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村小型养猪舍图片
图片如下
猪户在设计猪舍时,虽然本着以简单最省钱的理念设计小型猪舍建造图片,但在设计猪舍的选址是要充分考虑猪舍的排污与环保,猪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预先设计好肉肥猪的各种特发处理空间,做好消毒的隔离带。如果是南方猪舍,还必须考虑南方在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直照下,猪舍内的温度与春季多雨的闷热闹气温。如果是北方猪舍,就必须北方极冷气温,设计好猪舍防冻系统,以保证猪舍生长环境!
② 盖双排养猪舍南北方向好还是东西走向好
南北方向好,因为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
场地的选择
(1) 通风与光照:生态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周边有净化林。结合区域规划,着重考虑猪场整体防疫问题。
(2) 地势与地形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开阔、向阳。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以避免垫料潮湿,影响发酵。
(3) 水电由于不用冲洗圈舍,用水主要满足猪的饮水、垫料湿度控制、用具洗刷、员工和绿化用水等,水质要达到人饮用水标准。猪场用电主要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夜晚的照明。
(4)猪舍布局:主要采用单排式、双排式及多排式布局形式。多排式猪场可以采用三列式、四列式等多排式布局。一般猪舍间距为10~14米。
猪舍的基本构造
(1)在猪舍内设置1m左右的水泥走道、一定宽度的水泥饲喂台,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墙体南北均设较大的通风窗,房顶和东西墙设通风口,推荐使用自动喂料槽和自动饮水器;
(2)设水泥饲喂台的目的,一是夏天高温季节猪只可以在上面趴窝休息,以减少发酵床过热对生猪的影响;二是有利于生猪肢体发育,对种猪饲养更为重要。
猪场基本建设投资概算
(1)猪舍建筑投资因建筑材料不同,猪舍建设成本也不尽相同,猪舍建设单价一般为每平方米200~300元左右。
(2) 垫料投资垫料成本因原料种类不同、产地不同而不同。如某养猪场,圈舍垫料终厚度约80厘米,垫料由稻壳、锯末、米糠混合组成。每立方米垫料中稻壳60千克、锯末70千克左右(湿的100千克)、米糠4千克、发酵素0.2千克,按稻壳400元/吨、锯末200元/吨、米糠2000元/吨计算,每立方米垫料造价在68.4元(含发酵菌20元),每平方米约合55元。
(3) 设备购置与改造费用生态环保养猪法目前尚无系统的成品设备,许多设备需要自己改造。如改造分娩床、保育床等,其成本可降到原有成本的60~75%。自动食槽每套700元左右,饲料运输车、仔猪转运车每台400元,人工授精设备一套2~4万元,旺焰消毒枪每支1000元,妊娠测定仪约2600元。
(4) 还有土地使用、办公、饲料加工与存放、宿舍、用水、用电、道路等设施设备建设,因情况不同费用不同,在此不作详细计算。
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零混群原则。设置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猪只先在隔离舍隔离、驱虫、防疫,观察稳定后进入垫料床饲养,以保证垫料床上始终饲养健康良好的猪只。
(2) 存栏原则:保证圈舍充分合理利用
(3) 按同龄(同体重)猪分群原则:不同阶段的猪不能在一起
③ 我是东北的,想要建一个小型猪舍,养猪母猪和肥猪都在一起混养,面积长有30左右米宽有20左右米,初步
小型是多大?你最好能具体点,不然会走很多弯路。我家的猪舍就是没规划好,反修了好多次。
母猪是不可能长期和肥猪一起混养的。
1。母猪喂食的料不一样,混养喂食会是个问题。
2。母猪怀孕时容易造成伤害。
3。最重要的,刚出生的猪宰必须有专门的猪舍才行。我家有专门的暖床给小猪,可以电加热的。而且不同年龄的猪宰也不能混养,不然小煮抢不到食。
对于猪舍:
1。一定要找好水源,夏天用水量超大
2。粪便一定要处理好,不然谁都受不了,最好找有活水的地方,当然粪便也不能全部往里排,必须先把多的清理出来,我家是放到果园去。
3。我们南方需要防暑,你们北放就需要防冻,所以必须保证猪舍暖和。
综上所述,需要如下类型猪舍:
1。母猪单独每头一个圈。
2。母猪要产仔的时候得要专门的产床,此产床还得提供小猪的暖床,市面上有买的,我家的买成五六千一套。从母猪怀孕到小猪断奶,母猪和小猪都的在这上面生活。
3。肥猪猪舍,基本上有多少母猪就得多少肥猪猪舍。因为不同年龄不同妈不同批次的猪崽是不能混养的。不然小的会被欺负抢不到食,有时候还打架。
就你的面积来看,一排全是肥猪猪舍,五到六个吧。另外一边一到两个肥猪舍。五到六个母猪舍,两到三个产房,基本够用。你这种规模都可以养一头种猪。另外就是放粮食饲料的地方,打粉的地方,如果喂熟食还得打灶,放柴火的地方。如果要住人还得考虑。然后最好能有个农用车或货三轮摩托,当然也要地方停。
不知道你家粮食多不多。如果全靠买的话,其实不怎么挣钱。
④ 怎么样简单搭猪圈
在乡下如果是养一个,就用砖头和泥砌一圈,不用太高,猪窜不出去就可以了
养殖的话,都是一间屋子,弄的猪笼
希望能帮到你
⑤ 在农村办个养猪场,该怎样科学建设好
生猪一直是我国养殖业的主要品种。这是在农村自己养猪的好方法。赚钱的同时,还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那么农村怎么建猪舍养猪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猪场位置的选择。它应该建在远离市区、居民区和交通要道的地方。运输必须适当、方便,否则会给生产、生活、产品销售造成困难。粪尿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等自然消化。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好肥料。要求地形整洁开阔,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地势最好是高干、朝南、平坦或坡度平缓。
建设的注意事项。(1)避免猪圈密度过大,猪舍的建造需要合理的设计布料。猪舍之间的距离必须至少8米,中间可以种植果树和森林,在夏天提供阴凉。不节约土地,减少投资,导致猪舍简单密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猪群相互感染。
(2)避免建造没有窗户的猪舍,建造猪舍时,猪舍的窗户设计也是重要的一步。有的猪舍没有窗户,有的猪舍有窗户,但是窗户太小太少,不利于夏天通风降温。正常情况下,一个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需要在后墙上有4个60-70 cm的窗户。
(3)避免猪舍外没有粪池,粪池是猪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粪池一般根据养猪规模建设。如果忽略这一步,废水会乱排,粪便收集困难,容易流失肥料,降低肥力。还会引起对猪舍卫生的担忧。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出来的建设猪圈的方法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⑥ 猪舍有几种建法怎么建
农村猪圈建法有很多种,通常以这三类为主:大棚式的猪圈,开放式的猪圈,封闭式的猪圈。
1、大棚式的猪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构造成的,猪圈是以外面的太阳光的光照来增加猪圈里面的温度,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通常会是以这种方式来养猪,比如北方最常见,通常这种投资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较理想,这先把猪圈大概的框架架起来,用塑料搭在顶部。
2、开放式的猪圈,建法更为简单,围一些木栏就行了,非常节约成本和材料,通常这种采光是比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气体,但也有一些缺点,由于猪圈不是封闭的,所以猪圈里面的温度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不怎么好控制,这种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适合养殖,通常这种猪圈会在比较温暖的地方才会有。
3、封闭式的猪圈,通常会以单列封闭式、双列封闭式和多列封闭式的形式来建设,通常它的建设方法是,排一到几排的猪栏,在每排栏杆前面可以设走廊构造简单,走廊与走廊中间就是猪圈,通常这种采光比较好,通风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适合温差不大并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农村建猪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决定怎么去建,像当地冬季是比较寒冷的,通常这种猪圈是适合封闭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当地的冬季并不是很冷,这三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6)简单双排猪圈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猪场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他畜禽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能力等社会条件。
2.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大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猪3~4㎡考虑。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滋生蚊蝇和微生物,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于25°为宜,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良。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4.建筑物布局:
猪场建筑物的布局在于正确安排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布局是需要考虑各建筑物间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通风、采光、防火、节约用地等。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要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种猪和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的地方。
妊娠猪舍、分娩猪舍应放在较好的位置,分娩猪舍要靠近妊娠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肥育猪舍,肥育猪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设装猪台。
5.猪舍建设:
自然通风的猪圈跨度不宜超过12米,屋檐高度不低于3米,采用水帘风机通风的猪舍长度不宜超过60米而宽度可不限,舍内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顶高为2.5米为好,以免影响通风。墙壁、屋顶注意隔热防寒保护。
⑦ 半地下猪舍有什么优势怎样建造半地下猪舍
半地下野猪舍是针对高寒地区和北方山区设计使用的一种猪舍,其最大优势是保暖效果好,猪舍冬季温度高,完全适应野猪冬季繁殖与生长对温度的需要。可使野猪常年繁殖,并且仔猪成活率高,育肥野猪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其二是管理方便,由于猪舍置于地下,降低了猪舍在地面的高度,可增加猪舍塑料薄膜的采光面积,减少风害,便于早晚草帘的揭、盖。其三造价低廉,一般比地上猪舍建筑节省20%的投资。
半地下猪舍要选择山的南坡,最好是梯田型地势,这种地方建造的猪舍冬季可阻挡寒冷的西北风的吹袭,最大限度保持猪舍的温度;夏季的南风又有利于猪舍的降温,使猪舍冬暖夏凉。半地下猪舍由于置于地下,考虑到通风的问题,原则上不提倡建造双排猪舍,尤其是育肥野猪舍,只能建造单排猪舍。高寒地区考虑到冬季提高猪舍温度的要求,仔猪舍可建成双排猪舍,但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否则,舍内污浊空气影响仔猪生长。并且,顶棚上的塑料薄膜要全部打开采光面,让阳光能直接照射到北排猪舍,才能达到冬季寒冷地区仔猪舍的温度要求。
半地下猪舍建造分填埋式和下挖式,填埋式是猪舍建在地面,建好后在圈舍的四周填土,厚度要求在1~1.2米。下挖式是先在地面下挖圈场高度深的1/3(挖出来的土就够外填土了),然后建圈。
半地下猪舍的取暖主要是靠阳光,各种猪舍根据需要安排塑料顶棚的采光面积,高寒地区还可以采取双层薄膜覆盖,以及双层草帘覆盖等形式增加保暖性能。
(1)半地下种公猪舍野猪种公猪舍圈场高度要求1.7米,须在地面下挖60厘米开始建圈。由于半地下圈舍受外界干扰较少,不需要建里窝室,面积要求3米×4米,达到12米2即可。邻圈应建配种舍,面积应和配种猪舍相当。种公猪舍塑料顶棚为单层塑料和单层草帘覆盖,采光面积是猪舍面积的1/3就适宜。面积过大,舍内白天温度过高,会造成昼夜温差过大。
(2)半地下妊娠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圈场高度要求1.5米,须在地面下挖50厘米,然后建圈。面积要求3米×4米,每圈达到12米2,饲养四头妊娠母猪。饲槽要用钢筋隔开四个单独食槽,以免因抢食发生争斗,造成流产。妊娠母猪舍塑料顶棚采光面积为猪舍面积的1/3,采用单层塑料和单层草帘即可。
(3)半地下母猪哺育舍哺育母猪舍圈场高度要求为1.2米,须在地面下挖40厘米,圈舍面积为12米2,内设1米×1米的仔猪圈,隔壁建一个3米×3米的仔猪运动舍,供仔猪活动。哺育母猪舍塑料顶棚采光面积为猪舍面积的3/4,采用单层薄膜和双层草帘覆盖,白天注意猪舍的通风。高寒地区可采用双层塑料、双层草帘的形式覆盖。圈内的仔猪圈夜晚可用木板、纸板覆盖,但不要用塑料和不透气的东西覆盖,以免造成仔猪因缺氧而呼吸困难。
(4)半地下仔猪哺育舍仔猪哺育舍有两种:一种是地面哺育舍,圈场高度要求为1米;一种是高床哺育舍,圈场高度要求为1.2米。圈舍面积为9米2。仔猪哺育舍塑料顶棚采光面积为猪舍的3/4,采用单层薄膜和双层草帘覆盖,白天注意猪舍的通风。高寒地区可采用双层塑料、双层草帘的形式覆盖。仔猪哺育舍的建筑形式一般为单排,如果猪场较大,需要建双排,舍内必须安装通风设施。
(5)半地下育肥猪舍育肥野猪哺育舍有两种:一种是地面育肥舍,圈场高度要求为1.5米;一种是高床育肥舍,圈场高度要求为1.7米。圈舍面积为12米2。育肥猪舍塑料顶棚采光面积为猪舍的1/4,采用单层薄膜和单层草帘覆盖,白天注意猪舍的通风。高寒地区可采用单层塑料、双层草帘的形式覆盖。因为育肥猪饲养头数多,密度大,猪只本身个体大,产生的热量和废气多,地下猪舍很难调节气温和通风的关系。如果加大通风量,猪舍温度难以保证;如果考虑温度,舍内空气难以保证。总之,育肥猪舍的建筑形式一般为单排,不能建双排。
⑧ 猪舍建筑是一门学问,母猪舍该如何设计更科学
融合自身具体所在位置标准做好目的性修建,严寒区因注重考虑到防冻隔热对策,酷热区因注重考虑到防暑降温措施。留意:地势低洼要填多,防止外排污水流回和积存,猪非常容易滋长病症。在每一个养殖池挖条排水管道粪沟上边有一个盖,挖好非常大个化粪池,池下边有排水管道,满了能够排走,立即排在鱼塘养鱼,可是每日能冲水搞整洁猪场,让猪有整洁舒适的猪场,猪场排水管道粪要联接化粪池才行啊乳汁分泌老母猪舍乳汁分泌老母猪舍普遍为三过道双排式,单元式喂养。乳汁分泌老母猪舍供母猪分娩,养育猪仔用,
猪舍的设计方案。地板的设计方案最好是设计方案成前高后低成适当歪斜。一边清理猪舍,维持猪舍的舒爽。地板和四周墙面光洁但一定要地面防滑,栏墙面砖砌混凝土摸面,过道的通长栏墙为铁栅栏,紧邻两栏的隔栅为砖砌混凝土摸面实体墙,饲养设计方案。饲养大部分考虑到成本费问题多以凹形槽饲养为主导。大多数与砖砌混凝土摸面光洁。圈含有40cm和15cm的自动饮水器各一个随意饮用水。如此一来能够节约水资源,二来维持猪舍内舒爽。
⑨ 怎样建造生长育肥猪舍
生长育肥舍的建造要本着节省投资、适用的原则,尽量利用廉价材料,能做到避风遮雨、防寒保温即可。可以充分利用蔬菜大棚淘汰的塑料薄膜和稻草帘子和农村废弃的玉米秸秆。屋瓦也可选用残次瓦,就是砖厂挑选的稍有裂纹的瓦,由于炉温不平衡,每个砖厂都有许多废品瓦。这种废品瓦买回来后用稀水泥浆弥缝,能够用在猪舍上,其效果和正品瓦一样。
在南方地区,重点是高温季节的防暑降温。生长育肥野猪虽然对外界温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育肥后期对高温的耐受力差。育肥猪舍要建成开放式双排猪舍,高度要求在4米以上,尽量增加高度,这样才能有利于通风降温。
图5-7 生长育肥野猪舍这样猪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小圈里饮水、撒尿、排粪,在大圈里休息、活动。保证了大圈的卫生。
如果不隔开猪的尿液、粪便和饮水器的滴水混在一起,冬季寒冷季节猪舍无法铺草。隔开后,寒冷季节可以在大圈里放上碎草供猪取暖,起初饲养人员要往一起堆积一下,时间长了猪就会自觉地用蹄子把垫草往一个角归拢。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高寒地区育肥舍的建造。它的优点是能隔离开猪粪尿对猪舍的污染,保证猪舍卫生,利于冬季铺草取暖,提高猪舍温度,增快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特种野猪的育肥后期需要适当增加运动,如果像家猪那样饲养,肉质就会变差,也会增加脂肪的沉积。针对特种野猪这一特点,育肥野猪猪舍旁要设立一个运动场,供育肥野猪运动。
运动场一般设在育肥猪舍的一侧,便于猪从猪舍直接进入运动场,面积要求在300米2左右。
运动场围墙要求有1.5米高的实体墙,墙上部架设50厘米的铁丝网,四周种上速生杨树。运动场外墙种上爬蔓植物,夏季可以给运动场遮荫。运动场地要铺设20厘米厚的细沙土,以保护猪的肢蹄。不宜铺设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夏季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太高,下雨后又太滑,容易对猪的肢、蹄造成伤害。
运动时,要有次序,进入运动场前要对猪进行训练。起初一圈一圈单独放,让猪熟悉进出场地和猪舍的通道,并熟悉圈舍。等到自己能够回到圈舍时,再同时多放几圈,这样不会乱圈,有利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