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图所示为用两栖动物的卵所做的实验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
(1)全部基因(全部遗传物质);受精卵;分化;动物细胞核 (2)核移植;原生质体;酶解法;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可育 |
② 动物实验中照相,这些图片要求具备什么内容
要求要能显示器官部位,如血管、心脏等。清晰。其他没什么要求。
③ 如图是转基因超级鼠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图并回答问题.(1)在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时期一定要
(1)图示中显示,在用显微注射器注射被转移的基因时,受精卵的两个细胞核还没有融合.因为一经受精卵中的两核融合,细胞就会分裂,这时再注入大鼠生长激素不仅达不到目的,可能还要出现怪胎. (2)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后,生出的小白鼠幼鼠可发育成转基因超级大鼠,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通过学习转基因超级鼠实验操作过程,这项技术可以在动物饲养如转基因牛和医药生产方面应用方面应用. 故答案为: (1)因为一经受精卵中的两核融合,细胞就会分裂,这时再注入大鼠生长激素不仅达不到目的,可能还要出现怪胎. (2)基因控制性状. (3)动物饲养和医药生产方面应用. |
④ 动物实验图片有手在里面可以吗
不知你是中学的还是大学的,一般来说中学现在不要求解剖活体动物,有很多资料可以借助研究,如果是大学,最好自己动手看看,这样才有深刻的戌认识。
⑤ 科学家利用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分析回答:(1)在遗传学上,把美西螈
(1)美西螈肤色的黑或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点,遗传在遗传学上,把美西螈肤色的黑或白称为性状.
(2)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亲代体细胞的一半.若美西螈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N条,则胚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N条、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1 |
2 |
1 |
2 |
⑥ 4.24是世界实验动物日,想知道这张配图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只带着眼镜的老年老鼠正“编织”着DNA链的铜像,以表实验动物长期以来对人类的生命科学的研发、改良曾做出的重要奉献,为纪念为生物学研究献身的实验动物,小白鼠虽卑微弱小,但也是鲜活的生命,它们为人类发展进行科学实验,我们人类也应予以敬畏、尊重!
俄罗斯 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伫立着的实验鼠编织DNA链雕塑
⑦ 如图是用两栖动物的卵所做的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该技术为______.所以青蛙C应该像______
(1)由图可知:蝌蚪B为成蛙C提供了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未受精卵A为成蛙C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也就是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D为蝌蚪E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为蝌蚪E提供了营养物质.真正存在遗传关系的是蝌蚪B,所以成蛙C的母亲应该是蝌蚪B发育成的青蛙.蝌蚪E的培育过程:核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像这样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称为克隆技术.
(2)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E的细胞核内具有蝌蚪B的遗传物质.蝌蚪E性状是由蝌蚪B的基因控制的.
(4)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大批基因相同的后代,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可以用人类自身的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用于器官的修补、移植,这是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克隆人会引起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混乱等.
故答案为:(1)克隆技术 蝌蚪B发育成的青蛙(但不能填B);青蛙C体内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蝌蚪B的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2)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态;(3)雌蛙;(4)正面影响:用人类自身的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用于器官的修补、移植;负面影响:克隆人会引起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混乱等.
⑧ 急需实验动物照片
我。。。。。。。没。。。。。。。。有
⑨ 如图一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
(1)分析子二代可知,雌性个体中全是红眼果蝇,雄性个体中红眼与白眼之比是1:1,说明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对于毛色分析:黑毛与白毛个体交配,子一代全是灰毛,子二代黑毛:灰毛:白毛=1: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对于颜色的分析: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子一代全是红眼,且由(1)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所以两对性状来说,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二代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是:AA(aa)XBXB=
1 |
2 |
1 |
2 |
1 |
4 |
1 |
4 |
⑩ 首席实验动物“小白鼠”,为什么有黑色的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小鼠已经形成了数百个品系,很多是近交品系。小白鼠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酪氨酸酶基因突变使得机体无法合成黑色素,导致先天白化。
由于是近亲繁殖,BALB/c系小鼠个体差异很小
在我国,还有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品系是KM小鼠,也是白的。KM小鼠就是昆明鼠,早年从印度引进之后饲养在昆明,并因此得名。KM小鼠属于远交群,基因杂合率高,不同地区饲养的KM小鼠在封闭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我国现在已经从KM小鼠远交群中培育出了很多近交系小鼠。
其实,“小白鼠”也是有黑色的,如常用的品系C57BL/6,这里的BL就是指black,标准缩写是B6。B6也是近交系,品系稳定,容易饲养,体格健壮,常被用作转基因实验。B6因为毛色深,和毛色浅的小鼠杂交之后,后代的毛色很容易辨识。值得一提的是,C57BL/6是继人类之后,第二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
深藏功与名的小黑鼠 图片:janvier-labs.com
其实,“小白鼠”“小黑鼠”都是只是俗称,小鼠品系繁多,并不能仅通过毛色来区分。不过,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甚至在日常用语中都用“小白鼠”来借代试验品。在众多的实验动物中,只有“小白鼠”在修辞手法中有自己的地位,这也算是在科学界和文学界的成功cross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