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抽象画图片
http://www.yisou.com/search.html?p=%B3%E9%CF%F3%BB%AD&source=yisou_www_related&pid=yisou&coop=yisou
http://www.yisou.com/search.html?p=%B3%E9%CF%F3%BB%AD%D0%C0%C9%CD&source=yisou_www_related&pid=yisou&coop=yisou
http://www.yisou.com/search.html?p=%B3%E9%CF%F3%D2%D5%CA%F5%BB%AD&source=yisou_www_related&pid=yisou&coop=yisou
http://www.yisou.com/search.html?p=%B3%E9%CF%F3%D7%B0%CA%CE%BB%AD&source=yisou_www_related&pid=yisou&coop=yisou
⑵ 抽象画怎么画
抽象作品的制作与审美过程是严肃的。看似“胡闹”的作画过程却有着极为严格的构成原理和非常传统的技术法则。它讲究构思的巧妙、新颖,力求符号化的形与色在画面中的视觉平衡,注重造型的对比、呼应和内在的整体性,强调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探索形、色、线、肌理的丰富内涵。
抽象画的描绘与制作,除油画颜料外,还使用油漆、涂料等多种颜料。为获得触摸感,常附加实物拼贴
抽象画是针对有具象内容的绘画作品而言的。抽象画强调画面的点、线、面、色彩、笔触、肌理等纯绘画语言的构成,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喻和内涵。它是作者与观赏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同时又是作者智慧的体现。
抽象艺术的先驱者之一康定斯基,是感情抽象画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色彩、线条、形状作为表现思想和唤起感情的主要手段,否定了绘画的客观形象和具体内容。但在他的《小小的乐趣》等作品中,色彩与线条实际上都表达和服从于一个富有高能量的带启示录色彩的形象。“抽象”和“无意识”派的大师米罗也没有完全抛开与客体相联系的形象,如《人投鸟一石子》这幅画中的人物是“一个长着独眼和大脚的变态生物体”。几何抽象画的伟大倡导者蒙德里安,将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直线、直角、三原色以及黑、白、灰之内,完全摒弃了客观物体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纯粹的抽象。
抽象画法的手段是无限的,艺术家可尽情发挥和创新。波洛克抛开传统的绘画工具,将颜料滴、洒、泼,甚至甩向铺在地上的画布,推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绘画技法——“滴流法”。《蜗牛》则直接采用有色纸拼贴。劳申伯格更是亵读传统,他以机智、嘲弄与讽刺的手段,将轮盘、布袋、电灯装置等组装进“绘画”作品中。
⑶ 简单抽象画图片
性感
⑷ 初二美术作业,抽象画,步骤详细,有图片,急用,
构图左右平衡上紧下空两只手指的距离,从暗部做起……
⑸ 关于蒙德里安抽象画的介绍。最好附图,谢谢。
作品简介:
这幅作于1910—1911年的三联画《进化》,可以说是一幅通神论的祭坛画。画中站着的人物处于恍惚沉思的状态,似乎已经获得了某种精神的启示。画面以蓝色为主调,点缀着黄色的星星和红色的西蕃莲花朵。独特的造型和对比鲜明的色彩使画面发散出某种患惑人心的力量。
《红树》,1909年(193)
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枝、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他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
开花的苹果树1912年
依然是树的主题,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形象被进一步简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图案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交错,产生某种特别的律动感。色彩则采用了柔美的淡绿、淡黄色系,给人轻快和愉悦之感。画面上,树的基本形态其实已经消失在一种黑色线条的网格之中。整个画面都被网格笼罩着。这种网格的结构,显示出中间稠密而四周逐渐疏松的构成秩序。这种所谓集中式的结构,在蒙德里安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有壶的静物,第1号,1913年
在这幅《海堤与海构成十号》(1915)中,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使其排列的密度及画面的色调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在这里,传统的透视法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在这种新的空间中,大气的效果被彻底消除,画面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这幅画的画面上只有单纯的红、黄、蓝、黑四色,但通过色块之间的比例和在画面上的分布,仍然造成一种前后的层次感,即一种抽象的三度空间感。
⑹ 抽象画的具体作画步骤,图片步骤的那种
哪里有什么具体步骤啊.如果有步骤和方法,那就不叫艺术了不是吗.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毕加索画过一个牛的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这只是一个图解的演绎图,也不是方法或者步骤.
如果你想要,你可以看看
http://www.vemee.com/pic/p/picasso/pic107.jpg
⑺ 抽象画的图片
抽象画不过是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形式。要欣赏抽象画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抽象,逗抽象地是逗具象地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同之点,加以综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就叫做逗抽象地。它描绘的并不是某个东西,所以不能牵强的去非的看出他画的是什么,而是要通过欣赏画面的颜色、用笔和构图来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看法。
⑻ 儿童抽象画,需要“看得懂”吗
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所以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概念,一种能用文字概括出来的明确结论。
比如说:是美的,还是丑的,好的还是坏的……人们往往用生活中见到的物象来印证画面中的形,一旦他在画中找不到物象,他的欣赏活动就被阻断,因此这时你会说“看不懂”,并且在心理上排斥它。 要理解抽象作品,当然是要用另一种思维和眼光,首先应该正确理解怎样才叫“看的懂”。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成熟的标志是形成一种“定式”,也就是习惯,而艺术的规律就是不断打破已有的习惯,从而立新的习惯,构筑新的视觉形式。这两者的价值走向是互相矛盾的。 经常有人指着一幅画问:“这是什么啊?看不懂。”“为什么脖子这么长?”“为什么太阳是黑色的?”可见许多人不愿意主动地变换眼光和思维方向看待新事物。就像有些人看到一幅抽象画后,会转着头地来回看,因为他觉得在正常的位置上看不出名堂,只好调过头倒着看,他希望作品是无意中被挂反了。这种普遍的心理反应了许多人的意识水平还跟不上变化的步伐。大多数人要等到有人用文字对一幅画进行了描述之后,他才会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并且会寻着文字解释的思路来理解画面的涵义,来进行对物象的归类识别。最后慢慢地又把这种解释当成了“经典”,又生成了新的习惯眼光。 这一种重复使我们永远不能走出习惯势力的圈子。
这种重视文字描述和只能从文字语言中伸展“美感”猜测到的“习惯”自然是源于从小的教育。许多人不知道绘画只能是通过视觉交流作用于人的情感、情绪来影响人,教育人,潜移默化地在陶冶人是情操,这是老问题。 瞬间的惊喜和对一片颜色的钟爱,这么一点点感触都实在地体现了画的形式力量的影响力。也可以说你已经看懂了。往往很多人并不重视这种感受,他没有觉察出实际上自己已经受到了震撼,不一定非要从画中看出是什么人,什么舞来理解画的主题。
⑼ 我想要一些简单易懂的抽象画
http://www.arting365.com/picture/Traditional_Chinese_painting/2006-08-02/1154527495d131220.html
⑽ 用抽象画表达老年、中年、青年、儿童
可以分开上色啊,用绿色系来表示儿童期的欣欣向荣,用红色系来代表青年期的成熟,用金色来代表中年期的金色年华,用夜幕的深蓝色系来代表老年的充足宁静。(纯属个人意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