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这是什么鸟, 捡到的不会飞了,我该怎么办,不想看它死掉。。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绣眼鸟。你可以饲养它。
完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 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
以混合粉料为主,同时喂给水果、青菜和昆虫、蛋米和熟甘薯。夏季饲料中加些熟绿豆粉。豆粉与蛋黄的配比为70%豆粉拌30%蛋黄。换羽期间用豆粉500克加20个蛋黄和少量虾、瘦肉、食盐与1个蛋壳,炒熟或蒸熟。冬季加喂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玉米粉加豆粉做成“窝窝头”。绣眼鸟喜甜食,可在混合粉料内加白糖,也可加构祀粉、甘薯粉。每天每只绣眼鸟进食混合粉料2.5~3.5克、水5~6毫升、水果8-10克。
❷ 绣眼鸟能被称为相思鸟吗
绣眼鸟不能被称为相思鸟,二者有区别:
一、外形特征不同
1、绣眼鸟: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绣眼鸟是小型食虫鸟类 ,体型及颜色都很像柳莺。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
2、相思鸟:相思鸟属的典型特征为嘴形粗健,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曲;鼻孔不被羽毛掩盖;翅较尾长;尾略呈平尾状或叉尾状,而且外侧尾羽向外弯曲;尾上覆羽较长;跗跖细长;两性稍有不同。
二、生活习性不同
1、绣眼鸟:完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 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
2、相思鸟:常成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竹林或灌丛中,林缘很少见到。在有沟谷的地方,常于清晨到溪沟旁的灌丛中活动。日出后,它们才离开沟谷,飞往较高的山坡去。常在树丛下层寻食,有时亦到树林中层或树冠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雌雄常形影不离。雄鸟此时鸣声多变,音调悦耳,并常站在灌木顶上,抖动其翅膀,激动地耸起体羽高唱,歌声美妙动听。
三、分布不同
1、绣眼鸟:主要分布自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和非洲。在林间及林缘附近耕作区较多。
2、相思鸟:相思鸟属为典型的东洋界鸟类,在中国内分布较广,西自西藏东南部,直到东部沿海各地,北自甘肃和陕西等省的南部,南到云南、广西、广东。
❸ 懂鸟的人帮我看看这是什么鸟吧~
应该是橙翅噪鹛。噪鹛属鸟类多为杂食性,以昆虫、野果、种子等为食,你可以试用面包虫、蝗虫、肉沫等饲养,它们应该也吃宠物店的画眉饲料。
鸟种:橙翅噪鹛
学名:Garrulaxelliotii
英文名:Elliot'sLaughingthrush
分类:鸟纲、雀形目、莺科、噪鹛属
描述:中等体型(26厘米)的噪鹛。全身大致灰褐色,上背及胸羽具深色及偏白色羽缘而成鳞状斑纹。脸色较深。臀及下腹部黄褐。初级飞羽基部的羽缘偏黄、羽端蓝灰而形成拢翼上的斑纹。尾羽灰而端白,羽外侧偏黄。亚种preswalskii头顶色较淡,下体褐色较重,翼斑及尾缘略红而非偏黄。
虹膜-浅乳白色;嘴-褐色;脚-褐色。
叫声:悠远的双音节和三音节叫声及群鸟的吱吱叫声。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至西藏东南部及印度东北部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从大巴山、秦岭及岷山往南至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亚种preswalskii分布于从甘肃北部祁连山区南至青海东部。常见于海拔1200~4800米所有森林类型的林下植被。
习性:结小群于开阔次生林及灌丛的林下植被及竹丛中取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❹ 这是什么鸟啊坐标广州
一楼回答错的。这是暗绿绣眼鸟,广州人俗称“相思仔”,不是一楼所说的红嘴相思鸟和银耳相思鸟两种。暗绿绣眼鸟为常见留鸟,市区随便一看一大把的那种,以下为暗绿绣眼鸟图片——
暗绿绣眼鸟
如有用请采纳。
❺ 请问一下各位大神,这是绣眼鸟吗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绣眼鸟没错。
绣眼鸟 体型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
雌雄相似。
❻ 看到了一只小鸟哪位大神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鸟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绣眼鸟。
绣眼鸟形态特征 :
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绣眼鸟是小型食虫鸟类 ,体型及颜色都很像柳莺。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
筑巢于高树的枝杈处,呈杯状,卵呈斑杂状。它们都是夏候鸟,在林间及林缘附近耕作区分布。每年春夏季在我国繁殖,常见种类有暗绿绣眼鸟及红胁绣眼鸟。
❼ 飞到家里的鸟,不肯离开就让她住进了笼子里。请问这是什么鸟种,还有后面应该怎么办急急急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绣眼鸟。
绣眼鸟 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的97种鸟类的统称。体形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 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
,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 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
❽ 怎样分辨暗绿绣眼鸟的公母
1、头部会发现,雄鸟的额头会比较宽,头顶的羽毛比较薄,白色眼圈宽而隆起,而雌性绣眼鸟与雄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2、绣眼鸟雌雄羽色虽然相近,但雄鸟的黄斑色泽较深,形状也较长,雌鸟的偏淡黄而且不够艳。观察的仔细,会发现雄鸟腹部至尾根有一根很细的纵向黄羽线,而雌鸟则没有。
3、雄性的绣眼鸟羽毛会紧贴身躯,有修长的感觉,而雌鸟的体型则显得比较浑圆。此外还可以对比其叫声。雄鸟的叫声铿锵有力,而且延绵不断。例如雄鸟的叫声中会带有尾音,听起来就像唧切—唧切,而雌鸟的叫声多为唧,唧声。
生活习性
1、迁徙:中国北部地区多为夏候鸟,华南沿海省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主要为留鸟。
2、习性: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喜欢成群,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在次生林和灌丛枝叶与花丛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时围绕着枝叶团团转或通过两翅的急速振动而悬浮于花上,活动时发出‘嗞嗞’的细弱声音。
3、食性:以昆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鞘翅目金龟甲、金花甲、象甲、叶甲、叩头虫和蝗虫、蝽象、蚜虫、瓢虫、螳螂、蚂蚁等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也吃蜘蛛、小螺等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
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松子、马桑子、黄莓、蔷薇种子、女贞果实、花瓣、草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夏季主要以昆虫为主,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❾ 这只鸟叫什么名字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绣眼鸟的幼鸟。
绣眼鸟 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的97种鸟类的统称。体形小,体长90~122毫米;嘴小,为头长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弯;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有角质硬性的纤维簇;翅圆长;尾短;跗蹠长而健。雌雄相似。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多数种类低声嘁嘁喳喳,但有几种高声转鸣。 绣眼鸟的嘴细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虫,亦食少量浆果。在林间及林缘附近耕作区分布。分布自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和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