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衣观音代表什么他是谁
解释1:
佛教把观世音形象塑造得很庄严,既神圣,又慈祥,给人以可敬可亲的感觉。据《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以白衣观音的形象,最使人肃然起敬。《观世音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也有这样的说法:"若造像观音,坐华屋,着五色衣,胡跪合掌,面向佛看,听佛说。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着白衣,上向菩萨。"穿白衣而听佛说法,用以表示听众心地纯净无邪和对佛的尊崇。
洪皓在《松漠纪闻》中,也谈到观音菩萨穿白衣,并说长白山是白衣观音的居处。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说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种心理:认为观世音菩萨及其衣饰、住处都是圣洁无瑕的。
解释2:
(菩萨)Pa^n!d!arava^sini^,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为白衣。以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拿啰缚悉宁,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拿啰缚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同十曰:钵头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处义住义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苏婆呼经下曰:“半拿啰缚徙宁,此云服白衣。”不空罥索经二十二曰:“半拿罗婆徙你白衣观世音菩萨,手执莲华。”秘藏记末曰:“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贰’ 白衣观音 和 红衣观音 有什么区别
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是属于观音的不同化身。只是供奉的人审美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型和衣服有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是菩萨的慈悲和有求必应。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说:“当以何身得度者,即现其身而为说法”意思就是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看见什么样的欢喜,菩萨就化现成什么样子来利益你,喜欢红色的,就请红色的好了。
(2)白衣服观世音图片扩展阅读
《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他可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份,为之说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
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法华经·普门品》所举的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与《楞严经》三十二身大致相同。
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及非人等身、执金刚神身。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数,实则应化无量。
‘叁’ 穿着白色的衣服,死了躺在那里,然后升天了,画面很是唯美,忘了是哪个神仙了,好像是观世音菩萨
你觉得是哪个神仙就是哪个神仙吧,反正很多神仙都是穿的白色的衣服,也不是只有观音菩萨才穿白色的衣服的
‘肆’ 观音菩萨的原名叫什么
妙善。
观音菩萨也称观世音大士,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vara的译音,亦直译“观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译音“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伍’ 身穿一身白色衣服的观音菩萨。是千手观音吗,还是准提观音,什么的
手持净瓶和杨柳,身穿白衣,这就是杨柳观音,肯定的。至于千手观音会显现42只手代表千手千眼,准提观音一般呈现十八臂,还有更多的如二、四、六、八、十、十二、三十二、八十四臂等法相
‘陆’ 白衣观世音菩萨动态图片儿
http://kengdie.com/74151/
‘柒’ 求有知道的高人指点红衣观音菩萨与白衣有什么不同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这是观音的不同化身。 供奉的人具有不同的美学,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衣服,观音根据供奉的人审美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型和衣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说:“当以何身得度者,即现其身而为说法”意思就是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看见什么样的欢喜,菩萨就化现成什么样子,喜欢红色的,就请红色的好了。
观音的化身:
1、杨柳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第一次显化之身。相传中州地区民风败坏,致使天怒人怨,旱灾严重。观音菩萨知道后,显现真身,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醮着甘露洒向四野。
2、龙头观音
龙头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东海有一种头像龙身像龟的怪物经常危害人间。观音菩萨知道后,大发慈悲之心,决定为民除害,便来到东海将怪物降伏,百姓便塑了一尊脚踏龙头怪物的观音菩萨像供奉起来。
3、圆光观音
圆光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闽南有一山村,人们以打猎为生,但山中有一只怪兽经常趁人们进山打猎时到村子伤害小孩。观音菩萨知道后,便化身一个小孩来到村口,等怪兽进村伤人时,将怪兽降伏。
‘捌’ 这个观音是哪个法身 谢谢!
你说的应该是龙头观音。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普受汉人的认同,而加以信仰成为中国佛教,尤其观世音菩萨,时常变化不同的法相,来救渡世人,所以才有三十三应化身之说。
一、杨柳观音
杨柳观音别名为药师观音,自古中国人相信柳枝,具有灵力, 因而命名杨柳观音,是中国观世音菩萨,三十三种应化身的首尊,杨柳观音的像很多种,有手持柳枝,还有身边放着,装有杨柳的净瓶,相传每年 正月十五日,有杨枝净水供,先用正月的清水,经过七天加持祈祷之后,插入五十公分左右的柳枝,使净水增加观音力,然后法师为参拜者举行,结缘灌顶法会。
在日本灵异记记载,接受此法会之人,可消 灾解厄,也可治疗疾病,有这段传说,所以说杨柳观音,又变成药王观音。
在台湾也有用柳叶,来净身洗手才进入庙内,代表借着杨柳的灵力,来驱邪赶煞,每次祭典或者神 佛圣诞,还是做法事,高僧与法师,手持杨柳来清净。杨柳观音的真言梵文为。
二、龙头观音
观世音菩萨乘龙在云顶的法相非常多,可见观世音与 龙的关系密切,在中国或者台湾大部份,早期都有龙王庙,当作进行祈雨仪式的地方,还有安抚带来洪水之龙王的意思。
民间传说大多数的龙王,会引发大洪水,让天下苍生受苦,有能力惩罚龙王罪恶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另外一方面,少数秉性善良的龙王,经常跟随在观世音的左右,呼云唤雨,泽被大地使五谷丰收,因为在祭拜龙王之时,信众也会祭拜观世音菩萨,使龙王不敢随兴发飙,中国与台湾相信这种讲法,北京搬家公司,而来信仰,就创造出站在龙王头上的观世音菩萨。
古印度相信观世音,是由水源之神湿婆神演进而成,与波斯水神阿难陀女神,貌合又神合,所以由水神衍生的。
生命神观音乘在龙的法相,是承袭太古时代水神的信仰,这是古印度之时的说法。
三、持经观音
持经观音的法相,大部份有端坐莲花,也有盘坐在岩石上,右手持经卷,也有雕刻左手,经卷并非古印度式的梵箧,而是中国的卷书,透出时代感的气息 ,但在台湾现在雕刻师父,都是塑造左持普门品,结伽端坐,或者岩石上。
四、圆光观音
圆光观音的法相,是盘坐在岩石上,双手合掌,背后有圆形,大放 光芒的背光,也有坐莲花。
圆光是光晕的表现,可能受到西亚,古代神只造型的影响,圆光是太阳的光线光,此法相是观世音菩萨的福德,圆满无缺。
五、游戏观音
游戏观音是显现云端游戏座,令人联想到古代的自然神,有能力施展,超神仙术的形像,时常见于,中国道教神只之中。
游戏观音名字中的游戏一语,是出自高王白衣观音经,以及观世音菩萨授记经等。
六、白衣观音
白衣观音是从头上,开始覆盖白衣的法相,是纯中国式的观世音菩萨,名字与白处观自在菩萨的梵文,半繁啰缚悉宁相同,意思是身穿,白衣服的女性。
佛教密宗,胎藏罗莲花部院,是以白处观自在菩萨之名出现,起源于印度。
白衣观音在佛教,正式经轨中并不存在,而是在民间受得大众信仰,日本称为慈母大观音,道教称为白衣大士。
七、卧莲观音
卧莲观音是合掌盘坐在清池莲上,然而卧字,有躺卧侧卧的意思,以字面的推测,法相应该是,半躺卧之形相才对。
八、观瀑观音
观瀑观音之法相,是盘坐在岩山上观看瀑布,其法相是意谓观看瀑布,向下冲激神态,可以将之视为思念水流, 生命源流的水神。
九、施药观音
施药观音法相是右手托腮,凝视面前莲华的思惟相,莲华以经典的解释则是水,象征生命力。
古印度经典记载,掌管万物生命的观世音菩萨,和所有药的功能一样 ,以水神的万能力量,操纵人的生命,自然界的水,以及人体内的水份。
如果清净的话,是天下最珍贵的宝物,施药观音思惟相,是思考未来的印相。
佛像图汇,称施药观音为施乐观音,有专家为首先是施乐,后世才变成施药。
十、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又称为马郎妇观音,其法相是脚踏大鲤鱼。
十一、德王观音
德王观音是呈现具备全德的王者之姿,其法相与杨柳观音有雷同之处 ,可能是根据补陀洛传说,或者须弥山传说而设定,是采取盘坐在岩石上的坐相。
十二、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位于岩石上游戏坐,观望辉映在眼下水面的,月光倒影,白衣形态,身边岩石上,放置插着杨柳的净水瓶,呈现水定的禅定法相,静静观想水的变化。
‘观无量寿经’说道:佛教净土宗各派传承,都推许与水月观音相通的想法。
水月观音法相有如前述,也有手持未开莲花,或者坐浮于大海上的莲花座。
水月观音可能起源于印度,在古代传到中国,敦煌千佛洞有水月观音的画像。
十三、一叶观音
一叶观音其法相是悠然坐在一片莲花,随波飘扬。
相传日本曹洞宗,开山祖师道元禅师,自宋朝返回日本途中,遇到狂风巨浪,眼见船即将沉没,道元随即口念法华经普门品,顿时出现乘坐一片莲花的观音,随即风平浪静,船只也安稳无恙。
除了具体的海难之外,一叶观音也有拯救处在,动乱现实的社会中,所有受难者的功德观世音菩萨。
十四、青颈观音
第十四种应化身为青颈观音,青颈观音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 原名为“弥罗建他”,是湿婆神的别名,意思是指有青色颈子的人。 相传于太古时代,众神与阿修罗,为争夺长生不老灵药,甘露。
在曼荼罗山捆绑苏吉龙王 ,双方分别拉着龙王的头与尾,搅拌大海,使大海变成乳海,然而诞生甘露以及万物。
在搅拌大海之际,被众神以及阿修罗两边,拉扯的伐苏吉龙王,因为痛苦难堪而咬住石头,流出毒性极强的哈拉赫拉毒液,此毒可能毁掉全世界,所有的生物,因此湿婆神慌忙吞咽下此毒液,拯救了世界,但是他的颈部变成青色,因此才有青颈观音之称,这是根据罗摩衍那,摩诃波罗陀诗篇的记载,也可说青颈观音,是源自波罗门教,湿婆神的传说故事。
十五、威德观音
威德观音与水月观音相同,在岩山上面游戏坐,眺望水面。
传说中的威德观音,可能是源自礼赞观世音的偈语,而出现的新观世音菩萨,所以命名为威德观音,右手着地的手印,左持莲花,与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时的,触地印相同。
十六、延命观音
延命一词并非长生,延长生命的意思,而是指由生命产生新生命,不久又和他处诞生的生命,延续关系,一直衍生不断,这才是延命观音的伟大力量。
在延命观音的内心,一定在思考,给予生就等于给予苦与死,既然如此,就应该为如何解除,众生之苦与死的烦恼而操心,因为深入了解苦与死的本质,所以延命观音才会产生,为众生幸福而忧愁的表情。
十七、众宝观音
众宝观音其法相是在池边轻松闲坐,众宝一词,很可能引用自法华经,普门品之众宝珠璎珞的文句,以表示拥有众多宝物,又赞美观世音,具有无限的神力,又可解释为,具备福富满盈的,现世利益功德。
十八、岩户观音
岩户观音是在岩窟中以禅定印盘坐,古印度岩窟寺院,曾经兴盛一时,最有名的是耶罗拉阿迦达石窟,岩窟本身代表宇宙,又表示生命诞生之源的母胎,观世坐在石窟中,代表宇宙生命神,人类生命神的原形。
十九、能静观音
能静观音是坐在岩石上沉思,法华经普门品赞美能静观音,拥有拯救海难的法力,能静一词是使波浪平静之意,也有灭诸众苦的意思,是称赞具有肃静功德的观世音菩萨。
二十、阿耨观音
阿耨观音,梵名为“阿耨多罗”,意思是无上优异,阿耨观音具备水源女神的特质,拥有拯救海难,消除灾祸的功德。
阿耨观音双眼不停眺望水流去向,住在酷热地方的印度人,正期盼救世神阿耨观音,赶快降临,印度人肯定阿耨观音,是法力无边,因无明而求明,阿耨是以整个宇宙为视野,重新整理追求明的真谛。
二十一、阿耨提观音
三十三应化身,只有阿耨提观音,是日本人创造出来,阿耨提观音法相,是三目四臂,乘白狮,目视左膝下方,头戴宝冠。以白莲花严饰,前二手执凤头箜篌,左手持摩羯鱼,右手持吉祥鸟,全身白色,左手弯曲位于狮头上,右手下垂,着严整天衣璎珞,全身火焰,面貌慈悲,向左手边看,最明显特征是骑乘白狮。手持摩羯鱼、吉祥鸟、以及箜篌,坐骑白狮是湿婆神,要去斩杀阿修罗之时,雪山天神送给他,摩羯鱼吉祥鸟等,各种武器是众天上之神所送,其造型,乃意谓冲锋陷阵的勇猛者,箜篌是中国古代乐器,三十三弦之一。
现在的阿摩提观音,日本由勇猛的造型,改为坐在水边的岩石上面,竖起单膝的白衣观世音,也有雕刻萤幕上,三眼的法相。
二十二、叶衣观音
二十二应化身叶衣观音,与白衣观音一样,都是坐在铺有草蒲团的岩石上。
二十三、琉璃观音
琉璃观音是乘着一瓣莲花,浮在水面,双手捧香炉,又称琉璃炉,故有香王观音之称。
琉璃观音之由来有一传说,传闻有人遭受敌人袭击,船被放火,四 周都是火焰,在船只众人专心诵念观音经,顿时看到一个人站在河中,前来拯救,使众人脱离险境。
火焰消失之时,出现在眼前是身着白衣,手持琉璃炉,脚踏莲花的菩萨,有这段传说之后,后人才尊称他为琉璃观音。
二十四、多罗观音
多罗观音是源自古印度的多罗女神,通常以白色衣服立于云端,以慈悲的眼神,引导众生登上彼岸。
相传有身孕的妇人,在祈请安产修法之时,都认定多罗观音有这种功德,多罗观音又称多罗尊观音。
二十五、蛤蜊观音
蛤蜊观音是盘坐在大蛤蜊之上而得名,是起源于中国广东的民间故事。
相传有一位穷渔夫,在海边拾一个美丽的蛤蜊,因此就带回家中,放在水缸中养,此后每天 打渔回来之时,北京搬家公司,都发现饭菜都准备好了,而感到不可思议。
有一天渔夫就躲起来,偷看到缸 中的蛤蜊,脱去外壳变成美女,要去准备饭菜,此时渔夫就抱住美女,将壳藏起来,因此两人就结婚,数年后美女生下婴孩。可是却表示,自己是海龙王的女儿,不回去不可,并且交代好好养育孩子,到时必定有所帮助,说完就进入壳中消失踪影。
有这一段民间故事之后,后人就认为此美女,是观世音显化,并尊称为蛤蜊观音。
二十六、六时观音
第二十六应化身六时观音,其法相是右手持经,立姿结禅定印。
所谓六时是将每天的时间,六等分,每一等分称为一时,总共有六时,意思;六时观音,二十四小时不休息, 一直照顾众生。
二十七、普悲观音
普悲观音是身穿白衣站在山岳上。普悲是普遍施予众生,慈悲的意思,是称赞观音功德的法相,北京搬家公司,从高峰向下看凡间,代表普悲观音的威德与慈悲,普及大地,救渡之心遍及众生。
二十八、马郎妇观音
马郎妇观音与鱼篮观音完全相同,日本马郎妇观音其法相,与中国道教的女神大致相同,外表与鱼篮观音有差异。
二十九、合掌观音
合掌观音是站在大莲花上合掌,是一般所见的观世音菩萨。
三十、一如观音 坐在云端竖起左脚,名相为一如,是指所有事物的根本原理, 如一无差别,其法相隐喻一如观音音’,是大自然神只,拥有控制天气,操纵雷电的力量,进而具有包含宇宙,大自然环境等,人类共通的真理要素,一旦悟出这种真理即为一如。
一如观音是遍及所有的地方,影响所有的能源,怀有观音力的观世音菩萨。
三十一、不二观音
不二观音是以传统的白衣立姿法相,名相不二,意思没有第二个,就是万物同一之意。
诸多‘观世音’名号,虽有各种差异,但是;观世音菩萨关怀众生的慈悲来说,众生对观世音的赞美是不二。
三十二、持莲观音
持莲观音,其法相是纯粹无垢,手持莲花的少女形。
三十三、洒水观音
第三十三种应化身洒水观音,与一叶观音相同,若遇到海难,大洪水,就会施援手拯救众生,此外也与阿耨观音,有相同的功德。
洒水是密宗施法,倾注在坛上的净水,亦称为加持净水,具有清净烦恼,去除污秽之功德。
洒水观音其法相,是左手持洒水器,右手拿散杖,将水洒到地面,这表示以清纯净水的功德。
‘玖’ 白衣观音的象征意义
白衣观音的象征意义:在民间被认为可以消灾延命、保家人平安,妇人求儿、安产、育儿等。
白衣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观音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离苦)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天下崇奉观音的善男信女,往往不远千里万里,特地到长白山拜白衣观音。
《咸淳临安志》记载:“晋天福四年,得奇木刻观音大士像。钱忠懿王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天竺看经院。白衣本毗天陀女,而俗人名为‘白衣观音’。”这位托梦于钱忠懿的观音菩萨,便是身穿白衣。
洪皓在《松漠纪闻》中,也谈到观音菩萨常身白衣,并说长白山是白衣观音的居处。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说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种心理:认为观世音菩萨及其衣饰、住处都是洁白无瑕的。
(9)白衣服观世音图片扩展阅读:
白衣观音的形象:身披白衣,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
大慈白衣观世音随缘赴感应群机
三昧辩才善诱诲 妙德圆成证菩提
身穿白衣,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
白色意指纯净,象征菩提心,表示观音胸怀菩提之心,
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比丘、比丘尼身
观世音菩萨身相有变化,因此,面相也有变化,如说九面观音、十一面观音等等。
又救众生离苦海需要手,双手的作用太小,为了增加救度的功用,遂有六臂观音、二十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
密宗有六观音之说,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在佛家经典中,观音菩萨尚有其他流通的名号:“施无畏者”、“施无畏菩萨”是以力施而立名,“南海大士”是以道场而立名,“大慈菩萨”是以心愿而立名,“圆通大士”是以智慧而立名,“大悲圣者”是以福德而立名,“莲华士”是以德操而立名,“圣中佛”是以果位而立名,“白衣大士”是以圣洁而立名。
参考资料网络-白衣观音
‘拾’ 南海观音 白衣观音是一个人吗
是一个人,也可以说不是同一个人。佛菩萨并无分别之心,所以无需执着观音菩萨的化身分别,因为的佛菩萨显现不同化身是为了让不同的人见了都能生发菩提之心趋于大道。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