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肾俞怎么读
肾俞,读音shèn yú。
shèn,声母sh,韵母en,声调四声。
yú,声母y,韵母u,声调二声。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取穴方法:人要直立或正坐,然后吸气,摸到肋骨的下缘,在侧腰部,沿着肋骨的下缘画一条水平线,交叉在腰两旁的肌肉上,这就是肾俞穴。
(1)肾俞穴的简单取穴图片扩展阅读
配伍
1、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2、配关元、三阴交、太溪、水泉主治月经不调;
3、配中脘、天枢、足三里主治五更泄泻;
4、配委中、太溪主治腰痛。
⑵ 怎么样找到肾俞穴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⑶ 肾腧穴的具体位置
肾俞穴位于膀胱经上,在后正中线(督脉)第三胸椎下旁开1.5同身寸,左右两穴.伸直手掌,5指并拢,以食指第一指关节为标准横量,食指到小指的宽度为3同身寸.建议参考针灸学上的示意图。
⑷ 怎么样最简单,找到肾俞穴
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⑸ 怎么样最简单,找到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着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着《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着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⑹ 肾俞穴是怎么按摩的
肾俞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即第14椎下,自背正中线旁开各1.5寸。
按摩时,患者取坐姿,用双手拇指罗纹面接触肾俞穴,先向下按压,然后相对挤,同时做环形揉动,以酸胀、痛为度,此为挤揉法。或用双手拇指罗纹面轻按穴位上后,快速向志室穴方向分推,手法要求柔和,每侧50次,此为推法。
这样按摩有补益肾气、强腰利肾、益精安神之作用。故针灸医生视为强壮腰肾之要穴。
⑺ 怎么样最简单,找到肾俞穴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这是寻找肾俞穴较为直接和简单的方法。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按摩肾俞穴降血压。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7)肾俞穴的简单取穴图片扩展阅读
虽然肾俞穴所治疗的病症有很多,但肾俞穴最主要还是用于慢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最好。在中医理论中,肾病可分成“水肿”和“淋证”两类,《黄帝内经》中将“水肿”直接被称为“水”,主要是指肾性水肿,而淋证的范围比较广泛,各种尿异常都是淋证的范畴。
中医认为,无论水肿还是淋证,基本的病机都是在于肾与膀胱。如果人体的肾阳虚衰或膀胱气机不利时,身体里的水就不能正常地进行气化和吸收,也就不能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身体水肿及小便异常的情况。因此,肾病的治疗基本原则就要以温肾阳,利膀胱为主,而艾灸肾俞穴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⑻ 怎么按摩肾俞穴保护肾脏
在中医理论中,肾被称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很多男性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的原因,常常忽略了对肾的护理,从而引起其他身体问题。中医认为,常按摩以下4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1.关元穴
位置:肚脐下3寸处,被称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
按摩方法:首先以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效果:关元是男性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
2.肾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按摩方法:把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慢慢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为宜。
效果:按揉肾俞穴对治疗腰膝酸软和性冷淡有一定的效果.
3.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底中线前1/3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按摩方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效果:经常按摩此养生穴位,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4.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按摩此养生穴位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