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荐几篇用毛笔写的古诗,要大图。
1、《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 唐诗宋词毛笔字法,求图片
到网络图片搜索,如图:
C. 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是古代汉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毛笔书法作品中,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美丽。毛笔下的古诗词,会是怎样的一副书法作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入门
毛笔书法入门,是以基本笔画“右侧点”为笔法之基,依照笔画进阶顺序:点→横→竖→撇→捺→勾→挑→折,循序渐进,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笔特质,灵活驾驭毛笔,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方法,再配合十种基本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字型组合间架要领,触类旁通,逐渐契入书学的无穷妙境。
文房四宝学习书法的基本工具有:笔、墨、纸、砚。就是我们通常称的文房四宝。
毛笔分类
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狼毫,即黄鼠狼毛)、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猪鬃笔)、鼠毛笔(鼠须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为佳。
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为写字毛笔、书画毛笔两类。
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尖毫等。
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一般来说,羊毫的柔,弹力一般,使用起来难;狼毫的健,弹力强,好用一些;柔健两种不同的兽毛合制的笔,叫兼毫,更好使用一些。写不同的书体也最好有选择的用,需要自己慢慢摸索经验。
执笔方法
毛笔执笔法,其实无定法,但要“指实掌虚”,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笔管,掌心空虚,灵活运动笔有长短锋,由个人的习惯选用。
历来比较普遍运用的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
五指执笔法要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要实实在在地执住笔管,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执笔要松紧适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 稳定。”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
腕平,是 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为了便于运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竖二者是互相关联的。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因为运笔的关键在于腕力。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上执笔方法的图,笔管略微倾斜。因为在用毛笔写字的时候,笔管不是始终保持正直的,要随着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不断变换方向。
临摹方法
(一)碑帖的选择:碑帖的选择是练好书法的关键,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一个好的师傅,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才可以逐步练好书法,成为书法大师。
(二)临、摹结合: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三)仔细读贴: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四)背、核、用:除了临摹外,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五)博采众家之长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也可不断修正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书写出来的新作品。
笔法技巧
提按
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
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
注意事项
书法是一门艺术,要练好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树立正确的学书思想:“字无百日功”,书法的练习需要的是刻苦勤练的精神,要临池准备,持之以恒。不可中途懈怠。
(二)选择适用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是练习书法应准备好的工具。要选择恰当的使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选择不合适,将影响练习的效率和进程。初学着可以先选用狼毫或兼毫笔。用后一定要洗净,把笔毛抹干抹直抹尖,保持笔毛不乱,以延长毛笔的使用寿命!
(三)从大楷起步,逐步进笔:练习书法,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应从简单的大楷练起,一般写十公分见方的字为益,不益写太小的字。逐步进笔,不可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要打好书法练习的基础。
D. 适合毛笔初学者的古诗作品
比较简单,适合写毛笔字的唐诗宋词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
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赵孟頫毛笔楷书集古诗对联字帖
毛体书法有如下特点: 一是内容大气有时代物质,如“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及毛的诗词。
二是书法前无古人。
不是毛不会写字,毛早期的书法很规范,楷书功底也不错,毛体草书是有根基的,并自成一体,大气磅礴。
三是很个性。
就如毛的成就一样,登峰造极。
个性张扬、豪放不羁,毛是真情,很多人不懂毛的浪漫情怀,其实毛身上散发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他是领袖,他更是诗人、学者,现在有很多“国学大师”。
但有几人能与毛一论国学? 四是神大于形。
老一辈中郭沐若自认为能书,而康生不服,称用脚写都比郭写得好,确实在书法方法都有才气,但与毛不是一个层次。
E. 经典的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
行书是我国的一种书法字体形式,这种字体有独特的字体风格特点,对我国书法发展的影响甚大。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的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F. 七列四行的古诗系列毛笔写的有什么
七列四行的古诗系列毛笔写内容如下:
言古诗的毛笔书法作品得到人们的喜爱与欣赏,有较高 的艺术吸引力。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七言古诗毛笔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G. 适合写毛笔字的七言古诗有哪些 图片可以有一些繁体字
适合写毛笔字的七言古诗有《望天门山》、《清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1、《望天门山》
扩展材料: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写两句七言古诗可以四尺宣纸对开的竖式,然后可以将其装裱成卷轴 。
如果想要装裱成框,可以用四尺宣纸对折,写成斗方,然后装裱。
H. 古诗楷书毛笔字,要大图
一首纳兰词,如有帮助,万望采纳
I. 欧体毛笔作品七言 五言古诗各一首 简单好写
五言绝句一首见图:
J.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行书字体下的古诗词,会是怎样的一副书法作品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古诗行书书法作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作品图片4
写行书的三大知识
1、开始练习行书前人提出不宜太大,大了不易掌握,以七八分见方的字为宜有一定道理。为了练习悬臂,也无妨选一些大一点的,又易于物色到的碑帖去临习。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黄山谷的松风阁诗等。主张初学行书先走一个路子,若是你能悬腕了,可以继续写苏《洞庭》、《天际》等,然后涉猎百家,因为用笔是相通的。临写行书虽然比楷书来的自由,但也不能写得太快,否则会形成信笔涂鸦,不但得不到碑帖形质,更谈不上得到碑帖的精神。凡临一种帖,其过程都要先求形似,然后到神似。临习行书帖,比临楷书还要难一些,不但要像楷书那样学它的笔划、字体、结构,而且要加学笔划与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和呼应关系。
2、写行书不能理解为信笔,亦有其规矩。例如在偏旁、部首、字头、字低、字框、整体结构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彳、亻、氵等,简单说来,行书只是楷书的稍许简化,笔划相连点划呼应强,大小悬殊,错落有致而已。只要注意学习,掌握写法规律,进步会很快的。
写行书以云书纸、玉扣、毛边纸、连史纸为宜。因为这种纸发涩,有一定渗水性,可以增强腕力的练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物色不到这种纸,吸水的新闻纸或粗糙的一点的草纸也很好。印刷过的报纸也能练习,如果开始写不直,下面可以放着带格子的纸。
3、写行书,视其字的大小,宜用大楷中楷羊毫(锋长一点更好)或兼毫,这种兼毫要羊毫成分多,紫毫成分少,如三紫七羊,二紫八羊为佳。但要看临什么帖,如果你临王羲之的《圣教序》、文征明的《滕王阁序》、褚遂良书《枯树赋》、欧阳询《张翰帖》、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米南宫的《游虎丘》等碑用中性笔为宜。用中性笔或偏硬一些的为好,比如大白云、小书画笔、脱颖小狼毫等。你写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用软性的羊毫为宜。关于临用范本问题:可以根据个人喜爱选择。为了方便选择,提供几个易于物色到的范本。挺拔俊秀一路的有:怀仁集王羲之的《圣教序》和《兰亭序》。欧阳询的《张翰帖》。褚遂良的《枯树赋》。文征明的《滕王阁赋》。遒媚大方,自然流畅的有:颜真卿的《祭侄稿》。柳公权的《蒙诏帖》。鲜于枢的行草墨迹。赵孟頫的尺牍诗翰。形态别致,笔划劲挺的有:米南宫的《蜀素帖》。杨凝式的《韭花帖》。丰腴宽舒、大气磅礴的有: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天际乌云帖》。黄山谷的《松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