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姓氏图片文字我姓龙
B. 龙姓氏的姓氏壁纸。就可以了谢谢
望采纳
C. 求繁体龙字的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图片各一张
一、繁体龙字的各种写法
1、行书写法
二、龙的繁体——龙的基本信息
拼音:lóng;部首:龙;四角码:01211;仓颉:ybysp;86五笔:uegd;98五笔:uegd;郑码:SI;统一码:9F8D;总笔画数:16;笔顺:4143125111515111。
三、龙的基本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姓。
(3)姓龙的图片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龙的组词
一、龙珠 [ lóng zhū ]
珍贵的宝珠。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故名。也称夜明珠。
二、飞燕化龙 [ fēi yàn huà lóng ]
形容男子未动情时如新生雏燕,动情后雄姿如龙。
三、喜得龙子 [ xǐ de lóng zǐ ]
非常高兴妻子生了一个儿子,“龙子''一词一般是对长辈,富贵人家得子的尊称。
四、驭龙宾天 [ yù lóng bīn tiān ]
古代将皇帝驾崩称为崩,宾天等,这个词汇是对皇帝亡故的专属词汇,皇帝驾崩即为驭龙宾天。
五、腾龙换鸟 [ téng lóng huàn niǎo ]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D. 龙字甲骨文怎么写
龙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所示:
一、龙的释义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二、组词
龙船、龙王、蛟龙、长龙、龙胆等。
(4)姓龙的图片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一、龙船 [ lóng chuán ]
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在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二、龙王 [ lóng wáng ]
古代神话传说中说它是水中鱼虾等水族之王,能兴云布雨。旧时迷信的人向它求雨。
三、蛟龙 [ jiāo lóng ]
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四、长龙[ cháng lóng ]
比喻排成的长队。
五、龙胆[ lóng dǎn ]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紫色。根可入药。
E. 我姓龙,却拉拢不了你的心 带字图片
F. 龙的繁体字行书图片
“龙”的繁体字是“龙”。
G. 中国有姓龙的姓氏吗
中国有姓龙的姓氏。
龙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战国时期生于河南省山东省。
一、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代称龙氏。
三、出自嬴姓,以国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龙伯戟(伯爵),樊夫人龙嬴墓葬等。至春秋时期国尚存,后代称龙氏。
四、见于传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甲骨文记载商有龙侯,《山海经》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西汉初在山东设有龙侯国。
(7)姓龙的图片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宗族特征:
第一,汉族龙姓起源于山西和河南省其他地方。南朝、北朝时期大规模迁徙到江西,然后向南方各省扩散。明代以前,它是一个小姓氏(200个地方之后)。自明代以来,由于政治稳定,远离战争,它已成为公务员,龙姓也随宦官四处流传。比如广东、广西、重庆等地。
第二,诗书传家宝已形成许多书香门第,如长沙西苑龙石、广东顺德清辉花园龙氏、东乡龙氏、桂林、广西、望江龙氏、安徽龙石、城关龙氏等。
第三、历代都有廉洁、清正的官员,为一方百姓称赞。从史料来看,明清时期是最多的,而近代和现代的官员则很少。
第四、要重视家谱,清理家谱。至今还保留的家谱、牌坊、祠堂等等。迄今为止,龙伯高(东汉初年)墓葬保存完好,龙家祠中宪大夫牌坊,龙家大院,广东四大名园之首的清晖园,重庆宜宾的龙氏山庄等。
H. 百家姓里有没有姓龙的
《百家姓》有龙姓,龙姓排名第256位。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龙姓出自姬姓。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和刘姓同源。
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御龙氏后裔多在晋国为官,魏国大将军龙贾当出此支。
(8)姓龙的图片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龙姓的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
当代龙姓的人口已近280万,为全国第八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龙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280万,增长了23倍多,龙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I. 龙字有几种写法
“龙”的正确繁体字写法只有一种。
龙 [lóng]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龙船 [lóng chuán] 龙舟,前面饰有龙头的细长条船,多桨,民间用于端午赛船。
龙胆 [lóng dǎ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花蓝紫色,聚伞花序顶生,根可入药。
龙胆紫 [lóng dǎn zǐ] 一种染料,含有副玫瑰红的一个或多个甲基的衍生物,用作生物学着色剂以及杀菌剂、杀霉菌剂和打虫药。
龙灯 [lóng dēng] 中国民间游艺时特制的布龙,内有彩灯,由多节构成,每人持一节,与锣鼓音乐配合起舞。
龙洞 [lóng dòng]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碳酸气的水溶解而部分消失后形成的。
龙飞 [lóng fēi] 旧时比喻升官提职。
龙宫 [lóng gōng] 神话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
龙骨 [lóng gǔ] 1、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2、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
龙骨车 [lóng gǔ chē] 一种木制的水车,带水的木板用木榫连接或环带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转动
龙虎 [lóng hǔ] 1、形容皇帝的气派;2、比喻英雄豪杰。
龙井 [lóng jǐng] 浙江杭州龙井一带产的一种绿茶。
龙卷风 [lóng juǎn fēng] 亦称“龙挂”。某块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四周的冷空气急速补充而形成的空气大漩涡,由于旋转很快,卷起了地面的灰尘(或海水),看上去就像一条摇摆飞腾的巨龙,所以叫龙卷风。这种风破坏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