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衬衫的明门襟、暗门襟怎么区分的
一、位置不同
1、明门襟就是扣好纽扣可以直接看见纽扣的。
2、暗门襟就是扣好纽扣后看不见纽扣,纽扣是隐藏的。
明门襟的特点是,起到对服装的装饰作用。暗门襟在给人以整洁的感觉。
(1)衣服的结构名称图片扩展阅读
开襟按对接方式可分为对合襟、对称门襟、非对称门襟。对合襟是没有叠门的开襟形式。
对称门襟及非对称门襟是有叠门的,分左右两襟,锁扣眼的一边称大襟(门襟),钉扣子的一边称里襟。门里襟重叠的部分称叠门,叠门的大小一般在1.7~8cm之间,它的取值受服装的品种、面料的厚薄及钮扣大小的影响。
开襟有单叠门和双叠门之分,单排钮扣称单叠门,其叠门大小通常在1.7~2.5cm之间。单叠门又有明门襟和暗门襟之分,凡正面能看到钮扣的称为明门襟,钮扣缝在衣片夹层上的称为暗门襟。双排钮扣称为双叠门, 其叠门量一般在8cm左右。
1、开襟按线条类型可分为直线襟、斜线襟和曲线襟等。
2、开襟按长度可分为半开襟和全开襟。如套衫大都是半开襟或开至衣长的三分之一。
3、开襟按部位可分为前身开襟、后身开襟、肩部开襟及腋下开襟等。
2. 服装的纸样、样衣 、样板、打板是什么
1、纸样是指用纸做出的模型。纸样一词是服装工业中专用的词语,是把立体服装平面化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服装纸样设计是服装结构上的设计,它虽然有别于服装造型的设计,但它是构成服装造型设计的基础。
2、样衣: 服装的实际样品。分为两种:
(1)企业自主设计试制的新款样品,供客户选样订购;
(2)按客户要制作并经客户确认的样品,体现设计意图和原作精神的样衣是设计、制板和车缝密切配合、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集体劳动成果。
3、样板:起着模具、图样和型板的作用,是排料画样裁剪和产品缝制过程中的技术依据,也是检验产品规格质量的直接衡量标准。样板是以结构制图为基础制作出来的,称为打制样板,简称制板。
4、打板:根据设计师的意图在纸样上将服装分解成衣片,绘制成结构图(纸样),包括身,袖,领等。纸样经过校验后放在面料上,按照纸样的轮廓裁剪成衣片,将衣片进行缝纫后做出成衣。
(2)衣服的结构名称图片扩展阅读:
服装纸样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装厂的核心技术,它是联系创作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桥梁,是第二设计。
结构设计师根据创作设计师的服装效果图和规格,或者根据客户的样板和规格,或者根据客户的制单,通过平面的或者立体的结构设计手法,按照符合人体的变化原理,做出净样的底图。
通过不同的方法从底图上用硬纸板把样片剥离出来,在样片上加上出纸样的九个方面(1缝份、2剪口、3布纹、4款号、5名称、6数量、7尺码、8粘合衬、9颜色),通过检查就可以交给车板工去车板了,这就是出纸样的过程。
服装纸样是创作设计的延伸和实现,又是工艺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所以服装纸样在服装厂里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3. 一件衣服分几个部位
一件衣服分以下部位:
领嘴: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门襟:在人体中线锁扣眼的部位。
里襟:指钉扣的衣片。
止口:也叫门襟止口,是指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搭门:指门襟与里襟叠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纽扣的眼孔。
眼距: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袖窿:也叫袖孔,是大身装袖的部位。
驳头川: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3)衣服的结构名称图片扩展阅读
插花扣眼:
男士西装左侧的驳头位置有一个清浅的扣眼,这是旧时欧洲贵族们出席典礼时,用来插花装饰自己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新奇又极具可玩性的扣眼设计:插花眼。
这个扣眼并非像它看上去那样“多余”。它是一处西装上的绝佳装饰位置,它还有很多雅号--“花眼”、“插花纽”、“美人眼”等等,其中最生动的当属“俏皮眼”。
插花眼的由来,一说它与西装驳领的产生紧密相关。据说,西装的驳领源于军制服高领裘尼夹克衫,士兵们为了惬意一些,就把上面第一粒纽扣解开并把衣领向两边翻开,这种穿法流传到民服中,便演变为西装驳领,并保留了驳领上的扣眼作装饰。
还有一种很浪漫的说法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当天,送给新郎阿尔伯特亲王一小束鲜花,亲王灵机一动,将上衣外套的左侧衣领划出一个小洞,并把这一小束鲜花插在了上面。从此以后,阿尔伯特亲王让他的裁缝在所有的外套上都开了这样一个小洞,这一举动也引起了民间的效仿。
19世纪的欧洲,贵族子弟们为了彰显自己的风雅潇洒,又或者博得心爱女子的欢悦和注意,经常会在自己的胸前戴上一朵小花,左领上的扣眼自然是位置最佳的鲜花插座,插花眼自此流行开来。
4. 衣服的构造 最好带有解剖图
服装的种类虽多,但组成材料结构可分为面料、里料、衬料、填料、胆料五个部分。 上装前身部位的名称:1.肩缝 在肩膀处,前后衣片相连接的部位. 2.领嘴 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3.门襟 在人体中线部位,锁扣眼的部位. 4.里襟 指钉扣的衣片. 5.止口 也叫门襟止口,是指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6.搭门 门襟与里襟叠在一起的部位. 7.扣眼 纽扣的眼孔.8.眼距 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9.肩窿 也叫袖孔. 是大身装袖的部位. 10.驳头 门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11.平驳头 与上领片的夹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驳头. 12.戗驳头 驳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驳头. 13.胸部 指前衣片前胸最丰满处.14.BP点 即人体乳头点15.腰节 指衣服腰部最细处. 16.摆缝 指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17.底边 也叫下摆. 指衣服下部的边沿部位. 18.串口 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处,也叫串口线. 19.驳口 驳头翻折的部位,驳口线也叫翻折线. 20.下翻折点 指驳领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与第一粒钮扣位置对齐. 21.单排扣 里襟上下方向钉一排钮扣. 22.双排扣 门襟与里襟上下方向各钉一排钮扣. 23.止口圆角 指门里襟下部的圆角造型. 24.扣位 钮扣的位置. 25.滚眼 用面料包做的嵌线扣眼. 26.前过肩 连接前身与肩缝合的部位,也叫前育克. 27.翻门襟 也叫明门襟贴边,指外翻的门襟贴边. 28.领省 在领窝部位所开的省道. 29.前腰省 开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30.腋下省 衣服两侧腋下处开的省道. 31.前肩省 开在前身肩部的省道.32.肚省 在西装大口袋部位所开的横省. 33.通省 也叫通天落地省.指从肩缝或袖窿处通过腰部至下摆底部的开刀缝. 34.刀背缝 是一种形状如刀背的通省或开刀缝. 上装后身部位的名称1.总肩宽 在后背处从左肩端经后颈中点(第七颈椎点)到右肩端的部位. 2.后过肩 也叫后育克,指连接后衣片与肩合缝的部位. 3.背缝 又叫背中缝,是指后身人体中线位置的衣片合缝.4.背衩 也叫背开衩,指在背缝下部的开衩. 5.摆衩 又叫侧摆衩,指侧摆缝下部的开衩. 6.后搭门 门里襟开在后背处的搭门. 7.领窝 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后,再与领子缝合的部位. 8.后领省 指开在后领窝处的领省,多呈八字形构成. 9.后肩省 开在后身肩部的省道. 10.后腰省 开在后腰部的省道.
5. 服装结构有哪些
组成材料结构,服装的种类虽多,但组成材料结构可分为面料、里料、衬料、填料、胆料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拥有不同的作用,因而选材也不相同。
中文名
服装结构
外文名
garment structure
描 述
组成材料结构
注 意
完整上装必不可少面料等五个部分
上装前部的专业术语与部位说明
1.肩缝在肩膀处,前后衣片相连接的部位.
2. 领嘴 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3. 门襟 在人体中线部位,锁扣眼的部位.
4. 里襟 指钉扣的衣片.
5. 止口 也叫门襟止口,是指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6. 搭门 门襟与里襟叠在一起的部位.
7.扣眼 纽扣的眼孔.
8.眼距 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9.肩窿 也叫袖孔. 是大身装袖的部位.
10.驳头 门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11. 平驳头 与上领片的夹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驳头.
12.戗驳头驳角向上形成尖角的 驳头.
13. 胸部 指前衣片前胸最丰满处.
14.BP点 即人体 乳头点.
15. 腰节 指衣服腰部最细处.
16. 摆缝 指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17. 底边 也叫 下摆. 指衣服下部的边沿部位.
18. 串口 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处,也叫串口线.
19. 驳口 驳头翻折的部位,驳口线也叫翻折线.
20.下翻折点指驳领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与第一粒钮扣位置对齐.
21.单排扣 里襟上下方向钉一排 钮扣.
22.双排扣 门襟与里襟上下方向各钉一排钮扣.
23.止口圆角 指门里襟下部的圆角造型.
24.扣位 钮扣的位置.
25. 滚眼 用面料包做的嵌线扣眼.
26. 前过肩 连接前身与肩缝合的部位,也叫前育克.
27. 翻门襟 也叫明门襟贴边,指外翻的门襟贴边.
28. 领省 在 领窝部位所开的省道.
29. 前腰省 开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30. 腋下省 衣服两侧腋下处开的省道.
31. 前肩省 开在前身肩部的省道.
32. 肚省 在 西装大口袋部位所开的 横省.
33.通省 也叫通天落地省.指从 肩缝或袖窿处通过腰部至下摆底部的开刀缝.
34.刀背缝 是一种形状如刀背的通省或开刀缝.
上装后部的专业术语与部位说明
1. 总肩宽 在后背处从左肩端经后颈中点(第七 颈椎点)到右肩端的部位.
2. 后过肩 也叫后 育克,指连接后衣片与肩合缝的部位.
3. 背缝 又叫背中缝,是指后身人体中线位置的衣片合缝.
4.背衩也叫背开衩,指在背缝下部的开衩.
5. 摆衩 又叫侧摆衩,指侧 摆缝下部的开衩.
6.后搭门门里襟开在后背处的 搭门.
7. 领窝 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后,再与领子缝合的部位.
8.后领省 指开在后领窝处的领省,多呈八字形构成.
9. 后肩省 开在后身肩部的省道.
10. 后腰省 开在后腰部的省道.
完整的上装必不可少的五个部分
1.面料:体现服装产体特征的材料,有机织物、针织物、无纺织布、缝编织物等。这些面料以各自的造型特征、 悬垂性、弹性决定服装的性质(柔软性、流动性、轮廓清晰性、刚性等)。2.里料:作为服装夹里,用以辅助面料的轮廓,又因里料接触内部衣服,故宜选用滑爽、 耐磨、易洗涤、轻软和不易褪色的织物。材料有羽纱、 羽缎、绸等。3.衬料:衬垫在面料与里料之间,增进穿着舒适性并保持服装的形态,有服装“骨骼”之称。衬料需根据面料的种类和风格来设计选用。衬料有:热熔衬、毛衬、麻衬、 无纺织布衬、化纤衬和缝编织物衬等。4.填料:用以增加服装厚实度的 保暖材料。经常选用比较蓬松的纤维,如棉、羽绒、骆毛等。5. 胆料:填料的套件。松散状的填料是靠胆料来赋予稳定的形态。胆料用织物常根据填料的种类而定,一般要求紧密而柔软,如 棉布 莱卡等。
6. 衣服 部分名称
一件衣服分以下部位:
领嘴:领底口末端到门里襟止口的部位。
门襟:在人体中线锁扣眼的部位。
里襟:指钉扣的衣片。
止口:也叫门襟止口,是指成衣门襟的外边沿。
搭门:指门襟与里襟叠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纽扣的眼孔。
眼距: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袖窿:也叫袖孔,是大身装袖的部位。
驳头川: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主要分三大种类:
上衣、裤子、长袍
上衣包括:毛衣、衬衣、半袖、外套、羽绒服、西服、胸罩、裘皮、马夹、T恤、背心、卫衣、大衣、夹克衫、皮夹克等。
裤子包括:短裤、裤衩、内裤、长裤、西裤、背带裤、牛仔裤、中裤等。
长袍包括:短裙、长裙、连身装、母子装、袍子、吊带裙等。
7. 汉服的主要服饰结构有什么
汉服的主要服饰结构分为基本结构、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
褒衣广袖: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与同时期西方的服装对比,汉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异性。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着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一直以来,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来,除了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汉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
“袖宽且长”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点,汉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主要有这几种用法:参与日常体力劳动的庶民服装、军士将领的戎服、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有时候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汉唐时期贵族礼服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系带隐扣:
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显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衣服。同时,在腰间还有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实用性的,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完成穿衣过程。
另外一种是腰间的大带和长带子,它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装饰性,另外还有象征性意义,象征着权力。汉服的大带与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宽。
8. 衣服的分类有什么名称
毛衣、衬衣、半袖、外套、羽绒服、西服、胸罩、裘皮、马夹、T恤、背心、短裤、裤衩、内裤、长裤、西裤、背带裤、牛仔裤、短裙,长裙,连身装,母子装,袍子等。
1、毛衣
毛衣,以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
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
2、衬衣
衬衣(shirt,underclothes)是指贴身穿在里面的单衣,也称衬衫。最早源于1600 年代后期的欧洲,1900年后,衬衣在世界各地流行。
有人把香水比作女人的第二件衣裳,对追求实在感的男人来说,衬衫就是男人的第一层肌肤。最早的衬衣在扣子还没被运用前,男人衬衫的衣襟是用绳子系住的。
3、短裙
短裙,是一种围于下体的服装,略呈环状,为下装的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种为裤装)之一,广义上包括连衣裙、衬裙、腰裙。古谓下裳,古时男女同用,今多为女性穿着。
4、短裤
短裤(shorts)是遮盖下体至大腿的衣服,因比长裤短而得名,主要有内裤和外裤之分。古称裈,其中外裤有男装或女装之分,短裤长短不一,有热裤、三分裤、五分裤等。
外短裤原为男童服装,后来在1970年代欧美因能源危机而提倡减少使用空调及风扇而改穿衣料较少的衣服,如今已成为女性的流行时装。
5、T恤
T恤衫是春夏季人们最喜欢的服装之一,特别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盛夏,T恤衫以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优点而逐步替代昔日男士们穿件背心或汗衫外加一件短袖衬衫或香港衫的模式出现在社交场合,成为人们乐于穿着的时令服装。
目前已成为全球男女老幼均爱穿着的时髦装。据说全世界年销售量已高达数十亿件,与牛仔裤构成了全球最流行、穿着人数最多的服装。
9. 服装主要结构部位名称是那些呢
服装的整体效果是由各部件的造型组合决定的。这些部件就是造型要素或元素。虽然元素及组合的变化无穷无尽,人们还是对常见的情况作以归纳,以丰富设计语言。各种领子的造型名称〔倒挂领〕指领角向下垂落的领型。
〔中山服领 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领和翻领组成,领角呈外八字形。
〔尖领 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领角呈尖角形的领型,也叫尖角领。
〔衬衫领 shirt collar〕或衬衣领,由上领和下领组成,是衬衫专有的领型。
〔圆领 round collar〕指领角呈圆形的领型,也叫圆角领。
〔青果领 shawl collar〕是翻驳领的一种变形,领面形似青果形状的领型。
〔荷叶边领)领片呈荷叶边状,波浪展开的领型。
〔燕子领 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领面下止口的两条线形,似燕子飞翔时翅膀张开的形状。
〔两用领 convertible collar〕也叫开关领。指可敞开、可关闭的领型。
〔方领 square collar〕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之为小方领。
〔中式领 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装的领型,其结构为圆领角关门的立领。
〔立领 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领子向上竖起紧贴颈部的领型。
〔海军领〕指海军将士们军服的领型,其领子为一片翻领,前领为尖形,领片在后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领型。
〔扎结领〕也叫一字领,领片是一长条形,在前颈点可以扎成花结的领型。
〔圆领口 round neckline〕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开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等形状。
〔方领口 square neckline〕领圈呈方形。根据爱好可开成长方形或横向方形。
〔!字领口"!" shape neckline〕领圈呈英文字母!字形状。根据款式的需要,!字的开口可大可小。
〔一 字领 口 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后衣片在肩部缝合只剩颈圈部位,前后领圈成一字形状,即呈水平线形状。
〔鸡心领口 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领,领圈呈鸡心形状,即下部尖、上部成圆弧状。
〔底领 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称领座,是连接领口与翻领的部位。
〔翻领 lapel〕指翻在底领外面的领面造型。
〔领上口 fold line of collar〕领面的翻折线,即领外翻的连折处。
〔领下口 under line of collar〕领子与领窝的缝合部位。
〔领里口 top collar stand〕指领上口到领下口之间的部位,也叫领台高或起登。
〔领外口 collar edge〕指领子的外侧边沿处。
〔领豁口〕也叫驳嘴,指领嘴与驳角间的距离。袖子〔连袖〕指衣袖相连、有中缝的袖子。中式上衣多采用这种袖子。
〔圆袖set-in sleeve〕也称装袖,指在臂根围处与大身衣片缝合连接的袖型。圆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与肩袖造型。
〔前圆后连袖 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椭圆形,后袖与肩相连的袖。
〔中缝连袖〕指袖中线有合缝分割线的圆袖。
〔衬衫袖 shirt sleeve〕一片袖结构,长袖装有袖克夫。
〔连肩袖raglan sleeve〕又称插肩袖,是肩与袖连为一体的袖型。
〔喇叭袖 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状与喇叭形状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 puff sleeve〕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
〔灯笼袖 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缩,整体袖管呈灯笼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 batwing sleeve〕在肩袖连接处,袖窿深即腰节附近,整体造型如蝙蝠翅膀张开状的袖子。
〔花瓣袖 petal sleeve〕或称蚌壳袖,也叫郁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叠如倒挂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 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边沿部位。
〔衬衫袖口 cuff〕即理克夫,指装袖头的小袖口。
〔橡皮筋袖口 elastic cuff〕指装橡皮筋的袖口。
〔罗纹袖口 rib-knit cuff〕指装罗纹口的袖口。
〔袖头 cuff〕缝在袖口的部件。
〔双袖头 double cuff; French cuff; tumup-cuff; fold-back cuff〕指外翻的袖头。
〔袖开衩 sleeve slit〕指袖口部位的开衩。
〔袖衩条 sleeve placket〕缝在袖开衩部位的斜丝缕的布条。
〔大袖 top sleeve〕指两片袖结构中较大的袖片,也称外袖。
〔小袖 under sleeve〕指两片袖结构中较小的袖片,也称内袖或里袖。
〔袖中缝〕指一片袖中间的开刀缝。
〔前袖缝〕大袖与小袖在前面的合缝。
〔后袖缝〕大袖与小袖在后面的合缝。口袋的造型名称〔插袋 insert pocket〕指在衣身前后片缝合处,留出袋口的隐蔽性口袋。
〔贴袋 patch pocket〕指在衣服表面直接用车缉或手缝袋布做成的口袋。
〔开袋 insert pocket〕指袋口由切开衣身所得,袋布放在衣服里面的口袋。
〔双嵌线袋 doub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装有两根嵌线的口袋。
〔单嵌线袋 sing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装有一根嵌线的口袋。
〔卡袋 card pocket〕指专为放置名片、小卡片而设计的小口袋。
〔手巾袋 breast pocket〕指西装胸部的开袋。
〔袋爿袋〕装有袋爿的开袋。——袋盖袋(flap pocket)?
〔眼镜袋 glasses pocket〕指专为放置眼镜的口袋。
〔锯齿形里袋 zigzag inside pocket〕指在袋口装有锯齿形花边的里袋,也叫三角形里袋。
〔有盖贴袋 patch pocket with flap〕指在贴袋口的上部装有袋盖的口袋。
〔吊袋 bellows pocket〕指袋边沿活口的袋,又称老虎袋,风箱袋。
〔风琴袋 accordion pocket〕通常指袋边沿装有似手风琴风箱伸缩形状的袋。
〔暗裥袋 inverted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间活口的袋。
〔明裥袋 box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间两边活口的袋。
〔里袋 inside pocket〕衣服前身里子上的口袋。小部件造型名称〔领袢 collar tab〕领子或领嘴处装的小袢。
〔吊袢 hanger loop〕装在衣领处挂衣服用的小袢。
〔肩袢 shoulder tab; epaulet〕装饰在服装肩部的小袢。肩袢通常没有实用功能,只做装饰或标志用,如职业服及军服上面的肩袢。
〔袖袢 sleeve tab〕装在袖口处,或兼有收缩袖口作用的小袢。
〔腰袢 waist tab〕装在腰部的、为了穿入皮带或腰带用的小袢。
〔腰带 waistbelt〕用以束腰的带子。
〔线袢 French tack〕用粗线打成的小袢,多在夏装连衣裙上使用。
〔挂面 facing〕又称过面或贴边,指装在上衣门里襟处的衣片部件。
〔耳朵皮 flange〕在西装的前身挂面里处,为做里袋所拼加的一块面料。
〔滚条 binding〕指包在衣服边沿(如止口、领外沿与下摆等)或部件边沿处的条状装饰部件。
〔压条〕指压明线的宽滚条。
〔塔克 tuck〕服装上有规则的装饰褶子。
〔袋盖 flap〕固定在袋口上部的防脱露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