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手抄报,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
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唐僖宗光启三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在学校,手抄报为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版的黑板报。
(1)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的扩展阅读
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也可绘画图案进行划分。报头要放在显着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贰’ 好看简单的手抄报
可在办报的纸上先从上往下对折一次然后从左往右对折分为均匀的三格 之后打开整张纸 版面就显现出来可在上面先用铅笔画画 画好之后用橡皮轻轻擦去之后在用水彩笔涂色 最后写内容
‘叁’ 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
新学期新梦想做主题画手抄报
‘肆’ 很简单超级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伍’ 建军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1、建军节手抄报图片:
(5)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的扩展阅读:
八一建军节在此诞生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每年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当年8月1日,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举行了历史上第一个“八一”纪念活动并且当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马岗举行了红军阅兵式和分列式。从此,8月1日正式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因此,可以说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军节诞生的地方。
‘陆’ 以开学了为主题的手抄报,简洁又好看
喜迎新学期 放飞新希望
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同学们,好好播种,好好把握吧!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的壮丽人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里积极向上,大显身手,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刻苦自觉的精神,都需要顽强拼搏的勇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泓清池,必须不断有清泉的注入,否则,即使不干涸,也很容易混浊。读书也是一样,读书贵在持之以恒,要用心去感悟每一本书每一个文字。
升学了,你准备好了吗?
‘柒’ 又简单又好看的手抄报怎么画
简单又好看的手抄报,可以以这个步骤来做。
首先确定手抄报的内容,如果内容不懂,可以上网搜索一些资料。然后搭配一个合适的图案,再给图案上适合的颜色,那么简单又好看的手抄报就做成了。
‘捌’ 中国的手抄报怎么画
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怎样画
厚德载物厚德载物 8W次浏览2019.05.17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操作方法
01
手抄报中间靠上的位置画出八达岭长城,下方画出纪念碑。两者将手抄报分为四块。在周围画上黄色的光芒。
02
在手抄报正中央画上天安门,外围用长城的城垛和五星红旗的星星来做装饰。整体成为一个心形。
03
中间画上一团气球,颜色不同,周围用节日的彩旗和礼炮装饰,用黄色为主色调分割版面。
04
以紫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右上角画上10.1的阿拉伯数字。中间用国庆节来分割版面,下面画上解放军。
05
在手抄报的正上方画上天安门,下面画上气球,右下角画一个小女孩,用粉红色来站装饰版面。
06
背景是五星红旗,中间画上奔向天空的火箭,中间画上一颗五角星。左边画上旗杆。火箭上方画上一个小女孩。
07
中间画上中国的版图,右下角画上天安门和纪念碑,左下角画上八达岭长城。用花来装饰版边。中间写上我爱我的祖国。
本页搜狗指南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
14无帮助
大家都在搜
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图
我和我的祖国绘画简单
我和我的祖国图片
我和我的祖国简笔画
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资料
我爱我的祖国手抄报画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画
我的祖国手抄报图片
操作方法
伟大的祖国手抄报怎么画_国庆手抄报图片
国庆,举国欢庆,我们大家都为之高兴!国家的兴旺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说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可以了,要发展得好,还是得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概就是说的发展路途,随着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好,默守陈规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要在事物原来的基础
创新要怎么做才好呢!创新,不能只求创新,也不能盲目向前冲,这样的话,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多的不方便,我们虽然要创新,但是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要考虑实际情况来进行行事,也要考虑国家国情,上面两幅图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两幅图了,长城,国旗,都没有落下哟!你要记得在手抄报上添加上哟!
01/07
操作方法
点击目录可快速跳转至页面对应位置
01手抄报中间靠上的位置画出八达岭长城,下方画出纪念碑。两者将手抄报分为四块。在周围画上黄色的光芒。
02在手抄报正中央画上天安门,外围用长城的城垛和五星红旗的星星来做装饰。整体成为一个心形。
03中间画上一团气球,颜色不同,周围用节日的彩旗和礼炮装饰,用黄色为主色调分割版面。
04以紫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右上角画上10.1的阿拉伯数字。中间用国庆节来分割版面,下面画上解放军。
05在手抄报的正上方画上天安门,下面画上气球,右下角画一个小女孩,用粉红色来站装饰版面。
06背景是五星红旗,中间画上奔向天空的火箭,中间画上一颗五角星。左边画上旗杆。火箭上方画上一个小女孩。
07中间画上中国的版图,右下角画上天安门和纪念碑,左下角画上八达岭长城。用花来装饰版边。中间写上我爱我的祖
‘玖’ 喜迎新春手抄报
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喜迎新春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1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2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3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4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5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6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7
喜迎新春手抄报图片8
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过年,年夜饭吃什么?
香 港
吃盆菜
香港过春节有吃盆菜的习惯,盆菜就是将各种珍贵的食材由下至上层层叠起,放入盆中焖煮而成;荤素搭配,错落有致,菜名比较有寓意,图个好彩头。
团圆饭的餐桌上也往往配有几款“点睛”的吉祥小菜,其中最有名的发菜蚝豉,是将发菜和牡蛎干一同焖煮,讨“发财、好市”的彩头。餐后甜品年糕则象征“年年高升”,不少港人还在传统的糖年糕中加入椰汁、红豆馅、芋头等,让“年味儿”更潮。
澳 门
糖莲藕
糖莲藕、糖冬瓜、年糕、瑶柱、干鱼、腊肠、大橘等是澳门年夜饭的必备食品,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腊月二十八在粤语中的谐音是“易发”,老板这天请员工吃“团圆饭”以示财运亨通。
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的两件大事。花市一般要举办3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做“开年”,这一天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
台 湾
吃火锅
台湾话“吃团圆饭”也叫“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长年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
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传统家庭选择在年夜饭前祭祖,意在祖先吃过,当子孙的才能开始吃。
广 东
炒韭菜
年夜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广东人喜欢吃海鲜,虾在过年都会是一个吉祥菜式,因为虾寓意着每天都笑哈哈。
在广东潮州,年夜饭有一样青菜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炒韭菜,“韭”字在潮语里是“久”的意思,寓意好运长长久久。年夜饭注重围炉,饭桌中间必放一个“转炉”,转炉中间放的是木炭,炭火通红,菜肴翻滚,相当于现在的火锅,寓意团团圆圆,日子红红火火。
广 西
吃甜食
荔浦芋扣肉、桂林梅菜扣肉、白切鸡、炖鸡、柠檬鸭、生姜炒鸭、腊肉和腊肠都是广西年夜饭的主角,广西部分地方年夜饭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壮族人要吃白斩鸡、酿豆腐、油堆等。在广西桂林,阳朔啤酒鱼是有名的地方特色菜,也是年夜饭餐桌上不可少的美食。粽子在广西各地是必不可少的过年佳品。在广西的百色,粽子还是人们春节走亲访友的新年礼,象征着家人团圆,祝福生活有奔头。客家盆菜是广西玉林客家人必备的年夜饭家宴。
福 建
吃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厦门人祭祀用牲醴和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
海 南
芹菜粉丝
海南人年夜饭少不了鸡和鱼,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年夜饭要边吃边喝边聊,一直吃到下半夜,表示富足,来年吃不完也喝不完。
另外,海南人过年必备两样特别的东西芹菜和粉丝。芹与“勤”谐音,是要人们牢记美味佳肴是勤奋劳动所得;粉丝则是代表着长寿。
甘 肃
兰州糟肉
除夕夜吃长面是甘肃等一些北方地区的传统,换了一年,增了一岁,用此寓意家人不断幸福下去,祈福家中老少“健康长寿”。 长面的汤汁以鸡汤为主,会放入豆腐、粉条、葱花等多种配菜。
兰州糟肉是兰州市民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它具有色泽鲜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特点,老少皆宜。看似简单的.肉片,做饭却是极其讲究,只有按照传统的做法烹制,才能做出这道美味的菜肴。
宁 夏
油炸心
宁夏的汉族人过年时,一定要做油炸点心,其中油饼、馓子和果子是必不可少的。
年初一习俗
【开门炮仗】
在有些地方,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聚财】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虽然这只是俗传,但因为其中蕴含着对来年的期望,于是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这项习俗。
【吃斋】吃斋也是很多地方仍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其实,除夕夜大鱼大肉,今天是该吃点清淡的啦!
【拜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给压岁钱】压岁钱,古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而现在,发红包已不局限于父辈对晚辈了。亲友间相互发起微信红包,传递着新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