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首先收集了反映人类通信发展历史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根据年代对资料进行归类
根据年代是按时间顺序,不是类别顺序
2. 电脑发展史
唉
http://..com/question/7873445.html
电脑的发展历史
1.
电脑的英文名称为
Computer,直译的意思是计算机.
电脑由早期的机械式电脑发展到现在所使用的个人电脑,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最早的计算机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国数学加巴斯卡所发明的巴斯卡机,这台机器是由许多的齿轮与杠杆所组成的.
一般我们对电脑世代的分类是以制造电脑所使用的元件不同来划分,共分为四个世代:
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制造.
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电晶体制造.
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积体电路制造.
第四代(西元1970年~)
:使用超大型积体电路制造.
第一代电脑:真空管时代:使用真空管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为外部储存媒体以磁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程式语言为机器语言及组合语言
第二代电脑:电晶体时代使用电晶体为材料开始使用磁带磁盘的发明以磁蕊作为内部储存媒体硬体的模组化高阶语言的出现
第三代电脑:积体电路的时代使用积体电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业系统的出现
软体的快速发展
迷你电脑的出现
第四代电脑:超大型积体电路的时代微处理机的出现以半导体作为内部储存媒体微电脑的流行套装软体的发展
资料转载于:
http://mail.csjh.tpc.e.tw/a90/a90021/www/pcl.htm
2.
电脑的发展
1.
电子计算机的定义及特性
A
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a.
简称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
b.
包含了输入,输出,控制,记忆及运算逻辑等单元.
c.
计算机与计算器(Calculator)的差异
项目
计算器
计算机(电脑)
运算能力
简单的数值运算
复杂的数值与非数值运算
储存能力
没有或很少
有很大的储存空间
显示能力
仅能在有限的小萤幕内显示
可在高解析的萤幕画面显示
操作方式
人工逐一输入
可内存程式,由电脑来自动产生结果
其他功能
没有或很少
功能多且完整
B.
电脑的特性
a.
快:处理速度快.
b.
准:精准度及正确性高.
c.
大:储存容量大.
d.
可减轻人力,降低作业成本.
e.
能提供资料保护之安全措施.
C.
电脑的限制
a.
只有正确的资料输入,才有正确的结果输出(GIGO).
b.
问题必须量化.
c.
计算机非万能:人类必须提出解决方法,并将其程式化,电脑才能处理.
2.
电脑的发展史及趋势
A.
美国社会学家杜佛勒,将人类社会的变迁形容成“波”:
第一波是农业革命,第二波是工业革命,第三波是资讯革命.
3. 手机发展史
手机发展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
1973年4月,美国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
1、第一台手机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但在1984年,或者对于DynaTAC 8000X的设计者Rudy Krolopp来说,这台手机并不昂贵,也不能称作是砖头。退休多年的Krolopp在谈到DynaTAC 8000X时,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开发工作。
2、第一款“翻盖”手机
摩托罗拉8900是世界上第一款翻盖式的手机,于1995年上市,面世之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为后来手机的设计提供了诸多灵感。大家可以看到,该机的翻盖与目前主流的翻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的,掀开翻盖之后,大家能看到该机的键盘。该机配备的是一块黄绿色的单色屏,支持的是GSM制式,配备的电池都还是镍铬电池,在机顶还有一根在现在看来有点丑的外置天线。不过该机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产物,在当时可是相当先进的。
3、第一款折叠式手机
摩托罗拉328C上市时以“掌中宝”的称呼风靡一时。摩托罗拉8900的揭盖只是手机键盘上有保护盖而已,而真正的折叠手机就是这款摩托罗拉掌中宝328C,该机的外形设计也越来越接近目前翻盖手机了。它在以前大可算作是经典中的经典,摩托罗拉的这一发明使折叠式,手机从此发扬光大。摩托罗拉328C重仅95克,在当年可以称得上相当轻巧了。特别是翻盖式的设计,用户可以轻松的把它放时衬衣的口袋。这点让当时爱立信的大块头手机和它的支持者们大跌眼镜。
4、第一款旋盖手机
摩托罗拉的V70当年就让无数时尚男女怦然心动,V70的旋盖广告现在看来也仍然个性十足。设计和市场的大获成功,更是为V70这样的旋盖设计打上了深深的“MOTO”烙印。除了旋盖设计,V70还在业界率先带来了反色的界面显示效果、颗粒按键、饰品式产品气质设计等。多年后,摩托罗拉终于自己进行了复刻,定位准奢侈品的Aura在旋盖机身的基础上,采用了62克拉一级蓝宝石水晶屏幕镜面和精准的机械设计,将华贵且经典的血液完全注入,并且还保证了绝对的功能性,不得不说,没有V70的成功和无可取代的经典地位,Aura是绝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的。
5、第一款滑盖手机
早在1997年,西门子的SL10便以滑盖造型出现了。当1998年初,德国巨人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L10以首创上下开合、屏幕与按键分离的模式,成就滑盖手机的雏形时,谁都没有想到这种设计能够在今天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造型之一。凭借这个当时在全球掀起革命性概念,并以SL10获得“CeBIT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赞誉的西门子手机部.西门子SL10可以称得上是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称号的至尊经典手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滑盖手机,第一款三色彩屏手机。西门子SL10在手机领域中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思,可以不夸张地说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盛行的滑盖风潮。
6、第一款国产侧滑盖手机
多普达838是全球第一款采用侧向滑盖的智能手机,而则滑盖的好处就在于侧滑出来的键盘体积可以做到更大,用在智能手机中就可以装载下一个QWERTY键盘,使得商务人士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多普达838作为一款智能机体型上和普通手机相比显得硕大,但是配合银灰色磨沙塑料带使得它散发出了浓烈的商务气息。并且做工十分精细,呈方块形排列的QWERTY键盘,表面有一定的凸起,手感很好,而且因为接触面积很大,所以操作起来十分的顺手。 内置有微软最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ASF、MPEG、WMA、WMV等多种视音频文件的播放;另外838还支持蓝牙和红外功能。
7、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
诺基亚 3210的上市放映了诺基亚的手机设计风格一直都有趋向"人性化”的特点,它是第一部内置天线的手机,这对当时手机业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毕竟以往手机头顶露出的一根长长的天线,看起来还是有些难看的。 作为首款内置天线手机,诺基亚 3210于1999年上市,虽然在当时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同时也较其他手机更加的时尚。该机采用的单色屏,体积也只有123.8×50.5×16.7mm ,在当时来说非常的小巧,可以说在当时是一款另类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手机,为后来的手机设计做了很好的榜样。
8、第一款横握键盘手机
002年年初,作为诺基亚首款娱乐功能的产品,5510是专为那些爱好音乐、喜欢在移动中享受游戏、短信和通过WAP接入移动服务的年轻人量身定做的产品。 诺基亚 5510可以带你领略娱乐全新境界,体验妙不可言的科技新意。你可将喜欢的MP3音乐存储至手机并随时欣赏,或者收听立体声调频收音机;锐意创新的横向全键盘设计更是体贴入微,不仅让你玩游戏时体验到双手操作的乐趣,更使手机的拼写输入变得游刃有余。发送短信息、多方聊天,一切就象面对你的电脑键盘一样纵横无碍。可以说,这算是目前娱乐手机的鼻祖也不为过。
9、第一款内置MP3功能的手机
西门子6688是手机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首创MP3+储存卡+JAVA功能的结合,其功能之强大,甚至目前的智能机在某些领域也不能匹敌。该机不但是西门子的骄傲,更是手机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门子 6688 的体积并不因加了MP3功能变得笨拙,做得小巧玲珑,体积更轻巧、厚度更纤细,屏幕加大、可显示更多文字,这除了方便在播放 MP3 时观看有关的音乐菜单,还因为内置WAP功能,加大屏幕利于上网阅读信息。
10、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
夏普开启了手机拍摄功能的先河,在2000年的9月,夏普联合日本移动运营商J-PHONE发布了首款内置了11万像素CCD摄像头的夏普J-SH04手机。这款手机采用的是细长条状直板机身设计,拥有96×130像素液晶屏。这样的配置在当时已经属于旗舰级的多媒体手机了。但采用了摄像头的手机的出现预示着手机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而此后,手机也开始了摄像头的高速发展时代。
11、第一款三防手机
它的样子实在很怪,身材又大,对于东方人的审美观念来说,这种外观是不能被接受的。由于销售量过低退出市场,可奇怪的是,在其退市后,这款手机却成为了众多人追逐的对象,其经典的鲨鱼鳍式天线也永远留在人们心里,而爱立信R310sc也作为国内的第一款三防手机而被永载史册。
12、第一款256色GSM彩屏手机
爱立信T68是第一款采用256色GSM彩屏手机,该机刚上市时的参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彩屏手机,它已经支持多媒体信息,并且可以通过RS232接口与电脑连接同步数据,并能外接摄像头。T68 是第一款具有彩色屏幕案的GSM移动电话。它支持GPRS,提供高速行动网路通讯,电子邮件,增强型简讯(EMS)让您单纯的文字信息增加图案以及音乐,还有蓝牙无线通讯功能让您免除连线的困扰。
13、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
1998年十月份由诺基亚公司推出的6110,开启了手机届的游戏里程碑,虽然只是内置了贪食蛇而已,但此举极具创新精神。 该机内置有贪食蛇、记忆力、逻辑猜图三款游戏,其中"贪食蛇"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诺基亚手机的传统项目。有蓝、灰、紫三种颜色可选不同的光线下前壳可变换三种颜色,时钟,情景模式在此款手机也成为内置功能。
14、第一款内置蓝牙功能的手机
在2001年8月,爱立信推出了第一款内置蓝牙的手机索尼爱立信T39mc。爱立信T39mc预装了蓝牙无线传输模块,作为全球第一部内建蓝牙芯片的手机T39mc,这部手机也是爱立信第一部支持GSM三频及GPRS高速上网的手机,并且还有先进的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PIM),功能非常全面和强大。爱立信T39mc的推出,使得红外线传输逐渐走向没落,而蓝牙这种无线式的传输方式在随后已经成为一款手机的标准配置。
15、第一款双核手机
LG是第一个把双核手机带到了现实世界。该款LG P990 Optimus 2X手机拥有NVIDIA Tegra2 双核CPU,同时搭载热门的Android系统,可以说是强悍得可怕。该机像大部分全触控机型一样采用的是直板造型,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该机的硬件配置确实是非常的强悍。机身自带512MB的RAM,手机在运行过程中一点不带卡的。
手机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流行已成为手机市场的一大趋势。这类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及对传统通讯工具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手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的使用,而开始追求手机强大的操作系统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智能手机也几乎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代表配置。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将购机目标定位在智能手机身上。与传统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智能等的特点,使其在娱乐、商务、时讯及服务等应用功能上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体验。这几年智能手机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势头还在延续,在2012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1. 四核处理器时代的即将到来
今年的智能手机使用的处理器主要还是双核处理器,2012年,更多的智能手机将运行4核处理器。前几天我们刚报道过一款4核处理器Tegra 3,这是世界上首款4核心移动芯片,性能表现要优于之前双核心的Tegra芯片3倍,在多任务处理,网络浏览和应用表现流畅度上都有明显提升。
2. 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将支持近场通信技术(NFC)
NFC技术能够逐渐取代信用卡来实现移动支付,用户只需拿着支持NFC的智能手机在支付设备旁一摇就能实现移动支付。谷歌在这方面是领头羊,它在今年9月份就已经发布NFC手机支付Google Wallet,但NFC领域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据悉,苹果也打算在未来的iPhone中添加NFC技术。RIM推出的BlackBerry Bold和BlackBerry 9350/9360/9370都已支持NFC。NFC在明年肯定取代不了信用卡,但支持NFC支付的商家肯定会越来越多。
3. 720p的分辨率将成为高端智能机的标准之一
三星Galaxy Nexus和HTC Rezound手机的分辨率都已达到720p。到明年,720p的分辨率将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一项标准。很多手机厂商正想办法使更多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分辨率也能达到720p。
4. LTE技术的普及
支持4G LTE网络的手机今年才刚刚开始。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已经推出了几款支持4G LTE网络的手机,包括HTC ThunderBolt和三星Droid Charge。到明年,支持4G LTE也能成为高端智能机的一个标准,但愿到时手机厂商和无线运营商能解决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问题。
5. 声音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语音助手Siri是iPhone 4S最大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谷歌和微软无疑也会将越来越多的声音控制技术引入到自己的智能手机平台。Siri也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6. 价格竞争更为激烈
廉价Android手机一直在低端手机市场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随着苹果提供合约价免费的iPhone 3GS,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微软CEO也表示,微软也将尽力降低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
7. 增强现实技术日益成熟
目前,增强现实方面的手机应用越来越来越多。增强现实应用功能也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谷歌不久前刚刚发布了升级版地增强现实浏览器Live View。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同时,其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也已经今非昔比。现在手机在作为移动通信设备为人们提供优质通讯功能的同时,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游戏娱乐应用方面的价值。 由于J2ME秉承了Java技术的跨平台、稳定安全、开放易扩展等优秀特性,加上支持J2ME技术的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使其很自然的成为了当前嵌入式/移动应用开发的首选平台。 本文围绕J2ME平台上的手机游戏开发技术为主题,进行了游戏开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开发技术的研究,并特别针对手机游戏开发中的通用框架、滚屏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在J2ME平台上完成了设计实现。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研究并介绍了J2ME平台的主要用途以及基于J2ME平台手机游戏应用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 状。
2.研究并论述了J2ME平台的特性及其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连接受限设备配置(CLDC)和移动 信息设备简表规范(MIDP),特别是针对游戏开发的GAME API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探讨。
3.论述了手机游戏软件的发展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手机游戏开发的技术要点,包括手机游戏 开发中的性能优化,手机游戏的交互设计,以及手机游戏在J2ME平台不同版本间的移植问 题。
4.设计出了一套适合在J2ME平台下使用的手机小游戏开发通用框架,较大的提高了这类手机 小游戏的开发效率。通过研究分析游戏滚屏技术原理,实现游戏屏幕背景随游戏角色的移动 而做相应的改变,来拓展游戏角色的活动空间,从而大大提升游戏的可玩性。设计实现了 GameRMS存储类,采取了特定的数据存取操作方式和储存位置等技术,使数据存储的效率 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读写的数据量较大时,效果尤其明显。
5.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和J2ME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景进行的了展望。
4. 求手机发展史之爱立信的图片
现在使用的索尼爱立信就是索尼公司和爱立信公司一起合作生产的,你去http://mobile.163.com,那上面应该有
5. 电话的电源电路图
最基础的电话机电路图如图所示:
基本结构
电话机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终端设备。历史上对电话机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电话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新技术包括,ISDN,DSL,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机等。
基本按键
电话电源线、电话线、收线开关、受话器、增音按钮、送话器、本机号码片、铃声及免提喇叭、记忆代码键、记忆号码片、数字按键、记忆取出键、记忆储存键、重拨键、工作指示灯、免提键、R键、免提送话器、铃声调节开关、P/T开关、免提接收音量调节旋钮。
工作原理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发展历史
电话机是美国人A. G. 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他用两根导线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在电磁铁上装有振动膜片的送话器和受话器,首先实现两端通话。但通话距离短、效率低。1878年出现了炭精送话器,使电话机送话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话器结构也有改进。最早的电话机是磁石电话机,靠自备电池供电,用手摇发电机发送呼叫信号。1880年出现共电式电话机,改由共电交换机集中供电,省去手播发电机和干电池。1891年出现了旋转拨号盘式自动电话机,它可以发出直流拨号脉冲,控制自动交换机动作,选择被叫用户,自动完成交换功能。从而把电话通信推向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按键式全电子电话机。除脉冲发号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音多频(DTMF)发号方式。随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双音频按键电话机已逐步普及。电子电话机电路正在向集成化迈进,话机专用集成电路已广泛用于话机电路各组成部分。各种多功能电话机和特种用途电话机也应运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将拨号、通话、振铃三种功能集于一块集成电路上的电话机。随着话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直接用话音“拨号”的新型电话机也正在出现。
最初的电话机(终端)是由微型发电机和电池构成的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使用者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对方,对方启机后构成通话回路。后来,1877年爱迪生(T.E.Edison)发明了碳素送话器和诱导线路后通话距离延长了。同一年又发明了共电式电话机。1891年终于发展到A.B.Strowger发明了自动式电话机。
基本功能
电话机设置在电话通信起点和终点的用户侧,是电话网的用户终端设备。现代的电话机能够方便地实现终端用户之间的呼叫和通话,是经过一百多年来许多人的研究和无数次的改进而形成的。尽管它们的式样千差万别,但一般都有如下基本功能:
1、声电互换
因为要进行快速的、远距离的通信,不能直接传送声音,而必须先把声音变成电信号(即以电作为载体),
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还原成为声音。
2、摘机识别
当主叫方拿起电话机时,交换机应有能知道“有人要打电话”的功能,以便交换机做好接续准备。
3、发送信号
自动电话机正是通过发送拨号信号来指挥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并进而建立两个电话机之间的连接的。
4、响铃
即在对方来电话时,电话机能以铃声告诉主人:“有人来电话了。”
5、电接续
电话机中,实现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话器、叉簧、拨号盘(或按键盘)、电话铃和电话回路。
主要分类
有线电话
电话机具有将终端的音波转换为电子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远距离的对方,同时将对方传送来的电子信号再生为语音(音波),使其通话的功能,以及发送可从多个对方中选择的信号(拨号脉冲),告知对方的呼叫音等功能。电话机由将语音转换为电流发送到电话线的送话机、将对方传送来的电流还原为语音的受话机、呼叫对方的拨号或按钮、发送呼叫音的铃声、将这些连接在电话线上执行其功能的线路网等组成。送话机内有装满碳素颗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铝合金振动板。振动板根据语音振动,振动碳素颗粒,碳素颗粒传导电流,随着颗粒的接触程度,电阻发生变化,生成语音电流。受话机接受对方的语音电流后,在线圈上生成语音电流引起的磁力,振动铁振动板,发出声音。
无线电话
无线环路-无绳电话 电
电话子母机
话子母机数字无绳电话
模拟无绳电话
移动电话手机
小灵通(无线电话)
智能电话
随着IT技术的不断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本世纪初出现了一种带个人数据助理(PDA)的电话机“智能电话”。
智能电话除了有完整的固定电话功能外,通常还具有大容量的名片管理功能、来去电管理功能、防止电话骚扰(电话防火墙)功能、企业集团电话名片(内部名片)管理功能,以及辅助办公的许多功能,比如:日程安排、便笺、日历、计算器等功能。早期的智能电话通过拨号上网,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换能力,实现了发送短信、接收文字信息的功能。随着固网智能电话在中国近十年的发展,其处理能力加强,逐渐的增加了智能手机(Smartphone)具有的功能。
智能电话已有通过因特网上网的能力及较强的多媒的体功能。可以进行网络浏览、音视频的播放、具有电子书、电子相框等功能。同时智能电话在辅助办公、辅助营销、娱乐等方面的功能也有了大大的加强。在对传统固定电话颠覆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多的商务功能和PDA功能。
使用环境
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10°C~40°C
相对湿度:45~95%
大气压力:860~1060mbar
环境噪声:≤60dB(A)
技术性能
1、工作频率:300~3400HZ
2、脉冲通断比:1.6±0.2∶1
3、双音频拨号频偏:≤±1.5%
4、双音频信号电平:①低频群:-9±3dB;②高频群:-7±3dB;③频率组合中高频分量比低频分量高2±1dB
5、振铃声级:≥70dB(A)
6、电声性能:
①在0公里时,客观发送参考当量≥+3;在3公里时,客观发送参考当量≤+15;在5公里时,客观发送参考当量≤+15。
②在0公里时,客观接收参考当量≥-5;在3公里时,客观接收参考当量≤+2;在5公里时,客观接收掺考当量≤+2。
③在0公里时,客观侧音参考当量≥+3;在3公里时,客观侧音参考当量≥+10;在5公里时,客观侧音参考当量≥+10。
6. “图像电话”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1929年,在柏林无线电博览会上,展出了克拉文凯尔设计的一个双向可视电话系统。
1936年3月25日,德国柏林与莱比锡之间的可视电话正式对公众开放。1938年7月12日,柏林至纽伦堡之间也开办了可视电话业务。1938年12月15日,汉堡市内的可视电话业务也开始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设备中的电子管元件逐步被晶体管取代,电视设备耗电大大减少,并实现了小型化,推动了可视电话研究的进程。
1956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试制出扫描线为60条的可视电话,可以用普通电话线进行传输。
1959年,贝尔实验室又开始研制新的可视电话,1964年试制出I型样机,并在纽约的国际博览会上演示。这种可视电话每秒传送30帧画面,扫描线为275条,画面的高大于宽。虽然它可以传送完整的黑白活动图像,但使用的成本太高,因此未能得到推广。
1961年,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8个城市建立了可视电话系统,这个系统与德国的类似,但扫描线增加到625行。
1968年,贝尔实验室又推出了改进后的Ⅱ型样机,画面高宽比例改为10∶11。随后于1970年在匹兹堡,1971年在芝加哥开办商用业务。但是没过多久,这种可视电话商用业务又中断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期,贝尔电话实验室又建立了一种称为“图像电话”的可视电话系统。它每秒能传30帧画面,扫描线为267行。它利用电话交换设备传输,由于视频信号采用数字编码传输,而传输速率又与电话设备的数字系统相适应,这样就能通过长距离传输设备,进行可视电话的长距离传送。为使传送图像所需的带宽(频率范围)减少,贝尔实验室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设法在传输图像时只传送每帧图像中变化的像素。
1974年,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几家企业用可视电话对办公业务进行监控。但是由于费用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可视电话在通话时又要求双方正襟危坐,通话方式难以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可视电话的发展受到限制。
随着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1992年以后又出现了一些在模拟电话线上传输的可视电话产品。其中有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推出的彩色准活动图像可视电话,但因图像质量不够理想,推广的前景并不乐观。新加坡、美国及我国的一些公司还推出了一些电脑产品,利用插卡方式实现可视电话的功能。
20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都热衷于会议电视电话的研究。1971年,英国首先在5个城市之间试办了会议电视电话业务。1972年,日本也在位于不同城市的两个研究所之间试办了这种业务。70年代后期,美国、日本和德国相继开办了会议电视电话业务。
1982年,会议电视电话进入实用化阶段。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通了会议电视电话的业务。
日本从1992年度开始研究开发三维图像传送技术,并把它用于可视电话及会议电视电话领域。三维图像传送技术,作为“21世纪的通信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使通信方式跃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7. 第一台电话机是什么样的(图)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3/09/xinsrc_39203050914231096054148.jpg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这是2005年8月11日拍摄的美国新泽西州默里山贝尔实验室博物馆内的世界第一部电话。
下面是中国信息产业网介绍的电话发展史,图文并茂,准确性也较高:
http://www.cnii.com.cn/20020808/ca88382.htm
8. 手机的发展史
手机发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小常识:
1. 如何判断手机是不是正品?
正品手机是指由正规厂家生产,经行业标准检验合格有信息产业部入网号,销售渠道正宗、售后服务有保障的手机。每一部正品手机都有其唯一的IEMI码,购机时,只要按"*#06#"键,手机便会显示出本机唯一的IEMI序号,如果同手机背面所贴的IEMI码和序号一样,则不是翻新机;如不出现IEMI码号对则绝对是翻新水货手机。
2. 手机液晶显示屏到底有多少各类?
现在液晶显示屏用于手机的主要有四种类型:TFD、STN、TFT、UFB。四者的色彩显示效果差不多,差别主要集中在反映时间、色彩饱和和亮度上,其中TFT总体表现最好,但耗电量及成本最高;STN就要逊色些。却有节电且成本低的优点;UFB是三星的专利的显示技术,号称有如TFT的显示效果且比TFT省电,实际显示效果比TFT稍差,综合表现不错。
3. 为什么待机时间要比宣传资料上的短?
所谓待机时间是指:在不插卡的情况下,充满电以后,24小时开机,一直到手机自动关机,这其间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待机时间受以下几种情况的影响:一、网络原因;二、通话情况;三、电池的使用年限。
4. 什么是和弦,16和弦和40和弦?
首先介绍下和音,和音是指两个音同时发间,和弦和和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弦是在根音的基础上按三次叠加的规则在音程上进行叠加。和弦是声学理论的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和弦只是起一个点缀曲子的作用,并不是说和弦数量越多曲子就越动听。手机铃声的好坏主要是和手机的扬声器和外壳结构有关。铃声制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铃声的效果,优质的铃声制作才能较好地利用资源,因此如果40和弦同等条件下铃声效果一定比16和弦的要好。
5. 手机买回来以后电池的充电和保养?
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不是按年来计算的,而是按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来计算的。镍镉电池一般可以放电100-150次,铸氢电池一般可充放电200-300次,锂电池一般可充放电350-700次。电池的每次充放电间隔时间越长,电池的寿命就越长。所以,消费者在使用电池时最好是将电池的电量全部使用完再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