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翡翠做假方法有哪些
翡翠原料及成品做假的方法多种多样,消费者在购买时必须保持警惕。
1. 颜色做假:
- 染色及沁色:通过加温将有机染料加入翡翠内部,称为染色。
- 镀膜翡翠:有机绿色染料涂于翡翠饰品表面,犹如“穿衣服”。
- 增亮不抛光:翡翠饰品不进行抛光,而是喷上一层绿色或无色的增亮漆。
2. 原料做假。
3. 使用其他绿色玉石及人造绿色饰品冒充翡翠。
翡翠B货(市场上称为“新玉”)是指那些经过强酸等化学原料(如浓盐酸、浓硝酸等配制的“王水”)处理的翡翠原料或成品,以溶解晶粒间的杂质,提高透明度,达到美化效果。处理后的翡翠通常会用环氧树脂进行注胶以增强其稳定性。然而,环氧树脂会随时间老化并变黄,产生裂纹,导致颜色褪去,丧失天然宝石的恒久价值。此外,由于优化过程中使用了“王水”等化学腐蚀剂,长期佩戴可能对健康有害。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使用水玻璃或有机硅代替环氧树脂的做法,这同样改变了翡翠的本质,且难以识别。
翡翠的A、B、C货:
翡翠主要由硬玉矿物或含硬玉分子较高的其他钠质辉石构成,同时伴生少量的其他辉石、闪石、钠长石等矿物。
翡翠是达到宝石级的硬玉的商业名称,是玉石中最为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种,被誉为“玉中之王”。
世界上产硬玉的国家有多个,如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但目前翡翠的唯一产地是缅甸北部地区,紧邻我国云南省西部。高档翡翠的价值不亚于高档宝石。评判翡翠价值的主要标准包括:
- 色:特指绿色,浓郁、明亮的正绿色为上品;其他颜色则次之。
- 种:质地细腻、致密、均匀透亮为好种;质地粗糙、结构松散、可见颗粒者为次种。
- 水:透明度高、水头好,即透明且亮丽;一般种好者水头也好。透明度差、不透亮为水头干。
- 瑕:无裂无瑕为上品。有黑点、脏点、裂纹者为次品。自然界中的翡翠很难十全十美。
- 工艺:设计精巧、做工精细、抛光认真者为上品。反之则为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