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鹰眼的素描画法,图片也行。拜托了,
可以吗
⑵ 给国画鹰提什么款
雄鹰表现阳刚威武之美,国画鹰常用的题字落款有:
四字名款:
雄鹰展翅。鹏程万里。
句子款:
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冲天一搏气如虹,踏浪凌波入海中。
3、莫怪雄鹰志气高,长空万里领风骚。
4、凛凛生威风,扶遥上太空。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着成信史照尘寰。
6、雄鹰展翅冲九天,燕雀低飞绕屋檐。
7、基因铸就冲天志,欲振雄风作猛禽.纵然峻岭多风雨不择檐间低去眠.。
8、盘旋九万里,万物一览中。
9、健翎绕日摩天去,利爪生烟踏海涛。
10、未有虎狮声震耳,却能潇洒比鲲鹏。
提诗款有: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画鹰步骤之一
画鹰可先从背、肩部画起,接着画翅羽,用笔要大胆果断,切忌涂涂改改,务使笔触生辣,墨色自然。
画鹰步骤之二
再画尾羽,并用中墨画胸、腹、腿,然后审视形体的趋势,画上头额线及颈部羽毛。先画好身体,把主体位置确定后,头部的动态选择余地就大,有利于贯串全身趋势。↓↓↓
画鹰步骤之三
最后画嘴(喙)、眼,添趾爪,再用淡墨渲润背羽及嘴爪等暗部,以增加层次和滋润的感觉。
嘴、眼、爪三者为鹰的精神所在之处,其中“眼”为全身精神的集中点,画时更要经意为之。画眼要紧靠嘴端,眉线须带勾而下垂,则立见精神。画鹰不见威猛,其关键就在于眼神处理不好,以至精神尽失有损全局。
⑷ 关于雄鹰起飞的诗句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咏鹰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白鹰
【唐】刘禹锡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鹰
【唐】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鹰
【唐】徐夤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鹰
【唐】章孝标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鹐断碧丝绦.
1、《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释义:心志在天边,身子却困在架子上,想要腾飞却没有机会和条件。最终总会翱翔在万里碧空之中,只是不知道谁是解开绳子的人。
2、《放鹰》
唐白居易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释义:老鹰展开翅膀非得速度很快,爪子尖利的像锥子一样锋利。
3、《画鹰》
唐杜甫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释义: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4、《咏鹰 》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释义:爪子白如雪,眸子亮似星,英姿雄风,世所稀见;它伺机待时,振羽欲飞,不飞则已,一飞摩天。
5、《观放白鹰二首》
唐李白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释义:单独飞行的时候就像一片巨大的雪花飘,可是它却可以明察百里以外的毫毛。
1、《笼鹰词》唐代·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鹰》唐代·章孝标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会使老拳供口腹, 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鹐断碧丝绦。
4、《白鹰》唐代·刘禹锡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 喝杀三声掠地来。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5、《十离诗·鹰离鞲》唐代·薛涛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1,《画鹰》
唐代: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2,《观放白鹰二首》
唐代:李白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3,《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4,《咏架上鹰》
唐代: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5,《笼鹰词》
唐代: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第1句:雄鹰击翅,因为它神往高山白云;麻雀抖羽,因为屋檐是它的天堂。
仰望苍穹,我们看到天际边的希望;关注脚下,我们体味视野中的幸福。现实中的我们,切勿好高骛远目空一切,凡事须从脚下做起;切勿只顾低首不会抬头,目标依旧悬挂在远方。
心存高远和脚踏实地是我们行进的双拐,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坚实。 第2句:不难看出雄鹰的视野,雄鹰的胸襟,雄鹰的力量,雄鹰的意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崇拜和讴歌的对象!在整个动物王国三分天下,海陆空各自拥有一位霸主。
海上的霸主鲨鱼,陆上的霸主狮子,而主宰天空的则是——雄鹰雄鹰,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动物。鹰对天空拥有统治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一直都是强者的代名词。
第3句:鹰是强劲的,鹰是敏锐的,同时,鹰也是苦难的,是艰辛的。 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所以能不甘安逸,胸怀大志。
它拒绝像鸭子那样碌碌无为,拒绝安逸的生活,而宁愿挑战环境,挑战天空。 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才有勇气明知有危险,仍然去尝试、去冒险。
在它的眼里,没有懦弱、没有屈服、没有胆怯,没有放弃。挑战是一种本性,冒险是一种享受。
也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才有凌云之志,王者之风,才有资格为王为霸,才有能力统治天空、傲视群雄。第4句:雄鹰有矫健强劲的双翼,可以不受羁绊地自由翱翔于天际,浩瀚的天地,变幻的风云,在它的眼底一览无遗;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自然有说不出的力量和勇气。
第5句:“每只雄鹰的尽头都是苍穹”,那搏击长空的意气,使他勇敢,坚强.掠过荆棘的山谷,飞过痛苦的沼泽,越过孤独的高山,踏过危险的森林……展开你拼搏的翅膀,自己去发现这世界上的酸,甜,苦,辣,自己去寻找时间的美妙.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与路线,然后奋力去实现.不要怕有人嘲笑你,你只需一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不怕困难,勇敢翱翔.无论前方多么危险,都不曾退缩,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亲身体验过才会成长.“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第6句:没有一次次的跌落深谷再次起飞,没有折翼后坚定飞翔的信念,就没有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雄鹰。第7句:这只雄鹰在山腰间盘旋,忽然一振翅膀飞过最高的山巅,它那褐色的翅膀,几乎擦着了山巅上飘动的朵朵白云。
第8句:鹰在长空翱翔,它孤傲,绝不拉帮结伙,它孤傲,从不在污浊的大地久留。它的雄心在高空中升起,它觉得地面的一切是渺小的也是平庸的。
它要创造新的空间。为了它的伟大目标,它日夜在长空搏击,直到它的生命终结,它也不会死在别的动物手中,它宁愿死在同类手中,也不愿让俗世的一切去污秽它圣洁的羽翼。
如果人能转世,我愿来世做一只雄鹰,翱翔在世俗外的广袤天空。第9句:飞越苍穹需要勇气和毅力,检讨自己,你有坚实的翅膀么? 虽然拼搏精神是雄鹰的特权,而我们只是“沧海之一粟”,但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像雄鹰一样,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肯实践,肯努力.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勇敢,让自己可以在暴风雨中自由的翱翔.“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10句:更另人害怕的是,屡立风霜的脚,铁钩般的嘴,世界上最恐怖、阴森的眼神。
不过,我恰恰喜欢的也就是这眼神,它是历经千山万水,才使脚皮如刀一样硬,百毒不侵,而铁钩般的嘴,配上它的毛和翅膀就更不用提了。最另我喜欢的是那对眼睛,在高山上放眼,那令万物俱寒,惟我独尊的气势,人看它的眼神,有一种残忍之感。
但它的高傲、坚绝对凌驾于世界之巅。第11句:一只蝴蝶欲像雄鹰般飞过沧海,没有坚实的翅膀,没有翱翔苍穹的意气;只有华丽的外衣,盘旋花朵的虚伪.现实像那无边的沧海,而我们则是那欲飞过沧海的蝴蝶,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不是雄鹰?”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曾历练,只是一群围绕在花朵旁的蝴蝶.第12句:日落西山,是鹰归宿之时。
鹰、落日、烟笼的大地。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
鹰立在高高的岩石睥睨斜阳,斜阳在它的不屑中匆匆收起自己的帷幕。在鹰的面前这太阳又是多么的胆小啊。
第13句:人们关注雄鹰飞的高不高的时候,只有少数人关注雄鹰飞的累不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一点,如果没有付出,又何来飞的高?雄鹰也许很累,可是如果停止飞翔,他便落入地上猎物的嘴中,休息,也应该选在很高的地方,没有人达到!人生也是一样,每一个羡慕休息的人,你不知道他是在很高的位置上休息,这样,他才有安全感!第14句:看,远处有一只幼鹰,默默地彳亍在河边的岩石上。它抬头仰望天空,迷茫又彷徨,它幻想着空中的一切美好!它多想,他多想挥动矫健强劲的双翼,不受羁绊地翱翔于天际。
他多想穿越浩瀚的天地,叱咤变幻的风云,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第15句:雄鹰拒绝像鸭子一样碌碌无为,它厌恶安逸的生活,它在阳光下起舞,在风雪中歌唱,在它的眼里没有艰险,没有阴郁,只有高傲,只有飞翔,只有向着更高更远更深邃的方向!第16句:雄鹰自由的主宰天空与大地,让飞禽为之害怕,走兽为之担惊!看上去是多么令人敬畏,谁注意过位于高山之巅的小鹰在巢中嗷嗷待哺?他们的羽毛稍微长满一。
咏架上鹰 【唐】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放鹰 【唐】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咏鹰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白鹰 【唐】刘禹锡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鹰 【唐】罗隐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 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鹰 【唐】徐夤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鹰 【唐】章孝标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 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鹐断碧丝绦。
⑸ 写出同时包含树和鸟两种意象的诗句
1. 关于鸟的诗句和意象
关于鸟的诗句和意象 1.古诗文中鸟的意向
古诗文中鸟的意向 鹃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魄等。
《华阳国志·蜀志》载:“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规鸟鸣,蜀人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声悲切。”也许因此,人们总是把杜鹃声与“悲伤”、“思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来未抵人间离别。”词人用杜鹃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伤感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子规声声,仿佛呼叫着“不如归去”,然而,迁客却仍要远行,这是令人何等的伤情?作者正是借子规的啼声,来衬托自己的愁心。表达了对友人受贬的无限同情。
燕 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燕子依旧,物是人非,更易使人产生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而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像燕无家可归一样,成了无根之人。南唐后主、亡国之君李煜,眼看燕子归来,和泪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
鸿雁 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
赵嘏《长安望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鹧鸪 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对着江边的暮色无限惆怅,深山里又传来鹧鸪鸟悲苦的叫声。黄升《月照梨花》中:“不知郎马何处,烟草凄迷,鹧鸪啼。”
“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的叫声,也是少妇的心声。“鹧鸪啼”,含蓄地表达了情系郎君,翘首盼郎归的心情。
乌鸦 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飞集在敌人庙里的乌鸦争食剩余祭品,祭鼓频敲。
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收复中原的不满。 黄鹂 黄鹂声脆,易使人喜。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欢愉开朗的胸怀闻黄鹂声便知;晏殊“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农家春游之乐跃然纸上。 这个叫做意象,是中国古诗文常用的~~~。
2.古诗中以鸟为意象的诗很多,求助几句
(一)、苍鹰。
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
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
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二)、飞鸟。
《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
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
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
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活灵活现。
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
《绝句二首》(其二)则对比着色,以乐衬悲。“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两句几乎就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驰的艺术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飞鸟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画面绚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三四两句却流露出岁月荏苒,归期遥遥的漂泊之感,情调凄楚哀怨,无可奈何。
显然,一二两句的乐景铺设是为了反衬三四两句的思归伤感。洁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鸟负载着一颗漂泊流浪归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
《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
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
“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
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
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
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四)、白鹭。
《绝句四首》(其三)写草堂远眺的新春美景,抒发作者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二两句精选景物,巧妙着色,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图景。
首句写春回大地,绿柳成阴,黄鹂成对,婉转啼鸣,呈现一派生机,颇具喜庆意味。次句写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成行,直上青天,凸现一种空灵,暗示一片天机。
上下两句不管是婉转歌唱的黄鹂,还是姿态优美的白鹭,也不管是抽芽吐绿的翠柳,还是空阔明朗的青天,无一不流露出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我们几乎可以说,面对如此大好春色,诗人童心未泯,诗性大发,要像黄鹂一样歌唱春天,要象白鹭一样自由飞翔!杜甫的另一首诗《漫成一首》也写白鹭,情趣却迥然不同。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全诗写夜泊之景,意境宁静安谧,朦胧幽美。第三句写江岸白鹭。
皓月银。
3.鸟的诗句,分析诗歌中的鸟意象 简短一些( ⊙ o ⊙ )啊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4.有关鸟的诗句及文化意蕴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5.古诗文中鸟的意向
如果是像喜鹊有代表吉祥之类的代表就是 高兴、吉祥之义
想乌鸦、杜鹃代表的则是孤独、思乡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诗经中关于鸟的意象有那几个方面
这是一篇很费神的论文,要求你必须熟读诗经。但是你如果是应付而已的论文就随便写写。
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就是借鸟抒情之物。
二、而诗经中《诗经》记载了哪些鸟呢?按出场先后,它们是:雎鸠、鹊、鸠、燕、雉、雁、鹑、鸨、黄鸟、鹭、鹈鹕、仓庚(鸧鹒、黄莺、黄鹂)、?(鸤鸠、杜鹃)、鸱鸮(枭)、鹳、鵻(鹁鸪)、脊令(鹡鸰)、隼(鹞鹰)、鹤、鸒(乌鸦)、鹑(雕)、鸳鸯、鹙、鸢、凫(野鸭)、鹥(鸥)……
三、在那河洲的草木深处,两只雎鸠互诉衷肠。连绵不绝的关关声中,“窈窕淑女”的身影在那人的眼前挥之不去。雎鸠呀,雎鸠,你可知道有人的心已被刻骨的思念日夜磨损么。这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这里的鸟指窈窕淑女。
四、总的来说:一是象征力量和勇敢,主要反映在服饰威仪的审美追求;二是婚姻爱情的象征,取之于鸟的双对出入、自由飞翔以及相依为命的美好景象;三是以鸟的不同品性,象征社会人群中圣贤或恶人;四是用鸟的细微,象征孝子的拳拳赤诚.此外还有许多切合主题表达的特殊意象,丰富了的艺术形象宝库,又成为含义明确的语汇被人们至今广泛使用,如鸢飞戾天、鸿雁哀鸿等.
所以建议你论文的提纲:
一、意象解释
二、诗经中出现鸟的地方。你自己找。有多少出,多少篇。写个总的概述。
三、根据自己的归纳,然后列举几类意象,(上面已经说明)分类查找资料。说明。
四、进一步升华。
7.含鸟的诗句 鸟代表着什么含义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3、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小雅·鸿雁》
鸿雁(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后来用“鸿雁”代指传书的信使(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或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燕: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往往抓住此特点,抒发感时之情。
5、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鹤:隐者的伴侣。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鹊:喜鹊,多指报喜者。
另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鸟:指飞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鸟:指凤凰、鸳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指归鸟。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指林中春鸟。
8.中国古典诗词中飞鸟的意象
1;闺 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 流照伏波营。
雁在诗中被誉为信使。
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
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愁怨和哀伤,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不失为一首佳作。
2;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传说雁在正月就开始北归,雁在本诗里被赋予思乡的游子。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它好在什么地方呢?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人们常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⑹ 关于画的古诗有哪些
1、柯敬仲墨竹
李东阳(明)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译文:
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
2、金陵图
韦庄(唐)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3、画
王维 (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画鹰
杜甫(唐)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
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
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5、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秦观(宋)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译文:
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谁还记得当年皱眉的时候呢?都说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这样美丽的女子,即使无情也是很动人的。
⑺ 怎样画龙的步骤 图片
示例操作步骤如下:
1、画一个长椭圆作为龙的头。
⑻ 鹰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一举一动。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鹰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鹰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梢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鹰活活摔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在成长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会被母鹰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 幼鹰: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
⑼ 画家画一只老鹰,卖了2.7亿,放大五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杜甫曾在《画鹰》中说“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鹰作为空中的霸主,在中国也是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在人们心中它是孤独而骄傲,能够将是迅猛与优雅两个毫不相干的特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辽阔的天地中翱翔,在过去它常常会出现在国画中,伫立不动的鹰、嶙峋而丑陋的怪岩与干枯的树枝就能成就不屈的精神,古往今来画鹰的很多,但是能够画出水准的却很少,中国就有一位画家画一只老鹰,卖出2.7亿天价,放大5倍后,专家:这根本不是画。
结论:艺术恒久,生命短暂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每个人对话的理解和欣赏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是在一个好的作品面前,人们不一定能够说出这幅画究竟哪里好,但是能够感受的是创作者的用心,感受到画中的意境,每个人对这只鹰的理解或许不同,但是相同的都是从鹰中感受到了磅礴与大气,是来自对雄鹰的生命力,拍出如此天价,也是对潘天寿绘画成就的一种认可了。
⑽ 初中同学出国送怎样国画
送画没太大实用价值,仅代表个人的意愿或美好的祝福。
年轻求学自然给人联想到美好的前景,祝他前程似锦。
一、雄鹰展翅高飞于青天以一览众山晓
二、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万马奔腾
或表达真挚而永恒的友谊。
一、兄弟行走在通天大路下,朝阳将你们在大地上拉出长长的背影
(主题:与你同行)
二、大雁排成人字,飞往朝阳升起的方向。(主题:盼归)
鸟巢这东西做主题好象说明不了什么呀??
针对你提出的补充问题,我也提出补充建议:(以南方人为例早出晚归,北方则相反)
建议一:
将视角定位在站在郁郁葱葱的白杨树林里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看画的人或作者本人),仰望天空,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型飞向远方的朝阳。
含义是:
郁郁葱葱暗示了季节,因为春天大雁北飞离去
朝阳象征年轻的状态,像初升的太阳,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笔直的白杨及人字形列队象征你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在外坚持正直的为人作风;
建议二:
将视角定位在站在落叶枯枝的白杨树林里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看画的人或作者本人),仰望天空,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型从夕阳中飞回。
含义是:
落叶枯枝的白杨树林暗示了季节,因为秋天大雁归;
夕阳象征从西方归来,“夕”同“西”;
笔直的白杨及人字形列队象征你对朋友归来的看法,在你眼中,出外多年的朋友一直保持着耿直的为人态度,多年之后终于成人归来。
仰望的第一人称视角象征,你在这边,他在那边,一种对望的姿态。他在高处飞,你在低处望,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尊重、敬仰之意思。
至于什么样的材料绘制,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都不重要,中国画审美讲究意在笔先,笔断意连。意思表达到位了,形式运用就自由化了,工笔也行,水墨写意也行,甚至素描也行、油画水彩也可,各有千秋。只要对方看的出你是花很多心思在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