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剧的四大表演形式是哪些,要详细一点。
唱、念、做、打是京剧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表演形式。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而“打”则指的是武功。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
1、唱功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学习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圆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唱善于运用声乐技巧,通过声乐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剧中人的心曲。
2、念白与唱互相补充、配合,也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演员从小练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课之一。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韵白和散白,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
3、做功泛指表演技巧,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也各有多种技法,灵活运用这些程式化的舞蹈语汇,以突出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上的特点,并使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更成功。
4、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
(1)京剧的简单动作图片扩展阅读: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的唱,从来不是穿插在戏里的独立的声乐表演,而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优秀剧目,安排唱段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性格、思想、情绪发展的需要。
通过优美的音乐形象来丰富和加强文学形象,诉诸观众的听觉感官,正像做和打通过优美的舞蹈形象诉诸观众的视觉感官一样。因而戏曲的唱,演员的技巧和修养都是决定艺术创造得失、高下的重要因素。
对同一剧目的同一角色,由于演员的体验、理解不同,也由于唱腔唱法不同,逐渐形成了演唱上各种意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唱念做打
Ⅱ 京剧里都有哪些动作
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步、法“四功五法”
京剧舞台上的特技有的借助于服饰装扮,如耍帽翅、耍翎子、耍水袖、耍大带、耍髯口、耍甩发、矫功等;
有的利用道具砌末,如扇子功、手帕功、椅子功、耍素珠、耍旗、耍盘子等;
有的夸张表情、动作,如变脸、喷火、吃火、耍牙等;
武打中的“打出手”以及宝剑入鞘、三锤叠立等,亦属特技范围。
鼎功 岔功 展功 铁门坎 双人走边 专用霸 耍旗 朝天镫 腿功 官中霸 多人起霸 蝴蝶霸 双人起霸 大霸 多人走边 反云手 正云手 小霸 半霸 全霸 摔岔 滑岔 编辫子 膝步 鼓边 丑步 矮子步 磨步 错步 老步 旗鞋步 女霸 男霸 栽步 上高功夫 过高功夫 云里翻 下高功夫 桌子功 虎跳前扑 倒霸 马趟子 哑边 砍翻身 射雁 探海 小蹦子 扑虎 僵身 吊猫 高猫 窜猫 倒猫 前猫 软毯子功 硬毯子功 响边 台蛮 双腿漫子 单漫子 单蹑子 倒扑虎 践子 虎跳 腰功 旱水 踩跷 乌龙绞柱 翅子功 双山膀 旦角单山膀 双人趟马 通用霸 肘棒子 椅子功 抢背 耍素珠 单人走边 多人趟马 飞脚 小五套 正霸 整霸 幼功 单山膀 过家伙 碎步 醉步 单人趟马 跷功 髯口功 单人起霸 手绢功 抬轿 走边 反霸 亮相 抄过场 跑圆场 滑步 加官 圆场 甩发功 水袖功 扇子功 喷火 帽翅功 翎子功 卧鱼 旋子 把子功 打出手 耍下场 档子 趟马 起霸 耍牙 毯子功等等
查看全部2个回答
诗经取名2019宝宝起名大全_姓萧的...
国学姓萧的女孩名字 ,参考楚辞诗经等着作!5分钟取好个...
安庆天涨信息咨询广告
诗经取名2019宝宝起名大全_姓萧的...
国学姓萧的女孩名字 ,参考诗经楚辞等着作!5分钟取好个...
安庆天涨信息咨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望采纳,谢谢~~
Ⅲ 京剧里这个动作叫什么
这个动作叫“绸舞”。
绸舞简介:
绸宽约0.9~1米,长4~8米。绸舞所用的绸带分长短两种。长绸分单手和双手舞绸。短绸一般用于秧歌等民间歌舞。绸宽约0.9~1米,长4~8米。舞者握着置于绸一端的短木棍,配合各种步伐和舞姿,舞出各种绸花。1951年,长春歌舞团将传统的长绸舞和东北秧歌融为一体,创作演出了《红绸舞》,在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得一等奖。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及戏剧家欧阳予倩舞的长绸,不用绸棍,而用双手舞绸,还能脱手抛接,技艺高超,堪称绝活。
Ⅳ 京剧旦角的亮相动作
这个得根据戏的不同,有不同的亮相方式。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京剧《霸王别姬》有个亮相的动作就是这样的
Ⅳ 京剧表演中除了挥舞马鞭和动态亮相还有什么富有特色的表现手法呢
京剧的表演艺术,真是博大精深,林林总总,不可小觑。
挥舞马鞭和动态亮相,只是京剧的一点点表现。京剧舞台的一桌二椅,更是可以包罗万象的辅助表演的道具:
舞台上摆上一桌二椅,观众就认可这是一间屋子,演员出场,观众就理解这是这屋子里的人;如果出来的演员是皇上和娘娘,就可以理解为这是皇宫或皇宫后宫;
在野外,摆上一桌二椅,表演者登上桌子,就是形容这是在野外‘登高一望’或者是在城墙上往下了望,有时候,只是在桌子旁边放一副‘帐子’卷起来,这就是形容城门下诸葛亮在抚琴(见图)这副帐子,是表现床铺用的。在这里卷起来,就变成了“城墙。”
旧时演出缺少灯光布景,完全靠演员用一整套程式动作做表演。舞台上虽然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就是传统文化艺术写意美学品格的生动表现。
就是所有看得见的道具,而其他看不见的道具,则通通都被演员“携带”在身上,通过一个个精细入微、生动传神的表演动作,再配合以观众的联想、想象,在看不见的虚拟中,尽显一切需要表现的事物。京剧的这种虚拟性,不仅打破了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而且给演员的尽情表演、观众的丰富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在表现时间和空间上带来了很大的自由。
(图片摘自《网络图片》)
Ⅵ 什么是京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诞生的标志。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剧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着名演员:老生谭鑫培、孙菊仙、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等;武生俞菊笙、杨小楼、盖叫天等;旦角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等。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等。
Ⅶ 京剧里都有哪些动作
京剧里的动作包括手、眼、身、步这四种基本艺术手段,也称为基本功,而它们的动作各有不同,以下一一列举。
一、手。京剧里的手式达三十五种之多,主要是“指、掌、腕、肘、臂”的应用。注重手指、手掌、手腕、拳、膀臂的练习。
手指的动作与造型有单指、双指、剑指、兰花指、气指、怒指、心指、弹指、赞指、贬意指、朝天指、托月指等。指与手式的语汇有用以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情节的有,指天、地;指你、我、他;用指示意来呀、去吧、害羞、唱茶、饮酒、吃饭、哭、笑、怒、这儿疼、那儿酸等等。手掌的动作与造型有瓦楞掌、虎爪掌、兰花掌、荷叶掌、撩掌、按掌、端掌、立掌、砍掌、缓掌、撒掌等等。各个行当的要求各有不同。
同样的,还有膀子、腕、臂等表现手法。总之,手的功法非常重要,更需要深入研究和继承发扬。
二、眼。要做到“手要能语,目要能言”必然联系到“眉攒怎样凝神、眼怎样聚神、眼皮怎样睁、眉尾怎样挑、眼要灵活、活而不散”等技巧问题。
如在表演中我们经常看到的眼神有:转眼、笑眼、媚眼、怒眼、呆眼、泪眼、惊眼、对眼、倦眼、斜视、鄙视、醉眼、凶眼等等。“身段八要”第三要的要求是“眼先引——做各种状态用眼睛先做引导”。
三、身。是指表现人物的各种身段姿态。“身”的主要类别是:头、肩、背、胯、腰。身的功法集中在人的躯干部分,各部分的协调训练很有些难度,舞台上所作的身段、舞蹈、技巧美不美、顺不顺必须在协调性上下一番功夫。
如腰部运用是“身”法的核心。演员在舞台上,穿不同的行头,演不同的角色,做各种舞姿是灵活多变的,动作中心点是腰,腰连接着脊背和下腹,腰部用力不正,将破坏动作整体美感,还会使演员落下毛病。腰在舞姿中的基本要求是“立中含劲”。腰部协调训练达到“立(挺拔)中蕴含着内劲”,上下身才有了杠杆,各种舞蹈动作中才会有支柱。
四、步。指舞台上的各种步法。指腰部以下,包括“腰、腿、膝、髁、脚脖子、脚掌子、足脚尖、脚后跟”等部位。
男生步法:单慢步、连步、圆场步、搓步、跨步、趟步、矮子步、滑步、栽步、绊步、醉步、跪步、老头步等等。每种步伐都有各自的规范要求,还要根据角色、情节的需要,练好各种步伐。
女生步法:云步、寸步、压步、碎步、跪步、旗鞋步、老旦步等等。不同行当对各自的脚步都有不同要求,花旦和青衣的快步慢步相差很大,不讲究是不行的。
总的来说,京剧的动作千变万化,已经细化到每一个部位。“要想台上走,先要心里有”。要有人物的性别、性格、职业、年龄、社会地位、环境、情感和此时此地的心态。演员难就难在这里,既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有复杂的人物分析,还要把内心体验化作外部的形体动作,使角色刻画得完美。
Ⅷ 京剧的基本动作
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Ⅸ 京剧中的亮相动作是什么
京剧中的亮相动作是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
亮相是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
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还有在一段武打完毕,敌对双方也都各自亮相,而战败一方的亮相称为败式。
(9)京剧的简单动作图片扩展阅读:
戏曲表演艺术有一个独特的招数,无论话剧、歌剧或者其它的表演艺术都是没有的,这就是演员表演的上场亮相。
不管生、旦、净,丑,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都要在上场口站那么一下,亮一个相。别看这只是短短的一个停顿,对于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的演员出场,一站一亮,光辉四射,神采夺人,使全场精神为之一振,被他牢牢吸住,神向往之,下面的戏,就容易见好。
有的演员上场,照例走出来,停一下,毫不起眼,暗淡无光,观众对他的出现,满没在意,漠然视之,甚至还泛起一丝失望,几许沮丧,下面的表演,要赢得观众,就费劲了。
正像内行有一句话说的:“你往那儿一站,就知道你吃几碗干饭。”在他们眼里,有没有角儿的份儿,单从上场亮相,就能掂量出几分来。
Ⅹ 生旦净末丑的京剧脸谱图片(要分类的哦)
1.生:
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
(10)京剧的简单动作图片扩展阅读
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青衣(正旦):端庄娴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
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别是打出手。刀马旦: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不用打出手。老旦:老年妇女。彩旦: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于一炉的全才演员等称为花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