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年前的衣服跟现在有什么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Ⅱ 中国60.70.80.90年代服装变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国人的服装色彩与款式十分单调,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2)改革前衣服和现在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当时物资紧缺,商品供应匮乏。这种服饰上的统一,也倒映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当时的社会,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氛围浓重,强调牺牲个人利益为集体服务。因此,那种标榜个性、明媚艳丽的服饰,在那个时代并不为社会主流思想所认可。
时间来到90年代,时尚风潮一夜吹起。年轻人纷纷以追求“个性”为自己的服饰指导原则。不仅服装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选择,染发、耳钉、文身等配饰亚文化也开始兴起。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再随波逐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购物的便利,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不同的风格之间,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因为,更加发达的经济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为分散的互联网信息环境,让人们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审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声音之间也逐渐学会了尊重和包容。
Ⅲ 现在的衣服和以前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以前的衣服只是为了保暖现在的衣服只是为了时尚
Ⅳ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居民的衣行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生活水平跨入了小康,并正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从凭票购买紧张商品,到物质丰盈、从凭票购买粮食,到大米吃不完,广大人民生活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变化,也进入了现在对服装审美观念上,一件衣服穿四季的景况,消失无踪了。原来每年过春节,全家人口只能买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家里人穿的旧衣服,有的衣服上面还是补丁加补丁。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穿的衣服几乎是统一的两种颜色,兰色和灰色,人们因当时的经济条件太差,只能穿灰色的土布和兰色的卡布做衣服,那时买布还需要布票。
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穿衣,突破了单一的颜色,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时髦化、制作强调精彩化、布料达到高档化、中老年人穿的服装都变为了年轻化。
俗话说:君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论是什么朝代,吃饭都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然而不同年代的饭桌子和菜篮子却不一样。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种田自主,农户很快致富,
2015年回福田寺镇柳关苏区老家,目睹柳关街道的市场繁荣,热闹非凡,每天早晨赶街买菜的城乡居民,蜂涌而至,挤得水泄水通,买菜的男女,十分潇洒,展现着盛世风彩。
农村的大集体生产走了几十年,这条路线越走越穹,农民不分日夜出工勤劳,年终决算,百分之九十以上农户超支,每个标工的劳动报酬,值不到一合烟钱,一年到头,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福田寺镇滩垸村有一位农民柳会勤捉了几斤鳝鱼、上街去卖、这事被村委会知道后,说他是搞小生产,是资本主义尾巴,挨了一次批斗,住了三天学习班,卖鳝鱼的钱交队里充公了。想起当年往事,真令人啼笑皆非。
农业的根本出路,主要是“大锅”变成了“小灶”,“小灶”变得人心喜气洋,张三精耕责任田,李四进城务工忙,王五开车跑运输,陈六下海从经商,各显神通比智力,再也不怕帽子扬。
40多年前,农民在路上见到一张汽车,感到很稀少,而自行车只有当地乡政府的书记和乡长,为了方便工作下乡,才能有自行车安排。70年代凭票购买自行车,老百姓要想买张自行车,简直有登天之难。
人们要乘公交班车上县城办事,或其他远方出差,往往要起早步行十余里路程,赶到车站,天刚亮才得到按时开车;而乘火车、飞机、更是万分之一的人,才能见识到。
改革开放时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Ⅳ 服装近代演变过程的图片
六大特点 (1)服装的色彩。70年代的“绿色海洋”。。。 (2)“票证经济”下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折射出国家的物质水平和综合国力。1954年,全国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三年困难时期,棉毛衫裤、线衣、线毯、毛巾被、绒毯、浴巾、床单、毛巾、袜子、汗衫、背心、人造棉布、麻布、蚊帐、枕芯、枕套等纺织品,一律凭票供应。靠票证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与此相适应的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 (3)“补丁”服装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着上是以朴素为中心。当衣服穿破时,常见的做法是在衣服的破损处打补丁,缝上一块颜色相宜的布,继续穿用。这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和经济水平低下的国家来说,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在20世纪中期,身着补丁还是思想革命与进步的象征,甚至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4)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5)文化对着装心理、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理想服装形象的认同受中国文化内涵的制约。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非常讲究体面、传统,要求服装式样端庄、大方,不愿标新立异,色彩不求鲜艳跳跃,崇尚和谐含蓄之美。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特点才有所突破,“时尚”、“个性化”才成为人们着装的重要因素。 (6)服装的“革命”范式:服装曾是革命的表征,是革命的一部分。中国服装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改革开放之前的服装带有相当浓烈的“革命”色彩,与政治生活中的革命话语、革命范式等同一致。苏式服装与中国传统服装相比,虽然有新异的成分,但更多是作为革命的象征、对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戴而形成的时尚。“文革”十年,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旗袍、布拉吉、西装等成为封、资、修的象征,被军便服取代,这更明显地标明,服装是革命的表征,是革命的一部分。
Ⅵ 文化改革前人们穿什么款式的衣服
中国从明到清,中国人穿着打扮衣服基本上是蓝衣服,一直到文革前、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周围的人戴的蓝帽子、穿的蓝制服,我们的门牌号码都是蓝底白字,过去的农村妇女穿的印花蓝布,或者是蓝底白花、白底蓝花......
Ⅶ 改革开放以来衣着有何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计划经济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灰兰白三色。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女装也十分简朴,在农村,几乎找不到一人穿裙装的。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其中长期代表中国传统服饰且受多民族服饰影响的汉服大放异彩。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7)改革前衣服和现在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服饰和西方服饰的比较:
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
或许有人会以现代女性服装中的旗袍为例,来证明中国女装也着重表现人体的自然美,其实,这种旗袍是在本世纪上半叶受西方服饰审美趣味影响的结果,直至光绪年间,旗袍还不是目前的式样。
传统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现与突出人体美的西方女性服装完全不一样。和西方服饰艺术不同的是:中国服饰艺术不是突出人体美,而是充分调动艺术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种装饰美,即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空间。
Ⅷ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取得很大的发展,吃的很好了,穿的更加时尚,住在了高楼大厦里。
Ⅸ 改革开放前的服装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初,服饰新风尚主要通过劳动模范进行传播。共和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是列宁装的模特。1950年8月创刊的《人民画报》,将梁军选为首期封面人物。
梁军圆润的脸庞、齐耳的短发,加上灰色的列宁装构成了1950年代农场女工的经典形象。简朴的列宁装体现了当时人们装扮的实用价值取向——方便劳动。后来,梁军的形象还被印在第三版1元面值的人民币上。
而同样来自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则给女性们增添了不少美感,透出青春和活泼的气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能体现一个人身份的服装款式是中山装,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则是军装。而一般民众,最常穿的衣服不外是黑、灰、蓝和军绿几种颜色,这样的流行延续十多年。
(9)改革前衣服和现在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的服装样式大都保留民国风格,衣服面料主要是机织“洋布”、粗棉布或麻布。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产物,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消失。由于受苏联影响较大,“列宁装”和“布拉吉”开始流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放军成为服装潮流的引领者。“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无数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套军装为荣。60年代初,随着中国橡胶工业的起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解放鞋也成为那一代人的时尚。
服装潮流的背后体现着国家的生产能力。数据显示,1950年国内市场出售的棉布只有5000多万匹,到195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一亿三千多万匹,但棉布生产的速度仍然跟不上国民消费的需求。
为了稳定物价,国家结合当时的供应能力,于1953年发行“布票”。而由于布匹凭票供应,为尽可能地节约,民众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因此黑、灰、蓝、军绿成为中国街头服装的主打色。
Ⅹ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
一、穿着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灰兰白三色。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女装也十分简朴,在农村,几乎找不到一人穿裙装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二、饮食的变化
度过困难关瓜菜半年粮的日子,进入七十年代,生活虽好一点。但粮食仍是不够,家家省着吃。在农村,口粮多是玉米,有少量小麦和黄谷。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三、住房的变化
由于工农业产能薄弱,国家要进行基础建设。在七十年代之前,人们的住房是无多大改变的。农村除了生产队新修少量简易公房,学校、医院修少数简易平房,人们居所基本保持在五十年代时的状况。
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4、行路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 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
(10)改革前衣服和现在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