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衣服上的花纹有哪些
1. 龙凤呈样
龙凤呈祥,古代吉祥图案。封建时代以男性喻龙,女性喻凤,男女结婚喜庆,以龙凤作图案象征龙凤相配,吉祥幸福。故常有用龙、凤、灵芝、祥云构成装饰纹样。民间称之谓“龙凤呈祥”。
2.二龙戏珠
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3.鹤鹿同春
鹤鹿同春是中国传统寓意纹祥之一。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南西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中国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 “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六合同春”吉祥图案。
4.岁寒三友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5.三星高照
三星:原指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也指福星、禄星、寿星三个神仙。指有福、禄、有寿,命运好。 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B. 仙鹤装的寓意
仙鹤装寓意着长寿及富运长久。
仙鹤装礼服以中国红为底,上绣展翅引吭的仙鹤,纤美的鹤舞九天图案在拖地裙摆上更增大气姿态。九只形态各异的鹤舞缭绕中,间缀梅兰竹菊四君子绣纹,幽芳逸致风骨清然,一派脱俗气质更衬典雅之美。
仙鹤装上点缀着的花中四君子更是代表了中国人清雅淡泊的品质,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袍之后,范冰冰以唐风汉韵的典雅之美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东方女性的怡然风姿。
(2)长寿绣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仙鹤
仙鹤即丹顶鹤,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一等的文禽。明朝和清朝给丹顶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鹤为“一品鸟”。
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但是由于丹顶鹤寿命长达50~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
参考资料:网络-仙鹤装-寓意
参考资料:网络-仙鹤
C. 在古代中一品官员到九品官员,衣服上分别绣的是什么动物
中国古代官补是中国封建王朝特定的显示官员的地位高低的官服徽识,是南京云锦的特色品种。他饰于官服的胸前、后背,文官饰以飞禽;一品官为仙鹤补;二品官为锦鸡补;三品官为孔雀补;四品官为云雁补;五品官为白鹇补;六品官为鹭鸶补;七品官为补;八品官为鹌鹑补;九品官为练雀补。武官饰为走兽:一品二品官为狮补;三品官为虎补;四品官为豺补;五品官为熊补;六品七品官为彪补;八品官为犀牛补;九品官为海马补。
D. 古代丞相衣服上绣的什么图案,或者来一些关于描写丞相服饰的句子!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图纹的上衣和有宗彝、水藻、火、米粉、黼、黻图形的下裳(裙)礼服,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这可从近百年来的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这一时期的刺绣有经过夸张变形的龙、凤、虎等动物图案,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布局结构错落有致,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
进入秦汉时期后,刺绣工艺已相当发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所描述的:“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为汉王室设官服三所,织工数千人,每年耗资万万。在前汉武昭之世,不但帝王之家是“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毛织品)”,就连一般的富人也服用“五色绣衣,缛绣罗纨、素绨冰锦”,而且坐卧的席子也要“绣茵”,床上帐幔也是“黼绣帷幄”、“锦绨高张”,甚至死后殉葬的口袋也是“缯囊缇橐”。民间如此,朝庭贵族更不待言,他们的宫室以丝织藻绣装饰,以至“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甚至“柱槛衣以绨锦”,其奢侈程度可见一般。汉代剌绣的空前繁荣,使刺绣的艺术处理又前进了一大步,在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遗册”中记载着三种刺绣名称:“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
到了汉末、六朝时期,中国便开始进入“像教弥增”(佛教因造像众多,故也称之为“像教”)的时代,因而兴盛了绣制佛像之风。1965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北魏的一佛两菩萨说法图刺绣残片一件,用几种彩色丝线绣出佛像、菩萨、供养人和相应的文字,供养人的长衫上绣有忍冬纹和卷草纹,示意着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说到这一时期的刺绣,不得不说说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的“三绝”――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蜀魏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见壬子年《拾遗记》)。汉末、六朝剌绣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今后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意义。
唐宋时期的刺绣已向着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由它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女孩子都要学习"女红",都要掌握刺绣,正因如此,那些深宅大院的小姐们,刺绣便成了她们消遣、养性和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唯一活动。"闺绣"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明代屠隆在《考磐余事》中写道:"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由于参加刺绣对象的进一步扩大、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物质条件不同,加上文人们开始参与,剌绣到了唐、宋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它由日用与观赏两者兼容并蓄,发展到日用与观赏分而治之,特别在观赏方面成就最大,由于文人们的积极参与,使书法和绘画艺术结合得更为紧密,形成了画师供稿、艺人绣制,画绣结合精品倍增的新趋势。
明、清时期,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商品性生产的专业作坊。尤其是明代,官府手工业的衰落,却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从缺乏竞争力的官府院落手工艺品,到商业性作坊的专业化生产,加上唐宋期间文人艺人结合刺绣工艺品的巨大影响,刺绣技术和生产获得了全所未有的活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进入了中国传统刺绣的颠峰时期。出现了对后世影响非常之大的几个艺术流派,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后人誉为的"四大名绣"即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
E. 轻若烟雾素纱禅衣是怎样的
素纱禅衣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禅衣是由精缫的蚕丝织造,称得上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并且,此件素纱禅衣为交叉领口,向右系衽,和汉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极为相似,只是禅衣的袖口比较宽。除衣领和袖口边缘采用织锦做装饰外,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所以出土时命名为素纱禅衣。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发掘了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遗址是在距离长沙市中心四公里处的东郊地区,因为人们传其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所以起名为马王堆汉墓。此墓规模宏大,并且封闭十分严密。1972年4月28日,考古人员打开棺材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两千多年却显得十分新鲜的女尸,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湿尸,出土之后震惊了世界。
其实,更令人震惊的是墓中衣物和纺织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质量之高,都是过去罕见的,仅一号墓内出土的纺织品和服饰品就多达200余种,且都色彩绚丽、工艺精湛。出土的有棉袍、夹袍、单衣、单裙、组带、绣枕、香囊、鞋、针衣、镜衣、夹袄等衣物饰品、起居用品和丝织品。织绣品种有绢类、方空纱、罗类、绮类、经锦、绒圈锦、绦、组带、金银泥印花纱、印花敷彩纱、刺绣等很多种类。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物断定,此墓应该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墓。
这位丞相夫人出土时,可谓花团锦簇,脸上覆盖着酱色织锦和素绢,两手紧握绣花绢面、盛满香料的香囊,手上还有一副绣有“千金”字样的“信期绣”手套,足穿绢袜和青丝履,内穿“信期绣”罗绮丝绵袍,外套细麻布单衣,从头到脚包裹着各式丝麻织物共18层,横扎9道丝带,最后覆盖工艺精湛的敷彩黄丝绵袍和“长寿绣”绛红绢绵袍各一件,一共是20层包裹。在这些出土的纺织品中就有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它的出土展现了古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达,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珍宝。
纱,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丝绸,素纱禅衣采用的面料就是以由纱为主原料,整个禅衣由单经丝和单纬丝交织而成,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密度稀疏,质地轻薄,古人形容其是“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由此看来这一点都不夸张。
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丝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此件禅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缭绫》中写道:“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读到这句诗时,很多人都认为诗中那缥缈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的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素纱禅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这件素纱禅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素纱禅衣
F. 我国古代做衣服的材料主要是什么呢
普通人穿的“麻”指的是“麻”,由欧米织成的麻布叫“布”,是普通人穿衣的主要原料,所以在古代,普通人也叫“布”。麻杆皮是大麻的原料,但这种麻皮除了含有大麻纤维外,还含有胶质和杂质,因此在大麻完成前必须脱胶。脱胶可以通过浸泡,将麻皮浸泡在水中,让其自然发酵,达到脱胶的目的。
丝、绮、罗和金灿都被绣了。最常见的图案有字母绣、长寿绣和云绣。字母绣是长尾鸟;长寿绣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的花、叶、云;云绣是翻腾的云朵和藏在云里的野兽。这三种刺绣都是当时流行的高档刺绣,尤其是字母刺绣。
G. 古代绣法图案名称
用针引线在绣料上穿刺出一定图案和色彩花纹的装饰织物。原始社会时人们用纹身、纹面、纹缋服装等方式美化生活,以后人们用线将花纹刺在衣服上,就成为刺绣。夏、商、周时刺绣得到发展。1974年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伯墓发现辫子股针法的刺绣残痕(图1),是用黄色丝线在染过色的丝绸上绣出花纹线条轮廓,再以毛笔蘸色在花纹部位涂绘大块颜色制成, 色用红、黄、褐、棕,其中红黄两色系天然朱砂(硫化汞)和石黄 (三硫化二砷和硫化砷 )加粘着剂涂染,色相鲜明。底绸用植物染料施染。 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33号战国楚墓发现墓棺内壁四面各裱贴一幅刺绣,裱于东南两壁者出土时尚完整,东壁的绣龙凤蔓草纹,龙凤头部写实,身子与蔓草连接为弓形图案;南壁的绣花草枝蔓、变体鹤与鹿。这种纹样与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 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衾的纹样相似。江陵马山砖厂 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还有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凤鸟花卉纹绣、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龙凤合体相蟠纹绣等代表性文物,都是完全用辫绣法全部施绣,不加画缋填彩。这标志着刺绣工艺的成熟(图2)。苏联南西伯利亚巴泽雷克第5号古墓,也曾出土中国丝绸的刺绣鞍褥面,纹样风格和刺绣针法与长沙及江陵出土的战国刺绣相似,说明战国时期中国的刺绣品已向国外流传。
汉代刺绣已有很高的水平。湖南长沙马王堆 1号西汉墓、北京大葆台西汉墓、河北怀安东汉五鹿充墓、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新疆民丰北大沙漠东汉墓、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音乌拉古代匈奴王族墓群等均有刺绣发现。马王堆 1 号西汉墓出土的遣策中记有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等名称,纹样题材以变体云纹为主,也有由龙头、凤头与变体云纹连成一体的云中龙、凤,还有变体植物纹、茱萸纹、几何方棋纹等。纹样繁密,色彩鲜艳。河北怀安东汉五鹿充墓出土的刺绣以云山人物鸟兽为题材。新疆民丰出土的东汉刺绣除云纹、茱萸纹外,还有独具地方色彩的变体花鸟纹。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音乌拉出土的刺绣,题材有龙纹、斗兽纹、鱼鸟纹、玉佩纹等。汉代刺绣属生活用品,针法以辫子股绣为主,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绣品中,还有极少的直针绣法。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刺绣佛像。196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莫高窟125与126窟前崖壁裂缝中发现一件北魏广阳王元嘉献于太和十一年 (487)的刺绣佛像残片。其正中绣一坐佛,佛右侧为一菩萨,下方正中是发愿文,其左右绣供养人。现仅存四男一女,均穿胡服,身旁各绣名款。边饰忍冬龟背纹花边,用二晕配色法配色。除花边外,均满地施绣,是现存最早的一件满地施绣的装饰性绣画。
唐代所绣佛像很多,武则天(623~705)晚年曾命绣工绣制净土变相图 400幅。日本关卫教授认为,日本持统帝六年 (692)陈于药师寺讲堂中高6米、长6.5余米的阿弥陀净土变大绣帐,可能是当时仿照中国的净土变相图绣成的。此帐上面绣有阿弥陀佛、胁侍菩萨等像百余尊。敦煌莫高窟石室曾发现有一幅 3米多长的唐代辫绣佛像,气派庄严。另有一件高44厘米,宽22厘米,满绣穿枝牡丹及鸳鸯的囊袋,牡丹花叶已用平绣法绣成。还有绣帐灵鹫山释迦说法图,释迦牟尼立于莲座上,旁侍二佛二僧,头顶飞天二人,下坐供养人像,也全是平绣法所绣。唐代刺绣针法,已运用戗针、擞和针、扎针、蹙金、平金、盘金、钉金箔等针法,能使绣品绣出晕染的效果,为宋代绣画艺术创造了条件。(图3) 宋代继承了绣制佛画的技艺传统,转而绣制名人书画,以追摹宋代院体工笔画的笔墨线条、晕色浓淡及画中风采气韵为能事。宋徽宗于崇宁年间(202~206)在皇家画院设绣画专科,一时间着名绣工如思白、墨林、启美等辈出,融书画于绣画。他们的绣品精致细腻,有“闺阁绣”之称。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绣素底白鹰轴,羽毛用刻鳞针,在羽片外缘先垫一根轮廓线,然后根据羽毛生长规律施绣,使羽毛呈现高下厚薄的真实感,系鹰的蓝索打结处,用粗股丝线盘结,然后钉线固定,流苏也以粗线排列钉固,使之显现不同的纹理质感,使刺绣技法推进到艺术的高峰。
元代刺绣稍衰,明清复振,苏绣、鲁绣、湘绣、粤绣、蜀绣最着名。苏绣始于上海露香园顾氏,色彩文雅,针法活泼多变。鲁绣为衣线绣,作风雄劲,设色浓艳,湘绣浑厚,粤绣明快,蜀绣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