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慈济的坚持理念
慈济的主要事业为“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即慈善、医疗(如慈济医院)、教育(如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小学、慈济中学)、人文(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电视、经典杂志、檀施会、慈济月刊、外语期刊)、国际赈灾(如援助川缅)、骨髓捐赠(慈济骨髓数据库)、环保(如慈济环保教育站、大爱感恩科技公司)、社区志愿者(慈济各分支会所)。
慈济推展其志业时,普遍以证严法师的“普天三无”为原则,即所谓“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动所谓“佛法人间化 ”理想。而在此理念下,该基金会之慈善事业运作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国度。团体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种族的志愿者。 证严法师在经过多年的社会救济后,证严法师发现“因病而贫”、“贫病相依”现象。1972年“慈济贫民施医义诊所”在花莲市开设。开启了医疗志业中之“医疗站”、“义诊”之关怀方式。
1979年5月法师在静思精舍之慈济委员联谊月会中,提出了兴建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的构想。而为了启建医院,向台湾省政府社会处申请成立“台湾省私立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获立案通过,始得已筹募慈济医院之款项。
法师及慈济委员一方面在全台湾发起“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之募款、募心活动,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寻求建院用地。1980年10月19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林洋港先生拜访精舍,询问法师是否放弃建院想法,法师便向拿出帐册向主席说,如果建院失败,将会退还所募之款项,主席见言:从来没有一间寺庙会将捐款退回。便向蒋经国总统回报此事,三天后10月22日总统亲临精舍。法师便向总统再度提出寻求建院用地的构想,总统允诺,指示花莲县政府设法协助建院用地问题 。后历经三次换地,两次动土,终于在1984年4月正式兴建。1986年8月17日正式启业。
慈济医院秉持救人为先的观念,成为全台湾医院立下免缴住院保证金之先例,之后卫生署要求台湾全部医院也比照办理。在台湾,慈济医院各分院已有六间及一间诊所;而马来西亚也有洗肾中心及义诊所。
2004年,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成立,主要从事残疾人、低保户救济,爱心志愿者培训,血液病患者更换造血细胞等多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苏州慈济志业园区: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有限公司选址在平江区原二十一中旧址及附近,规划了3.7万平方.现规划在苏州原“第二十一中学”旧址建设“慈济人文及医疗服务中心”。主要包括:高科技健康管理中心、慈济志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静思堂、培训教育中心、医疗咨讯中心和慈济世界博物馆。 1993年8月美国红十字会组织抗原室李政道博士拜访证严法师,说明国际骨髓数据库的隶属情况。同年10月,“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成立于花莲慈济医院。
1998年筹设脐带血库,因容量限制,于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2002年更名“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 台湾本土
慈济医院于1986年启业后,因台湾东部资源匮乏、交通困难,西部的医生不便前来,造成早期慈济医院,医护人员不足之情况。证严法师感于东部专业医疗人员不足,及增加东部高等学校就学率,于1989年开办“慈济护理专科学校”,培养东部护理人才,于1999年改制成为慈济技术学院。
1992年5月31日,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于台北分会成立,证严法师开示“慈青悲智行,联谊启慧根”。慈青回到学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法师期许能够成为校园清流,将善的种子植入校园。
1993年创立慈济医学院,于2000年获准升格成为慈济大学。2000年有感于教育要从小扎根,因此慈济创立了慈大实小及慈大附中,完成了幼稚园至博士班的教育完全化。
2006年成立台南慈小及台南慈中,成为台湾第二所慈济中小学。 慈济最后在台湾各地的学校有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及花莲、台南两地各有慈济中学、小学。 2011年暑假台湾教育志业体学校整并为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中部、国中部、国小部、附幼)、台南市慈济高级中学(高中部、国中部、国小部)。
海外发展
在美国有19所人文学校及5所人文班;在马来西亚有大爱儿童教育中心;在泰国设有清迈慈济学校。 1990年财团法人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邀请证严法师在台中新民商工连续三天幸福人生讲座。
1992年01月,台湾各地慈济人践行法师理念,在各地区设立“环保教育站”。慈济大爱台有部分资金来自于慈济资源回收溢注之基金。故有“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之口诀。慈济环保志愿者,不分年龄、阶层、背景,人人视街头为修行道场,不畏脏乱、不辞辛劳,低头弯腰,为爱护地球环境而无私付出;为此,证严法师尊称他们是“环保菩萨”、“清净菩萨”,“拥抱地球的菩萨”、“呵护大地的菩萨”或是“常不轻菩萨”。
1992年8月23日星期四(农历七月四日)法师清早出门,见夜市收摊后街上留下大量垃圾,心中有许多感触,本来主题是在宣说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台下千人的会众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讲着讲着……,前来聆法的会众静寂无声,法师突然话锋一转,恳切地呼吁大家要“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此时坐在后排,住在丰原的杨顺苓小姐听到法师的开示后感觉自己可以做到,随即开始行动到处回收资源,在邻里之间推动“资源回收,赞助慈济”,并将一个月期间内回收资源变卖所得善款以“慈济人”的名义捐出,同年9月法师再度行脚至慈济台中分会时公开赞叹杨小姐落实环保,慈济人自此纷纷响应环保的善举,慈济的环保志业因此开启,经过二十年的宣导,改变了整个台湾社会的价值观,做环保成为一种优雅高格调的象征,更有许多人在慈济环保教育站找到人生的新价值。
2008年,大爱感恩科技成立,由环保志愿者回收宝特瓶抽丝制造成纱,可用来制成慈济赈灾使用的毛毯及衣物。
2009年累计台湾已经有超过五千个环保点,并有超过69000名志愿者持续不停在推动回收宝特瓶的工作。 月刊
1960年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克难功德会成立第二年,慈济广播月刊杂志创刊发行。当时慈济月刊仅为一大张,共四页之报纸;随着科技的发展,慈济道侣半月刊发行经典杂志创刊道侣改以丛书形式出刊生命及幸福两系列慈济万维网。
电台
1980年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由台湾的台湾中广公司协助成立慈济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播出慈济广播电台节目。
电视
1998年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慈济广播电视节目方面正式于台湾中视公司成立大爱卫星频道慈济节目在其他电视频道委托演出正式开播,租用中视第二大楼作为总部。1999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独立日亦称Proklamasi Hari Kemerdekaan Republik Indonesia,大爱卫星频道改制为大爱卫星无线广播机构有限公司,简称大爱卫星电视昵称大爱卫视。2005年1月1日元旦公历新年,慈济启用位于慈济关渡园区内的慈济人文志业中心(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2号),大爱电视迁入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卫星无线广播机构有限公司改制为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其后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改名为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名下有大爱一台、二台、大爱广播、静思人文、慈济月刊、经典杂志等。
此外,由慈济主办的大爱感恩科技展也将给市民们带来眼前一亮的震撼。在科技展中,这里的衣服、袜子、毛毯,都是用废弃的塑料瓶做成的,市民们前往参观,将会了解它们变废为宝的整个过程。
㈢ 慈济为什么要做环保
慈济做环保的原因:保护环境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生态稳定甚至其他生物潜在的医学价值;保护环境也是为了让后人也能享受良好的居住环境。
大自然可以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大自然。
“最能怼”的科学家丁仲礼也曾有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发言:“地球用不着你拯救,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
环保的做法
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比如我们出去旅游时,不要把垃圾留在沙漠里,留在海洋里,留在深山里。不把垃圾留在大自然里,是我们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事。而那些被随意丢弃的垃圾,会破坏自然风貌,让海洋、大山变成垃圾场,让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深受其害。
保护野生动物离我们也并不遥远,狐狸皮,貂皮,象牙,犀牛角,不少我们平常使用的包包饰品都是残忍杀害野生动物结下的果。没有买方市场,自然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与野生动物作斗争,残害他们的生命。
人类与自然,从来都不是分割的两个个体。我们有责任为赖以生存的地球发声,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
㈣ 慈济志工穿什么衣服
不同等级穿不同衣服,有实习,正式,委员,最高的穿蓝白相间。
㈤ 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基金会概况
1966年,台湾正努力摆脱农业生产的型态,为吸引外资,在高雄成立第一个加工出口区;曾经在台湾投注大量关怀的国际慈善组织,完成阶段性任务后,陆续将资源转向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当时台湾一千两百万人口中,仍有一百三十万处于政府的贫穷线下,等待援助。
在最进步富裕的社会,也有暗角苦难的众生,何况在那匮乏年代里的偏僻贫穷“后山”━━花莲。时值二十九岁的证严上人,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结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众,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从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日节省五毛钱买菜金,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开启了救贫、救苦、救急、救难的慈善工作。
上人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暗角、关怀贫病,走过无数的风霜雨露━━
“在慈善工作上救济的方式有长期济助与急难救助;善款的运用则秉持‘诚正信实’;且要一元当作两元用的去‘亲手遍布施’。”“慈善是慈济志业的根基;而慈善工作要达到‘直接、重点、务实’,就必须借助访视。进行访视可说是福慧双修━━走入案家,看到人间疾苦进而伸援,就是造福;看尽人生形貌而有所悟,即是增加智慧。”
━━直至今日慈济人仍然亲耳、亲眼、亲手、亲脚的关怀贫病苦难,一日也不曾停歇,为普天下苦难众生作怙恃。
从最初一年救济十三位贫困个案,到70年代台风赈灾进行数千人份的发放,在一次又一次的赈灾、济贫活动当中,归纳出了“勘灾、造册、发放”的准则,也确立了对受助者长期关怀、定期访视的作法,也成为慈济日后对应灾变的根本程序,于急难时从容运作。
慈济的每一项救助活动,从访查、发放到追踪,都是由委员们亲自进行。在受济者最迫切需要的当下,施予援手,给予物质上的救助及心灵上的温慰;在政府及其他团体济助之后,寻找真正需要救助的漏网之鱼;该救助的绝不吝惜,不该花的,则一毛钱也不浪费,使善款能涓滴不漏地到达受济者手中。在济贫的同时,也会善用智慧,鼓励贫户尽快摆脱贫穷的阴影,自力更生;并且在情况改善后,有能力帮助他人时,也捐款救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以真正达到济贫、互助的目的。
慈济的慈善志业由花莲一地逐步扩展到台湾各地,进而泽被海外。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开国际赈灾的序幕,对于受灾国家,除了提供粮食、衣被、种、药品的紧急援助外,还援建房屋、协助开发水源、提供义诊;关怀项目尽管有别,“尊重生命”的理念却是始终如一。
随着经验累积,建立的“长期济助”、“急难济助”、“房屋修缮”、“冬令发放”、“大型赈灾”等五大基本模式,至今依旧是最主要的慈善工作型态。
※
慈善工作的型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而更形丰富。许多富有者在从事济贫工作的同时,心底潜藏的悲悯之爱、助人之忱也跟着被启发出来,使他们的爱心得到落实的力量;参与慈济的人数与日俱增,所从事的慈善工作也已由早期的物质救助,提升必须辅以深入的精神疏导和关怀。
除了长期关心照顾户,带给他们物质和精神的肤慰外;一些隐藏于社会一角的仁爱之家、狱政机关、身心障碍收容机构也受到慈济人的关怀眷顾。定期的探访,以活泼生动的手语教唱、亲切温柔的按摩喂食、感人热泪的现身说法或带动资源回收,温暖了他们凄苦的心田,化落寞的暗角为一方清净的福田。
尽管时代脉动与社会情势不断转变,慈济志业也走向更多元的风貌,然而慈善基本精神,从教富济贫到济贫教富的内涵不曾改变。慈济重视的不只是救济、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启发人性善的良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尽一己之力的人,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长”--教富济贫,是富者因施而乐,学习付出爱心济助贫困,找到生命的意义;济贫教富,启发贫困者富有爱的的心怀,走出生命的幽谷。
“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济的慈善事业,在上人以宗教家的实践精神带领下,以佛教精神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清净大爱为基础,将“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使佛教的教义,具体落实到人间、社会、生活中,将古代佛教教义中“慈悲喜舍”的精神,透过力行实践的过程,济世利他,重新发扬光大。
2003年,以“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之名,正式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联系单位(The Committee on NGO of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的一员。同年,台湾有一群企业家志工为能让慈济急难救援,更掌握时效、及时配合供应灾区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资需求,他们以慈济大爱的精神和环保理念,成立“慈济国际人道援助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 TIHAA),是一个有系统的后勤行政与研发团队,以提升赈灾工作效能。
㈥ 慈济衣服在哪里卖
可在网购平台购买。
1、打开手机内的网购平台,如:淘宝、京东、唯品会等。
2、在搜索框内输入“慈济衣服”并点击搜索。
3、选择自己喜欢额店铺下单即可够买。
㈦ 我女朋友的二姨跟母亲都是慈济的志工.当然我承认慈济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慈善基金会.但由于许许多多的
无意中看到你的贴子,虽然时间有点久了,还是想回一下,看到您这么无奈,很理解你,您的岳母和姨母这么待你和你的女朋友,其实这真的不太关慈济的事情,只因为她是你的,爱你和你女朋友的亲人,爱你的方式有一点点不如理如法,难以让人接受,她们或许在慈济里面的体会到了慈济的好,就一门心思让家人也去体会这个好,您说的宗教信仰也好,观念洗脑也好,但是慈济超过50年公益经历会更好的说明这一切,受益的不仅仅就是那些被帮助的人,更有那些曾经施予的人,在他们自身改变和受益去体会慈济的好,从您的岳母强迫你和你的女朋友加入慈济,其实更本的原因也是她们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可,她们能投身慈济活动,做为身边人,虽然我们不一定也要加入慈济,但是对于长辈,我们也要转一个心念,去善解包容体谅她们,如果可以也要支持她们能出来做慈济,做慈济绝对不是一件坏事。。。,说句心里话做慈济也绝对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否则很难坚持下来的,单说吃素就很考验人(在慈济里面,倡导茹素),譬如我,听说你吃素了,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往你的盘子里夹一块肉,告诉你这很好吃,绿色的尝尝少吃一点,或者对说,你不吃肉,喝点鸡汤,鱼汤总可以吧,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应对不好,就要伤到对方,而她们都是我们的父母,或最好的朋友,很感谢看到你的贴子,因为我和你类似一样的困惑,只不过位置相反,我做慈济了,岳父母不理解,慢慢来吧,不管怎样要好好善待你身边的人,要让她们觉得你俩不做慈济的,在家里比她做慈济的要好,“人要想着改变别人,不如去试着改变自己更好一点。”,一点心得和你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