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风木偶片《神笔》:建立在浓郁民族特色基础上的美术片开山之作吗
木偶动画电影《神笔》是1955年上映的一部经典儿童动画片,故事发生在人神共存的古代架空王朝,围绕着一个少年和一支“神笔”,讲述了一段光怪陆离的故事,充满了玄幻色彩。简单的故事核下,蕴藏着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对立,从而激起少年儿童对正直善良的向往,以及对卑鄙贪婪的痛恨。
该片的导演靳夕曾说:
“在影片的酝酿阶段,我除了通过导演阐述阐释了影片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外,还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民族形式,要求美术、动作、语言、音乐的每一刻画皆考虑到是否符合我国的民族气派,并把它作为本片的创作准则。”
考虑到观众群是12岁以下的儿童,本片的故事情节采用单线叙述,充分借鉴了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形式,通过视觉动画、穿插旁白,将马良和神笔的故事娓娓道来,环环相扣、冲突明显、高潮迭起,语言风趣幽默,就好比是一个说书人在讲述一则生动幽默的神话故事,充分吸引了少儿观众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笑声中,领会“惩恶扬善”的故事内核。
影片中巧妙地融入了戏曲艺术舞台上,通过人物语言来交代时间点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独特技巧。例如,为了交代马良日复一日刻苦练习绘画的事实,影片中通过一枝桃树枝从开花、结果、落叶、覆雪,这一年四季中的变化,采用近景拍摄的手法,生动而形象地交代了“一年过去了”这个时间变化。
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充分揉入了中国木偶戏的传统艺术,但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进。传统木偶戏的戏偶是提线木偶,用木头雕刻而成,完全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动作,但是动作却比较呆板,缺乏生气,面部表情也不够美观。本片中将传统的提线木偶改成了银丝木偶,将木偶人物的关节用银丝进行连接,戏偶的尺寸也相应缩小,木偶的制作也不再是单一的木质雕刻,而是加入了石膏、橡胶、海绵、银丝关节器等其他材料,以及模具成型、布艺缝纫、表面涂装等其他多元化的加工方式,让木偶人物的四肢活动更自如,也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影片中还利用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色彩的象征性”来体现人物的地位和身份。在传统戏曲曲目中,人物戏服的颜色分为“上五色”(黄、红、绿、白、黑)和“下五色”(紫、蓝、粉、湖、香)。戏曲中的上层人物多使用上五色,而下层人物则多使用下五色。因此,在《神笔》中,代表上层人物的县官老爷穿的是亮红色的官服,而代表着下层人物的小马良则是穿着蓝色的布衣。
Ⅱ 戏曲绘画的作品怎样做
可以画成脸谱的样子啊,或者角色人物Q版卡通,还有就是写实绘画。
Ⅲ 关于戏曲的绘画作品
关于戏曲的绘画作品有很多,比如说窗帘飞鸟图就是和戏曲有关的作品
Ⅳ 戏曲的脸谱分几种代表什么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4)戏曲国风绘画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脸谱的起源: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
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这类脸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另一类是舞台实用脸谱。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的脸谱。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中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物,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
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脸谱
Ⅳ 汤晶媚戏曲元素时尚大片你看好吗
通过《乘风破浪的姐姐》被大家熟知的演员汤晶媚,近日在微博分享了一组京剧造型大片,图片中汤晶媚化京剧的旦角妆容,以缀满装饰的头面搭配传统戏服,凤冠珠钗颜色华美,做工精细连丝线都泛着光泽的行头,诠释出京剧文化震慑人心的美感。
有着多年戏曲功底的汤晶媚镜头感十足,一颦一笑在诠释着京剧特有的国风韵味。这部戏曲元素的时尚大片非常值得期待。
Ⅵ 给一幅戏曲画起什么名字好听
戏曲画,是伴随着戏曲艺术产生、发展而出现并发展着的绘画,其画作表现的就是那出戏,也就是那出戏的名字。
Ⅶ 儿童脸谱简笔画图片
儿童脸谱简笔画图片,如图所示: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简笔画,是指把复杂的形象简单化,形体结构是绘画最基本的要素,各种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因素,结构形势及比例关系,平面化的简笔画,表现2维的平面结构比较简便。
Ⅷ 戏曲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脸谱应该画什么颜色戏曲大闹天空中孙悟空脸谱是什么颜色
红色。
戏曲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脸谱,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周围白色,配以蓝黑色猴毛,中间是红色的倒仙桃,眼鼻处为粉色。孙悟空脸部的红色象征勇敢、正义,造型设计上也是采用大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设计出一个红的桃脸、黑线条勾画猴子嘴的人物造型,充分表现了孙悟空喜爱吃桃子的个性以及大胆、顽皮的性格特征。
(8)戏曲国风绘画简单图片扩展阅读:
《大闹天宫》由京剧名家李少春于1956年创排,曾走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斯洛文尼亚、波兰、以色列、迪拜等几十个国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喜闻乐见的“美猴王”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2019年9月24日,国家京剧院复排的《大闹天宫》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讲述了孙悟空到龙宫借用兵器,龙王对他十分藐视,骗他去搬定海神针铁,不料孙悟空神通广大,把定海神针铁变为了称手的兵器金箍棒,龙王悔恨,到天宫恳求玉帝捉拿孙悟空的故事。
Ⅸ 戏曲中脸谱的勾画遵循哪些规律
戏曲中脸谱的勾画绽放着独特的魅力,也让人非常的欣赏。戏剧当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需要去勾画脸谱,对于角色的分类也是一定要研究好的。脸谱勾画的技巧都是要遵循规律的,一般都要先去垫底,然后再定位和揉眼。像鼻窝的话一定要会勾勒,然后还要用粉底进行填充。如果可以填充黑线的话,勾住自己的通天柱,那脸谱就会很顺利的就成了。在唱戏的时候就得有独特的化妆技巧,才能够展现自己不一样的品格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