“岁月不居”,时光飞逝,是人类永恒的感叹,因而也流传下来了。后人给其加上了“未来可期”,使其抹去消极的意味,让人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