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画团扇画
把扇子打开就可以画了
② 怎样制做团扇
准备好如下工具:老竹条、电钻笔、直尺、美工刀、剪刀、高密纱、1mm粗铁丝、穿线器、细缝纫针、水溶笔、砂纸、剪刀钳、冰丝流苏线、鱼线。
③ 小学美术团扇说课稿
团扇
一、说教材团扇
本课团扇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 团扇
教材团扇主图是清朝画家任熊的传世杰作《瑶宫秋扇图》,是对团扇扇文化书画艺术的印证。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即团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的世俗趣味。团扇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图中的纨扇扇面描绘了一景——树梢上,鸟儿鸣,扇中的诗情画意犹如一股清泉流入观者的心田。 团扇
教材团扇呈现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团扇欣赏。 《杂技戏孩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作者是南宋画家苏汉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 《杨柳乳雀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南宋的马远(1140一1225),钱塘(今杭州)人。他画山水,水墨苍劲,风格独特。他的《柳岸远山图》颇具代表性。《书画团扇》一面画山水一面写行书,书画俱精。作者王同愈(1856—1941),晚清民国年间着名学者、藏书家、书画家、文博鉴赏家。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有所思图》,兰花的形精简而意远,图中大面积的留白,更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题,使得构图清新而独特。他的另一作品《墨石水仙》,画面中水仙用笔利落秀逸,叶片穿插,参差有致,色调淡雅、清秀,而石的墨韵浓、重、焦、淡,互相渗叠,更衬托出水仙素洁、优雅的风姿。
教材安排的小训练,强调画扇面时一定要考虑扇形,教材通过呈现两把物象相同,大小、布局安排不一的团扇,提出问题: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到根据扇形合理安排画面,能使之更美。
二、说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说教学思路
欣赏团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领略扇面画的艺术魅力,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结合适合纹样图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并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教学可采用以下程序:吟诗赏画——说扇知扇——赏扇评扇——剪扇画扇——评价延伸。
教学一开始,课件播放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同时可以参照教材的前导语配上解说词,营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教学活动。说扇知扇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说说对团扇的认识,同时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接下来进入对教材中团扇作品的欣赏,可以先由教师提出赏析要点,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析结果。赏扇评扇环节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剪扇画扇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装饰扇面的方法则描绘、剪贴均可。作品完成后,布置一个展示台,可以提示学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纹纸折成一个支架,把团扇作品摆放在支架前进行展示,采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学延伸可让学生在课内欣赏部分折扇及其扇面画,课后鼓励学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尝试做一把团扇。
四、说教学选择
1.有计算机房的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安排2课时的学习活动。第一课时:赏扇。第二课时:做扇。
2.在扇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杭州、苏州等地,可以利用地方资源,结合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扇业公司。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做扇的材料:(1)皮纹纸、卡纸等。(2)废旧毛笔杆、铁丝、较薄的白布等。(3)扇面为空白的成扇(个别艺术商店有售,不过价格比较贵)。
五、说教学建议
1.吟诗赏画环节,教师所用的课件质量要高,画面、音效应考究,让精选的画面配上高雅、轻快的古典音乐和清脆的童声,创设出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
2.教师应了解一些扇的故事、传说、轶闻趣事,如《苏东坡画扇结案》、《玉孩儿扇坠奇遇记》、《题扇桥》等,把它们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
课目
第 6 课团扇 年级 5 年级下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 .教师演示课件。。
2 .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 .教师板书课题。
多媒体:古诗、古画欣赏。
板书。
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
工艺及特点
1 .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 .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 .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特点。
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 .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 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 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 .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活动要求。
教材。
制作团扇,根
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 .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 .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 为什么 ?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 .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教材。
背景音乐。
教学评价与延伸
1 .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 .自评、互评。
3 .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多媒体:齐白石扇面画欣赏。
④ 如何在团扇上画工笔画
1、工笔画的开头用铅笔轻轻地在空白团扇上起稿。形态要舒展自然,切记不要弄脏画面。
(4)团扇扇面画图片简单扩展阅读: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⑤ 最简单的团扇怎么画
摘要 手工绘画团扇(中国风)步骤:
⑥ 这是扇子画
对,这是扇面画,中国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⑦ 扇子扇面怎么作画
扇子扇面怎么作画:
1、打开,铺平了画,用什么笔最顺手就用那个画。
2、古代是先画完后做扇面的工艺顺序不同,不过这个要做的有个型就要花点心思了。先画几个草稿,然后一挥而就。
3、直接在空白成扇上直接作画的,一般是用国画的形式,就按国画的技法和工具画就是了。
⑧ 怎样画简单扇面
1、要注意树的相互掩映, 以及高低,穿插的变化. 用线需松灵,.转折.错顿.节奏. 注意线的长短.转折.错顿.节奏.
2、注意点叶.夹叶之间的虚实阴阳变化. 用笔松灵随意, 不需太清晰. 太清晰了,就会有刻板的感觉.
3、随树形画出近处山坡, 正树多生平坦之地. 歪树,倒挂之树多生坡地及崖边. 随树造山和随山造树, 需合物理. 画理也是由此而来.
4、用笔需松灵. 松灵就不会板结. 山体结构要有变化, 即<芥子园画传>所述: 大间小,小间大之法.
5、凭臆想, 随意勾出远山, 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也要注意山体结构的大小疏密关系,
6、再边皴边擦画山体. 注意轻重,疏密的对比关系. 皴擦时, 一定要顺山体之势皴擦. 然后用淡墨渲染.画好桥和高士及远去的小船.
7、用淡墨继续渲染, 树叶要点染. 注意:不要平涂, 要见笔, 平涂易显板滞. 用赭石染山头, 树干,树叶等,要染的统一而有变化, 最忌东一块西一块.用泼墨法画远山.
8、继续用调制后的花青.赭黄染山体, 树叶,不用纯色,纯色不见丰富, 注意不要平涂, 要有深浅变化.
9、用重墨作苔打点, 表现小植被. 注意疏密,浓淡,干湿的变化.再画上水草,题款、盖章,这幅画就算完成了。
⑨ 有哪些好看的简笔画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