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画人物怎么画
国画的人物技法有很多,大概有白描画法、工笔重彩画法、写意画法三大类。
具体技法介绍:
白描画法:古代被称为白画,战国时期的帛画就采用白描的形式,唐朝时期的吴道子把白描线条发展的淋漓尽致,结构的粗细轻重富有变化,衣服的褶子富有动感和厚度感,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明嘉庆年间又出现了十八描,是之前的画法加后来融入的一些画法结合形成的。
工笔重彩画法:工笔重彩画法在色彩上比较厚重,造型又比较细致工整,多用来做装饰品。具体步骤是先用熟纸或者是绢起稿画出具体的人物形象,之后再勾线,人物画完整就开始进行分染底色,着色,罩色,提色。
写意画法:是用笔先勾勒出大致的线,最后再进行渲染,墨色一层层逐渐加重,先画线和色面,保持整体结构的统一,写意画法比较突出作者的意境。
注意事项:
国画无论用哪一种技法,用墨都需要慎重,因为在生纸上作画,不能够改动。
上色的时候也需要慎重,根据具体的人物明暗关系去表达人物的精神和状态。
② 怎样画国画荷花 简单
画国画荷花方法/步骤:
睡莲莲花画法:
1、淡墨染荷叶;
2、浓墨勾叶筋;
3、曙红点花瓣;
4、胭脂描花纹。
③ 水墨画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简单又漂亮水墨画的画法,首先要勾勒出轮廓,然后上色要注意虚实,远近关系,一步一步深入刻画,具体画法如下:
1、根据已经学过的组合树的绘制技法,双勾法画出两株高低错落的树,并在右边画第三株树,两组树形成呼应关系。
④ 国画怎么画竹子简单漂亮
国画竹子绘画步骤如下:
1、画竹之前应对纸深思,直到构思好整体画面,胸有成竹后方可动笔;一阴一阳谓之道,画要分阴阳虚实,知白守黑,故先画淡墨竹枝,便于发展和收拾,注意中间部分的竹节较长, 上下两端的竹节较短。
⑤ 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步骤如下:
1、起铅笔稿的时候,应该避免直接在云母熟宣上起稿子。通常应在草稿子上起好草稿,待线条定下来后,再拓印到云母熟宣上。
拓印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是直接把云母熟宣覆盖在你的草稿上,用铅笔把线稿蒙着描下来。如果你有拷贝台,则比较好描线条。
(2)是把草稿背面用2B铅笔全部涂黑,然后把草稿覆盖在云母熟宣上,用笔使劲在草稿上走一遍线条,这样当你把草稿纸移开以后,云母熟宣上就留有铅笔稿的痕迹了。
(5)简单的国画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工笔画的材料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排笔、联笔。
4、熟宣或熟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笔画
⑥ 简单好看的国画有哪些
有山水画、飞鸟图、花卉图,以简单的花卉图为例,画法步骤如下:
1、线稿,画画自己处理线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处理线稿时需要对色彩的深浅有个大概的构思,不能单纯认为是对着线稿上色。
⑦ 国画里面的燕子怎么画
国画燕子的画法,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种画法:
1、先调中等墨色,笔尖蘸浓墨。一笔点头(图1)。
⑧ 中国画人物画怎么画
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 一为白描画法。二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 。
1、白描法画法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 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 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 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 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 感。北宋画家李公麟可称是白描画法得代表性人物,下图是李 公麟的“维膜演教图”,把线条的特色,发挥到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 着作“绘画发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种描法 是指: 1. 行云流水描 2. 高古游丝描 3. 铁丝描 4. 柳叶描 5. 琴弦描 6. 蚂蝗描 7. 混描 8. 橛头钉描 9. 曹衣描 10. 钉头鼠尾描 11. 折芦描 12. 减笔描 13. 战笔水纹描 14. 竹 叶描 15. 橄榄描 16. 蚯蚓描 17. 枣核苗 18. 枯柴描
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 袖)领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后来逐渐 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 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 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是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
2、工笔重彩画法
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 性的画法,如下图是晚唐周的簪花仕女图即为典型的作品 画工笔重彩法适宜使用熟纸或绢,通常可分成六个步骤:
(一)起稿: 先用铅笔或炭笔在稿纸上将人物造型画正确,修 改完美后将画纸蒙在上面覆描。
(二)钩线: 钩线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为钩勒法,就是先用淡 墨钩出轮廓线,着色后再用重墨或重颜色把主要线条重 复钩勒一次,这种方法不怕着色时把原来的线条遮盖, 画起来较方便另一种称为钩填法,就是用浓淡墨色把 线条钩好的轮廓里面,不可将颜色盖住墨线,这种方法 钩出来的线条流畅,但填色较费工夫。
(三)分染底色: 为了表现面部和衣褶的凹凸起伏变化,在暗 处先分染一次重色,面部可以用赭色分染,方法是珠一 只笔蘸赭石,一只笔蘸清水,先用颜色笔局部染色,即 用清水笔推开仕女的面颊可先用洋红分染。
(四)着色: 传统仕女的着色法近似京剧人物的化装,称为三 白法,即额鼻和下颚三部分晕白粉眼眶和面颊用色比 较夸张,多用洋红朱膘藤黄,调少许白粉男子的脸用 赭石朱膘和藤黄,加少许白粉。
(五)罩色: 在渲染和着色之后,为了使色调统一或补救某些 不协调的部份,如脸部常用淡赭石平涂一或两遍。
(六)提色: 在最后完成之前对重点部份再作加工,如眼睛口 角或鼻等,使其更为突出画仕女面部在三白的部份再 加白粉,有时可从纸的背后托染白粉,以加强面部的粉 的粉白效果, 一般常用于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染色法有:罩(平涂色) 窄染(窄小范围的分染)宽染接染叠染掏染(染背景底色而预 留出前面人物)染(染儿童或妇女面颊,着色时旋转用笔,使 颜色逐渐变淡变无,又不留笔痕)。
3、写意画法
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 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画家梁楷发展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 ,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 作品“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皆运用豪放而简洁 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近代自扬州八怪以来,也 有不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的画家,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 个主要潮流。
画写意人物宜选用生纸,通常先以炭笔在画纸上轻轻钩画 轮廓(如已熟练,则不必用炭笔钩轮廓),然后蘸墨先画主要 的线,涂上大的墨色面逐渐加重,再画次要的线与色面,尽量 避免用琐碎的笔墨,以免破坏整体统一。
在生纸上作画,一互失败了就很难修改,故用笔用墨时, 必须考虑整体的调和该强调的地方(如眼睛)必须画得传神。 用墨画后,再上产色,着色燎应慎重,依据人物的结构、明暗 的关系来表达彩色,才能增加色彩的变化,活生生地反映人物 的精神和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