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物溅到汁液,应立即处理:先用热水清洗,或是用湿布、湿纸轻拍污处,再使用洗洁剂洗清。
2、在树汁渍上滴几滴食醋,用手揉搓几次,再用清水洗净。
3、如织物为白色的,可在3%的双氧水里加入几滴氨水,用棉球或布块蘸此溶液将沾污处润湿,再用干净布揩擦、阴干。
4、另外还要注意织物属性。羊毛织物宜用稀释氨水揉洗;丝绸可用柠檬酸或肥皂、酒精溶液轻揉;其它织物可用酒石酸或双氧水洗。
5、残留黄色斑点可再使用洗衣液洗涤。取适量的洗衣液涂抹在污渍处,等待10~15分钟,然后进行正常洗涤剂可。
相关说明
1、应避免阳光下的曝晒,这样会破坏它的光泽及弹性,使其变黄、变黑。针织衫洗涤后应采用阴干方式,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最好平放并依照衣物的原形摆放以免变形。防止针织衫洗后变大,还可以免熨烫。
2、如果不能平放最好放在网兜里面阴干。
3、洗涤毛线衣时,若要防止缩水,水温不可超过30度,
4、毛线衣穿久了会变得宽松肥大,为使其恢复原状,可用热水把毛线衣烫一下,水温最好在70-80度之间。毛衣的袖口或下摆失去伸缩性,可将该部位浸泡在40-50度的热水中,1-2小时捞出晾干,其伸缩性便可复原。
Ⅱ 包芭蕉花外衣可以吃吗
包芭蕉花外衣不可以吃。
芭蕉花食谱
芭蕉花带有独特的鲜甜味,药食兼用。
用芭蕉花烹制菜肴,以刚刚破茎而出的花苞为最佳,刚刚结果的芭蕉花稍次,结完果实的芭蕉花通常就不会有人吃了。选择芭蕉花的时候,还要看看花瓣的颜色,花瓣发白的芭蕉花比较鲜嫩,花瓣呈红紫色的芭蕉花味道偏涩。
将芭蕉花从树上砍下来以后,要一层层地剥掉外层的老花瓣,只取最中间的鲜嫩花瓣食用,粗细大约和擀面杖差不多。剥芭蕉花的时候,最好顺手取出花瓣里面长长的花蕊,能让芭蕉花的口感更好,不取出花蕊也可。
剥好的芭蕉花必须在3小时内进行烹煮处理,否则就会变老。烹煮芭蕉花的方法也很简单,将剥好的芭蕉花放入沸水中煮2分钟左右,捞入冷水中让芭蕉花凉透就行了。
烹煮只能防止芭蕉花继续变老,但并不能彻底去除芭蕉花的青涩味道,需要用盐轻轻揉搓,将芭蕉花中的涩水挤出来,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就可以做菜食用了,否则吃起来会很青涩。
素炒芭蕉花
主料:芭蕉花一朵
辅料:黄辣椒酱一勺、白胡椒粉少许、盐三勺
做法步骤:
1、将芭蕉花去掉老硬的花瓣;
2、把嫩花瓣切成细丝;
3、将切成丝的嫩花瓣和花芯放一起用开水焯;
4、焯过后用盐拌匀挤出水,凉水冲净,再挤干,入锅炒熟即可。
肉炒芭蕉花
主料:芭蕉花1棵、猪肉200克
辅料:朝天椒6个、九菜、香菜适量
调料:色拉油2大勺、食盐4克、鸡粉2克、葱5克、姜5克、生抽5克、香油适量。
烹饪步骤:
1、芭蕉花剥去外层不可食用的老化花瓣,露出可食用的浅黄色幼嫩的花心。
2、戴上一次性手套将花心掰开。
3、将幼嫩的蕉花用沸水氽烫。
4、取出横切成丝(蕉花会氧化变黑是正常的)。
5、加少许食盐轻揉捏,不用水洗。用手挤去汁液,去除涩味备用。
6、猪肉剁成末,姜,朝天椒,香菜,葱绿切细,九菜头和葱白切段。
7、起锅,放入2大匙油,炒香姜,朝天椒,九菜头和葱白。
8、接着放入猪肉末炒至六七成熟。
9、放入芭蕉花拌炒至熟。
10、最后放入九菜和调料,炒匀后放入香菜即可。
清炒芭蕉花
炒锅下油烧热,放葱花和干辣椒段炒香,再倒入芭蕉花炒熟,加盐调味就行了,装盘后可以撒点绿葱花作点缀。
由于芭蕉花比较嫩,所以下锅炒制的油温不能太高,否则炒出来的芭蕉花品相不好。做清炒芭蕉花的时候,还可以加点青辣椒碎和豆豉酱,味道都很不错。
如果喜欢酸笋的味道,可以切点酸笋和芭蕉花同炒,那将是再正宗不过的傣味菜肴了。
肉末炒蕉花
1、将猪肉或狗肉洗净(以狗肉为佳),剁成肉末待用(其实也可以切成肉丝或肉片)。
2、炒锅下油烧热后放姜蒜末炒香,倒入肉末炒炒至七八成熟,接着倒入芭蕉花翻炒均匀。
3、加盐调味,炒至芭蕉花完全熟透,装盘。
包蒸芭蕉花
1、将处理好的芭蕉花切碎,加肉末、蛋液、蒜泥、葱花、香菜末、青椒末和盐,拌匀。
2、用鲜芭蕉叶将馅料包成方形,放入蒸锅里大火蒸20到30分钟,出锅。
如果把包好的馅料放在碳火上烧熟,就变成包烧芭蕉花了。
芭蕉花汤
1、把处理好的芭蕉花切碎,猪肉切薄片或肉末,臭菜洗净切段。
2、切碎的芭蕉花放入肉汤里煮到七成熟,加入猪肉和臭菜煮熟(还可以加适量番茄片),再加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炖排骨汤或其它肉汤时,也可以顺手加点芭蕉花,滋味更好。
Ⅲ 晒干的芭蕉花可以炖汤吗
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食疗方法:
取笆蕉花一大朵,猪心一个,把猪心打开,然后用笆蕉花去把猪心装满。瓷碗内再放入注入清水的锅内蒸熟即可食用。隔天再食用一个。肉和花,汤都要同时食用,吃完为止。
Ⅳ 芭蕉花的其他
《芭蕉花》——郭沫若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下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Ⅳ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文全文八上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高高望天树
到达西双版纳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就坐车去了“望天树’景区。这里有一种树叫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
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的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雨林里面很是有些幽深,我想晚上走在这里一定是很吓人的!小溪很清澈,冰凉。在很多快要腐烂的树木上长了许多的毒蘑菇,很漂亮的小鸟在密林深处歌唱。
后来,我到了一个橘园,后面有一条小河。我非常想拍些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河中央是最好的拍摄地点,我就往河里走。河底有很多的石头,我走得东摇西晃,歪来歪去的,脚下一滑,尽管没有摔倒,拖鞋却从脚上滑落,漂走了。水流很急,我怕滑倒报废相机,不敢快走。
回去后,还吃了一顿傣家风味的饭菜:芭蕉花、烤肉、炒蕨菜……
竹楼映蓝天
傣族人大都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这种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子,分为上下两层,楼上既隔潮又通风,还可避免毒蛇、蚊虫的侵袭,适宜人居住;楼下可以用来饲养牲畜,存放常用的农具和杂物。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又是杀鸡,又是宰鱼,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女人们忙着做饭,男主人一边吸烟,一边陪着我聊天。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傣家饭就摆在竹蔑桌上。傣味的品种很多,有用芭蕉叶包裹起来蒸的猪肉,有用竹板夹住或用香茅草包好扎紧放在火上烤的竹鼠,还有烤鱼、烤竹笋、剁生菜等等,有些东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让我这个久住城市的人不仅大饱口福,还长了见识。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悠悠野象谷
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热带雨林的树就像热带的人一样瘦瘦的,雨林藤萝缠绕,着名的植物绞杀就出在这样的地方,一种无声无息的残酷。野象谷的野象难得一见,谷中有树上旅馆,很传奇的样子,有时间的话可以住在树上等野象,当一回森林泰山。导游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最多回头跑上50米,大象就不会再追了。一句淡淡的话让我们心都提了起来,而野象终是没有见到。
没看到野象,也不妨看一场免费的大象表演,那真的是很有趣的场面。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狼狈撤退之际,将手中的菠萝做了贿赂。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最喜欢看大象们排成一行走,后面一个用鼻子牵着前面一个的尾巴。那么大的动物做出那么乖的动作,实在让人无法不笑。
妩媚傣寨水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多少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起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子,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尘、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村边的小河边成了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耍,连村中寺庙里的小和尚也不例外,人们在河边涮洗着新摘下来的青菜和衣服。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的五颜六色的筒裙,这时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浴罩”浮在水面上,她们有时还在水中戏嬉,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
笑对生与死
坐上竹排在小河上漂流,看着河边一簇簇翠竹、绿树,和眼前的这一切,就仿佛漫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
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都会有座或大或小的寺庙,他们崇尚的小乘佛教由缅甸传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死后就要在地狱里受尽苦难。”所以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傣族人,对人十分友善。西双版纳傣族的男子都要在少年时当一次和尚。寨子里的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就要进寺庙学习傣文、教规、诵经,经过几年的修行,他们就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了。成年后,他们可以还俗成家,有的则继续留在庙里深造。寨子里的每家轮流为和尚们送饭,遇到寺庙里举行活动时,每家都要来帮忙,其费用也由各家来分担。
傣族人最隆重的佛教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这时人们每隔7天就要祭佛一次,寨子里的人们先将寺庙修整一番。祭佛当天,天刚刚亮人们就赶到庙里,男女老少点烛焚香,拜佛诵经,祈求佛祖保佑。诵经的大和尚把象征吉祥的水洒在善男信女的身上,使每个人从心底得到极大的满足。
晚上,能歌善舞的傣家少女,就聚集在寨子里的公用竹楼上尽情地欢舞。透过傣家少女优美的舞姿,借着晃动的灯光,我看见在竹楼的一角摆放着几个新做的棺材,这些是寨子里的人为防不测而准备的。眼前跳动的身影,焕发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之快乐,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或许,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恐惧,生的欢乐才如此真实,生的片段才如此灿烂!
Ⅵ 芭蕉是什么样的
芭蕉果皮呈鲜黄或青黄色,梳柄完整,无缺只和脱落现象。单只芭蕉果实丰满、肥壮、色泽新鲜、光亮、果面光滑,无病斑、无虫疤、无霉菌、无创伤,果实易剥离,果肉稍硬。用两指轻轻捏果身,富有弹性的为成熟适度果。
好的芭蕉一般入口柔软糯滑,甜香俱全的为成熟适度果;肉质硬实,缺少甜香的为过生果;涩味未脱的为夹生果,肉质软烂的为过熟果。
芭蕉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6)芭蕉花衣服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芭蕉的营养价值:
1、芭蕉含有大量糖类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可充饥、补充营养及能量。
2、芭蕉富含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及肌肉痉挛,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
3、芭蕉能清肠热,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等症。
4、芭蕉能缓和胃酸的刺激,保护胃黏膜。
Ⅶ 关于芭蕉花的资料
芭蕉花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分布我国台湾,味甘淡、微辛,性凉;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目录[隐藏]
原料介绍
营养分析
制作指导
食疗作用
各家论述
动植物形态
散文
简介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 甘谈微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酸咸。" 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 ③《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微辛。" 采收和储藏 花开时采收,鲜用或阴干。 资源分布 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编辑本段]原料介绍
芭蕉花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头近头状,光滑。具有独特的鲜甜味。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关人群 1. 适宜身体虚弱、精力差、免疫力低下、易生病者。 2. 凡火旺泄精、阴虚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者皆禁用。 食物相克 芭蕉花忌鱼、羊、生冷、蛋、蒜。 相关人群
[编辑本段]制作指导
治心痹痛 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 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 芭蕉花二钱。水煎,点水酒服。 治怔忡不安 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 治肺痨 芭蕉花二两,猪肺半斤。水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治心绞 痛芭蕉花半斤,猪心一个。水炖服。 治胃痛 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二次。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芭蕉花味甘淡、微辛,性凉; 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其他相关 巴戟天,《别录》云:“生巴郡”,则“巴”或指产言。“戟天”者,或与本品能治阳痿有关。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日华子本草》 治心痹痛。 《滇南本草》 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分类草药性》 治头眩昏,气痛,散血。 《岭南采药录》 治红白痢,能通经。
[编辑本段]动植物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编辑本段]散文
《芭蕉花》——郭沫若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下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色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