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很火的敦煌照片有哪些
近日,一组以敦煌元素为主题的图片,火爆了全网。图中的涉及到的菩萨、迦楼罗等形象,以及空灵的背景音乐,让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大漠敦煌,耳畔依稀驼铃响,美得不可方物。
满壁风动,天衣飞扬。壁画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它的浑厚博大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敦煌壁画素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2. 敦煌莫高窟一览——100-48
对于敦煌莫高窟,自己的认识停留在那一幅幅电视中的壁画上,以及前段时间《朗读者》那位学者,一辈子、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莫高窟,修复、保护。今日去参观是怀着一种崇敬、探寻的心情而来的。浅谈些认识。
首先,是对古人的智慧感叹。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我们有幸参观了八个洞窟,有北朝的,有唐的,有隋朝的。每个朝代的洞窟壁画泥塑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早些的由于工艺不发达,泥塑是依山而站,衣着颜色也相对较简单,唐代则充分显示出了经济的繁荣,画风则是丰满而色彩多样的,一片繁荣景象,人物、场景等也更具浪漫主义色彩。到了隋,人物已独立而站,并且在衣服色彩方面也更为鲜亮,人物也渐圆润,并且在服饰上还有波斯的连环纹出现,可见当时与西域的沟通已很密切。到了九层塔,唐代修建,大佛高26米,实乃巨大的,我站至脚边只可望其脚趾而兴叹,胖胖的脚丫也显示了唐以胖为美的特点。这座巨佛在清代被重修过,从佛的服饰即可看出,衣服的花边明显的黄蓝白相间的纹,黄龙飞跃其间。好似清龙袍之边饰。各朝代的飞天,虽形看似一致,却也有着各代不同,多、密往往是繁荣时期,歌颂为主,其他则是沿壁的修饰。
从这些不同,忽而让自己发现,这不就是类似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特质吗?!从各个细小之处就可辨别。独看之时,感觉不到,但纵横比较则可见一斑。回到我们这一个个个体,其实,多看多经历,看过好的,也经历过差的才能更好地来认知自己,认知世界。
此外,莫高窟发现于1900年,由于当时宗教信仰的不同,清政府并未重视此洞窟,故破坏相对严重。有人为的,也有天灾的,地震、氧化、盗取等等,壁画、泥塑有大部分已被破坏或流失海外,很是可惜。在现存的洞窟中,仍有这些痕迹。另外,到此一游的字样也清晰可见,为清代所刻,可见这不文明的行为还真是自古有之。汗颜啊。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拒绝那不文明的行为吧。
里面很多洞窟是个人出资来修建的,大家也十分尊重地在墙壁上记录着供养人,善举使这些文化得以留传。这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为你做的事很小微不足道,但日行一善,仍会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文化的留存,历史的积淀,回望个人,着实震撼。
3. 敦煌壁画中的经典作品,都有哪些呢
历代帝王似神仙这部位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书,与同一时代的画家阎立本的书高度相似。不仅书名中的三个人物重叠,而且皇帝被大臣们抬起来的事实,以及他在高处穿的衣服与其他许多细节相呼应,这表明谁从谁那里借用了灵感。
敦煌壁画是敦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工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与其他宗教艺术一样,因为它是描述神、神与神、神与人的亲切手像,是抚慰人的艺术灵魂。因此,壁画的风格与传统绘画的风格是不同的。然而,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其民族传统。因此,其形式大多源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文化风格。敦煌书房壁画也被称为千佛洞。它是古代四大石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都去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看蒙娜丽莎,但你知道吗,在敦煌有一尊北魏时期的坐佛,其笑容比蒙娜丽莎更神秘、更迷人。这尊坐佛像就是莫高窟第259窟的北魏坐佛像。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4.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衣服是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是《五台山文殊圣迹图》,简称《五台山图》,位于敦煌莫高窟的第61窟。敦煌莫高窟共计735座洞窟、2000多尊造像、4.5万平方米的壁画,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
《五台山图》历史意义与价值:
“五台山图”是一幅难得的佛教史迹画,它保存了大量佛教历史资料,有的还补充了史书所未载的内容。图中提供了大量古代佛教建筑(寺院、兰若、草菴、佛塔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着名史迹和灵异现象等,共有榜题195条。此外,“五台山图”还呈现了许多古代社会生活民俗场面。图的下部描绘了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山川道路和旅行、送供、拜佛者,看到不同身份各阶层的人物服饰和活动场面。“五台山图”也是一幅大型的山水画。它以山水串联各个独立画面,从中可以见到五代时期敦煌山水画的风格。
5. 敦煌莫高窟里面有什么
1、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2、在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还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
3、有唐、宋、清、民国等时期的木构建筑10馀座。莫高窟曾于1900年发现藏经洞,保存了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典、经济文书、文学、科技、史地资料以及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五万馀件。
1、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2、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槃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
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6. 敦煌壁画中的民族服饰,都有哪些呢
敦煌壁画中的民族服饰,都有哪些呢?许多古代服饰只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其名称却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形。借助于敦煌艺术中相对完整的服饰图像资料,我们可以对古代服饰的造型和形式及其发展演变有很多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初唐时期,妇女的服饰窄而薄,善于简约。到了中唐时期,妇女的服装越来越胖。
敦煌的各种美衣,首先我们从都督夫人拜佛图开始,莫高窟第。130窟,这幅画永远消失了。幸运的是,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先生留下了这份副本。后来,它被子夏壁画所覆盖。它在1940年代初被剥离出来。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侵蚀严重,加之当时剥离技术太差,不仅颜色褪色脱落,而且壁画的泥层与岩壁分离,造成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修复的摹本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汉族文化很强,遇到谁被同化,北魏就开始汉化,这股风也吹到了敦煌,敦煌壁画中也出现了北魏时期的汉服。南北朝时的文人与扇子一样,拿着脸严厉地说话,它表面上也是诸葛亮的手,但绝对不是羽扇,北方的骑兵戴着盘,想必就是所谓的兰陵王面具,盘只是装饰神兽,因为历史上有 "无腹之容",有腹,是中国古代士兵保护头部的束缚。又称斗姆、头牟、头盔等。由于它常与身上的盔甲配合使用,所以 "盔甲 "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备的总称。如果兰陵王在舞台上经常戴着面具,那么大家一见面就知道他是兰陵王了。为什么不能让他做呢?这只是一个人的看法。看看周围。
7. 盛唐时期的敦煌壁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鸣沙山东麓的一面断崖上,散布着十个世纪以来、历经了十余个时代的750多个石窟。
其中,最早的石窟是在公元366年修建的,最晚的则在公元14世纪,时间跨度达到了1600多年。根据唐代的碑文记载,莫高窟最开始修建了窟龛一千多个,后面的朝代也不断扩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也遭到了损毁。而且敦煌地理位置特殊,现存的完好石窟中的壁画都是极其珍贵的。
现存的492个石窟,按照朝代和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在这个时期,不仅各种寺观、壁画的盛极一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直到今天,敦煌莫高窟还保存着近五百个壁画的盛唐丹青,这些壁画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堪称佛教艺术的精品。
8. 敦煌莫高窟的外观
敦煌莫高窟的外观:
1、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2、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3、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
(8)敦煌莫高窟的衣服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3、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9.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衣服是什么花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画是《五台山图》。
拓展: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是《五台山图》,这幅壁画中既有腾云驾雾的佛、菩萨,也有市井生活、人间百态,建筑多达200多个,人物有500多位,可谓一壁看尽众生相。
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着名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颜料标本博物馆。它保存了北朝至元代等十余个朝代千百年间的大量彩绘艺术颜料样品,是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颜料化学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敦煌莫高窟,王进玉说,借助敦煌石窟的不同年代研究壁画颜料,不仅可以证实中国是最早将青金石、铜绿、密陀僧、绛矾、云母粉作为颜料应用于绘画中的国家之一,而且表明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技术和颜料制备技能在当时居世界领先水平。
10. 甘肃敦煌莫高窟,都画了些什么场景有何渊源
位于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国的4大名窟这首,是中国长达千年的佛教文化的历史见证,莫高窟以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壁画着称。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时期的366年,之后长达了1000多年,佛教徒都一直在此地坚持不懈地开凿洞窟才有了今天的规模。目前保存完好的洞窟有30多个。
飞天高鼻深目,皮肤白皙,上身不穿衣服,带有保冠,身上穿戴珠宝玉石,雍容华贵。之后的飞天形象慢慢变得中原化,以汉族的美少女形象示人。洞窟中很多会有佛祖释迦牟尼本身故事以及传教的故事画传。除此之外,洞窟中还保留着大量的供养人画像,供养人是捐资修建洞窟的达官贵人和有钱的佛教徒,大部分他们的形象要被描绘成端庄大方、温文尔雅的养子。洞窟壁画中还有一些神话故事画、山水画以及装饰图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