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图片 > 山川素描图片简单

山川素描图片简单

发布时间:2023-06-11 03:55:54

⑴ 山水画的分类

1、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5、没骨山水

没骨山水是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大块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

如何画山水画的山

山水画分为水墨山水和设色山水两种。
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为表现形式;设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够的基础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设色山水,可分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亦有淋漓尽致的泼彩山水和没骨山水。

中国山水画可谓集中画技法之大成技术成熟很早,且有发展长久,笔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彩,无不融汇在山水画中,。所以学习山水画应该从基本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即是一个用笔、用墨和设色的问题。山水画的用笔多种多样。这是由毛笔的性能决定的。它可以勾线、点苔、涂面、可皴、可擦、可染;笔锋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湿。

2、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藏锋与露锋、聚锋与散锋。行笔有快与慢,轻与重,轻挥与顿挫。笔趣有巧与拙,刚与柔,光与毛等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艺术效果和各种不同的质感。

3、中锋常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比如树木的枝干,人物、车船等和各种点,如圆点、斜点、直点、横点、渴点(干笔点),夹叶也多用中锋。

4、侧锋多用于山石的皴擦,树木的横染,以及画树叶等。

5、散锋多用于画山石、树木、皴擦点染,因势利导,效果颇佳。

6、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浓墨又有浓湿与浓干,淡墨又有淡湿与淡干的区别。一笔墨可出现浓淡干湿和墨色变化。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变万化,仿佛有色彩的感觉。因此,要掌握墨性。

7、山水画的墨法,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
泼墨法,就是用阔笔蘸墨大写,使墨彩生发多种变化。它的主要待点是一道墨趁湿可以适当补加,并要注意细心收格,此法常与破墨法结合。雨景山水和马夏一派山水画的一层墨,特别是那些平涂式的大远山,也是泼墨法。 积墨法是与泼墨的一道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由淡则浓,由薄则厚的多层墨法,是前一道墨干后再画后一道墨,层层添加,能增加画面的苍郁厚重感。 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干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点是浓淡,干湿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渗透变化,极有润致。

9、画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规律是:画线画点用浓墨居多,皴檫则浓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浓墨的辅助。滋润处用湿墨,醒提处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笔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现干笔, 调子才能丰富。

10、设色:设色山水有浅绛、青绿和没骨之分。青绿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绿、和小青绿。浅绿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点、染的墨笔山水的基础上敷以淡赭来表明山川树木的气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浅,也有与长青、草绿结合着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绿。

11、没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轮廓,直接用颜色画。但是用笔、用墨较难,现在很少见,有时在画远山时亦可试用。初学不易掌握。

12、青绿山水:青绿山水的特点就是要减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绿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衬托作用,使青绿色既厚重又鲜明。小青绿山水的画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后另上花青和草绿,最后上石青、石绿。

13、大青绿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朱砂打底子,着石青、石绿要分几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绿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

14、我们在总结传统绘画设色方法的同时,可以借鉴西洋绘画中的色彩关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15、山水画设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画面,在勾、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深浅的墨染出石的结构和明暗关系。 然后再敷色。除先墨后色的方法,亦可先用色点染后勾墨,也可,打破了传统的设色方法,用笔直接蘸,墨,色一笔生成一个块面,使其墨交融。不过此法难度很高。
16、设色要反复大关系,色调要统一。渲染颜色不要把色彩调得很浓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丰润。如渲染后还不够厚重,可在纸的背面加染颜色进行衬托,这种方法叫“背染”。渲染时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几种色调配或加点墨使用。此帧设色与渲染协调统一,白云以白粉背染自有韵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则显深邃。
设色的顺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后上石色。石绿一般表现阳面,石青表现阴面,两色可以掺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但是要注意的是颜色是补充墨的不足,墨是颜色的骨干,使墨和色融为一体,使墨色交相辉映才是本意。

怎么画山水画简单又好看

山水画简单又好看画法:

1 第一步,先画出地平线,和水流的轮廓。

2 第二步,画出远处的小山的大致轮廓,并将水流和草地的细节都补充完整。

3 第三步,接着,再画出一些小山。

4第四步,画出天空中的一些云朵。

5第五步,最后,用绿色涂山,白色涂云朵,水流涂蓝色,草地涂浅绿色,并点缀一些红色的小花。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等种类,是为东方绘画中极为富有特色的艺术。代表画家有展子虔、王维、范宽、张宏。

山水画是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早期风景主要是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隋唐时期形成中国画中一个单独的分类,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人都善于画山水画。

唐朝以来,山水画的画家被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善用色彩,主要画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风景,李成、范宽、张择端、李唐、马远等人属于北派。南派创始人王维,善用墨,少用颜色,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人属于南派。

米芾父子开创了以表现江南烟雨檬泷状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擅画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文人商户,都愿意以山水画装点厅堂。

元代山水画着重于写意,着名的画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被称为元四家。明清时山水画继续有所发展。

⑷ 十种山水的画法,太全了(初学者必备素材~)

《春江图》的画法:

本幅作品画的是江南风景,画面不见高山叠嶂、陡峭怪石,而是峰峦晦明、林靡烟云、洲渚掩映一类的山光水色,表现了平淡天真的情趣,江南山水注重水墨画法,强调“墨胜于象”,通过水墨的变化,表现出江南山水的“润”。本幅作品采用了上下对应式构图,远山和近景是一种呼应关系。

1.先确定画面的构图,由近景开始画起,用淡墨勾画出近处的土坡,并用重墨画出土坡上的树木。

2.用中号羊毫笔蘸浓墨对土坡的暗面进行皴擦,然后蘸重墨,点上一些苔点。

3.处理好近景部分,接着用淡墨勾画出远处的山体,注意线条浓淡、疏密的变化。

4.蘸淡墨对远山进行皴擦,对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复皴,接着用湿墨染出更远处的山体。

5.由近及远,继续对远山添加皴笔,以加强山石的立体感。接着用重墨点出苔点。

6.最后用小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水草,用笔要迅速、自由。

《寒江独钓图》画法:

雪地实景,苍茫而润泽,冰雪覆盖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树木,使人们更为关注白茫茫的冰雪积压、融变的过程,这种自然属性恰好与水墨形式相得益彰。因此,雪景山水画一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雪景题材历来受到回冢们的推崇,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其创作难度很高。通常使用留白来表现雪的厚度和质感。

1.用中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出整幅作品的线稿图。

2.用小号羊毫笔调重墨为近处的树添加树枝,然后用淡墨点出远处的植被,并勾画出小舟和渔翁。

3.待墨色半干时,用大号羊毫笔蘸淡墨分染画面,注意白雪覆盖的地方留白,同时也要 注意墨色的过渡效果。

《春山图》步骤画法:

本幅作品勾、皴、点、线条清楚,形态平稳,但都是辅助点的气势,使其能表达出雄伟壮丽的精神。皴点并重的峰峦形态,构成葱茏蓬勃的画面。用笔要求曲折飞舞,舒卷生动。

1.先确定好画面的整体结构,从近处向远处推画,把握好画面的近实远虚的效果。

2.添加树叶,可以用点画法,也可以用勾画法,然后用淡墨对需要强调的地方进行点染。

3.在之前的基础上,用浓淡相间的笔墨,或点、或染、或皴、或擦,丰富画面的层次。

4.最后为画面染色,以山脉骨络分出明暗面,掌握山势。设色多以石青分层次,以朱渚托山腰,使其明丽雄伟。画中的冷暖对比要控制得当,技法特点在于用笔用墨,融化一气。

高山瀑布历来都是山水画家青睐的创作题材,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瀑布从山头上直泻下来,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栈阁,冲击山石,注入深潭,喷雪跳珠,动人心魄。山石以淡漠勾皴,用浓墨皴擦,多种皴法交织互施,带光带毛,夹水夹墨。并用浓墨苔点配合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茫深邃,体现出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1.根据山体的走势,进行艺术取舍,用墨线勾画出线稿(初学者可用铅笔先淡淡的勾画出线稿)。

2.接着,皴画山体,为树木添加树叶,并用淡漠罩染山体。

3.用湿墨染出最远端的山头。

4.继续为山体的植被添加皴笔或者擦笔,添加画面的空间感。

5.最后用大号羊毫笔蘸淡墨罩染画面,对需要加强的地方可以复染。

《深山访友图》步骤画法:

本幅作品采用了斗方的画画形式,先勾画出画中的景物和人,注意在勾画人物时,简单表现出形态即可。然后用水墨点染的方法画山水,以充分表现水墨的融合效果。墨色晕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的神韵之趣。有水的地方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现。

1.首先构思好整体画面,确定画面中景物的布局。中锋运笔,勾画出近景部分的大致轮廓线。

2.调稍重墨色,用点叶法画出树叶,随即用小号狼毫笔蘸重墨勾画山人物,最后用重墨点苔。

3.用湿墨染出远山,注意墨色要有虚实变化。调整并完善画面,完成作品的创作。

中国画的写生是学习山水画重要的一课,历来的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在写生中吸取营养。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写生不同:西画写生是对照景物真实地反映景物;中国画的写生是画家面对景物多观察、多记忆,一般运用勾勒的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勾勒下来,画稿是作为加强记忆和下一步创作提供素材的,然后对画稿进行取舍提炼,加工创作,直至完成完整的作品。

本内容摘录自《国画入门训练新编:青绿山水》,刘建新编着,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6月,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大青绿写生画法

武夷山天游照片

步骤一:把写生整理的草稿拷贝到正稿上,并用墨线勾出山石、树木、云的轮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后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

步骤二:作底色,整幅画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后用花青、草绿等水性颜料染山石树木,云用花青调赭石分染出层次。

步骤三:用石青、石绿色染山石,树叶用三青、三绿点染,远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许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红分染,树、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图:山石的阳面用三绿、三青加少许白色提亮,调整画面整体关系,点苔,最后落款钤印。

小青绿写生画法:

小青绿山水是在墨骨的基础上施以淡彩的画种,比起大青绿墨骨的成分要多些,而色彩相对要弱一些,小青绿写生是在墨稿上施以淡彩而成的。

步骤一:把写生整理的草稿拷贝到正稿上,并用墨线勾出山石、树木、云的轮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后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

步骤二:作底色,整幅画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后用花青、草绿等水性颜料染山石树木,云用花青调赭石分染出层次。

步骤三:用石青、石绿色染山石,树叶用三青、三绿点染,远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许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红分染,树、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图:山石的阳面用三绿、三青加少许白色提亮,调整画面整体关系,点苔,最后落款钤印。

先从局部小景画起

先画树,然后画树旁边的石或山坡;也可以边画树,边画树,边画石。勾、皴、染、点交叉进行。这些小景是很容易看到的自然景色,可以随时写生,写生稿就是绘画创作的好素材。

1用中锋淡墨勾勒出树叶和石的形态。

2添画另一株树。

3用干、温、浓、淡的点法点树叶。

4给山石加皴,并渲染。

画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的步骤:

1用淡墨勾勒出全幅山水的结构,山的脉络要清楚。注意勾勒时用笔要简洁。

2在勾勒的基础上对山进行皴染,这幅山水用的是折带皴。在画的过程中要根据山的自然情况灵活运用。要点出草木,注意用点要密而不乱、疏而不散。

3进一步对全局进行皴染,墨色要分出浓淡,可以用淡墨破淡墨,有些地方也可以用淡墨破浓墨。山的基本脉络要用较浓的墨重新勾勒。用淡墨渲染山的脉络。注意不是一遍染够,可以视情况分层次染出,这样山的厚重感才能显出来。

4用淡赭石分染出山的各部,用花青和石绿分染木胎点部分。这一遍也要注意不可一次染够。点染云和水,要点染出空间感来。

此前推送了很多花鸟类的画谱,这次介绍一个山水画谱,供喜爱山水画的朋友们欣赏。

王念慈字务敏,江苏吴县人,天资英敏,工书善画,曾在安徽省为官,辛亥革命后不堪时局混乱,毅然弃政,重理丹青,为清末民国最为着名的海上名家之一。王念慈先生山水画稿包括三百多幅山水画稿,可做为初学山水的图式参考,现分享给朋友们,因为图片数量较多,将分成若干篇不定期持续推送。

⑸ 简单山水画画法技巧

简单山水画画法技巧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以下是“简单山水画画法技巧”,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先用湿墨勾出山石轮廓造型,勾线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整幅画成败的关键,因为勾线实际是总体面貌的设计,通过勾线,山体、树木的形态、走势就确定了,这一步没作好,后期无法补救,所以勾线后要挂起来反复酌作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之后勾画出树木,此树以枯枝为主,可设为鹿角枝或直伸枝,用侧锋笔法点簇出树叶,可先用浓墨点,再用淡墨点外围,分出层次。

用散锋破笔皴擦出山石、树干纹理,皴纹不要太多,本图采用枯笔随意自由皴,似点非点,似面非面,比较自然。也可用扁锋枯笔刷皴,刷出披麻皱。最后用刀笔点簇出山石上的草丛,勾画出小船、飞鸟点景即可。

1.勾斫法

勾斫法是千余年来传统山水的典型画法,通常按勾、皴、点、染的步骤。下图设为北派山水,用熟宣作的画。北派山水的特征是以高山大岭、苍松古树为原型,构图雄伟大气,讲究布局造型,大多采用点子皴法,如关仝的.钉头皴,范宽的雨点皴,李成的麻皮皴,均工密精细,属工写结合的小写意画法,后期郭熙改变为较随意的卷云皴,南宋又变为斧劈皴等,使写意性更强。

勾线:

用淡墨勾画出山石、树木的轮廓线,勾线应先勾近景,由近至远,石质山和苍松古树线条不能太圆滑,应有一定的楞角,且线条应曲折有变化。

勾线

画树:该画有松树、夹叶树和枯树,松树碗形针叶,夹叶树主要用小圆形图案构成。树干部份用淡墨顺着线点刷,皴出树干纹理。

树枝上画一些藤蔓,树干上点一些苔藓更显苍古。画藤蔓将笔毛刮成扁锋,从上向下轻刷,长短不等,数量适度,并点些小点。苔藓用正锋点,数量适度不要太多。

画树

皴纹:山石均使用麻皮皴,用钝笔蘸少许淡墨点皴阴面,靠线处皴密些,光亮面皴稀些。待干后,再用次浓墨和浓墨皴一至二遍,重点是皴山石阴面靠线条处,不要全覆盖头遍皴纹。皴时顺便点簇出山上的树丛草丛。

渲染:用淡墨染树叶、中景山峰阴面。近景山石用浓墨染。

渲染采取分染法,用一支笔顺着山石阴面涂上墨汁,另用中号清水笔染开淡化。远山用淡墨涂出形状,下面用清水笔染开淡化。

待整个画面干透后,再将纸全部喷湿,用大号清水笔普遍罩染一次,罩染时,应在画面内进行,避免将墨染出画面弄脏天空。由于五代后的小写意画多为水墨画,所以不再染色。

渲染

3、染画法

染画法古代不多,是笔者在传统基础上变法出的画法,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水墨的长处,水墨淋漓,韵味悠远,画面滋润,意趣横生。下图设为南派山水,因使用的生宣,所以按勾、染、皴、点的步骤。当然也可按勾、皴、点、染的步骤,只是染时要防止跑墨弄花画面。南派山水的特征是以丘陵江湖、花柳杂树为原型,构图简略天趣,讲究诗情画意,大多采用线皴法,如董源、巨然的披麻皴,黄公望的解索皴,倪瓒的折带皴,王蒙的牛毛皴,均温润而不张扬。

勾线:构图按两点对角式构图,近景由土坡构成,中景是石山,远山设为丘陵地貌,因此线条应平缓婉延,用湿墨勾画出山石地貌即可,线条应近浓远淡。

勾线

画树:南派山水多画花柳杂树,并将几种树间搭配置,这样画面不会呆板,画法写意一些为好。树画完后,用电吹风将树吹干,用湿墨或淡墨点染树叶和树干。

画树

渲染:待画面干透后,将纸喷湿,以刚好全部湿纸为度。将笔洗净,先蘸半笔湿墨顺着山石轮廓线阴面用侧锋笔势涂染,之后在轮廓线处用淡墨和次浓墨逐步加深至满意为止,加深时采用皴刷的画法较好,蘸墨要少,用笔要轻,此法称为积墨法。注意每次要掌握好墨的浓度,争取一两遍就染成功,不要反复涂染。

如果技法基础较好,也可采用混染,用清水笔蘸半笔湿墨,再在笔尖上蘸一点浓墨,从山石最暗处下笔,顺着轮廓线用侧锋笔势涂染,一次染成一条轮廓线。

云雾采取留白法较为简单,渲染时,留出空白即可。如需破白渲染,用清水笔蘸半笔湿墨,笔尖向内,笔杆倾斜染出云头形状,个别地方用淡墨加深,下图山体采取的积墨染,云层采取的破白渲染。

渲染

皴纹:待画面八成干时,再重勾一下轮廓线,使山石轮廓更为清晰,注意所用墨色浓度与染墨大体相同,笔法以散锋为好。之后,用笔蘸上少许淡墨将笔刮成扁锋。顺着轮廓线轻轻刷画,刷出披麻皴纹,个别地方用浓墨刷画一遍。注意笔上墨汁一定不要太多,以枯笔为好,且皴纹也不宜太多,不要全面施皴,简略皴一些纹理即可。

皴纹

点景:生宣大面积渲染时,难免不跑墨,点景可掩饰跑墨,并可丰富画面。用刀笔或侧锋点画出山石上的丛树,注意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跑墨的地方,可点些丛树将其掩饰。之后,在适当位置可画一两株小枯树。在河面上勾画一两只小船或飞鸟,使画面活跃显得有生机。

;

⑹ 怎样画山水画

怎样学画中国画

一、国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一)笔 1.笔的分类: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1) 硬笔: 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小红毛"、"衣纹笔" "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笔"等。 (2) 软笔: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 (3) 兼毫笔: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笔。 2:笔的使用方法

学画初学时用笔不必全部齐备,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可以了。要从难要求,这对基本功的训练大有好处。待画熟练了,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笔,选用好笔。

每次作完画,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笔清洗干净,防止宿墨和余色滞留笔根,破坏笔的性能。洗笔不要用开水,因为开水会使笔毛变硬、变脆。一般保存笔的方法是洗净之后放在笔筒里,也可以把笔吊挂起来。外出作画时可以买个细竹丝编成的小帘子,叫笔帘,把笔卷在笔帘里,携带很方便,能保护笔毛不受损害: (二)墨 1.墨的分类:

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

(1) [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的。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 (2) [松烟墨]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蝴蝶,或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画墨紫牡丹,须先用松烟墨打底子。 2:墨的使用方法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则墨浸水中容易软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个碗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

墨锭研后一定要把墨口拭干,防止干碎。墨锭不宜暴晒或受潮,最好用纸将墨包裹一层,再涂一层蜡,能防止断裂,又免于污手。

(三)纸 1.作国画的用纸 (1)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绢也有生绢熟绢之分,经过捶压之后,再上胶矾水的叫熟绢,适合于作工笔画,现在有些工笔画仍用绢。但绢的成本较高,不便于普及,现在用绢作画的人比较少。熟宣纸的性质和绢差不多,所以现在多用熟宣纸代替绢。 (2)宣纸:

大约在元代以后逐渐选用宣纸作画。我国宣纸大约自唐代就开始生产,因为以安徽省宣城制做的宣纸最有名,所以称为宣纸。

宣纸的吸水性很强,容易渗化,用水稍多容易洇。这是它的特性,画出来的画墨色浓淡参差,富有变化,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特有表现力和笔墨技法。 常用的宣纸有:净皮、料半、棉连等。 好的宣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定笔,就是画上去笔触之间留有笔痕;

二是发墨,就是笔行纸上不串,不会把浓淡关系串通没有了,墨色不会发灰; 三是渗透力适中…

把宣纸用矾水加工,称矾纸或熟宣纸,它的特性就改变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于工笔画逐层上色,或用水色碰染。常用的熟宣纸有:"蝉翼宣"、"矾棉连"等。 一些地方生产的生活用纸与宣纸的性质接近,如果能够掌握它的特性,也很适宜作画,并能画出与宣纸不同的某些效果。如:云南皮纸、温州皮纸、四川夹江皮纸、山西麻纸、东北及北京的高丽纸等。初学国画或练笔可以选用价钱比较便宜的粗制纸,如毛边纸、元书纸等。但白报纸、道林纸、绘图纸等不适宜作国画纸。 (四)砚 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以广东出产的端砚,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浓;如太粗研墨虽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用砚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五)颜料

国画颜色分石色与植物色两大类。 1.石色

石色是矿石制成,有赭石、朱砂、石青、石绿、雄黄、石黄等。 2.植物色

植物色有藤黄、胭脂,花青等色。 二、中国画基本技巧之一 用笔

唐代张彦远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张彦远在此强调了用笔与立意造型的关系。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用笔便成了中国画基础的基础。 1.笔与线

中国画的用笔实即用线,线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在形体的塑造中绝不是一种对轮廓线的描摹,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比如在山水画中,斧劈皴给人坚挺硬朗的感觉;披麻皴则给人松软的感觉等等。线的运用,体现了中国画家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体现了他们驾驭物象的巨大创造力。

在中国画中,线及其塑造的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线条自身的品格特征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正如石涛所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淘泳乎我也。"笔墨(线条)所具有的这种抒情写意性,是由于画家在运笔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使线条自身具有了千变万化的姿态。一方面,线条丰富多姿的形态可以唤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的万般物象中类似物体形态美的联想,使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事物形体美的一种间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唤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画家在运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达到抒情、畅神、写意,进而表现画家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人格。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画如其人"。 2.笔与意

张彦远的"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把立意看作是用笔之"本","本"即统帅。"意"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它是画家主观世界的复杂反映,即各种感情、理想修养、气质等等。"意"是主观的,但又不是纯主观的臆造。中国画家就是通过线的运用来实现这种"抒情写意"的。所以清代布颜图认为"意之为用大矣哉……故善画必意在笔先,宁使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不到。……故学之者必先意而后笔,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

作为人的主观世界活动的"意",其本身是不能直接"用笔"的,中国画以意使笔的要领,就在于以气使笔,以意领气,即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意在笔

先"就是说画家在命笔落纸之前即已形成立意构思,一旦笔行纸上,意在笔中。 中国画家往往就是在这种情态下来把握自己瞬息万变的情绪流程,抓住来去倏忽的创作灵感,保持创作冲动的新鲜性和连续性,不失画机,一气呵成。 3.笔与力

气运用笔要求画者全身精力贯至笔端,下笔自然能产生力度,这就是"笔力"。由于构成画家的"意"的气质、涵养、情感、思绪不同,贯于笔端之气也会不同。以气使笔的"气"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笔"笔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吴昌硕运笔质朴而苍浑,赵之谦用笔如"绵里裹针",郑板桥的线则秀挺刚直,更有名垂青史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中国画家在意存笔先、以气使笔中,创造出了形态有别各具韵致的种种笔法。笔法的变化是以笔力的变化来体现的,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又给中国画家提供了"笔力"的创造源泉。如王羲之从鹅颈的回转感悟到了笔力的弹性变化,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出狂草之笔法,而苏轼、黄庭坚又分别从逆水行舟与船夫荡桨中悟出了笔力的奥秘。

中国画家在运气使笔时,笔随气行,画家的天机才华,全在有意无意间自然流溢。清代王原祁说:"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中国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常说要排出杂念,保持松静自然的心身状态,就是要使气运笔端,笔笔畅通,笔笔见力。 三、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 --用墨

用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历来的画家都讲究用墨,大写意画的崛起和生宣的普遍应用,用墨与用笔便成为中国画的基本特色。

中国画的用墨,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由于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便产生干、湿、浓、淡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运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处。此外,还有墨分六色之说,清代的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谈道:"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又云:"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瓣,是无凹凸远近也。"以中国画墨色变化的丰富程度是可想而知了。没有变化的墨色必然呆滞板浊,成为没有生气的死画。一个画家成功往往离不开用墨的精能,如齐白石画虾所以能妇孺皆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用墨的得当。他画虾曾三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

"如今我们所见到他笔下的虾形态栩栩如生,通体透明而坚韧的虾壳,特别是虾的头部,在脑壳墨色清淡处,浓墨一笔即为虾脑,真是妙到了绝处。

中国画用墨技巧,并不是体现在调色盘中能调出多少种墨色的变化,而是如何使不同的墨色在纸面上体现出来,其中尤为困难的是,如何使一枝笔中产生出各种墨色的变化。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用墨的技巧也趋成熟,产生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多种表现手法。 四、中国画的技巧之一 色彩的特点

中国绘画历来都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随类赋彩"作为"六法"之一。这以物象的种类不同面赋以不同色彩的理论,便是中国画用色的基础。

中国画讲究"随类赋彩"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随着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随着空间环境的变化,物象的色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南北朝时的萧绎对这一现象曾作过仔细的观察,在《山水松石格》中谈到:"秋毛科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这是我国最早说明季节、气候的不同,所以起的物象色彩的变化,特别是冷暖色调的变化。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则概括了季节的变化对水色和天色的影响:"水色:春绿,夏碧,秋青,科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科黯。"清代的唐岱《绘事发微》引用郭熙的话,更是形容得有声有色:"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着色以像其貌。所谓春山艳冶面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

五、 写意画的创作方法 1. 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写意画和工笔画不同。工笔画创作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起稿;其次勾墨线定稿;最后染色填彩完成。而写意画必须落笔成形,一气呵成。因此,在创作方法上,必须把所要描绘的对象,通过观察或写生,把各种物象默记在心,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譬如:你想画竹,必须在未画之前把竹子的形象、结构、特征乃至在风、晴、雨、雪等等不同环境中的变化理解得清清楚楚。通过想象,在动笔以前,一眼看去仿佛千枝万叶已经跃然纸上了。最后,把你所要描绘的竹子一枝一叶地通过一笔一墨刻划出来,这就是写意画的创作方法。但必须做到形象生动活泼,笔墨淋漓洒脱。

2. 落笔成形,一气呵成。

工笔画的完成经过上三个过程,需要花费时间;而写意画就不同,最好落笔成形。什么叫落笔成形?譬如撇兰叶,一笔下去从根部到梢头,它的浓淡、粗细、刚柔、顿挫等等,要求非常有力而且十分自然地表现出来,既不能涂改,也不能草率。所以在用笔时首先要注意调墨,浓淡干湿必须调配好,做到心中有数。运笔时要大胆落笔,既不紧张,也不忙乱,非常沉稳地一笔一笔地画下去,就能很好地完成。兰叶细长,草质,比较坚韧,有一定的硬度,但毕竟是草木花卉,又需要一定的柔度。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嘱做"喜气写兰,怒气画竹"的创作方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做为画兰叶的一种指导思想。譬如:我们要把兰叶画得既"刚"且"柔",可以用"喜气写兰"来指导我们进行创作。同时,要表达竹子高风亮节的品质和格调,也可用"怒气画竹"的方法来完成。这些要求都是落笔成形的例子,我们可以在今后实践中去体现。

另外,所谓一气呵成不能理解成呼一口气就要完成。譬如:我们要画二三十片兰叶,最好一下完成,也就是一气呵成。这样处理很有好处,可使笔与笔、叶与叶之间的相互交错、穿插和笔法的连贯及气势的衔接等等都不受影响。否则停笔久了,就会把原来的意图改变,可能使先画和后画之间统一不起来,达不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因此,一气呵成的绘画习惯应该在初学时培养好。其次,正因为落笔成形就必然造成"可一不可再",这也是写意画的特点之一。 六、山水画写生方法

说起"写生",就令人想起那种支起画夹,对景描画,一坐半天一天的经历,这一般是西画的写生方法。而在中国画,所谓"写生",往往是"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摸写记之,……"(元·黄公望《写山水诀》)。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写生观中,实在是把对自然的深入观照和细微体悟放在首位,并使自然山水与画家心灵互融神会,最终达到顾恺之所说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目的。为达此目的,光是"模写"是远远不够的。遍游名山大川,融汇于胸,然后发于毫端,而至传神。观照与体悟的功夫是必须到家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神遇而迹化。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写生观,其实是把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山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间了无阻碍,既然山水之神已达,必定形神俱足。这一点是目前现代意义的"写生"无法达到的。但其精神,对现代山水画写生教学,也有其积极作用。


  1. 现代山水画写生的作用

1.1写生的桥梁作用

中国画的学习,一般均从临摹入手,并贯穿全过程。作为学习国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临摹,能在短期内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国画的各种基本技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国画技法,经过前人反复锤炼,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临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而通过写生,就能使学习者在传统技法下的程式化山水与真山实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1.2写生的记录作用

作为游历山水时的感受的记忆手段,写生也有其重要作用。当面对真实山水时所得的感触,同时因地、因气候变化的阴晴明晦、云蒸岚飞,都会有许多变化。这些用写生记录,往往比较切合感觉,而一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实"而缺乏感人力量。

1.3写生的体微作用

比较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临摹等于是在求教名师,只要精研细察,必能得莫大收益。但如不能把这些临摹所得与自然真山水相比照,就不能有大收获。直接面对活生的自然山水,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往往会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些独特体会经过多次强化,并反复去粗存精,就会成为个人绘画风格面貌确立的起点。


2.山水写生应注意的地方

2.1 不要"泥古不化"。

过分强调临摹所得的山水画技法,特别是山石皴法等,结果是要么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写成死山水,要么是思路被真山实水所束缚,而找不到表现的方法。

2.2 避免"食洋不化"。

是以西画速写的方法直接移植入国画山水写生中,把国画写生等同于硬笔明暗速写或线描速写。其直接恶果是当速写得心应手之后,无论平时随手挥写,或严肃的创作,所画之作几乎全为一副"速写相"。这些画作,如果光从画面视觉效果看,可能也不错,但却不能称是中国山水画。因直露和肤浅,直接决定了其品格的低下。


3.山水画写生法

3.1 局部模写法: 适合初学者, 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山水写生又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大求全。

3.2 详记法:

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面,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实"。

3.3 记异法:

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用。 3.4 记意法(简记法)

只简单记录一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

3.5 放大法:

选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3.6 映象法:

针对整体景物的感受,较简洁的画出大体印象,不求形似,但求达"意"。

3.7 映象重叠法:

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记,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万水的叠加印象,此即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3.8 重复体味法:

此法即留恋于此山此水间,留连忘返,反复观照体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烂熟于胸,以致行坐眠食 ,时刻不忘。石涛之钟情黄山,潘天寿先生之画雁荡,黄宾虹先生之爱观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4.总体的把握

4.1中国山水画是宏观的,要在宏观把握中去处理微观,注重整体大感受,防止受拘于一草一木。

4.2写生越熟练,越要减少直接对景描画,而多把身心投入观照,体悟造化的神妙,在这里"观"十分重要,通过"观"和"看",努力达到物我两忘之境。 4.3应特别注重特定条件下的自然山水对自己产生的强烈感触,因这类感触往往是你个人特有的体验,努力强化这个体验并表现它,那就是你神遇而迹化的开端,也就是你的绘画风格确立的开端。

⑺ 山水画的标准尺寸是多少

山水画的标准尺寸为:137 * 69厘米。山水画一般是作为国画体现,呈现在宣纸上,国家标准的宣纸四尺整张尺寸是137 * 69厘米,四尺对开指的是竖着裁开,即137*34.5。

由于各厂家裁制时未必统一,书画作品四尺对开指的是137 * 34 厘米。 横着裁开的叫作斗方,书画作品的斗方指的是68 * 68 厘米。 以上是生宣尺寸。另外,熟宣比生宣要略小一点。

山水国画分类:

1、写意山水

写意两个字,写是用笔,意是造境,不是狂涂乱抹的。也不是所谓文人遣兴,在书房用笔头写写的意思。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若不从临摹和写生入手,那么用笔结构都不了解,岂不六大错误。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

临摹古人,要学他用笔用墨,懂得他苦心构思。写生要认识事物的情怀。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置约定了,然后用焦墨渴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置屋宇人物,勾勒皴勾勒皴擦既完毕,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

近处石头稍浓,远处要轻清。创境有曲折不尽的意味,其中的人物用减笔为宜,越简单越妙。古人说“远人无目”,若在要有照应的陪候,也不妨点目,不必拘泥。近树根枝要分明,远则点戮,不必见枝。

写意画创作自元代四家,到了明末清初四高僧,石溪、渐江、石涛、八大,神明变化,一直按盖过了前人。渐江戍削,八大朴茂,拿用笔表现他的特点,石溪、石涛的特别拿意境来显出他的特点。

2、浅绛

浅绛山水,大多数用在秋景。这是创始于黄大痴,后来南宗派把它作为标准,用色拿赭石做主体,在林木上面略略施点花青就是了。浅绛不是单用来表示秋景,大凡石质的山,都宜采用这方法,如像画黄山,是最宜于此法的。

中国画,光和色是分开来用的,要拿颜色做主体的地方,便用色来表现,不必顾及光的一方面。所以只说浅绛两个字,便可表现山的季节了。浅绛画的画法,画时仍和墨笔山水一样,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等它干了之后设色。

在景物上,由淡到深渲染数次,等到全干,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拿淡花青或汁绿一处一处的晕出来,当向阳的地方,用赭石染醒它,这是最要紧的。屋宇上色拿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拿赭石来代表土屋和草屋。

阅读全文

与山川素描图片简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孩找书图片 浏览:733
祭司引路人图片怎么p 浏览:815
在ipad上画油画图片超简单 浏览:298
街拍高清烟雾图片 浏览:718
小女孩动漫少女心图片 浏览:553
大酒坛子图片价格表 浏览:468
爱情手写文字图片大全 浏览:70
word插入图片背景如何调整大小 浏览:822
女孩子性早熟的表现图片 浏览:40
动漫保存男生图片 浏览:211
微博私信图片打不开怎么办 浏览:906
三年级画画大全简单的图片 浏览:166
女生超拽高冷高清图片 浏览:410
男生运动表图片 浏览:776
女孩劝男孩不要喝酒了图片 浏览:567
女士托尼发型图片 浏览:665
电脑图片箭头如何打文字 浏览:539
魅蓝note5怎么找回图片 浏览:339
挠女生白袜图片 浏览:330
走马桃花林图片高清 浏览: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