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常法师:如何以三法印鉴别正统佛法日常生活
今天要介绍佛法的一个基本概念--三法印。佛法的内涵无非是以三法印的内容为标准,以此衡准世间的一切,让我们认清楚该走的路。实际上要彻底了解三法印,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有人假藉佛法之名行诈骗之实,使得很多原先不信佛法的人,对佛法产生更深的误解,乃至于很多对佛法有一点信仰的人,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想向大家说明,做为一个佛弟子,如何以佛告诉我们的三法印,来辨别是佛法还是非佛法。首先说明什么是三法印,其次谈三法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三”是一个数字,“法”指的是佛法。广义来说,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也就是我们认知的对象,以及存在的所有一切,佛法里统称为“法”。其实佛就是觉悟者,“佛”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觉”,他对世间所面对的万事万物--“法”的真相觉悟了。这个真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如果合乎这三个标准的就叫做佛法;反之就不是佛法,因此称它为三法印。“印”就像我们世间通用的大印,比如政府的印叫关防,大印一盖,到哪里都行得通,现在是由正觉者世尊所开示的三法印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以这三点衡准出来的就是佛法。 一.正皈依 佛出世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佛跟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希望离苦得乐。既然目标是一样为求离苦得乐,但是,差别是佛得到了,我们没得到。佛得到的原因是他对世间的真相看清楚了;世间的人所以得不到,是由于迷糊,或者称为无明,由于无明所覆盖而轮回生死。了解佛法以后,透过佛法去观察、去行持,我们称之为修行,就是修改以前在错误认知之下的行为。所以依佛法认真一步一步深入的,我们称为修行人,走到最后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世间的无明之行是永远轮回生死,虽然推动他人生的目标也是离苦得乐,但因为对事实的真相认不清楚,或做不到,所以白忙一场,在生死轮回中吃冤枉苦头。所谓“小人枉自为小人”,就是这个意思。 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照着去修改我们的行为,最后得到究竟的果--成佛;小则解决自己的问题,跳出生死轮回。究竟的果是要帮助一切人成佛,彻底解决一切问题。人都希望离苦得乐,可是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我们佛法的方法去做,就是皈依佛法僧,为什么要皈依?因为这个才是真正的究竟离苦得乐之道。 在《瑜伽师地论》或《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也说,因为我们感觉到世间的苦,要想除苦,所以要找真正可以依靠的人,这也就是皈依的境--能够做我们皈投依靠的对象,必须具足四个条件∶第一,他一定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假定他自己都没办法解决,怎么能救我们?第二,他不但自己解决,也要懂得怎么帮助别人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去找他,他也没办法帮忙。第三,他有这个愿心,愿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否则他虽然有这个本事,但是他不想帮忙,你找他也不一定有用。第四,我们所皈依的对象,并不会因为你给他什么好处,他才帮你;而是你只要肯听话,照着去做,他都愿意帮你。佛说∶“我之所以解决问题,是我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今天你皈依我,如果你不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我也救不了你。”所以佛希望我们照着他的话去做,真正离苦得乐,并不是想从我们身上谋取什么利益。因此,我们想离苦得乐,就必须皈依,而皈依的对象必须具足这四个条件。 真正皈依时该怎么做?《广论》上说,应先看佛、法、僧的功德。我们觉得世间很苦,信赖佛有这个能力能救我们出苦,如果透过观察,认识佛的确有这样的功德,不管 的身、语、意,都完全具足这个条件。就好像我们长大了要选一个职业,要先了解哪一个职业最好,将来最有出路,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去走。现在既然已皈依佛,当然要看一看皈依的对象,他如法修行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真正了解以后,内心会产生一个非常崇敬仰望的心情,觉得“这个才是我要的!将来我也要学佛一样走这条路。佛告诉我们正皈依的是法,因为只要照这个道理一分一分去做,苦就慢慢的净除,最后得到圆满的功德。要想照着去做就要修行,要修行要有同伴,也就是僧,所以做为一个正式的佛弟子要三皈依。一般来说,辨别是佛弟子或非佛弟子,是以皈依为准。 大家也许会觉得现在好像有很多人皈依,这里要明确界定一下,什么才是真正佛法告诉我们的皈依。也许有些人认为三宝、佛法很好,或者某个师父很好、很有声望,皈依他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所以我去皈依。也有一种是人家拉你去,人情难却,你就莫名其妙的去拜三拜,包了一个红包,念了几句话,有了一个法名,我们以为这样就是皈依了。以佛法来说,不是! 不过,的确有的人像前面所说的,刚开始并不是那么坚定,可是他内心的确想透由佛法来追求离苦得乐之道,只是因为眼前或许为生活忙碌,一下子不大可能全部投入学习佛法,不过他一定会渐次渐次的深入。所以总结来说,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个才是人生崇高的理念,并依照着佛法来修行,步步提升,不但改善自己,还要改善一切众生,究竟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才能称为正皈依。所以皈依不是以皈依证有几张,老师有几个来算,而是对于世尊的教法,透过皈依的师长告诉我们,自己愿意如法去行,这个才是佛弟子。所以佛弟子与非佛弟子的辨别是在如法与否。 现在简单的从三方面来说明,即佛讲的三法印。在汉地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个叫三法印,一个叫四法印。真正了解了以后,三法印跟四法印是同样一件事情,我们真正趋入必须从这个基础步步深入,否则都是空话。 二.三法印 所谓的“实相空性”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也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可是好像跟我们了不相干,因为以我们的程度,根本没办法契入。现在在理论上稍微做一点说明,就会比较清楚的了解。三法印第一个是诸行无常,第二个是诸法无我,第三个是涅槃寂静。如果加上有漏皆苦,叫四法印。 三.有漏皆苦 现在先解释有漏皆苦,“皆苦”,就是统统都是苦的。“漏”就是烦恼的异名。并不是说我今天心里不高兴就叫烦恼,佛法的烦恼是专门指我们内心当中一种不寂静相,这又分见惑、思惑。烦恼的根本是我执,只要有烦恼,一定会推动我们造很多业,由烦恼造的业,结果一定是苦。烦恼本身就是个苦;造了业以后感果又是苦;当苦境现起时,往往又会引发我们的烦恼再去造业,永远在生死的苦轮当中转,所以根本原因就在烦恼。 四.涅槃寂静 假定把烦恼解决了,这个苦就会消失。苦消失的境界就是涅槃寂静。“涅槃”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苦果及苦因都消失掉了。寂静,我们不太容易了解,因为没有体验过,不过可以勉强的说,它是一种真正的快乐,现在我们的快乐是不究竟、不圆满的;真正涅槃寂静的境界才是究竟圆满的快乐。 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当中有很多是错误的,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通常有两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直觉,直接的去体会,佛法有个专有名词叫“现量”。譬如说今天你跑得很热、很累,手上有一条冰毛巾,你一擦就觉得很清凉,就是这个感受,这个是比较单纯的。如果这件事情本身比较复杂,特别是精神上面比较抽象的,不是那么容易就感受得到,而且有一些东西必须要透过学习,然后自己去实践,渐渐的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得到。“学习”这个事情勉强不来,一定要我们自己愿意去做,所以一定要有一些理由,使得我们能够信服,愿意改变我们的方向跟着走。虽然这些启发信心的理由,我们还没有直接体会到,但是只要我们信得过,了解大概的内容就可以了,佛法当中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比量”。譬如世间人会说∶“你好好的念书,将来去留学拿博士学位啊!”到底博士是什么我们不太清楚,不过被人家这么一说,我们内心当中可以想象到一个大概。现在关于“涅槃寂静”的内涵我们没体会到,但只要先确定人生的目标,认识理论后照着去实践,慢慢地就能够体会。用我们现在的快乐标准去想可能错误,所以佛告诉我们“寂静”才是真正的快乐,也就是说,所有痛苦的因跟果都消灭了。以上所说的是四法印当中的后两个∶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五.诸行无常 若依次第来解释,第一个是诸行无常,“行”是行为、作为,实际上“诸行”就是指一切的有为法,也就是说,凡是所有我们造作出来的,不管从因到果,都是有为法。“为”就是行为、作为,或是变化、流转,所以有为法的特点是“无常”。我们通常对无常会有两种概念,一个是人死了叫无常;另一个是说,所有事物不能常保,这两个都是很粗浅的无常。佛法讲的诸行无常是比较细微的,所以无常有粗细两个相,粗显的一定涵摄在细致的当中。凡是一切有为的法,要保持恒常不变,根本不可能,所以没有“恒常不变”这个特征,就是“诸行无常”。 所有在三界六道之内的一切,没有一样例外,永远都在变化。譬如我们住的这个钢筋水泥的房子,好像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不会变,实际上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表相,它真实的内涵却变化得非常快,快到连一刹那能够保持这个定相的状态都没办法。这个内涵我们很难懂,一般来说,“现量”当然谈不到,就是以“比量”,用道理去讲,也不是那么容易体会到。我们会以为明明这个东西是铁作的,在这里几百年不坏,怎么说它一直在变?现在科学上已经观察到,原来这些东西表相上是这样,实际上里边是快速地在变化。佛真了不起,他不必靠科学就可直截了当看得非常清楚,所有的东西没有一个例外,刹那刹那都在变化,这叫“诸行无常”。 为什么会无常?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造作的,凡是造作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凡是由因缘而存在的东西,都是无常的。譬如一场法会,这是因缘所成的,有人愿意讲、有人愿意听,也找到这个法会的地方,才能成办。又譬如我们使用的桌子、椅子,有的是钢铁做的,有的是木头做的,透过人工制造,就变成桌子、椅子。譬如说我们人,我们的身体是父精母血结合,然后生下来,靠食物、营养等慢慢增长,还要更多客观的条件,心灵亦复如是。既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各种因缘,而因缘一直在变化,而且辗转的会互相影响,所以它永远在变化。这种无常相很深细,一般人看不见,但是这是所有世间的一切事物的真相,这一部分虽然不一定能够很明确的看见,但是比较容易体会也容易接受。 六.诸法无我 最后要讲“诸法无我”,这个比较难,实际上这个是佛法最重要的中心。从“诸法无我”向前可以讲无常,向后可以讲涅槃,向上可以说一实相。因为“诸法”就是所有一切的法,前面讲的诸行是专指有为法,现在这个诸法无我的“法”包括有为、无为。单是这个有为、无为就不大容易懂,简单来说,“有为”就是指三界之内会轮回生死的;“无为”就是超出有为的圣人之法。只要存在这个世间的,不管是凡夫或圣人,所有的这些现象都有个特征--“无我”,这很不容易了解。例如每个人都叫我日常,如果“无我”的话,我是什么?有人学佛以后会讲∶“一切都是空的,你不要这么执着。”误以为这样就叫做“无”,如果否定掉就没有的话那谈它有什么意义?所以“有、无”是相对的,要谈“诸法无我”,必须在这个“缘起有”上面谈,说它没有真实的自性,一旦离开了“缘起有”谈自性空,那是空话。一切法的存在,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缘起性空”,这也是《法华经》的中心。 所有一切法,没有一个例外,都是性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缘起的存在,所以性空跟缘起,是一体两面。就像我们的手,可以看得见它是缘起的,有骨头、有肉、有皮,手的存在,是由这些因缘条件存在的,它的本性空。凡是缘起的东西一定性空,这是佛法最重要的中心理念。是在这个状态当中才说诸法自性空无,这个才是佛法所讲性空的内涵。因此凡是任何一样东西,不管有为、无为,都是这样的一个行相,这个才是真实的。 有时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真如,什么是真如?本来就是这样,这才是真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从缘起的方面去看,不断的在变化,所以说诸行无常;而它的本质是真如,或者叫诸法无我。了解了这个特征以后,不再有生灭的变化,那是涅槃寂静;所以事情整个的中心就是真如实相,如果我们单从这个上面谈叫一实相印。这个实相必然会显出几个面貌来,一个是诸行无常,一个是涅槃寂静,它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我们或者从性空方面去讲,或从缘起方面去谈,其实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这是三法印跟一实相之间的关系。 七.依法修行 万事万物都不是天生如此,不是恒常不变,而是缘起性空的,我们现在要求离苦得乐也是这样。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法华经》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是寂灭相,有什么样的因缘,它就现什么样的状态,例如你造了杂染之业,就现出生死轮回来;了解了这个特点,我们愿意跟着佛法去做,就渐渐远离杂染。因此了解三法印以后,对我们每一个希望究竟离苦得乐的人,就产生一个最积极的意义,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我们都不希望痛苦,那就应该根据这个原则,了解痛苦的原因在哪里而把它拿掉,痛苦自然消失。同样地,要追求快乐必须找到快乐正确的因,并去努力,快乐就现起。并没有天生的苦乐,这些都是缘起,“缘”就是形成苦乐主要的条件,我们既然都希望离苦得乐,岂不是该在这上面努力吗?这是三法印给我们的启示。所以要离苦得乐,就要皈依三宝,正皈依是法,认识法的特征,了解后,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像以前这样的乱来,照着正确的方法,修改以前的行为,这个叫做修行。 修行是根据三法印,可是三法印的内涵非常广泛,有它趣入的正确方便,《菩提道次第广论》即是三法印的开展。《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分四科,首先甲一讲造者的成就,因为我们也希望成就,所以要找一个理想当中所仰望的典范,例如你想做总统,或者想要财富,像王永庆一样,那他是怎么成功的?世间做父母的常指给孩子看∶“你看那一家的孩子多么精采!你应该向他学啊!”那么我们学佛的佛弟子,岂不是应该以佛法当中真正有成就的人做为榜样。所以甲一的内涵先告诉我们造者的殊胜。甲二是法的殊胜,甲三是学的人应具足什么条件。之后我们怎样如理一步一步做,就是甲四。所以三法印正是说明这样的内涵,我们先在理路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渐次深入去改善,这是佛法的特征,真正来说,这也是任何一个人必经之路。以上是三法印的内涵跟效应。 了解了这个特点以后,我们再谈为什么有许多知识份子会受骗上当,无非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会得到好处、利益。但是假定你了解一切都是业感缘起,好处、利益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知道如是因如是果,也就不会被他所骗。 进一步来看被骗的原因,总不外乎有人设了一个骗局,让你得到小小的甜头,告诉你要这样才能得到好处,引发我们内心当中的贪欲,你就被他所骗。了解了佛法以后,并不是要把贪欲心拿掉,而是要把它变成善法欲。我们了解,并照着正确的道理渐次走上去,的确可以得到离苦得乐。苦乐的根本是烦恼,最严重的是贪、嗔、痴,像这种的贪对我们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如法的去做,希求得到真实的功德,这叫做“善法欲”。经论上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修行是件苦事情,我们愿意去做是因为了解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可以用小苦去掉大苦,得到大乐。就算是世间任何一个成就,都要经过一些努力,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不要努力就自然掉下来的。所以我们清楚修行的特征后,就不会受骗,一定是根据缘起,或者说是因果的本质。 八.缘起与因果 我们常会觉得好像缘起就是因果,事实上缘起的范围比较广,因果比较狭。凡是缘起的现象,大体上呈现三个面貌,第一是因果的必然性,第二是相待性。比如说好坏、大小、长短、冷热,这个叫相待性。今天你穿多了会觉得热,穿不够会觉得冷;或是说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你感觉热,他感觉冷,这都是对比出来的,以我个人的感受,来对比这件事情。像这个茶杯你无法说它大或小,也许你觉得大,因为你平常用的茶杯比较小,所以根据你习惯用的茶杯去衡量它,但是它本身并有没有大小的问题;如果另一个人平常是海量,他看这个杯就太小了。所以这个缘起的现象一定是相待性。 以上两个比较容易懂,缘起还有一个名物的特征。凡是缘起的东西,都叫假名有,或者叫假有。就是前面说的,万法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天生而有的,是种种因缘条件组成的。当这个东西呈现的时候,不一定有名字,也许是最初发明的人异想天开想出个名字来代表它。凡是缘起的东西,一定是先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有一个名字。这个名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名”就是名字,“物”就是名字所指的内涵,这东西是无常、变化、也是无我的。譬如这个茶杯为什么叫它茶杯?因为它是装茶的;如果不是装茶,装着水,就叫它水杯;如果装了酒的话,就变成了酒杯;或者同样是茶杯,一个是钢做的,一个玻璃的,那又不一样了,这是名物之间的交错关系。然后又有相应或者相克的相待关系,这些都是缘起当中必然的现象。 当我们真正了解名物的特点后,对因果的必然关系会把握得比较准。因此一般的骗局,我们就比较不会受骗,何况那些骗局很明显的有一样东西在里头,有的是骗钱财,用宗教的幌子来骗人,例如照片会放光,或者其它神通。假定不太了解佛法,还可能被他骗,如果正确深刻了解佛法以后,知道其中一定有它的次第和内涵那个骗局就不能得逞。 我们学佛法真正的目标,就是要认识世间错误的一面,不再被它迷糊,而后照正确的道理步步走上去。如果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一点而走错了,那我们可以用所学的正确标准来衡量,真假立刻判别出来,不但自己不会受骗,而且让周围的人也避免受骗,又可以维持社会的安宁,这是多好的事情! 我们学广论,好像没听说过三法印,很多人在学广论之前,已经接触佛法很久了,好像也没听说过。实际上这是因为现在末法了,大家不太注意。最早在印度的时候,衡量是否为佛弟子,有不同的标准,曾经有一派并不是以皈依来衡量,而是以是不是接受三法印做为指导你人生的原则来衡量。是,才叫做佛弟子!那是非常严密的标准。我们所学的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是根据是否皈依三宝来判别是否为佛弟子,而正皈依是法,法的内涵就是三法印,所以其实皈依法也已经涵摄了三法印。 九.广论与三法印 我们现在不妨以广论的内涵去看三法印。一开始是甲一、甲二、甲三,真正修行是从甲四开始。首先要跟随善知识听闻,然后要修行必须要利用暇满人身。第一要思惟观察无常的道理,不过它是指粗显的,并没有讲“诸行无常”,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论上告诉我们的就是诸行无常,前面基础准备好了,再不断的深入,到最后是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是止,毗钵舍那是观,观一切法缘起无我。了解以后,如法去修行,得到涅槃寂静,这是广论内涵。 末法时最盛行的是念佛,因为是末法,法在世间渐渐消失了,也不懂怎么修;或者懂了,却没有修行的环境,就算有条件,可是一天到晚为了生活忙得透不过气来,所以只有念佛了。世间的真相是诸法无我,缘起性空,我们看不清楚,所以流落在生死轮回当中,枉受辛苦,现在唯一解决的办法要修行,偏偏现在这个时代不行,只好赶快拼命念佛。现在念佛的人很容易走上一个岔路,总觉得好像随便念几声,死的时候就可以到极乐世界,哪有这样容易啊!印光大师告诉我们真的念佛,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我们随时会死,忙世间的毫无意思,所以他是真正了解了三法印的内涵,晓得流转生死毫无意义,生起了厌离心,又没有正确的方法可行,只有拼命念佛,希望佛的大慈大悲救我们到极乐世界,到了那里有最好的环境,再照着三法印一步一步提升。所以念佛法门的根本内涵,一定也是以这个特征为主。所以假定我们念佛,却被这个骗局骗了是有可能的,因为不了解法!但是念佛跟这个骗局一定是两回事情。 其次谈禅。禅是因为了解佛法的特征,原来我们把这个“我”看得这么重要,好像是永远不变,实际上是无我的,没有真实的我,因此努力思惟去找这个我。所以禅门公案当中很重视参话头。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话头,例如叫你参“念佛的是谁?”这个还用问吗?我念啊!其实这不是一个问答题,若是照字面去回答就毫无意思,是要去找出“我”的真实行相。还有一个话头是参“什么是你本来面目?”这是当初六祖大师对一个上首弟子慧明说的,结果他当下恍然开悟。悟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开悟,就是见到无我。 真正在开悟的境界当中,照见五蕴皆空。平常我们看见的我消失掉了,佛教的经典当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诸佛的心要,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每一个人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依缘起聚合而成的一个假有,没有真实的本体,即五蕴自性空,我们凡夫眼光去看是有,以般若去看是没有。般若就是真实的智慧。所以参话头不是问答题,“我到底是谁?”、“谁在念佛?”、“什么是你本来面目?”真正参禅要下苦功,所以古人一参往往几十年乃至一辈子。我们现在跑到佛堂里面坐了七天,觉得很有意思很受用,假定这样就好的话,为什么古人要花一辈子还不行?有很多禅门的祖师花几十年功夫,而且宿生有大根性的人才能开悟,所悟的也就是诸法无我的内涵。讲到这个是要说明以“三法印”来辨别是佛法、非佛法。一般来说,佛所开示的最完整的内容,可以用三法印来涵盖,可是到后来因为佛弟子们的根性差别,开展出不同的法门。在汉地有禅、净、律、密、教下三家。禅、净刚才讲过了,律是什么?整个的佛法来说,修行不外乎戒定慧,而且有一定的次第。我们为了解决人生问题,究竟离苦得乐而去修行,第一步是戒,戒并不只是受了戒以后,告诉你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喝酒,真正的戒不是这个,也没有离开这个,就像广论的“道总建立”当中曾经谈到三士之名,下士、中士、上士。下士分两种∶下士、共下士;中士分两种∶中士、共中士;上士之后又可分显教、密教。如果忙了半天是为了现世安乐,这个叫下士。修行人也要为现世忙,但是目标是为了后世。为什么修行人还要忙现世呢?因为修行要藉重身体及修行的环境,我们称它为资粮,所以为了继续不断的修行,必须要努力以得到暇满的人身,以及好的增上环境。 这一部分我们称为共下士,因为这个是跟下士共同的。就像我们念书,只想念小学的,固然在小学里念;准备念中学、大学的,也要念小学,所以为了念中学、大学,而现在就读小学这叫共小学。这个下、中、上是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所讲的,在《瑜伽师地论》的〈摄抉择分〉中说∶受持非律仪非非律仪的叫做下士;受持声闻缘觉相应的净戒律仪的叫中士;受持菩萨律仪的叫上士。律仪是专门名词,也就是戒。 我把“戒”简单说一下,然后再讲定慧。佛法告诉我们的戒定慧,有一个特点,我们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可是因为透过“迷”的眼睛,对世间的真相看不清楚,乃至看错了,造了轮回的业,所以虽想离苦得乐,可是结果是离乐得苦。佛是觉者,看清楚世间的真相而解脱,因此,应该照着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修改我们的行为。要修改行为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是,面对境界时,以前是照着跟无明相应的理念、行为习惯去做,现在要改一个方向,是叫修行。以前看见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办法得到它,现在不是,要舍掉这个,凡是不顺佛法的我们不可以做;反过来,该做的事虽然不习惯,现在我也要去做。 “戒”的目标是要解决生死轮回。所以真正的戒是从中士开始,前面引的《瑜伽师地论》中的“受持非律仪非非律仪,以及受持声闻缘觉的净戒律仪”,到受持“声闻缘觉”净戒律仪的时候开始叫做戒,因为这时开始才是以跳出生死轮回为准的戒条,对着境要照这样的戒条去做。至于共下士叫非律仪非非律仪,不是戒,也并非不是戒,两个否定变成肯定,是说它虽然不能帮忙你跳出生死轮回,但是可以使你得到生死轮回当中的好处。 现在我讲的禅、净、律、密当中的律宗是以中士以上的标准去衡量。为什么要持戒?因为世间一切诸行无常,我们由于无明,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一直轮回生死,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要求涅槃寂静。真正想从眼前这个迷的境当中改过,必须要戒除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行为,这叫“止持”;相反的,有些事情你本来不习惯的这时要去做,叫“作持”。所以律宗真正的中心也是从三法印开展出来的,而且律宗是所有佛弟子的标准,只是现在很少人去研究、深入,但是“律”一定是从这个地方谈。以“密”而言正规密法也必定建立在前面这个基础之上;“教下”更是专门谈这个问题的,不管贤首、天台或唯识法相都是。 因此可以简单扼要的说,整个佛法衡准的标准是三法印。现在社会上发生以宗教名义骗人的事件,如果周围的人也被骗,那我们可以告诉他∶“假定你早一点肯相信我,学习正统佛法的话,就不会走偏。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了解,以宗教来骗人的事件也不会出现了。现在已经发生了这个事情,你还不赶快学佛、学广论?”即使没办法劝别人,我们了解了以后,更应该告诉自己∶“以前我可以不好好的学,今后我要更加好好的努力。”因为过了几年,大家一定把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但怎么保证这种事情不会换汤不换药又来骗你呢?所以现在赶快努力还来得及呀!-----------------------------------------------------------------------------------------------------------------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② 道教最高法最高印章是什么
道经师宝
道教法印有很多种类,最常用的,就是道经师宝大印。
道家法印,又称“神印”、“印篆”,是象征天界、神明权威的印章,与古代帝王玉玺和官府印章极其相似,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道士书写符箓、布气治病、辟鬼驱邪、进行斋醮仪式等法务活动时都需要用到法印。
法印通常以金属、玉石或木材镌刻而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尊神名号为印文,第二类以符咒为印,第三类以经书文句为印,第四类以神司、道职之名为印。
四大类法印中,依据所需又详细分门别类,有道经师宝印、天罡印、神霄印、通灵印、城隍印、九老仙都印、北极天蓬印、三天太上之印、天师印、斩邪断瘟印、玉皇印、九天玄女印、北极驱邪院印等等。
同时,又由于道教虽分正一全真两大派,但各涵盖很多小的宗派,在法印的使用上,像上清、灵宝、清微、净明、闾山、神霄等等各道派都有代表各自道法特点的法印。
而在众多法印中,道经师宝大印最常见,也几乎是通用于各种道教法务活动中的“万能工”。
所谓道经师宝,即道家三宝,又称作三归戒,在以前的推文中我们也常常提到。
道经《道教义枢》里记载∶“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又云∶“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谓师宝,以气感应是谓道宝,妙文示法是谓经宝”。由此可知,道经师三宝所代表的即是道教信仰的最高道境,故尔《雷霆玉枢宥罪法忏》又统称其为“无上至真道经师宝三境高尊”
③ 四圣谛与四法印有什么区别
“四圣谛”也称“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法.轮。”初转法.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苦谛: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有漏道因而证灭谛涅盘。如《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和涅盘寂静。
学佛的人要以此四法印检验一切论说。 若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印可,择其善者修行;若不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驳斥摒弃,视作导致桎梏、妨碍解脱的邪见。
(一) 诸行无常
什么是诸行无常呢? 善男子,在相对的世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与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无情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地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
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以至极大的星体, 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 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 从极简单以至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便死,方死又生,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升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善男子,宇宙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都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
(二) 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无我呢?
善男子,不论是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或是造成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
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 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毁坏。 色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怎样能够在它里面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 无论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或任何其他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不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速即湮灭。 心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那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个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善男子,在物质和精神里,决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三) 诸受是苦
什么是诸受是苦呢? 善男子,众生在相对的世界里, 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 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 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着痛苦,并非真正澈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善男子,看破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 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
在这定义下, 苦便包括了众生自认是苦的感受、一切澈底的不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
善男子,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
(四) 涅盘寂静
什么是涅盘寂静呢? 善男子,众生若依佛法修行,锻炼心智,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 在这境界里,他可以见到唯一常见不变的法,感受唯一实在能作主宰的‘我’,尝到真正澈底的快乐。
在这解脱的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的原理已被超越了。 这境界是常、是我、是乐,与世间有别,名为出世间。
这出世间就是涅盘。
善男子,涅盘、出世间的境界并不离开世间而独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别的超越、 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
众生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盘之中。尚有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有余涅盘,弃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无余涅盘。
善男子,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全部寂灭于涅盘境界之中。这就是涅盘寂静了。
(按:在四法印中,若除去诸受是苦,则为三法印。)
④ 道教的法印有哪些
道教印章有很多,不同的门派也有区别,这里简单说几个常见的:
1【元始符命印】 三清神像供奉必用此印,放于元始天尊神像下,用于镇坛。
2【上清灵宝大法司印】 在文、贴、牒、榜等上用此印,可示三界鬼神,见此印之如见灵宝天尊。也可以印在符录上。此印应放于 神坛上镇坛用。放于灵 宝天尊神像下。从事符咒法术必用。
3【太上老君敕令印】 凡一切符录上均可用此印。随意应用。平时可放在神坛上拜祭。
4【太清教主印】 请黄老君降真,请神,考召,奏表章,操作所需的法事时,须奏请黄老君相助者的符录中用此印。相关符 录可见上乘符录辑要一书。
5【元始一气混沌太极之印】 供养于神坛上可获长生,并用于长生简之上。此印如从事符咒法术放于神坛中间镇坛用。
6【玉帝印式】 玉皇大帝印文,统辖天界。
7【太极之印】 统召万灵,又称天灵神宝之章。
8【道君玉印】 道君主教之印,此印掌诸天星宿,三界鬼神,劫运之数。如做法,执此印,可变身为灵宝天尊。也要印于符 录之上。在敕符时应用此印放于坛上。
9【酆都大帝心印】 酆都大帝系列杀鬼伏魔斩怪系列法术用此印,详细查看本站出版的《道教秘传符咒法术辑要》。此印捉鬼, 万神自伏,天兵拱手相助。
10【道经师宝印】 道教最为经典的与最常用的法印。用于各种情形之均可。凡未授录的道士或自行修行的人员均可以使用此 印,用法随意。道、经、师为道教之最高信仰,也为万法万术之根本。
11【天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此印召五方之鬼,印风风停,印雨 雨停,印星星落,印月月缺。威力作用相当大。
12【地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印地地裂,印草木则化为灰,印飞 鸟则坠地,印虎虫则死伏。
13【人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此印印一切病患皆康复,若遇灾祸, 以香汤吞服此印,则可变为吉庆旺气。如用印救人命,需吞服人皇真形符
14【上清大洞印】象征三清之一上清的权威.亦为上清宗所用,茅山法源于上清,故茅山符多用此印,茅山祖师/茅山仙师勅令的符咒都可以用。
15【五雷斩鬼印】用于敕召五雷,役使雷霆制邪压煞,十分霸道。例如可以用在五雷压煞符等,还可以印在亡者印堂,镇压煞气。
16【张天师印】天师乃降魔护道天尊,天师印用于天师主事敕令的符,制服诸煞、镇压诸煞。
17【九天玄女印】用于玄女娘娘敕令的符,主事镇邪压煞,因为玄女娘娘是风水地理的祖师,固此印可用于地理符。
18【三元考召印】三元即道教所尊崇的天地水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大帝也有考校功过的职能.而梅山法中亦有三元大将军(唐葛周将军),是镇邪压煞的能。
19【玉皇大帝印】用于玉皇大帝主事敕令的符,敕召诸神。
⑤ 巫师3法印在哪儿升级
法印升级只有两种途径,
1,地图上的魔力之所,就图片那个发光的石柱。网络巫师3魔力之所就可以找到具体位置了。
2,这个很特殊,在后期主线任务鲍尔德山,在乌鸦窝那边,希里和杰洛特杀死BOSS伊勒瑞斯之后,会有一个松果, 那个松果不给村民留着自己吃,可以加一个法印点数,
⑥ 请问母系鲁文化 法语法印 好不好学呢在哪里学,跟哪位老师学呢 (法语法印与清意)
这位朋友,学习法语法印相对中西医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就是中西医无任何基础的人都学得会,它是一门传统文化养生。法语法印在全国各地都有开班,你可以网络;法语法印。如果想了解法语法印到底好不好学,也可以网络:《在大道上成长——初学法语法印日记辑选》,相信会得到你想要得答案。
至于跟谁学?肯定是找法语法印唯一的传承导师徐锋老师学习了。
徐锋,法名慧锋,生于1966年,河南三门峡人,1990年拜居修净禅法大师——真一为师,从事于修学、治病,26岁悟道,是目前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唯一传承导师。他着有《佛门修持治病秘法——法语法印》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⑦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康熙的身边为什么总有一个和尚
法印这个人物,应该是剧情需要虚构的,按照正常来说皇上身边的和尚应该是一个得道高僧,大家可能都知道佛法博大精深,一般人没有几十年很难说自己已经参透佛法的奥妙。而在剧中法印这人是十分接地气的可以说是荤素都吃,在剧中为了保护皇上法印可是杀了不少的人,可以说早就犯了佛家的戒律,所以从种种迹象来看,法印这个人物应该是剧中需要虚构的历史上查无此人。
⑧ 结印最简单的5种忍术
多重影分身之术,千年杀,外道轮回天生之术,地爆天星,天盖法阵。
忍术,又名隐术,即隐身术,为日本古代武道中一颗隐秘武技的明珠,起初为日本古武道中使用暗器和伏击的一种战术。忍术同空手道一样,均与中国武术、佛法有些渊源。
⑨ 求巫师2每一个法印的详细说明
巫师2每一个法印的详细说明:
1.咒印是可以震开敌人或者震晕可以出现特效秒杀对方 尤其剩下一个盾牌或者全身铠甲的震晕秒杀。
2.是陷阱敌人踩上陷阱是不能动不防御上去使劲砍就行了打boos一般很有用。
3.是火纯粹法术伤害燃烧时也不会攻击。
4.是护盾 用护盾会出现时间 别人打你不掉血但是会加快时间没有强化到最高是2分钟神技之一。
5.是控制敌人本人几乎没用过就在任务用了下 不知道效果如何 不发表意见。
加点游侠论坛或者3DM有详细的说明可以去看看。
⑩ 2022年化解太岁最简单的方法
2022年化解太岁最简单的方法:
1、佩戴太岁符
太岁符是注入天、地、人、神信息的载体,是天神的文字,传达天神的旨意。太岁结煞灵符的绘制,依照千年天师道一脉相传,以黄符布为底、纯阳朱砂签押法印,通过焚手、焚笔、敕笔、除秽、掐诀、取气、入讳、结煞等等一系列流程完成,体现了道教千年来经久不衰的神秘力量。佩戴太岁符能达到驱邪、避凶、趋吉的目的。
2、礼斗
礼斗的精髓有两层一为得斗姆元君香火加持,宝烛长明,当逢劫难时,香火之炁可续其心脉,得神明庇佑;其二为供奉当年之内的每月初一、十五均有道长诵经拜忏向诸位安奉斗灯者,以此得经文消灾,忏文解厄。
3、早课上表祈福化太岁
道门早课,乃修行入道之门径、祝国迎祥之大猷,由是而入,可以炼不坏之身,能够达圣通神,是故玄门高真莫不重课诵而谆谆教诫:道门修行,须以焚修祀事为先,每日焚香诵经,朝真礼圣,当体祀天奉教之心,以罄修真学道之志。因此,倘若吾人能于此间虔诚发心、上表祈福,则可感通神明,随分而应,凡有所求,莫不如意。
4、五行风水方位化解
太岁对人的影响,也是命理中的一种影响,因为每年五行之气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是需要同时利用五行之法进行流通,使命主八字的刑冲克害变为流通有情,削弱五行中的对冲、自刑、相破等格局。
属兔人、属蛇人2022年双重犯太岁
十二地支中,寅、申既存在相刑,又存在相冲的情况。因此,属兔人进入到虎年,既刑太岁,又冲太岁,双重犯太岁。正财没有起色,事业运急剧下滑,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收入严重缩水,感情生活不顺,各种添堵。
十二地支中,寅巳相刑、相害,因此,和寅、巳对应的属虎人、属蛇人也存在相刑、相害的情况。进入到虎年,属蛇人刑太岁、害太岁,很容易一事无成。各方面的发展受阻,感情生活出问题,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精神卫生健康,非常不好,情绪起伏很大,心境恶劣。平时暴躁易怒,头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