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葫芦烫画教程入门画法是什么
在葫芦上烙画需要准备的材料工具:电烙铁、葫芦、铅笔。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用铅笔描绘出想要烙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⑵ 葫芦绘画的技巧:
葫芦烙画古称火画葫芦,又称火绘葫芦、火笔葫芦、火针刺绣葫芦。火画葫芦,宜取皮色较淡的葫芦,这样烙痕的浓淡变化都能充分显现出来。如果皮色已为深褐色,那么,烙痕就难以显示。火画葫芦不宜盘玩,否则会将烙痕磨损,使画面失去神韵,故火画葫芦大多作摆件。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赵姓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流传至今,而葫芦烙画多以京津两地民间艺人烙制的葫芦最为精湛。
1.烙画工具,
葫芦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早年间葫芦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香里插入钢针进行烙绘,主要烙制葫芦上的装饰。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出现了专用的烙画笔,烙画笔可以随意调温、配有多种特制笔头,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葫芦烙绘技法从单一烙制发展为烤烙、出润色、烙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
2.葫芦烙画技巧
多功能烙画笔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很大。用烙画笔烙葫芦,可采用像炭笔素描那样反复熨烙,增加层次的办法来解决色调的深浅,还要靠运笔的速度和调节烙画笔的温度等办法来表现不同深浅的色调,这也是葫芦烙画所独有技法。烙画笔在恒温下工作,运笔速度快,所烙出的色调就浅;速度慢,色调就深。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烙出的色调就越深。温度与速度是结合运用的,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烙较大幅的画或写意山水、花乌画,笔触较长,葫芦烙画笔下去有回旋的余地。烙浅调子可用较快的速度,很少调节葫芦烙画笔的温度。主要靠
运笔速度、腕力的大小和增减层次的办法达到色调的深浅变化。画幅很少,或是刻划人物的细微部,笔触很短,运笔没有多大的活动范围,如眼睛或鼻部的高光,是不能用高温快速解决的,必须把葫芦烙画笔的温度降到适当的度数,用慢速在眼球的高光部小心翼翼地熨烙,留出高光点。烙鼻部的高光时,把葫芦烙画笔温度降到最低,烙出淡淡的焦色,烘烙高光的周围留出高光。高温快速法烙出的浅调子与低温慢速烙出的浅调子有质的区别,前者质地粗糙,后者质地细腻。因此还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如低温慢速烙出的远山和云雾色调柔和,而用高温快速烘烙近处岩石的亮部,表现出的色调虽浅,但显得质地粗糙,体现了岩石的质感。葫芦烙画笔的最大优点在于频繁调节温度不会浪费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烙制各种图案。
3.用笔的条件和忌病
用笔的条件:
(1)劲就是有笔力,即指用笔要有劲。
(2)老是指苍老,老与劲相同,是嫩的对立面。
(3)活就是灵变不滞,意即用笔必须根据所烙对象的形象,动态、质感等要求,做到有轻有重,有慢有快、有起有落,还要忽轻忽重,忽快忽慢、忽起忽落。活与腕力的运用很有关系,清代石涛说:“腕若虚灵则画能折变,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蒙,……”就是指运用腕力要活。
(4)松是轻快的意思,就是要求落笔时不要胆小、拘束,执笔不要捏得太紧,把得太死。
(5)圆是扁的反面。
(6)厚即不薄,厚而有味的意思。厚与布局、用笔都有关系,用笔烙出对象时,不但要烙出质感,还要烙出量感。也就是说,烙画有一定分量的感觉才耐人寻味。
(7)毛 就是不光滑。这对山水画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人物烙画中的长线条则不易达到。我认为能运用书法中篆隶回锋及藏锋逆锋的笔法烙细线,也同样能达到毛而不光的效果。
(8)润是滋润的意思,用笔要讲孝滋润,反对枯瘠无神。
(9)巧,拙 用笔要求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厚。 简而言之,巧是率,拙是笨。太率容易使人感到轻浮,太笨则易板滞。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画面既灵活生动,又有凝重庄严的气势
用笔的忌病:
(1) 板是指用笔不活。这种毛病是由于对所要烙制的对象观察不够,不能做到“意在笔先”所致。
(2)刻是刻板的意思,是由于用笔死板,缺乏轻重、快慢变化而产生的。
(3)结指笔解不开,好象粘在葫芦一样。产生此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不敢下笔,或在下笔时犹疑、迟迟不进,它通常表现为滞和僵死。
(4)枯是润的反面,在烙制过程中没有层次感。
(5)弱即下笔无力。明代李开先说“弱笔无骨力,单薄脆软,如柳条竹笋,水荇秋蓬”。这种毛病与初学烙画时韵嫩和弱还不一样。
4.花鸟烙法
烙花鸟画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烙人物丰富多样,更不如山水的山峦起伏,云烟出没,变化无穷。虽然花也有多样的花,鸟有多种的鸟,终究仅仅是花和鸟。烙花鸟容易造成干篇一律的情况, 所以要使烙花鸟有较多的变化和生气,就应该考虑它的构图上形式法则的妥善处理。烙花鸟的构图美与不美,特别显露,有时仅是一枝一叶的处理不当,或者一只鸟的位置不当,就会影响全画面而引起观者不愉快的感觉。所以构图时,必须精细考虑,有所取舍,要割爱处就得割爱,要夸张处就应夸张。
烙花鸟的线易流于死板、呆滞,有些葫芦烙画把线勾得顿挫分明,十分外露,则又显得人为的做作气太足。在葫芦烙画中花用纤细流畅的细线勾勒,显出了花瓣娇嫩的特色。叶片、叶脉线的飞动、灵活而又挺劲有力,不仅能烙出叶的质感,而且表现出微风吹拂时的摇曳动态;枝干用L9行笔,瘦硬战颤,烙出枝干的硬度和粗糙表皮的质感。
小鸟的头、眼、嘴、脚、爪、翅膀、尾羽、胸毛等用线的刚柔、走笔的轻重缓急来完成。细细研究其线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变化不是为变而变,而是为了表现景物的特性、画面的意境和神韵而采取的艺术手法。其勾勒的线描洒脱不拘谨,生动不死板,自然不做作,有变化又不显露,柔不纤弱,刚不生硬,远观统一协调,近看变化万千。
烙花鸟的设色是与构图同样重要的环节。作为一个烙花鸟者,不仅着色技法要精练,还须掌握科学的色彩知识,做到配色时灵活应用,古人讲墨分五色,其实烙画看似一种颜色,其实细细分来它绝不在五色以下,“借色益彰”,达到“妙超自然”的境界。但在花鸟画的配色中常常易犯“枯”、“火”、“俗”、“主辅不分”、“交错凌乱”、“深浅模糊”、“平淡无味”诸多毛病。什么叫“枯”?枯是色彩干枯失神,黯淡而无生气,主要是用淡色而不显彩色,自然神气全无。所以说要淡而不失之枯,淡而仍见有彩,就会产生柔和的美感。什么叫“火”?火是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性,令人起不愉快的感觉。什么叫“俗”?俗的原因,大半也是由于对比处理不当所致,不研究色彩本身的纯度,任意配合,往往产生恶俗的色调,如浓艳的色彩,处理不当时更为显着。要艳而不俗,就必须减低色彩的饱和度,特别是用重色时尤应注意。什么叫做“主辅不分,交错凌乱”?这是色彩主次关系问题。一幅画上必须有它的中心色,以一色为主,使其他一切色彩倾向于主色而取得协调时才产生美感,如果主次不分,任意着色,必然造成画面上色彩的混乱现象。什么叫做“深浅模糊,平淡无味”?画面上色调过于统一,缺乏变化,尤其取用同浓度色的配色而起同化作用,必然变得平淡乏味,有色等于无色了。
从烙花鸟的全过程来说,渲染是作画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一幅画的成功、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人对渲染提出过一些戒律,因为葫芦烙画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呆板不生动,没有神韵。葫芦烙画最怕限于机械的技巧,而不见生机。不囿于固有的技法程式,根据艺术效果来裁定,有时层层洗染,不厌其烦;有时则轻施薄染一遍而就,只要达到极佳效果,就即时停烙。
5.走兽烙法
从勾勒入手。首先要求底稿严谨准确,继以低温在正稿上勾线。勾线后才皴擦、梳毛渲染。渲染必须细心,不留笔痕,由深至淡逐渐化开画匀。烙走兽的斑纹,要求细致有理而无紊乱之感,这是烙走兽的特色。烙不好走兽的毛,就显出功力不足。对走兽形体凹凸结构也要加以适度渲染。最后要罩染加工,染出整体皮色,并对有须的走兽以白色画出工细有力的须。
不论写意、工笔、或兼工带写的葫芦烙画技法,都是“以笔取形,以烙取色。”形色并用,已丰富走兽烙画的表现力。诚然,有的偏重于渲染,有的略辅色彩,有的工笔线描或工笔白描,这犹如组成不同旋律的乐曲一样。中国走兽烙画也吸取西洋画之长,首先强调骨力,即用笔以求“刚”之美为胜,亦须有“柔”之美相辅,“阳刚”之美和“阴刚”之美相济。由此可见,在葫芦走兽烙画技法上必须要不断探索,稳步学习中西各种技法,以繁荣和发展走兽烙画。
6.人物烙法
用笔首先要求意在笔先的立意方面,因为只有成熟的立意酝酿,才能下笔有神。更重要的一点是以简代繁,比如工笔需用四笔完成,而写意只需简到一笔或两笔。这就要求作者对所描绘的人物精神状态,有高度的概括和潘练能力,否则只能给人以索然无味和空洞无物的感觉。怎样才能做到用笔简练又不空洞呢?必须长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进行观察和揣摩,并不断地在提炼用线上多下功夫。
人物烙画分大写意和小写意两种。小写意又分半工半写,这种工笔与写意结合的烙法,既能满足人物某些细部袖口面部及衣服花纹等)的要求,又能给人以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的感受。它在用笔上,粗细,疾徐、抑扬,顿挫变化较大,因此要求下笔快,用笔豪放。
(1)手的烙法
“画人难画手”,这是古代画家的经验之谈。一幅好的人物烙画,主要在于人物全身的比例的正确及形象塑造的真实生动,但手在整个人物的表情及姿态上,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烙人物的手应该熟习和掌握以下三个规律:
手的造型和姿态。人物手的造型是指手的形象而言,如长短、肥瘦,大小等,属于人物的生理特征。而手的姿态则是指手的动作与姿势而言,是体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手的结构。包括腕、掌、指三部分。腕骨构成手掌的基部,由八块小骨组成,约似椭圆形,位于手掌与前臂之间,它将手掌与前臂连接起来。五根掌骨呈扇形,指骨中第三指最长,除拇指外,均由三节组成。在掌部的拇指侧及小指侧,有两个隆起的肉质,称为“拇指球”和“小指球”。整个手从侧面看,前臂,腕,掌,指,有如阶梯逐级下降。手背侧因前臂肌肉的肌畦通过腕部伸向各指,使手屈伸时肌腱显露于外。我们烙人物的手也一定要注意手的结构的共同规律。近代,由于医用人体解剖学和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出现,许多葫芦烙画家、雕塑家在人物题材创作中,手的结构大都比较正确和健康,但也有某些作品手的结构及比例不够正确。这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艺术科学所致。这些毛病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人大手小”、“两只手不一般大”、“小拇指比大拇指还粗或一般粗”、“五个手指平列”、“手掌太长或太短”,“手腕太细或太粗”、“手腕和手的位置不对或衔接不起来”等等。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重视人体解剖学,并切实地学习与掌握它,运用到人物烙画中。
手的勾线。手的勾线也和面部勾线一样,要求匀称而细紧,使柔和的线条富有弹力。用笔可稍有轻重,起伏,但忌用转折顿挫的笔法,这样烙手显得比较僵硬。由于手是人体的一个部分,与臂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人物的臂部也必须烙准确,才能与其它部位相谐调。
(2)人物各部位的烙法
勾线:对于人物烙画面部各部位,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葫芦烙画笔勾出,如头发及眼眉部分的颜色可稍浓一些,而脸、鼻、口、脖颈及手属于肌肉皮肤的部分,则都要用低温勾出。再如上下唇,也要用低温勾,嘴缝的一道线则要稍深些,这样就为下一步着色作好准备。头饰部分一定要用高温勾出。勾线时用笔要细紧有力,并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关系,勾出轻重、松紧、粗细和虚实。同时还要讲求匀称,如果粗细太悬殊,则不协调,甚至很难看。
头发和眼眉的烙法:首先用低温将发髻烙出第一遍,烙时要注意额头与发际的严格界线,以免破坏形象,既不要烙过头,又要烙够,必须严格控制笔。发髻烙出后,再用低温将人物的眉和眼烙出。烙眉时要将笔道烘开,烙眼时应将上眼睑的深度烙好,然后再将眼珠烙出。
烙两颊、眼窝、耳轮及手指尖:这些部位都要用渲染烙出,其中双颊尤其要用中温染,这里有两个表现意图,其一,用以表现人物皮肤健康的颜色,其二,表现特定的人物化妆效果。举凡男女老少及婴儿的面部,都应渲染,就连现代题材人物面颊的烙法也是如此。
渲染是人物烙画中很关键的一道程序,如果渲染不好,烙出的画没有立体感。所以渲染首先要求浓淡适度。太淡,染不出应有的效果,太浓则很难看。必须用笔转着染,并逐渐散开,直染到无痕为止。否则就会结聚一团,很难看。此外,染完两颊后,还要渲染面部的眼窝、耳的轮廓、手指尖、指骨及腕臂转环的部位,衣物的褶皱等。
7.书法烙法
烙书法相比葫芦烙画要简单一些,如果有一定书法功底可以直接用烙画笔去写,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或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采取2种方法:第一种可以制作书法模板,把想要烙制的书法先在厚纸上刻出来,然后用渲画机烤烙即可;第二种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因为与第一种技法比较更简单实用,用打印好的书法用复写纸拓到想要烙制的葫芦上,用葫芦烙画笔烙制,可以烙成阴阳效果,别有情趣。
葫芦烙画的修饰,可以配上中国结等装饰物。
8.葫芦烙画欣赏
看葫芦烙画,要欣赏的不只是画面简单复杂,还要看以下几项是否精美。
烙工,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烙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评判该画烙的好与坏,就是受烙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葫芦烙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葫芦烙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烙工或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饰,葫芦烙画的装饰独具一格,材质工艺非常讲究。颜色、接驳等都十分讲究。
中国人欣赏葫芦烙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功力,从事葫芦烙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在葫芦烙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葫芦烙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葫芦烙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学识,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着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人品,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诗句,葫芦烙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印文,无论葫芦烙字或葫芦烙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烙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烙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烙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⑶ 葫芦烙画教程
葫芦烙画教程如下:
1、首先需要准备电烙铁和葫芦,电烙铁的选择需要根据作画的大小更换不同的型号。
2、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描画出想要绘画的线条和轮廓,相当于打了一个草稿,这样成功的几卜拿历率比较大。
3、然后就是用电烙铁沿着用之前用铅笔画出来的线条描就可以了,基础入门着还可以用竹片练习。
4、没有绘画功底的可以搜一些已经完成的图或者直接购买图纸,这样方便将图直接临摹,从简单到复杂不断练习。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型搜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也可订做属于自己的特有画面或肖像,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⑷ 怎样在葫芦上烙画呢
在葫芦上烙画需要准备的材料工具:电烙铁、葫芦、铅笔。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准备铅笔和葫芦,在葫芦上用铅笔描绘出想要烙出的图形。
⑸ 烙画入门 葫芦烙画怎样把图案拷贝到葫芦上
准备材料:葫芦、透明图案贴纸、玻璃片、投影机、笔、电烙铁。
1、首先把准备好的透明图案贴纸,贴到玻璃片上,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