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谷饼的做法
一、太谷饼介绍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这是山西着名歌唱家郭兰英在“夸山西土产”时唱的歌,也正是这首歌让太谷饼名誉天下,成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太谷饼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质优价廉。酥而不硬,软而不皮;香甜兼有,百食不厌。第二是具有糕点特色。太谷饼不仅鲜食时香、酥、软、可口,而且即使储存一月以后再食,味道亦不变。此外,咀嚼时利口、不粘牙,可以说是老幼皆宜。
二、太谷饼的制作
太谷饼的制作材料:
精面粉1000克,白糖500克,芝麻油500克,糖粞500克,芝麻、食碱各适量。
太谷饼的特色:色泽金黄,酥软香甜。
如何做太谷饼
1.将200克精面粉加水和成糊状发酵。取800克精面粉加入白糖、糖粞和熟芝麻油搅拌均匀,倒入对好碱的发面糊,加适量温水,搅至软而粘,面色由黄到浅黄而发白发滑为止。
2.和好的面团放在已刷油的案板上,分成16个剂子,用手揉成直径约10厘米、厚约2.5厘米的扁圆饼状,再粘上用开水泡过的芝麻,用手将芝麻按紧。
3.做好的饼坯刷上芝麻油,入吊炉中烘烤,翻烤约10分钟,饼呈金黄色时即成。
4.太谷饼晾凉后,放入瓮中,中间放一冷水桶,焖8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湿气,以保持饼的柔润。
太谷饼的制作要领:入炉烘烤时受热要均匀,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❷ 太谷——最全古城古楼古街古巷
箕子和箕城。箕子本名胥余,殷商末期贵族,纣王的伯父,官太师,辅佐纣王朝政,封为子爵,因封地在箕,即今山西太谷东北白燕一带,称为箕子。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就是箕城,是太谷最早的封制。
“太谷城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蕴含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始由阳邑迁治于此,距今1400余年。
古城街区建筑包括明清、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期间四个类型,其中清末民初的占80%,基本保存完好;解放初期、文革期 间的占12%。商铺分为重楼式、栅栏式、穿堂式三种门面。前店后室,上储下居。一铺一户形成商铺的固定格式,门面三、五开间居多,亦有六、八开间,打破了民间传统不用偶数而用奇数开间的规矩,体现了太谷商人不受拘束、大胆、开放的超前思维和实用的理念。屋顶造型多样,门楼雕刻精细,制作考究。
在这个世纪前的几百年中,这里曾是政坛商界、达官贵人梦想来此生活、销魂,乃至度过余生的地方,那个时候他是整个中国乃至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民国元年(1912),孔祥熙开办祥记公司,专门包销亚细亚煤油、壳牌汽油、机油。还买办其它洋货,有小内门碱、太古白糖、僧帽牌腊、利华胰子等,货物统一由天津港上岸,运抵太谷经销,后在全国各地开设40余处分号,总经理为孔祥熙四叔的儿子孔祥吉。太谷总号计有40人,分设文书、会计、出纳、业务等部门,各地分庄总计有职工300余人,月平均营业额十五万元左右,年获利35万元左右。民国22年(1933),孔祥熙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祥记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品种大大增加,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大城市。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祥记总公司迁往四川,在华北、华中地区大城市的分号普遍萎缩,经营举步维艰,不少分号歇业。
志成信票号,由苏广绸缎庄改组而成。是太谷帮票号中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票号。早在明代,太谷沟子村贠家就在汉口做茶叶生意,在北京设分号“志一堂”。初期买卖茶叶之外,兼办客货栈,代客走镖运款。后发展为绸缎庄,兼营药材、珠宝,各地均设有分庄。改组为票号后,总号设在太谷城西大街,内柜号名“会通远”,是全号的金融核心机构,并设有“乐三合”帐庄(即三公门堂)。北京设分号,仍叫“志一堂”,太原、忻州、解县、运城、新绛、曲沃、天津、张家口、吉林、沈阳、锦州、营口、上海、南京、苏州、汉口、沙市、湘潭、广州、开封、济南、周村、烟台等地均设有分号。
清光绪十一年(1885),从广升蔚辞铺出号的申守常、陈永全、乔锦泉、吴会文及一同出号的7家股东别组新号,全名为广升药店远记,简称广升远。地点设在县城西街。主要业务以零整批发中药材和制售中成药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升远恢复生产经营,各种中成药产量直线上升,龟龄集、定坤丹恢复出口创汇。1952年后,广升远陆续收撤北京、天津、香港、郑州、济南等地分号,调回人员和资金,专心致力于成药生产。1955年,广升远公私合营,与同是百年老号的广升裕、广源兴、延龄堂合并成立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
❸ 太谷县的自然环境
太谷县的自然环境可以从山地、水文、气候来看:
山地
太谷县南部属太岳山脉象峪河,右侧属太行山边沿。从县境东北的三县垴峰到西南的四县垴峰,长达50余公里,是太岳山主脉之一段,也是汾、漳二河系之分水岭。岭的东段在太谷、榆社边界;中段在太谷境内;西段在榆社、太谷、祁县边境。岭呈北东—南西走向。组成太谷境内整个山脉体系。
水文
全县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为6738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500万——14400万立方米。可利用的年地西水资源量为5560万立方米;浅中层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11560万立方米。全年可利用的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120万立方米。
县内有乌马、象峪、津水、咸阳、四卦、石河、小河、米峪、水晶城河等大小9条时令河。其中,水晶城河向东流入榆社境内,注入浊漳河,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余皆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气候
太谷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大,1960年-1985年,县内一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0~2600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冬季少,2月份更少。一天中日照时数6~8月每天平均约12小时左右;4-5月,9-10月每天平均约10小时左右;冬季各月每天平均只有8小时。
县内年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年平均温差约6℃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四季中,春温高于秋温。一般由10月中旬始,日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到次年4月中旬则回升至0℃以上。平均气温小于10℃的间隔天数为177天,故有“冻死人的太谷县”之谚。
(3)最简单的太谷图片扩展阅读
风景名胜
曹家大院(三多堂):地处山西晋中平川,位于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北汪村,距108国道线500米。南北长98米,东西宽110米,始创于十七世纪中叶,建成于十九世纪后期,期间垮越二百余年。现存为明清建筑,保存完整。一九九五年十月开辟为文物旅游景点,一九九六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祥熙宅园太谷老城的上官巷1号,毗邻无边寺白塔,宅园座南朝北,由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现存六院两园(即正院、厨房院、墨庄院、戏台院、西偏院、西花园、书房院、东花园)。全院东西宽91米,南北长16米,面积约6300多平方米。
宅园始建于清干隆年间,原为太谷绅士孟广誉的祖宅。1930年孔祥熙购置后曾做过局部修缮。现存建筑既有我国北方建筑凝重宏厚的特色,又具有南方园林灵秀雅致的风格,是我国清代建筑南北融合的上乘之作。整个宅园建筑宏伟,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富丽皇堂。
参考资料:网络-太谷县
❹ 山西一座县城,曾是北方金融中心,被誉小北京,哪座县城呢
山西省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煤老板、醋坛子。作为中国的能源大省,山西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贡献了非常巨大的力量。山西目前发展最好的城市就是太原市了。太原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唐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又有“龙城”的美誉。太原也是如今山西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地。提起山西,我们还会想到晋商,晋商也是当年明清的时候三大商帮之一。
山西最“悲情”县城,曾是北方金融中心被誉小北京,今人均无3万。对于太谷县,你有什么想要聊聊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