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图片 > 蒙古女人图片简单画

蒙古女人图片简单画

发布时间:2022-10-08 06:32:17

⑴ 蒙古包怎么

蒙古包画法如下:

工具/原料:纸、笔、颜料。

1、首先画出蒙古包的三角形的顶,画出上面的弧线后,往下画出主体轮廓。

⑵ 关于蒙古历史演变介绍

蒙古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 文化 ,据 传说 ,蒙古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即有文字可据的历史记载,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文章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匈奴时期

早期的亚洲大陆腹地的蒙古地区有三大以游牧为生的部落:月氏、匈奴、东胡。前209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建立了蒙古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匈奴成为强大的游牧部落,并与中国的秦朝、汉朝长期对立。然而,强大的游牧帝国并没有长久。经过激烈的内部纷争和外来的军事打击后逐步走向衰落,虽然在东汉初期由于中国内战而统一并连年入侵,但是后来在48年匈奴分成南北两个匈奴,155年在鲜卑人征伐下北匈奴崩溃,最终在158年被丁零人打败;在216年南匈奴被曹操一分为五。秦、汉帝国在漠南地区南部设置郡县。

鲜卑时期

鲜卑的渊源尚无定论,一说认为其属于汉文史料上所谓的东胡部落之一。在2世纪中期,鲜卑在檀石槐的领导下崛起,并而建立了鲜卑国,占领了蒙古地区和中国汉朝北部的一些地区。并进一步渗入魏晋时期的中国北部边疆,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分别有有慕容鲜卑、秃发鲜卑、乞伏鲜卑、段氏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建立的国家;386年,鲜卑的一支拓跋建立北魏,统一了五胡十六国之后的中国北部,维持统治直到581年。这个时期在蒙古地区活跃的民族还有敕勒。

柔然时期

402年,拓跋鲜卑的别支(奴隶)柔然的首领社仑称可汗。在之后的一百年中柔然称雄蒙古草原。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柔然汗国崩溃。

突厥时期

552年突厥击败柔然汗国成为蒙古地区的新兴王国。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汗国。并在屡次与隋朝的战争战败而走向衰落(参见隋与突厥之战);虽然在隋末唐初时因中国内乱而盛极一时并连年入侵,但是最终在630年,东突厥被唐朝征服并纳入疆域,但681年东突厥复国,并对武则天的武周连年入侵,对武周的边疆造成不同程度的摧毁。

回纥时期

回纥是敕勒的一小部分,原是突厥下属的部落。唐天宝三年(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帝国军队的协助下,推翻了突厥汗国,杀突厥白眉可汗 。一开始唐和回纥的关系以和平为主。不过也在762年趁机敲诈混乱中的唐朝,并以掠夺洛阳城为条件收复洛阳从而对剿灭安史之乱起到一定作用。9世纪时,因为长期对吐蕃的战争造成内乱,加上统治无道而最终被黠嘎斯在840年出动十万重兵灭亡。

黠嘎斯和阻卜时期

黠嘎斯灭亡回纥后,一部分回纥人因亡国而南迁契丹,大部分回纥人西迁中亚的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邦。少部分留在原地,期间大漠南北都被黠嘎斯占领,其东部有突厥语族的阻卜部落,一直到924年被耶律阿保机打败。

契丹时期

契丹最早见于史籍是405年,渊源尚无定论,根据汉文史料的记录自称“青牛白马之后”,一说渊于段氏鲜卑部。907年,耶律阿保机称可汗。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国,因契丹人聚居区是在辽水上游一带,而且938年之后统治了当时中国的燕云十六州,所以被当时的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俗称为“辽”,后来北宋人也沿袭此叫法,到1125年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国为女真人所灭。大中央胡里只契丹国盛时疆域包括蒙古地区的大部,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北至今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和北宋接壤。

前蒙古时期

1125年辽被从前其下属女真人的金国击败,耶律大石收拢残部西迁中亚建立西辽。此时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地区归女真人的金国,而蒙古草原依然是的突厥语族和蒙古人的部落。13世纪初蒙古人逐渐强盛,并在蒙古尼伦的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带领下于1206年最终成功消灭各部,并建立了大蒙古国,作为蒙古族历史的正式开始。后来发动了数次侵略战争,在1211年—1216年重创金国,并在1217年—1229年继续侵攻金国,在1205年—1227年间七次入侵西夏而最终彻底灭亡西夏、1218年灭西辽之后,在1219年底—1223年侵灭花剌子模帝国和高加索诸国和基辅罗斯诸国、后返回灭西夏,在1231年入侵高丽,在1234年3月9日彻底灭亡金国。

大蒙古国

1196年—1204年铁木真陆续征服塔塔尔部、泰赤乌部、蔑儿乞部、乃蛮部、克烈部等诸说突厥语的游牧部落,并且在1204年使汪古部归顺,并于1206年在蒙古地区建立“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很快占领了蒙古地区,并四处出征,在历代大汗的努力之下,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

大元王朝

1271年蒙古帝国黄金家族的拖雷的四子忽必烈在中国地区建立了大元帝国;当时蒙古人称之为大元大蒙古国。在此前后蒙古帝国分裂成若干互不隶属的四大汗国,其中大元帝国(拖雷汗国)具有全蒙古宗主国意义上的地位。蒙古高原地区隶属大元帝国治下。

鞑靼汗国时期

明朝成立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塞外,戈壁沙漠北部是蒙古人北元和1388年北元覆亡之后而分裂出来的鞑靼和瓦剌和兀良哈的活动范围,南部则是明军对抗北元的前线。15世纪末,东部蒙古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实现“中兴”。

1572年,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玉泉区境内建“库库和屯”城,从此土默特部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订立的藩属关系,阿勒坦汗被奉为“顺义王”。明政府于万历年间赐汉名“归化”,意思是蒙古族归顺,服从明朝廷的统治。

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清朝时代

1618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大蒙古国察哈尔部。努尔哈赤死后其子孙于崇德元年(1636年)建立大清帝国,并最终消灭南明,征服全中国。其间塞外的蒙古诸部有的与清朝统治者联盟、联姻,如科尔沁部;有的则被清朝征服,如喀尔喀部、和硕特部、卫拉特部、察哈尔部、准噶尔部。最终当时整个东亚地区的蒙古部落隶属于清朝的治下。

清代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称之为外札萨克蒙古(漠南蒙古十六盟)和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前者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部分。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一词指内札萨克蒙古49旗,外蒙古则指喀尔喀4部(有时也包括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兴安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后来国共内战中华民国离开大陆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设内蒙古自治区。

清朝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旗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盟旗中地位最高是各旗札萨克与藏传佛教的呼图克图。

关于蒙古历史演变介绍相关文章:

1. 中国古代100件历史大事件

2. 中国历史朝代顺口溜

3. 关于历史的手抄报简单

4. 历史时间六大记忆法

5. 传统蒙古族装饰壁画图片大全

⑶ 求一幅画(或者照片)来源,一个小女孩和骆驼在草原上一起笑,很有感染力

你说的是还要骑在马背上?那么若果一定有骆驼,骆驼可以作为背景处理,远远的有一个大概轮廓处理就行了这样不会喧宾夺主了。

⑷ 蒙古族女孩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大方,开朗,会骑马的有点野。

⑸ 蒙古国女人

手淫就是要把精强迫性抽出来,精髓、脊髓、脑髓、骨髓同体,相当于一个连通器,这是人的灵魂,神经系统大动脉。精被强迫性抽出来,就好比把脑髓、脊髓、骨髓抽出。这就是为
什么头痛蒙蒙的,睡不着,因为神经系统被打乱了。肾主要回收心脏的血液同时过虑垃圾排出体外(尿),还要生精血滋养五脏。手淫后精髓流失太多。肾功能负载加重,精血滋养不足到至心机不能正常工作。于是情绪激动、胸闷。

中医上讲,人体气官肝、胆、脾、胃、肾、对应的人的情绪就是恨、怨、脑、努、烦。肝滋养不足人容易嫉妒,同时眼睛干涩,失眠,眼睛无神、肾气不足人容易情绪激动,心烦发脾
气,同时腰酸乏力、没劲,记忆力减退,学习上不去,工作上表现就是力不重心。骨髓滋养不足到致骨密度不达标,于是关节疼痛,腿脚无力。

手淫者一般通过看黄片,黄图,黄文来促成手淫,意识里淫念很重,淫念到致性欲旺盛,同时促进肾气消耗。这就是心里垃圾,加上肾虚,很不容易入睡,白天意识里全是邪淫的画面
,一但入睡就做春梦。由于手淫者长期撇精以得到快感,到至精关韧带变松,这叫精关不固,于是梦中大多遗精,重者只要涉黄就滑精。手淫久了时间不长就射精,这都是精关不固早泄,更是加重精的流失。

手淫与夫妻生活的区别就在于手淫是欲望,是非常容易失控的,而手淫流失的精液是用来供给五脏六腑的,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再手淫纵欲。发展下去就是整天头痛,腰酸。社交恐惧,尿黄、尿出泡沫(前列腺)、脱法、失眠加重、眼睛疼痛干涩难耐。再发展下去就是关节痛,每天上火。性生活上表现为,早泄,勃起不坚、射精无力,重者精子存活力低,无生育能力。有些人站立不到十分钟就想躺下。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吃药来达到性目的。纵欲下去就中风,偏瘫(嘴歪、语音不清、五官变形)、最终就是坏疽。到医院只有切肢。生命及将结束,希望引起手淫者的重视。当下就是远
离黄源,断掉手淫。不断克服最终康复!

这是当下好多人不明了手淫的危害造成的,生理课本上还说适当手淫可缓解压力,这都是无稽之谈,手淫是有隐的,现在黄源这么发达,一惹上必手淫。根本做不到适当。戒除手淫不
可手软,必须断除黄源,多为父母分担。多做义工。让善念战胜淫念。让性欲减退,达到心地清静、少生欲念的培界。网无事做就上戒色吧,青少年身体发育时间,戒色是事在必行。有时间看下。彭鑫中医博士《伤德、伤身、伤命的根本症解》讲座,希望你有时间就看。

⑹ 清王朝时候的孝庄太后,她的真实容貌到底是怎样的

随着宫廷类电视剧的热播,清王朝时候的孝庄太后也不禁被人们关注起来。很多电视剧中播出的孝庄太后长相都是十分漂亮的,所以有很多人好奇孝庄太后的真实容貌,到底是不是跟电视剧里面一样好看。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孝庄太后的样貌也被我们成功的复原出来,以我们现在的审美来看,孝庄太后的样貌并不是那么好看。

孝庄太后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子,她从来不把心思放在后宫女人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上面。她深深的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她把主要心思全放在了如何培养儿子上面,希望把儿子培养得更好,使儿子以后做一个明君,可以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并且孝庄太后虽然做了皇太后,但是她在生活中也十分朴素,并不喜欢那些奢华的东西。在国家碰到困难的时候,也拿出自己节省的银子来帮助受灾的人民,真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

⑺ 蒙古袍怎么画简笔画

你可以参考这套有关草原的简笔画,手机用户看不到附件。


⑻ 怎样画蒙古人

1、抓住服饰特点:

蒙古族男女衣着款式相似,都穿长袍,长袍右开襟,不开权,袖长而窄,高领,袍子的袖口、领子、袍边都缝有图饰。讲究的男子穿长袍时都扎腰带,并且在腰带右侧佩挂一把别致的蒙古小刀,腰带左侧挂烟荷包及打火用具,显得英健而晓勇。蒙古族妇女的袍子多为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长袍的领口、袖口、胸襟、下摆均有搭配刺绣。蒙古族妇女爱好装饰,喜欢留长辫,姑娘时梳两根,也有的梳十几根,都喜欢在发辫上用绸缎绢做成长穗,也有挂附金圈、银圈、铜片、碧玉、珊瑚的。有钱人非常讲究首饰,佩戴珠宝、金银制作的耳环和手镯、戒指、项链。

2、抓住面部特征

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着特征之一。

3、抓住生活场景:蒙古包、牛羊成群、骑马等


⑼ 忽必烈有几个女人

在忽必烈的晚年,他的个人生活也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和不幸。他最钟爱的妻子察必在1281的去世使忽必烈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察必所生的儿子真金早已被立为皇太子。察必还是忽必烈妻子当中唯一在太庙中立有牌位的女人。在忽必烈统治初期,察必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助手。也许是纯粹的巧合,但是不可否认,在她死后,忽必烈个人,乃至整个中国都遭受了一系列的激烈变故。察必或许不能防止这些灾难的发生,但是她也许能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遏制忽必烈当时做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决定。

南必在察必去世后成为忽必烈的正妻。她是察必的一个远房亲戚。可能是察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恶化后,亲自选定她做自己的继任者。遗憾的是,我们对她的继任者的了解远不如对她的那么多。据说,在忽必烈日渐衰老的时候,南必曾自己做出重要的政治决定。可能因为对察必和其他亲属去世感到忧伤和失望,忽必烈晚年很少见人,他的朝臣不得不通过南必向他呈送报告,而她则把忽必烈的决定和命令转告给他们。汉文史料显示,忽必烈在病重时,曾允许她以他的名义发布诏令,但他们并没有指出哪些具体决定是由南必做出的。和当时其他许多蒙古皇后和贵族一样,她个人是非常自信的,在政治上是很有影响力的。

关于忽必烈其他妻子的记载很少。传统上,蒙古可汗有四个斡耳朵,忽必烈也不例外。他的第一个妻子帖古伦,在他1260年成为大汗之前就去世了。他的最着名、最有影响力的妻子,察必和南必,同属于第二斡耳朵。察必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南必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察必的儿子真金被选定为忽必烈的继承人,另一个儿子朵儿只,先于他父亲而死。其他两个儿子,忙哥剌和那木罕,都未被选定为继承人。但是,我们看到,忽必烈对他们有足够的信任。忙哥剌被立为安西王(今陕西省),那木罕则是北安王。忽必烈曾派遣他们参加了几次重要的军事远征。他的其他几个儿子,其中包括脱欢,也承担了重要的军事任务,但是他们也受到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影响。例如,忙哥剌的儿子和继承人阿难答,就是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中被抚养长大的。而且,根据拉施都丁的记载,在他成年以后,他使自己率领的十五万军队中的大多数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对于南必的儿子,我们一无所知。同样,对忽必烈第三和第四斡耳朵的妻子,除了她们生了另外七个儿子外,其他方面的情况我们也是一无所知。

察必无疑是忽必烈最钟爱的妻子,她的去世和皇太子真金在1285年的英年早逝,不仅令忽必烈心碎,而且破坏了他的皇位继承计划。察必的突出地位可以由下列事实证实:在忽必烈所有妻子中,只有她的画像留存了下来,这幅画像是由汉人和蒙古画家联合绘制的。这无疑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忽必烈晚年在决策方面会反复无常,那是因为他对察必的去世感到深深失望。

同样使他感到悲哀的还有他最喜爱的儿子真金的去世。真金是他亲自选定的继承人,他曾精心培养他,以便将来承担大汗和中国皇帝的重任。真金的老师由当时一些最着名的人物担任,他所学习的科目从中国历史到佛教,无所不包,这一切使他完全有能力承担统治帝国的重任。然而他刚过四十岁便去世了,这场变故使忽必烈心灰意冷,并使整个朝廷充满阴郁的气氛。真金的儿子铁穆耳后来被选定为忽必烈的继承人,并于1294年成为中国皇帝,号成宗。

忽必烈的女儿只有两位在历史上被提及过,我们不清楚他到底一共有几个女儿。不过,这一代年轻的蒙古宫廷女性对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伦开始,一直到察必,蒙古女性都是很强有力的。然而,忽必烈的女儿在政治上没有发挥过任何作用。或许她们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而汉文化严禁妇女参政,并极力限制她们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也许忽必烈的女儿根本就对政治缺乏兴趣。不管最后的解释是什么,中国史学家只记载了忽必烈两个女儿的名字。据记载,妙严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成了一位尼姑,住在北京西山的潭柘寺,死后葬在那里。她拜观音菩萨,“日夜热心事佛,虔诚地叩头,以至于石阶上她的额印和脚印清晰可见”。她的画像曾悬挂于这所寺庙的殿堂上,一本印刷于1935年的北京指南说,当时她的画像还原封不动地挂在那里。忽都鲁揭里迷失是忽必烈的另一个女儿,她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如前文所述,她父亲用她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他把她嫁给了高丽国王,这场婚姻加强了元廷和它的高丽属国的联合。对忽必烈女儿的其他故事我们知之不多,但是可以肯定,她们无法和忽必烈同时代以及以前的那些自信且富有个性的其他女性相比。

个人的不幸加上国内外决策的失败,使忽必烈感到沉重的压力,也使他越来越转向穷奢极欲,寻求安慰和满足。宫廷宴会变得越来越奢华。宴会菜肴是以肉食为主的蒙古菜。为了使忽必烈感到舒心,日常饭食也是精心制作且相当奢侈。煮羊肉和烤全羊是两道必上的菜,再加上其他肥腻食物作为肉食的补充。一顿典型的膳食可能包括烤羊羔肉、鸡蛋、藏红花拌生菜、烤薄饼、糖茶、忽迷思(马奶酒)以及一种用小米做成的啤酒等。宴会饮食自然更加精致。蒙古人从不在乎暴饮暴食,特别在正式场合更是这样。暴饮暴食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例外。蒙古可汗历来都酗酒,而此时忽必烈也养成了这种恶习。他暴饮忽迷思和葡萄酒,使他更无法解决面对的政治危机。

他的饮食习惯也造成了健康问题。在他最后十年的生活中,他一直被肥胖病和由此带来的其他疾病所困扰。1280年刘贯道为他画的像已经显露出他的肥胖体态,但在13世纪80年代末,他的饮食习惯真正使他陷入了麻烦。他胖得不成样子,并开始遭受痛风和其他疾病的折磨。他的酗酒习惯更加重了他的身体疾病。马可·波罗是曾亲眼目睹蒙古宫廷无节制宴饮场面的人之一。忽必烈和其他许多蒙古人一样,无法节制他的酗酒习惯,特别是当他被悲痛和衰老控制的时候,更是如此。他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疗他的病症,从东南亚的药物和医生到高丽巫师,什么都用过了,但是都没有解决问题,而他暴食暴饮的习惯依然如故。

衰老、倦怠、失望和酗酒无度终于敲响了他的丧钟。汉文资料显示,早在1294年以前,他就极为沮丧消沉。他甚至拒绝接见那些按惯例来向大汗拜年的人们。他的军中老友伯颜到元廷拜访他,希望使他振作起来,但是没有成功。忽必烈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在他八十岁那年的2月18日,他死在他宫中的紫檀殿。亲王和高官纷纷来到元廷表示哀悼,向忽必烈的孙子和继承人铁穆耳即后来的成宗问安。蒙古汗廷接着召开了忽里台选举继承人,但它实际上只不过认可了忽必烈的选择而已。忽里台开始逐渐被中国式的选立皇位继承人的方法所取代,再次显示出忽必烈逐渐适应汉族习惯的努力。

忽必烈驾崩几天之后,一辆肃穆庄严的带篷大车开始向肯特山进发,忽必烈将葬在那里。他的确切埋葬地点未见记录,而且至今仍未发现。资料也未详细说明他的墓地的情况。这位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甚至没有留下一座宏伟庄严的陵墓。在当年的4月,他的孙子确曾要求有关官员为忽必烈确定一个适当的庙号,选择适当的地点设置祭坛。他们为已故皇帝在大都以南七里的地方修造了一个祭坛,并为他上庙号“世祖”(王朝创建者)。

⑽ 为什么唐代仕女图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呢

一种答案:隋唐时期:雍容富态、健康自然 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这一时期,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感”倾向。 从魏晋时期开始,女性之美开始获得了独立的价值,得到欣赏和珍视。荀粲曾说“妇女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在这种美德独立宣言的鼓舞下,女性开始走向对于美的自觉的追求。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抱腰”,并且用衣带来装饰,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步摇”,这样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在化妆上,最盛行的是在额间点上一个红色或黄色的“花子”以做装饰,“花子”形状各异,以叶子或花朵形状为主。花木兰从军后回到家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这种装饰的体现。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这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图中所画的女子,云鬓蓬松,上戴硕大的折枝花朵,并簪上步摇钗,衣着轻薄的花纱外衣,另佩轻纱彩绘的披帛,内衣半露,上有大撮晕缬团花,袒胸露臂。这种性感的装束在中国古代可谓空前绝后。 唐代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在化妆上,唐代女子流行画浓晕蛾翅眉,高而上扬的眉型,更加增添了女子的风韵。 第二种答案: 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就像 “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 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弄清了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以后才明白,再联想到在草原上的生活就一下子通了。当初咱们刚到草原的时候,就发现蒙古人以胖为美,。在额仑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一同传给蒙古族了。实际上,游牧民族从古到今都以养肥牲畜为职业,以“羊大”为美,当然在民族审美上就以胖为美了。

阅读全文

与蒙古女人图片简单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十一岁男孩剪什么发型图片很帅 浏览:610
凌度车价格及图片 浏览:876
动漫集体图片 浏览:116
蓝色高跟鞋配衣服图片 浏览:168
怎么拍全景图片 浏览:232
男生打dj炫酷图片 浏览:461
简单动画人海图片 浏览:107
中华美女舞蹈图片 浏览:232
简单动漫手绘人物图片 浏览:35
如何将保存的图片指定在桌面上 浏览:765
青峰可爱图片 浏览:876
动漫接吻图片素描 浏览:642
word中怎么在表格里批量插入图片 浏览:629
动漫长裙图片 浏览:568
中国风图片手绘简单衣服 浏览:438
欢迎老公回家文字图片 浏览:299
红色衣服图片动漫 浏览:123
动漫少女大便失禁图片 浏览:586
星座动漫人物图片 浏览:785
头上长草图片可爱 浏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