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图片 > 简单篆书作品图片

简单篆书作品图片

发布时间:2022-04-23 09:54:46

① 大篆书法作品有哪些

1、毛公鼎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

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2、散氏盘

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干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虢季子白盘

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

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钱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大家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

篆书的特点:

1、因形立意

篆书书法欣赏的特点首先是因形立意。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很多,大多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象等写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结构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弯腰劳动,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

甲骨文字的部首形状及位置也是很散乱的,到了秦代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文字经过整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是还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形文字。

2、体正势圆

篆书书法欣赏的特点还有体正势圆。小篆形体要凭、要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小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天。而形成很自然的椭圆形。

② 篆书作品

《泰山》、《峄山》、《琅琊台》《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大篆:《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石鼓文》。当代临习钟鼎文字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有王友谊、刘兴、冯宝麟、王镛等人。

小篆:《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吴昌硕篆书、吴熙载篆书、陆维钊篆书、杨沂孙篆书、邓石如篆书、赵之谦篆书。

(2)简单篆书作品图片扩展阅读:

汉字的古代书体之一。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变体,极为繁琐。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着《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详'大篆'条。

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为'小篆','详小篆'条。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③ 名师小篆作品4-8字

名师小篆作品

清代邓石如篆书见图:

见图:

④ 小篆书法作品有哪些

一、张树侯

张树侯(1866-1935) ,室名晚菘堂,安徽寿州人,辛亥革命元老,早年创办了“强立学社”,策划安庆起义,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参加辛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因政局混乱而退居乡里潜心艺术创作。

张老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燕京大学任教,讲授经学与书法,其擅长书画,尤精篆刻,主要着作有《书法真诠》、《淮南耆旧小传》、《晚菘堂诗草》等。

⑤ 篆书的作品有哪些呢

1、毛公鼎

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

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2、散氏盘

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干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简介。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

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翔灵动之势。书法造诣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⑥ 元日篆书作品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⑦ 篆书四字成语书法作品图片

摘要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⑧ 篆书,这个字念什么

汪的篆书书法图片(3种)

⑨ 两个字的书法作品小篆

小篆书法作品:

【佛缘】

⑩ 着名大篆书法作品有哪些

大篆作品

1、《睡虎地秦简》:

(1)《睡虎地秦简》展现的书法美非常独到,温润、华贵、空灵,用笔干净利落,不用勾挑和牵丝,这让人联想到弘一超然物外的行楷书法。

(2)秦王朝虽然用小篆统一了全国官方文字,但并没有消灭异体字,民间文字多姿多彩。中国文字在演进中,秦小篆上承大篆,下启汉隶,民间流行的书体属于自然演进的书体。

(3)《睡虎地秦简》的书法可以归于自然演进的秦隶一类,也可归入秦篆。从字形可以看出此简文字中有相当数量的字形在减少了盘曲之后,同小篆的写法大同小异;在笔意上略带隶书意味,此简册中文字的横画,起笔重按、收笔轻提,已初具蚕头燕尾的笔意。

五、石鼓文: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

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

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石鼓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周颂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散氏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毛公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睡虎地秦简

阅读全文

与简单篆书作品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术花盆和花的图片简单 浏览:149
水果怎么摆好看图片 浏览:540
千与千寻人物图片大全 浏览:245
委屈漫画图片女孩 浏览:403
背景图片简约可爱清新 浏览:928
图片狼抱着一个女孩 浏览:172
文档中图片如何快捷设置大小 浏览:259
貂蝉去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94
美女背影高清壁纸图片全屏 浏览:64
图片如何设置标题 浏览:810
漂亮文字动态图片大全 浏览:66
七天打卡表可爱图片 浏览:39
波波头发型效果图片 浏览:660
图片插入word中无法选中怎么办 浏览:225
大叔洗衣服的图片 浏览:450
Word里图片置顶如何加空格 浏览:207
蒋丞图片高清动漫 浏览:307
放美女和平精英图片 浏览:389
黑鼻子可爱图片 浏览:856
word转换pdf时图片丢失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