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图片 > 简单花边图案设计图片大全

简单花边图案设计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2-09-18 09:27:21

Ⅰ 手抄报花边 超级简单漂亮的手抄报花边图片

导读:我们在绘制手抄报时,总会需要到花边和边框来装饰美化,这样整体看上去才会精美漂亮,那么在绘制手抄报时,手抄报花边素材去哪找呢?手抄报花边怎么画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超级简单漂亮的手抄报花边图片,需要的朋友来自取吧。

手抄报是什么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

手抄报如何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等组成。

2.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4.花边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朵花,既可充实版面,又可以增加美感。

6.色彩方面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一般而言,正文色调宜朴素、稳重;标题及花边、插图等,则可用较鲜艳的色彩。这样才能浓淡适宜,增强效果。

Ⅱ 100种花边的画法

100种花边的画法

花边的特点有两点:简单元素+排列美。所以画花边很容易掌握。先设计一个简单的花边元素,然后重复连结或重叠起来,可能就是一个简单而漂亮的花边。除了手绘,还可以参考各种软件工具里的模版。网上也有很多花边素材可直接利用。素材举例:任意选其中一个做参考,连续重复画出来,就是一个漂亮的花边了。
先用蓝色彩笔画几条螺旋状的曲线,表示一排小浪花,每一朵浪花的弧度要一致,高低也要一样。用紫色彩笔画一排8字的花边,每一个8要平躺着,首尾相接,宽度也要一样,看着很整齐。用黄色彩笔画八个五角星,组成一排小花边,每一个五角星要一样大,五角星之间的间距也要一样宽,所有五角星的第一笔横线要在一个水平位置上。
用红色彩笔画七朵小花,组成花朵花边,花瓣由四条弧线组成,花芯用一个圆形来画,每一朵小花的花芯间距要一样宽,花瓣要一样大,这样显得很好看。

Ⅲ 求比较漂亮,但比较简单的小装饰图案,装饰手抄报和书签。求图!

漂亮、简单的小装饰图案:

1、做成枫叶的形状,上面可以写一些优美的句子。

Ⅳ 美丽、可爱、简单的可以用水彩笔画的花边有哪些

1、麦穗花边

Ⅳ 中秋节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秋节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欢迎来参考!

中秋节的意义: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 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Ⅵ 贺卡花边怎么画

1,边框根据纸张大小,绘出外形圆角或方角,不画框,可用图案来代替,如图

Ⅶ 求手抄报花边图案,非常感谢,急用,要简单,却又不失漂亮的,我手残.........画不出好东西

。。大概就是需要这种吧。下面几幅是贴吧里大神们画的,也可以参考一下。

Ⅷ 简单又漂亮的花边有哪些简笔画

波浪线或者叫连续的“S"线。这个很适合于做四周的花边或者打边框用,可以随自己意愿在凹处画上圆点、圆圈或者其它的任意什么小图案,都很好看的。
下面这个花边也算是波浪线的一种吧。所不同的是只把点缀点睛图案画在了波浪线上面的凹处位置。也挺带感的不是吗。
连续的折线。这个花边和上面那两种花边一样,都是很适合于赶时间快速完成的那种。可以是一条,也可以顺上一条或者两条,秒秒钟完成的事儿。
小草系列。这种花边既很好画,又很有生命力,虽然是最典型又传统的了,但是大家依然愿意动不动就拿它来做花边。
花卉。除了小草,小花当然是做花边最不可缺少的元素了。可以单独画,也可以和小草小叶搭配。可以象形,也可以写意,自由创作喽。
浪花。这种花边是很有动感,又充满想象力的,可以依次衍生出很多种画法。末端螺旋形可以是同向的,也可以是反方向的,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不一。
枝蔓形状。这种比较舒展大方,写意性强,用作边角的角花,是很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添加小花小叶等不同的元素来丰富。
花边一般是连续性的或者对称性的,可以在一角画,也可以在一边或者几边画,不一而足。其实花边怎么画都好看。

Ⅸ 春节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鸡年

春节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鸡年

鸡年春节快到了,同学们制作好手抄报了吗?下面由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鸡年春节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欢迎大家观看~

春节手抄报花边设计图【简单又漂亮鸡年】


春节手抄报花边设计图1

【鸡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春节是怎么来的?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手抄报花边设计图2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时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有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春节的国家有哪些?

新加坡人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这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新加坡,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到传统店铺里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

马来西亚人过春节:一定要买菠萝

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米糕片汤是韩国人必不可少的'春节佳肴。

朝鲜人过春节:过年的饭菜很丰盛

朝鲜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朝鲜管春节叫年节。每年阴历初一,朝鲜人带着新的憧憬和期望热热闹闹地过年,这是一年中最大的民俗节日。为了过年,人们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缝制新装,做特种饭菜。

节日饮食主要有年糕汤、煎饼、江米条、食糖、柿干、松子、柿饼汁、蜜糯汤、米花果儿等。这些节日饮食中不可缺的是年糕汤,人们说每年吃一大碗就长一岁。

每到过年这一天,无论是谁都要互相拜年。凌晨时开始祭祖。祭祖仪式结束后,全家人按辈分依次拜年,然后,到村里的长辈和老师家拜年。拜年的时候,互相说些万事如意等吉利的话,表示祝福。

日本人过春节:买福袋图吉利

春节是日本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人们互相拜年。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等,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

越南人过春节:要包粽子吃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属鲜花、粽子、春联、爆竹了。花市是越南春节最热闹的地方。

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橘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手抄报内容

蒙古人过春节:吃喝足歌舞盛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蒙古国过春节讲究吃、穿、行。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食品,包子、羊肉和糕点必不可少。

大年初一,人们打扮一新,穿上民族服装,外出走亲访友、祭敖包、到寺庙祈福。

拜年是蒙古国人最重要的习俗,晚辈向长辈拜年并敬献哈达。

另外,在欧美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多只局限在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


阅读全文

与简单花边图案设计图片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姓井专属文字图片 浏览:29
初一女生生的图片 浏览:443
一刀切发型动漫图片 浏览:339
披肩发卷发型图片大全 浏览:906
怎么压缩网站图片 浏览:742
qq头像动漫社会男生图片 浏览:724
特别的日子文字图片 浏览:353
欢迎新同学手抄报图片简单的 浏览:406
word文档加图片怎么找不到 浏览:341
手工制做小狗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318
男生比较有个性的图片 浏览:185
带文字的图片说说 浏览:895
word里图片和图像组合 浏览:702
怎么将word图片流程图制作成图片 浏览:843
长得可爱才叫卖萌图片 浏览:15
运动图片动漫图片 浏览:747
战龙集团头像高清图片 浏览:52
图片下面带文字如何编辑 浏览:995
小丑发型图片 浏览:660
可爱的平头图片大全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