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乐简谱符号详解
简单来说:
音符
音符用数字1至7表示.这7个数字就等于大调的自然音阶.如果是C大调,加上音名,就会是这样:
音阶CDEFGAB唱名doremifasollasi数字1234567八度
如果是高一个八度,就会在数字上方加上一点.如果是低一个八度,就会数字下方加上一点.在中间的那一个八度就什么也不用加.如果要再高一个八度,就在上方垂直加上两点;要再低一个八度,就在下方垂直加上两点,如此类推.见下表所示:
.大调12345671小调67123456··
音长
通常只有数字的是四分音符.数字下加一条横线,就可令四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八分音符;两条横线可令八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十六分音符,余此类推;简单来说,下加横线数目与五线谱的符尾数目相对应.数字后方的横线延长音符,每加一条横线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
正如五线谱的附点一样,数字后方加一点会将音符长度增加一半.
休止符
休止符用“0”来表示.比四分休止符长,就只需在每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多加一个“0”,不需在后方加上横线.若整个小节均是休止状态的话,就在每个四分音符加一个“0”,就像是3拍4就写成“| 0 0 0 |”,而4拍4就写成“| 0 0 0 0 |”.
无音高音符
就像敲击乐的乐器那样是没有音高的,这时,简谱就需要用“X”或“x”表达.例如啦啦队拍手时,简谱上就需如此表达:
4/4 > > 拍手:| X X X X X | X X X X 0 X X || [编辑] 小节线
正如五线谱一样,小节与小节之间以纵线(称小节线)分隔,乐曲终止以一粗一细的直线表示(但是一般不分粗细);重复乐段以纵线后两点表示开始,纵线前两点表示终止.
拍号
拍号的表达方式为:“2/4”、“3/4”、“4/4”、“6/8”等等.拍号一般都是置于调号的后方.
变调与调号
表示调号有两种方法:可以直接写“C调”,“C小调”或“Key: C”,“Key: Cm”.亦可写清楚1代表哪一个音,例如1=C,就是C大调.6=C就是C小调.2=D就是多利安调.
五线谱有升降号,简谱同样有升降号.在简谱中,若需表达升降号,就把符号加在数字1至7的前方,让该音升高或降低.若要把升降号加在调号跟和弦CDEFGAB七个字母,就须加在它们的后方.
在五线谱中,C小调要把B-E-A三个音降低半音.所以表达它的和声小调时,就会把一个还原号放在B♭前面.简谱就一定得写♯5,因为5不能下降.
延音线、圆滑线与其他音乐符号
简谱延音线(Tie)跟圆滑线(slur)都是跟五线谱相同,一定得置在数字上方.表达跳音(staccato)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很容易会跟低八度的那一点混淆,因此在表达跳音时把那一点写得粗点及低点.
详细解释: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调号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的,这些记号叫做调号。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降)号,可以参考一些简谱图片示例。
1=C 2=D 3=E 4=F 5=G 6=A 7=B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la、si(哆、来、米、发、索、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高音低音
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下面的小圆点,叫低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降低一个音组,即降低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将基本音符号降低两个音组,即降低两个纯八度。
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上面的小圆点,叫高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号升高一个音组,即升高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升高两个音组,即升高两个纯八度。
音符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法 时值
全音符 X--- 四拍
二分音符 X- 二拍
四分音符 X 一拍
八分音符 X 半拍
—
十六分音符 X 四分之一拍
=
三十二分音符 X 八分之一拍
≡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小调式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重音记号
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保持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
换气号
用记号“v”标记。表示在此处换气。
网络:简谱
⑵ 音符分哪些图片有吗
五线谱:
五线谱上的音符:
第一行的是全音符(空心的椭圆),时值四拍,它等于两个二分音符。
第二行是二分音符(空心的椭圆加一根符杆),时值二拍,它等于两个四分音符。
第三行是四分音符(实心的椭圆加一根符杆),时值一拍,它等于两个八分音符。
第四行是八分音符(实心的椭圆加一根符杆和一条符尾),时值半拍,它等于两个十六分音符。
第五行的是十六分音符(实心的椭圆加一根符杆和两条符尾),时值1/4拍,它等于两个二分音符。
五线谱的三十二分音符(实心的椭圆加一根符杆和三条符尾),时值1/8拍,比较少用。
⑶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 十六分 三十二分等音符的图片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 十六分 三十二分等音符如下图
⑷ 所有音符图片和名称。
这里只能插一幅图片,还有一副分解图。
⑸ 请问谁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图片急啊!!!
图片如下。从上往下依次为全、二分。。。。。。
⑹ 五线谱简谱对照表大图
简谱对应的五线谱调节步骤是需要用手弹奏,然后会有额外的加线,再利用耳朵来听就可以为五线谱定调了。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
五线谱简谱对照表大图,如图所示:
(6)简单的音符图片扩展阅读:
一、五线谱:
1、记录笔记的五个平行水平线称为五线谱。员工的五行和由五行形成的空间是从下往上计算的。如果将音乐写在多根谱线上,则谱线必须用谱号链接。
2、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声音越高。相反,便笺的位置越低,便笺在工作人员上的位置就越多。要确定音符的高度,必须使用谱号指示音符。谱号记录在职员的一行上,因此该行具有固定的级别名称和高度,并且还确定其他行或房间的级别名称和高度。
二、表示法:
1、注释的长度通过在基本注释的基础上添加破折号,点,延音线和连字符来表示。
2、有两种使用破折号的方法:写在基本音符右侧的破折号称为时间增量。时间越长,音符的持续时间就越长。没有时间表的基本音符称为四分音符。每次添加时间线都意味着延长了四分音符的时间。
3、基本注释下面写的破折号称为减少时间线。减少时间的行越多,声音越短,每次添加减少时间的行,这意味着它被缩短为原始音符长度的一半。
⑺ 求七个音符在五线谱上的图
七个音符(DO,RE,MI,FA,SO,LA,SI)在五线谱上的图,请参考如下:
(7)简单的音符图片扩展阅读: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
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
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