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弥勒佛有什么寓意
弥勒佛寓意慈悲宽容、乐观豁达。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告诉世人,应该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所以中国人对于弥勒佛的喜爱会具象的表现在中国的玉雕文化中。
弥勒佛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和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在生活当中,弥勒佛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每个人都想要去学习的。
(1)玉雕弥勒佛素描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大肚弥勒佛笑佛联中警示的联句令人回味悠长,它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启迪思想,点拨人生。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人间情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贫穷贵贱,地位官阶灯红洒绿……都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常人难容之事,忍得住心中烦恼,耐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方免百日之忧。忍为高,和为贵,纵然世事如棋变幻无常,悠悠万事都不过如此而已。
B. 玉雕弥勒佛挂件的佩戴有讲究吗,哪些需要注意的
除了日常的保养和注意配饰还有挂绳等的保护之外,应该就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了,因为是弥勒佛,不像貔貅,要注意开光还要注意很多的摆放位置等等,特别的麻烦,这个你上www.hzbfl.com一查就知道了,那注意事项是相当的多,弥勒佛挂件应该没什么关系,不用太过在意!
C. 侯晓峰雕刻《福满人间》有这个弥勒佛么和田玉籽料重17.1大概什么价位各位朋友有懂行的么
有这个弥勒佛。。没图说个毛啊。。发图
D. 弥勒佛的其他
瑞岩造像
瑞岩弥勒造表法像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至正元年(1341)由吕伯恭等人鸠工,依岩石自然形态雕凿,明洪武元年(1368)竣工,历时27年。石像高9米,宽8.9米,厚8米;头部高2.3米。弥勒表法像尊足着草履,身披袈裟,盘腿打坐,袒胸露腹,左手捻珠,右臂垂腹,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笑容可究。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线条流畅。
万历十一年(1583)重建,泰昌元年(1620)叶向高募缘重建,上增魁星楼,名石佛阁。清同治元年(1862)阁毁圮,现仅存十株残缺不全的石柱,柱上阴刻:“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石碑3通,一为明万历十一年重建 弥勒尊阁 时碑刻。余2通碑面风化字迹模糊不清
元代尊崇大乘佛教,因此元兵入闽时虽大肆破坏,但各地的寺观却未受损害。被誉为“江南第一佛”的瑞岩 弥勒佛尊佛 石刻表法像,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邑人吕伯恭召集工匠精心雕琢而成。该巨型 弥勒尊佛 造像,高6.4米,宽8.9米,厚约8米,盘腿而坐,双耳垂肩,笑容可究,其腰腹间还有三个小和尚。瑞岩 弥勒尊佛 表法像是福建省最大的大乘佛教造佛像,与泉州的道教老君岩相媲美,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子嬉弥勒”作品
“天下第一百子嬉弥勒”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精心创意、策划制作而成的,整座佛像长达8.5米,巨型铸铜打造。底座为雕花设计,只见斜倚而卧和弥勒左手紧握佛珠,笑容可掬,双耳垂肩。在弥勒硕在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孩童通过叠罗汉,拔河,撒尿,拿树枝捅弥勒的肚脐等手段来达到戏弄佛陀的目的,弥勒大佛终究也不为所支,依旧其乐无穷,体现弥勒包容一切之海量。
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百子戏嬉,嬉尽世间百态。佛经有云:“人之一切烦恼皆由心生”,观此尊铜佛,一切烦心之事所以然抛至九霄云外,其意境之深远,耐人寻味。
“百子弥勒”艺术地、含蓄地将弥勒的独特性格“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刻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正是朱炳仁生动的创思和艺术夸张之作。“百子弥勒”已获国家专利。并荣获“2001年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及“世界科学发展成就奖”。
此弥勒还有一尊在杭州河坊街的朱炳仁铜雕艺术馆,位于河坊街步行街上,游人众多,路过之人无不纷纷拍照合影。甚是欢喜。
弥勒菩萨圣诞
佛教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礼赞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这是过去大陆上大小庙宇共同举行的。因此,有以为年初一是弥勒佛的诞辰。其实弥勒还是菩萨,还是“当来下生”;弥勒佛尚未下生,那里来的生日呢?那末,为什么中国的佛教徒,都在除夕晚上,举行弥勒普佛;初一早上,又称念弥勒的圣号呢?要知道,这就是表示学佛人新年第一件大事--共同发愿:祝弥勒佛早日下生到此世界来。虽然经里说弥勒佛要经过若干时劫馋下生到这个世间,可是佛弟子却希望弥勒佛早日下生。这是学佛人的深切愿望,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因为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有二种好处:一、弥勒下生成佛时候的世界,和我们现所住的五浊恶世不同,那时候的世界是清净幸福的。依据经文所说,那时世界和平,人口众多,财富无量,没有苦痛与困难,真是快乐极了。所以佛弟子希望弥勒早早下生到这个世界来,大家好同享和平自由的幸福。二、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佛法昌隆,所谓龙华三会,有众多众生发出离心了生死,众多众生发菩提心志愿成佛。从世间方面看,那时的世界是繁荣幸福的;从佛法方面看,是充满了真理与自由的。必须这二方面具足,才可称为快乐幸福的世界。如佛法昌隆,而世人却生活在苦痛之中,这当然是不够圆满的。如世界繁荣,而没有佛法,如天上一样,大家不向上求进步了生死,成佛,那也是不够理想的。弥勒菩萨降生的世界,这二个问题同时解决。世界既安乐幸福,人们也知道依佛法了生死,发菩提心。这是太好了!所以佛弟子新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弥勒菩萨早日下生而发愿,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世人每谓佛教徒只求自了,不间世界的福乐,可说是完全误会。真实的佛弟子,希望世界和平,国家富强,佛法昌隆,决不是比不上别人,这可以由佛弟子新年的祝愿中看出。
知道了佛弟子在年初一的希愿,然后我们要进一步说,仅是发愿是不够的, 必要有一种方法,使这愿心获得成就。
其方法可有两种:一、看弥勒菩萨在释迦 牟尼佛法会中是怎样的。经里说:弥勒菩萨是“具凡夫身,不断诸漏”。又说: “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弥勒菩萨的员实功德,不是我们所知道的 ,但他在这世间,为引导我们所表现的风格说,弥勒菩萨还是一个凡夫。他不但不是佛,也没有断除烦恼,成为四果罗汉。他虽是出家人,然并不摄意山林,专 修禅定。不修禅定,也不断烦恼,好像是一位没有修行的,其实却不是这样。弥 勒菩萨之所以表现这种风格,因为在五浊恶世,菩萨的修行,应该重在布施,持 戒、忍辱、精进、慈悲、智慧。如不修习这些功德,福德不足,慈悲不足, 专门去修定断烦恼,是一定要落入小乘的。弥勒菩萨表现了菩萨的精神,为末世 众生作模范,所以并不专修禅定,断顶恼,而为了利益他人,多作布施、持戒、忍辱、慈悲、精进等功德。经里曾有人发问:像弥勒菩萨的这样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何以能成佛呢?而释迦牟尼佛却说,唯有他才能当来成佛。因为行菩萨道的人。多重于利他,是于利他中去完成自利的。
二、不但要学习弥勒在释迦法会中所表现的,为我们作榜样的风格;我们希望弥勒菩萨早日下生,那要怎样去修行,才可以实现此一希有的愿望?最可靠的 方法,就是弥勒菩萨在那里,我们也去那里。等到弥勒菩萨下生的时候,我们也 跟着一齐来,在龙华三会中,见佛,闻法,断烦恼,了生死,发菩提心,修菩萨 行。弥勒菩萨现上升兜率天内院,学佛的应该求生兜率;将来弥勒菩萨下生成 佛,三会说法,就可以参预法会,增益功德,自行化他。要达到此一目的,就要 与弥勒菩萨结法缘。弥勒菩萨的特德,可以从他的姓名中看出。梵语弥勒,译为 中国语就是慈。他最初发心,是从慈心出发的。一般人每合称慈悲,其实悲是悲 悯心,着重在拔救他人的苦痛。慈是与乐心,众生没有快乐与幸福,要设法给与 他。菩萨,慈与悲都是具足的,不过弥勒菩萨的特德,侧重在修习慈心。经里说 弥勒菩萨最初发心时,即不杀生,不食众生肉;从此以来,都以慈为姓。
像释迦牟尼佛,发愿在五浊恶忙里成佛,拔济苦痛的众生,象征着释迦佛的悲心殷重。弥勒菩萨当来下生的世界是净土,发愿在净土成佛,人人得享快乐幸福,这象征着弥勒佛的慈心弘溥。我们了解这点,就要与弥勒菩萨一样的发心,随时随地,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人,使他人得安乐,得利益。素食,不杀生,都是增长慈心的方法,弥勒菩萨因修习慈心法门而称为慈氏。大家能这样做去,就 可以与弥勒菩萨的慈心相应,不难上生兜率天了。弥勒菩萨将来下生,要在清净 世界中,这可以用浅近的此喻来说。如一国的总统,要到某处去,那个地方总是 先为整齐洁净一番。如这个世界不使它逐渐地转向清净,弥勒菩萨是不会下生到 此世界来的。如这个人间,逐渐地转向清净,到那时轮王出世,专以道德化人, 社会繁荣,世界和平,弥勒菩萨下生的时间也就到了。假使要世间逐渐地清净, 应修习“和乐善生”的法门。人与人间,要和谐相亲,彼此和合共处,减少斗争 ,摩擦;苦痛与困难,也就会合理的解决。世间怎样纔算是幸福?彼此和乐共处 就是幸福;彼此不和不乐,就没有幸福可言。如不能和乐,就是有金钱,有高楼 大厦,也是充满痛苦的。又如目前的大陆,进行恐怖政策,到处斗争清算,铁幕 活像地狱,更有何幸福可说?如彼此能谅解,和乐相处,就是生活在苦难中,也 是充满欢喜与信心的,一定会一天天走向光明的。所以佛法净化人间的根本,重 在和乐互助;要达到彼此和乐互助的目的,要修习善生的法门。甚么是善生的法 门?简单地说,即修习五戒十善。大家能作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贪,不瞋,不痴,世界就可以达到繁荣和平与自由。人间的苦痛解除,世间 才有真正的进步。如不照此和乐善生的法门去修行,你杀我害,你抢我夺,互相 淫乱,欺诈,这个世界就永远谈不到和乐善生。经里告诉我们,要亲近弥勒菩萨 ,要想龙华三会有我们参加的分,就要励行此善生法门。大家这样做了,世间自 然清净,弥勒菩萨也自然下生了。
中国佛教徒大年初一的大家发愿,里面含有佛教徒的真正愿望。要想使此一 愿望实现,增长我们的慈心,是根本的问题。一般人过年,彼此见面,都道一声 恭喜,问一句:你好?这也是希望别人喜乐的意思。大家能维持此新年的心境, 真能做到愿意别人好。人人能这样想,这样去做,社会自然的就进步,人人有幸 福可享。如大家不这样做,见他人有好处,快乐,幸福,而心生障碍,嫉妒,破 坏,社会自然也就难得和乐清净了。学佛的人,处处希望他人好;虽然希望自己 好,但希望他人比我更好,这才是佛教徒的存心。再加上奉持五戒,修习十善, 自利利他,读大乘经,念弥勒名,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将来弥勒下生时,一定会 共享世界清净佛法昌隆的幸福,一定会从龙华三会中,得解脱,成正觉。太虚大 师一生提倡往生兜率净土的法门;凡是大师创立的道场,每曰早上,皆诵持弥勒 上生经,和称念弥勒菩萨名,就是这个意思。总之,我们要念弥勒菩萨的圣号, 还要同弥勒菩萨一样慈念一切众生,广行一切和乐善生的法门。
平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我们来修学佛法,大家要从此新年做起,发愿立志。无论是修学何种法门,都要将此祝望弥勒早日下生和世间早得安乐为根 本。由于愿望一切人得到快乐幸福,而自己励行五戒,奉持十善。
佛弟子祝愿弥勒净土的早日实现,从宋朝以后,历元、明、清,有些外道, 都利用人类的希望,假说弥勒菩萨下生了,说王某或张某即是弥勒菩萨。像过去 白莲教等,都有此话。这些外道,想借此作号召而造反,争权利,其实他们所行 ,是完全不合佛法的。他们假借弥勒降世的名目,而来杀人放火打天下;不是增 加人人的快乐幸福,而是增加社会的苦难,与弥勒菩萨的愿行,是绝对相反的。 弥勒菩萨那里会在这样扰乱的世界降生呢?真正学佛的,要从净化自己的身心作 起,人人都能这样作,清净安乐的世界,自然可以到达。今天希望大家,在这新 年开始的时候,共同发愿:愿人人得到快乐幸福,世界和平自由,佛法昌隆,人 人走上学菩萨成佛的大路,以求实现与弥勒菩萨同生一处,亲逢龙华三会。
E. 震惊!价值3.8亿的翡翠玉雕你见过么
总是听说哪里的翡翠价值几千万,哪一件翡翠观音价值上亿!为什么翡翠能有如此高的价格呢?其实一般这样的天价翡翠都来自珠宝拍卖会。这不,一件翡翠玉雕在广东珠宝拍卖会上拍出了历史最高价,我们一起来瞅瞅呗!
这对玉璧整体不仅透光度好,内里纹路均韵,更难得是在传统工艺上融入中国吉祥印记与自然的协调美。最终被马云以七百万的价格拍下。
其实每次珠宝拍卖会上,拍出最高价格的总是翡翠,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啊!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811(爱翡爱翠珠宝),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F. 钢铁侠的脸配弥勒佛的身,翡翠玉雕师几个意思
钢铁侠的脸配弥勒佛的身,翡翠玉雕师是功底欠缺所导致,属于学徒练手的作品。
弥勒佛,是翡翠玉雕的常见题材,开脸喜庆,笑容可掬,寓意:乐天,知名,得佛佑,而吉祥平安如意。
追求质地剔透,雕工精湛,器形规整。
品质较好的翡翠弥勒佛图示:
G. 玉石雕刻弥勒佛鼻子为啥有个眼
这个都是无所谓的 就是做工问题呗 不能说明什么的 放心吧··············
H. 画画可以有什么主题
画画可以有很多主题:
如:流动的水、辽阔的田野、秋天的落叶、繁星点点、烟花、蓝天白云、心心相印、转角遇见你、大雪纷飞、旧时的照片、回忆、童年、各种静物等等。
绘画的主题犹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即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情感思想,如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环境保护类主题等。选定主题后,开始搜集素材,选择为主题服务的表现内容,再选择恰当的艺术表现方式来创作。
第一,主题性美术创作基于中央美院学术传统脉络的实践方向和道路。中央美院百年的造型艺术传统自身形成一种多样化的格局,它囊括的学科是多样的,有其自然生长的学术脉络,主题性美术创作就是从中自然生发出来的。
第二,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面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它要求有新的角度、新的思考和新的方法,这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新时代文艺精神的使命要求。
第三,作为中央美院百年为中国造型的学术文脉,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研究与建设的学科方向。
I. 弥勒佛的寓意
弥勒佛的寓意
弥勒佛的寓意。我们都知道风水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弥勒佛是一种风水的小物件,弥勒佛的寓意需要我们去了解。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弥勒佛的寓意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弥勒佛寓意慈悲宽容、乐观豁达。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告诉世人,应该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所以中国人对于弥勒佛的喜爱会具象的表现在中国的玉雕文化中。
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
弥勒佛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表达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弥勒佛摆件的风水详解
1、聚集四面八方的运气。
中国人讲究以水为财,流水汇聚于盆,预示着四面八方的运气、财气、灵气聚拢,给您增加运道,办事顺利,财源广进。
2、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
摆放或者佩戴弥勒佛可为你带来好的.运气和福气,是你身边不可缺少一宗福佛。弥勒佛在中国历代就备受敬仰和信奉,他在佛教信徒心里面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宗教、寺庙、道观都非常崇拜弥勒佛。能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以祈盼美好的明天的福佛。
3、启迪人们的心灵。
无论天南地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他就是弥勒佛——未来之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4、能消灾除病,解愁忘忧,保人平安,笑口常开。
弥勒佛是个乐天派长耳垂肩,弯眉笑眼,面相丰润饱满,据说,摸一下他的大肚皮,就能消灾除病,解愁忘忧,保人平安,笑口常开。
弥勒佛的摆放位置
1、弥勒佛摆放清净为宜
佛祖讲究禅境,佛像不可设在大门的进口或房间进门的墙上,因为进出口通道人流嘈杂对佛不敬重。厕所门口以及储藏室口也是要避开的,这个地方污秽不洁亵渎佛祖,容易引起家人的口舌之争。
2、佛像摆在客厅为宜
大家请来的佛像不可安置在卧房中,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睡眠也是对佛的大不敬。佛像可以摆放在大厅,但是佛像两侧不可对着门或走道,易造成家运衰退。
3、佛像应摆放在住宅的吉方
坐东朝西,在佛像的下方要垫一张红色的纸。佛像的后面还必须要有固定的墙为靠山。
供奉弥勒佛的注意事项
1、对供香我们要知道,请一尊弥勒佛像,需要每天早晚点三支香,也有地方习俗是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上一次香。如果我们出远门,几天不在家的时候要在出门前的最后一次烧香,向菩萨说念一下。
2、弥勒佛尊前必需要放一碗水,我们称之为供水。这是供奉所有佛像必不可少的事项。
3、供奉弥勒佛是完全庄重的礼仪,千万不能在佛像面前说粗话、脏话,也不能在佛像面前有低俗的举动,更不能手指佛像。
4、佛像摆放一定要设在空荡稳重的地方,千万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致使佛像受到损坏。如果佛像受到损坏或破裂,不能将佛像随意更换或丢弃。要把佛像受损的地方用红纸或红布遮盖住,如果实在损坏厉害,我们可以把佛像请到寺庙,请大师解决。
5、供奉佛像,要有颗虔诚的心,做事做人必须要有佛心佛愿。要想到,我们供的不仅仅是佛像,而是真正的佛,是一种信仰、一种态度。
6、佛堂、供桌、香炉、烛台,应经常清洁庄严为要。清理时,应用专用的布、水桶等,不可与其它处共享清扫用具。
7、家中有人往生时,佛堂应该要遮盖起来吗?因人往生时尤须诸佛接引,佛像无须遮盖。
8、若是因事外出多日,家中佛堂无人可以照料,行前需将佛堂整理干净,并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待事毕返家后,再行处理即可。
9、更新、迁移、安全。旧佛堂更新时,旧佛堂以及原来设置的佛像、器物应如何处理?旧佛堂更新时,若是原来的器物可以使用,最好继续在新佛堂使用,非不得已,则可以燃烧处理的器物都要用干净的炉焚烧处理为要。
10、搬家时,佛堂的搬迁应注意那些事项?若是佛堂需要搬迁,行前可以先上香告知佛祖,亦可以自行诵经或念佛。搬迁时要注意佛像及器物的包装,避免因搬动造成的损毁。
供奉弥勒佛的贡品
1、香三支
2、红烛一对或点灯代替
3、茶三杯
4、鲜花(黄菊花、白菊花、百合、)
5、水果(苹果、火龙果、橘子、橙)
6、糖果(糖果、花生、红枣)
7、斋菜
礼拜弥勒佛的方法
礼拜,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礼拜有二种,一是小礼拜,即汉地的“头面接足礼”;二是大礼拜,即藏地的“五体投地”。其法是:
头面接足礼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J. 信佛保平安,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之佛”
一、弥勒佛(即 弥勒菩萨,也叫 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二、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锭光”,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释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或“锭光佛”。
三、未来之佛
弥勒本缘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说弥勒下生经》: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
(10)玉雕弥勒佛素描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弥勒菩萨简介
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 “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追其根源,始自梵文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梅旦丽耶。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
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绍释迦如来之佛位,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弥勒佛”,实际上其仍为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