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年画怎么画
年画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人工绘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画、石印、胶印等。一般说来,套色木版年画有四道工序:
(一)、画师起稿,将定稿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二)、刻工将画稿的反面,用粉糊粘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线版,先印出几幅墨线画样;最简单的年画怎么画?制作方法是什么。
(三)、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分别刻制出几种颜色的套印版(一般不超过5块);
(四)、刷工将墨线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将白纸数百张固定在刷印图案的位置上,再将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将纸覆在涂匀颜料的画版上,再用棕刷平刷画版上的纸。如此刷完,再换另一颜色版,依样刷印,直到全部画版刷完。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最简单的年画怎么画?制作方法是什么。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⑵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年画
一、开封朱仙镇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二、天津杨柳青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着名的传统年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
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例如《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
三、江苏桃花坞
桃花坞是苏州的一处地名,位于阊门内北城下,古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风景秀丽的去处。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与天津扬柳青并称”南桃北杨”。明弘治时,名画家唐寅(伯虎)曾在这里营建桃花庵,自此名扬。
四、寒亭杨家端口
山东潍坊的寒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寒亭,古称寒国,传为夏代寒浞所建。寒亭杨家端口的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
五、四川绵竹
绵竹,因特产绵竹,汉初建县即以“绵竹”为县名。绵竹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用线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相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常使用夸张、变型、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⑶ 中国四大年画是什么
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端口年画、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全国最为着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
中国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人们盛行于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每值岁末,城乡家家户户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等,焕然一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此种习俗至今在中国广大农村依然流行。
四大年画详细介绍: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着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端口年画
潍坊杨家端口木版年画是山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杨家端口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木版年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其田神、仓神、井神、神之格思等作品,揭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丰年的祈盼,对于研究汉族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
⑷ 中国木版年画的着名产地有( )、( )、( )、( )、( )、( )等。
中国木版年画的着名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端口、苏州桃花坞、以及广东佛山、 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汉中、山西临汾等。
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木版年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发展历史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 。
北宋时期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当时称为“画纸儿”。而汴梁(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之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刻印年画取代了手绘门神画,并且官办与民办作坊齐开,多达三百余家。宋金时期,已经出现了“四美图”这样的精美绝伦的木刻版画,它是现存最早的木版画 。
道光年间,在李光庭着的《乡言解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年画”一词,从此,所谓“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
⑸ 年画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画法如下:
1、首先画一个圆圈,左右两边各画一个尖角和耳朵,中间画一顶帽子,具体画法,如图所示。
年画资料介绍: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幅年画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年画
⑹ 小学生年画怎么画
1、先画出年画娃娃的头发及头发上面的辫子,如图所示:
⑺ 过年怎么画一幅画简单又漂亮
一.年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中国民间艺术中年画是非常不错的,老师让同学们画一幅关于新年的画,如果不知道怎么画的可以画一画年画小报,不知道具体怎么画的可以看这里,教你画又简单又好看的年画手抄报。
⑻ 年画的简笔画有哪些图片
1、首先我们画出小女孩的头部,头上扎着双羊角辫,画上五官,眼睛眯着,嘴巴张开着,看起来非常的开心。
⑼ 画年画用什么笔和纸
画年画可以用毛笔或者彩笔都可以,选择的纸张的材质只要墨水能印上就行。
年画在汉族民间是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汉族农耕社会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每逢过年,我国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张贴这样一幅画:一个大胖小子,面带笑容,脸蛋红扑扑地抱着一条大鲤鱼。
这样的年画,被大家称作“年年有余”。“年年有余”这幅年画寓意深刻,简单地说,就是取“鱼”和“余”的同音,寄寓了“年年都有剩余,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年画中体现着老祖宗对后辈人的训导:保持和发扬老一辈人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告诫我们生活应该有计划,不能吃光用光,从而做到“年年有余”。
现如今,“年年有余”这个寄寓,不仅仅出现在年画上,而且出现在剪纸、餐桌上。每逢过年,“年年有余”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年夜饭,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寄寓希望的象征。
年尾越近,年味越浓,用一张年画,集结普天下的喜庆颜色,把一段叫春节的时光,浓妆艳抹,让时间发酵时间,用年味渲染年味。一笔一笔,都描在年轮上,一张一张,都贴在岁月里,是辞旧,也是迎新,有年画的春节,才有年味。
⑽ 年画的制作方法
年画的制作方法:
1、先画小猪和对联,注意位置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