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适合端午节阅读的绘本-《端午节的故事》
中国原创绘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
帮助孩子熟悉端午节的风俗及节日活动。
3岁+ 人格发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是源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端午节的故事》是《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系列》绘本中的一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国忧民的故事。和孩子共读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孩子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很多小国,其中有个叫楚国,楚国有个大臣叫屈原,他对楚王非常忠心,她对楚王提出了很多治理国家的好建议,但是楚王就是不听,楚王中了秦国的奸计,把屈原赶出了都城,后来秦国把楚国攻占了,听到了王国的消息后,屈原万分悲痛,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这样一个关于传统节日的故事,我们要怎样和孩子进行共读呢?
这样一本讲述端午节的故事绘本,特别适合在端午时节和孩子进行共读,可以问问孩子,你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通过问题引导让孩子对端午节的时间和由来产生兴趣,然后将这本绘本拿给孩子,让孩子自行先通过读图来了解故事内容。孩子读完图后,我们可以让孩子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鼓励孩子大胆表达。结合故事的内容,适当的和孩子进行互动,比如当讲读到楚王把屈原赶出都城后,让孩子猜一猜屈原会去哪里呢?他还会回到都城吗?又比如当讲读到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什么要往江里倒雄黄酒呢?这些问题不一定要得到孩子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要通过孩子对画面和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猜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最后我们可以将这些小常识分别讲给孩子听,普及更多传统节日小知识。讲读结束之后,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吃粽子、看赛龙舟等,增强孩子对端午节的了解。
㈡ 端午读什么#《绘本中华故事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是2011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勤砚。
作者简介
郑勤砚:美术教育学博士,美术教育知名学者专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系。独立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儿童动漫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性研究”。为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专家评委,中直青联委员。主编教育部规划编写的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篆刻》,参与编写《书法》。曾多次受邀参加海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于2007、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受聘于美国多所大学,讲授“中国艺术及艺术教育课程”。参与多项部、院级科研工作,在《台湾世界论坛报》、《敦煌研究》、《中国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杂志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书法绘画作品广见于《中国书道》、《十方艺术》、《西北美术》、《艺术状态》、《艺术教育》等报刊杂志。
内容简介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由美术教育绘本研究课题组主编,中央美院师生及中国优秀画家创作,取材于中华传统民俗故事,配合精美的绘本图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套图书在插画、文字以及设计上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加入易于孩子理解的创新元素。《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国家“十一五”课题项目。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㈢ 幼儿园中班阅读绘本封面怎么设计
幼儿园中班阅读绘本封面的设计比较简单,一般画一些比较简单的图案就行。可以参考学生平时绘制的画的风格。
对于幼儿园阅读绘本的封面不要按照成人的审美去进行设计。应该按照孩子的特点去设计,可以参考孩子平时画的画是哪种风格的,然后再加上主题的元素就可以了。
㈣ 数学绘本怎么画又简单又好看
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致电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 要作到不用书写,就象棋手下“盲棋”一样。
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下确答案。这就是我们在前言中提到的,在2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题.其中有些是不用动笔,一眼就能乍出答案的题,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
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自学或阅读的学习方法
(1)学要知止。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和计划性。
(2)学须存疑。学习时要勤于思考,善于联系原有知识,切不可一知半解或浮光掠影。孔于曾有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提纲挈领。要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中找出重点、要点、关键和系统,做到纲举目张。对课本要做到“由厚到薄”。
(4)精粗兼顾。学习中要处理好精读和粗读、博与专的关系;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善于合理利用精力,使力量用在刀口上。
㈤ 端午节节的英语绘本怎么画一张
如下:
端午节节的英语绘本有图画、主题简单、情节内容简短的故事书。主要是针对幼儿、儿童所设定的出版品,多以适合幼儿、儿童阅读的内容为取向;但也有供成人阅读的绘本。而英文绘本就是文字内容是英文的绘本。
简介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㈥ 绘本封面怎么做
1、需要画稿。画稿分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需要先进行扫描转化成电子档;
2、接下来就是对电子档的画稿做一些处理,例如加文字,排版,设计封面,字体等等、然后把准备好的稿件拿到打印店做出来就可以了。
㈦ 端午节给孩子发红包封面怎么写
1、首先拿出一个端午节红包。
2、其次在该端午节红包封面先写上祝孩子端午节快乐。
3、最后将自己的希望孩子未来怎样也写上去即可。
㈧ 如何制作幼儿绘本书皮
第一步:通过封面与封底带孩子读绘本
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时,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它的封面。还有名字。
可能很多父母和之前的我一样,直接把名字一读,就翻开里面的正文开始读了,以为读正文才是读绘本。
其实绘本封面就含有很大的信息量,父母可以在这里停留一下,问问孩子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给他怎样的感觉;或者问问孩子这个封面和标题有怎样的关系,它透露了什么信息。然后接着引导孩子去思考,接下来书里面将会有怎样的情节等等。
另外,有的绘本是封面和封底连成一幅完整的画。
比如《花婆婆》的故事,封面和封底打开,这是一幅非常完整的画。
父母可以带孩子先看封面,有一位阿姨站在草地山坡上,问问孩子,她是谁呀,是花婆婆吗,她这是要去哪里呢,是回家吗,还是出去和朋友一起玩?
然后,再把封面和封底连起来,发现是一副完整的画面。
让孩子观察,在这幅画他看到了什么,有草有树,还有天空的云彩和大海,问问他的感受是怎样的。远处还有一座房子,这个阿姨正走在这条回家的路上,前面提的问题,孩子就会找到答案。然后再跟孩子进入到正文里阅读。
㈨ 绘本故事大全带图片的,谁有
在阅读的时候,也不妨用英文问孩子一些问题。如果孩子的英文没有达到能跟你进行对话的程度,可以用中文来问。最简单的就是指着这个书的封面问他:“你猜猜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美国图书馆学会倡议从出生就阅读”(born to read);
日本提倡”亲子阅读“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书20分钟;国内调查显示:爱听故事、读故事的小学生,其理解力和表达力是不常阅读的孩子的2倍以上。
在孩子语言发展敏感期,通过原版绘本,给孩子输入原汁原味,韵律节奏较强的英语语音信号,是语感启蒙的第一步。而英文绘本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句型在故事里的复现率很高,句型也基本遵循押韵的方式展开,这给孩子们掌握运用句型提供了良好的支架。
㈩ 蕴含传统文化的儿童绘本,到底都有哪些呢
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用的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是传统故事和传统绘画的精妙结合,非常值得推荐。于是脱离主人的内心,表现于外,到处吓唬人。这就是让人闻之丧胆的“年”的实际由来啊!孩子从小到大看的中国绘本太少了,大部分都是国外引进的,这套正好可以补一下传统文化的课。即突出中国画古典之美,也吸取了国外优秀绘本的一些元素,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这套书承载了中国两代人的童年记忆,画风是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浓浓的中国风,也是彩色印刷的。真实的画面带给了我们的视觉冲击,真实的生活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以及对生活、对幸福定义的思考。国内的优秀绘本还是挺多的,只是一些绘本都适合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在6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