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键点击你选择的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选项,选择‘版式’、选择‘衬于文字下方’,点确定就OK了
Ⅱ 图片下面的注释叫什么
图眼
表达图片的意涵或用途。
Ⅲ 报纸上的那种字体是什么字体啊
一般题目是“长城大粗黑体”内容是“新宋体”
Ⅳ 谁能告诉我报纸版面的专业词叫什么
报头。指报纸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有的还标明报纸的性质和隶属。
报眉,指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包括报名、版次、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栏头,专栏名称。
题花好比专栏的脸面、版面的眼睛,精美的题花能起到美化专栏、为版面增色的效果。十堰日报在专栏题花的设计上非常讲究,追求题花的美感,注重题花的色彩搭配,题花图案的选择,力求从题花上就能感受到专栏的特色。如“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专栏,设计是一个党旗图案;“武当山下”专栏则是武当山风景照。
新闻系报纸版面设计十大推荐书目:
1.《艺术与视知觉》
鲁道夫。阿恩海姆着 滕守尧、朱疆源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一版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鲁道夫。阿恩海姆着 滕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一版
点评:版面设计的基础应该是视觉生理学和视学心理学。让大家去看眼科书,好像太过了点。不过看看以上两本书就会对视觉心理学有一点了解。这两本内容有交叉之处,所以应该一起看。只是书有点太枯燥,大家一定要硬起头皮来。另外,这书写得较早,讲的是格式塔心理学,所以可以有些不太流行了。
2.《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
康定斯基着 罗世平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6月一版 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
点评:老康的画画得很好,人也有趣,这本书写得不怎样,只是能反映出其对视觉艺术的某些观点,对各种设计都很有启发之处。看一看,明其大意即可。
3.包豪斯
点评: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设计流派,在各方面都有成就。我在国内没发现很好的专门介绍书籍,所以只能请大家自己去寻找总结了。
4.《美国报纸组版和设计》
达里尔。莫恩着 陆炳麟、江和平编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一版
点评:我见过的最好的版面设计书。
5.《全球最佳报刊设计——第20届全球报刊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
张莉、詹炳安译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年3月一版
点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让人耳目一新。我已经发现有人看了此书后照抄老外了。只是这书也太贵了点,198元,嘿嘿,好快的刀!
6.《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梅格斯着 柴常佩译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89年8月一版
点评:写得极有条理,把设计的沿革介绍得很清楚。其中关于包豪斯和瑞士派的章节要多读。惟一的缺点是封面设计太差!
7.《色彩理论与应用》
吴镇保、张闻彩编着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年3月一版
点评:作者没什么高见,就是资料汇编,不过措辞很得当,内容很全面。认真看看可以提高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前提是必须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并能联想。
8.《世界名画中的构图精粹》
沙子编着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0年1月一版
点评:作者的构想是不错的,弄了一堆名画来让大家欣赏。大家不能光看画,得想到版式也是讲构图的,借鉴一下吧!
9.《报纸版面创意艺术与电脑编辑》
桑金兰着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一版 复旦版新闻业务丛书
点评:这书基本上是个大杂烩,常见的地方都提到了,但多是隔靴搔痒,可见作者水平有限。WITS那块全抄,没有任何操作心得。介绍外国报纸版面说得太少太浅。后来的经验谈一得录里有点东东,只是要浪里淘沙。只是这也算大陆近几年来最好的正式出版的版面设计书了。
10.《广告版面的编排与设计》
石凡编着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6年8月一版
点评:这本书是从工美角度来写的,所以与报纸广告设计未必相合。其中材料大多是照抄日本人的,没有什么独到见解。建议不用买,借来看一看开拓一下眼界就行了。
很详细:
http://www.zkbbs.com/printpage.asp?BoardID=31&ID=99291
Ⅳ 字体下面这个图片上的字分别是什么字体
字体,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
①文字的结构形式。如汉字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②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如颜体、柳体等。
字体,一种应用于所有数字、符号和字母字符的图形设计。也称为“样式”或“字样”。Arial 和 Courier New 是字体的示例。字体通常具有不同的大小(如 10 磅)和各种样式(如粗体)。
各种字体的简略介绍
宋体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询)体、严(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呀!
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是源于宋代的,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
宋代"兴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兴旺,刻书中心发展较快,活字印刷发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体字在明代确立.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中国书法和雕版印刷的结合产生了宋体字,因此,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
1、宋体字承传了中国书法的审美韵味
中国书法艺术除了汉字本身独特的象形性、图画性特点外,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是形成中国书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笔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意地弯曲扭动,张驰有度,能潇洒自如地表现出各种粗细、大小、曲直,刚柔的线条变化。更能把书者的情感赋予其中,这种“软笔”可横、可竖、可点、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形式特征。书者的技艺到一种高度时,毛笔在手,字已非字,点画线条随心书写,千变万化,以至所书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体字在笔画上,仍然保持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在与唐楷颜体比较时,我们看得更清楚,如点、捺、撇及转折处的顿挫处理,就是对书法运笔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化概括。
从汉字书写的发展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是中国书法程式化的颠峰。楷,模范也。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设计宋体时,追求中国书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迹的韵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只是美术字而已。如现在的圆体,综艺体,根本没有传统书法的味道。
另外,从宋体字的角度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从而失去了书法艺术所需要的随心自由的激情和灵动。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极易想到宋体字,实际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体字的范本,它们像个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长者,不愈矩,缺乏变化的勇气,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书,虽然给后来的习字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说是人学人像,个个都是柳公、颜公,但却毫无个性可言,很难习得此法而成为书法家。倒是能成为入门习字和写好字的范本,但不能作想成为书法家的始终范本。学书者应直追秦、汉、魏、晋,特别是汉代书法,随心抒写、大气豪迈,如《汉简》、《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
唐楷是中国书法楷书的顶峰,顶峰面临的是什么?是下坡,是重新开始,唐楷也就是宋体字的起始点。
2.传统印刷与木版刀刻的痕迹韵味
今天版本学家对于宋体字下的定义是:“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起落笔的棱角,应是宋体字的最大的特征,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化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是刻刀留下的韵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质特点,却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这种刀刻的痕迹在传统印刷的过程中,因为印墨和中国纸张的特征,再加上压力,使得最后印制的的成员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宋体字的棱角又稍稍圆润浑厚起来,十分耐看,这无意之中,把楷书的书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体字的典型特征。因此,学书法要上溯秦汉,而设计宋体字却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为,那才是宋体字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体字的秀气,钢筋有力,变化得当,吸引了后人的喜爱。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黑体:机器印刷术的历史产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时间,黑体汉字抹掉了汉字手书体的一切人为印迹及其造字渊源,没有手书的起始和收笔;它以几何学的方式确立汉字的基本结构(它是构建性的,而非书写性的),其均匀的笔划宽度和平滑的笔划弧度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充满机器意味的无时间性及共时性特征.
仿宋:顾名思义是宋体的便体,也是印刷体.
Ⅵ 报刊内图片说明文字的标点符号用法
报刊内图片说明文字的标点符号用法:
1、问号、叹号可用叠用的方式表达语气加重,但最多叠用三个,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叹号也可以连用(问号、叹号各一),表示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而且都比较强烈。
2、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应使用逗号。一般为逐条列举时用到。但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
3、引号之间、书名号之间,表并列关系时通常不用顿号。如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4、句子内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一行来显示各个层次。
5、括号的使用:表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6、图或表格中的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文字较长,前面用了句号,最后末尾处仍不用句号。
7、陈述句用了疑问词,句末应用句号。有些句子没用疑问词,但表示疑问语气,句末应用问号。
8、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以及(及)”前用逗号。
9、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
(6)报纸中图片下面的文字叫什么扩展阅读:
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Ⅶ 图中彻底的底是什么字体
应该是宋体繁体。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没事多看看书,了解了解应该是宋体繁体。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没事多看看书,了解了解应该是宋体繁体。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没事多看看书,了解了解应该是宋体繁体。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没事多看看书,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