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那种植物可以洗衣服,而且效果很好拜托各位大神
一说到皂角,老人们都知道是用来洗衣服的。其实,这种类似于“肥皂”的东西还是种美食。近两年,用皂仁做菜就在厨师间悄然流行。 皂仁是皂角的果仁,貌似豆角,每个皂角里边有40多个皂仁,为皂角之精华。皂仁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润肠,治便秘。《本草纲目》记载,皂仁能“和血润肠,明目益精”。现代研究证实:皂角仁营养成分丰富,营养素种类较多,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能调和人体脏腑功能,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祛痰开窍,润肠通便,润肤养颜,提神补气等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㈡ 佛教说的吉祥草究竟是哪种麻烦给个图片
吉祥草又名观音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属多年生长绿草本植物。叶片丛生,宽线形,中脉下凹,尾端渐尖;茎呈匍匐根状,节端生根;花期9至10月,花淡紫色,直立,顶生穗状花序;果鲜红色,球形。它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阴,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吉祥草入药具有润肺止咳,祛风等作用,在印度吉祥草自古被看成是神圣的草,是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之物
㈢ 衣服上弄上了草汁,怎么洗掉
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准备100克食盐与1000克的水混合,浸泡沾有草渍的衣物10分钟,再用水清洗即可去除草渍。
2、将酒精稀释后,倒在塑料容器里,再将衣服浸泡其中,用盖子将容器盖起来,静置一晚。密封的塑料容器可避免酒精挥发掉,从而保证去渍效果。隔天让衣物自然风干后再清洗。
3、将衣物浸泡在加酶的预洗剂中30分钟。将衣物放进洗衣机里,使用温水并加入加酶洗衣液洗涤。
4、用白色牙膏或是白醋涂在污渍处,并暂留一段时间。用布擦掉、吸干牙膏或醋。将衣物用水洗净。必要时可重复上述步骤。
5、用含少量氨水的热肥皂水或肥皂酒精溶液洗刷,再用清水漂净;
6、用5%酒石酸溶液揩拭,再用水洗净。
(3)洗衣服草图片扩展阅读:
针对浅色衣服上的草汁渍,可尝试以下清洗方式减轻污渍情况:
1、直接在污渍处涂上手洗专用洗衣液;
2、放置一段时间或轻轻搓洗,再按照一般方式用洗衣液洗涤;
3、经上述方法洗涤后,如果污渍仍未去除,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去除:
(1、用此方法去污前,请先在衣服隐蔽处适用,以了解去污方法对衣物颜色的影响情况;
(2、往盆中倒少量水(约0.5升),用彩色衣物色渍净瓶盖量取彩色衣物色渍净、衣领净各1.5瓶盖(各60克)加入水中,搅匀。放入衣服浸泡过夜,漂洗干净。
*水量宜使衣服刚湿透,彩色衣物色渍净和衣领净用量根据水量相应增减。若浸泡过夜后仍有色渍未去除,可继续延长浸泡时间。
注意事项:彩色衣物色渍净不适用于易褪色衣物、干洗衣物,避免接触衣服上的金属纽扣、拉链、金属饰物等。
㈣ 这是什么,古时候听说可以拿来洗头发,洗衣服
这是羊蹄甲,不是皂角,羊蹄甲是乔木或直立灌木,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叶硬纸质,近圆形,先端分裂达叶长的1/3-1/2,裂片先端圆钝或近急尖,两面无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少花,长6-12厘米;花蕾多少纺锤形,具4-5棱或狭翅,顶钝;花瓣桃红色,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具脉纹和长的瓣柄。荚果带状,扁平,略呈弯镰状,成熟时开裂;种子近圆形,扁平,种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
世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于庭园供观赏及作行道树、树皮、花和根供药用,为烫伤及脓疮的洗涤剂、嫩叶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剧毒,忌服。
㈤ 如何洗掉衣服上的草渍
去除衣服上草渍的方法比较多,具体方法如下:
1、需要准备一百克食盐,另外还需要准备1000克清水。把水倒入容器中,用手搅匀,将沾有草渍的衣服放入盆中,在盐水中泡10分钟。将棉衣服入在水中清洗。
(5)洗衣服草图片扩展阅读:
巧防衣服褪色
1、用直接染料染制的条格布或标准布,一般颜色的附着力比较差,洗涤时最好在水里加少许食盐,先把衣服在溶液里浸泡10--15分钟后再洗,可以防止或减少褪色。
2、用硫化燃料染制的蓝布,一般颜色的附着力比较强,但耐磨性比较差。因此,最好先在洗涤剂里浸泡15分钟,用手轻轻搓洗,再用清水漂洗。不要用搓板搓,免得布丝发白。
3、用氧化燃料染制的青布,一般染色比较牢固,有光泽,但遇到煤气等还原气体容易泛绿。所以,不要把洗好的青布衣服放在炉旁烘烤。
4、用士林燃料染制的各种色布,染色的坚牢度虽然比较好,但颜色一般附着在棉纱表面。所以,穿用这类色布要防止摩擦,避免棉纱的白色露出来,造成严重的褪色、泛白现象。
参考资料:网络-掉色
㈥ 百枯草洗衣服
哪有用这个洗衣服的?
㈦ 农村里用来洗衣服的淡黄色成方块儿状的东西是什么
问一问你家老人当然是肥皂.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 “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18世纪法国人利用盐及石炭制作“人工苏打”,取代传统自灰烬中取出的碱汁。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明以电气分解食盐水来制作氢氧化钠;自此之后,苛性钠的普及,得以让肥皂从原本只有王宫贵族买得起的商品,摇身一变,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此之前,肥皂的制造,靠的是有经验的工匠。利用油脂与碱汁的比例来调制,由于没有资料可参阅、经常因为无法凝固而重新再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荒时期的美国,移民的人会在初春天气暖和的时候,选择一天,召集全村的人来做肥皂。 肥皂的材料来源,是从橡树、山毛榉等木材中提炼涩汁,做为碱汁的来源,如果不够,就从暖炉的灰烬中添加。有了碱汁,再从动物脂肪或是料理用的植物油取得油脂,但一旦油水分离,就得再重头来过,到了19世纪,才有企业投资肥皂的生产。 编辑本段肥皂命名 因为古人在黄河流域使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了,于是他们又发现有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所以,给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后来发明了人造的去污剂的时候,依然使用了"肥皂"这个词. 所以,虽然没有瘦皂,可是有不肥的皂,就是"皂荚". 肥皂(粤称番碱)是一种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界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 编辑本段肥皂历史 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钠和碳酸钾。前者为天然湖矿产品,后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涤成分。 肥皂的发明据传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没有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着自己满手的油腻,他想:这么脏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啊!他一边犹豫着一边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那满手的油腻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这个厨师很奇怪,就让其他的厨师也来用这种灰油试一试,结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来更加干净。于是,厨房里的佣人们就经常用油脂拌草木灰来洗手。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让厨师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未必完全当真。不过埃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产天然碳酸钠,因此古埃及洗涤技术相对发达,发明肥皂也就不足为怪了。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香料、染料等填充剂。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和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能。在洗涤时,污垢中的油脂被搅动、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与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憎水基(烃基)就插入油滴内,靠范德华力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 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分散并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再经摩擦振动,就随水漂洗而去,这就是肥皂去污原理。但普通肥皂不宜在硬水或酸性水中使用。在硬水中因生成
㈧ 请问,野外生存中,哪些植物或者土之类的东西可以用来洗衣服、洗澡
草木灰。
像皂荚等植物的荚果是可以用来代替去污剂的,但是不能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找到。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用草木灰来代替。
方法是:取一些草木灰,放进清水中,适当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至少15分钟),取上清液,即可用作去污液,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洗手,洗头发。
原理:草木灰水呈碱性,可去除油脂。
在没有洗衣粉等人工合成的去污剂之前,人们用的最多的就是皂荚水和草木灰水。
㈨ 请问这种能用来洗衣服的果实是什么
无患子(学名:Sapins),本草纲目称为木患子,四川称油患子,海南岛称苦患树,台湾又名黄目子,亦被称为油罗树、洗手果、肥皂果树。无患子与荔枝跟龙眼同属无患子科,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龙眼、鬼见愁等等。相传以无患树的木材制成的木棒可以驱魔杀鬼,因此名为无患。而拉丁学名Sapins是soap indicus的缩写,意思是“印度的肥皂”,因为它那厚肉质状的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便会产生泡沫,可用于清洗,是古代的主要清洁剂之一。约有13种,分布于亚洲、美洲和大洋洲。中国产于长江流域以南。
中文学名: 无患子
别称: 黄金树,洗手果,苦患树,木患子,油患子,肥珠子
二名法: Sapins mukurossi Gaert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无患子目
科: 无患子科
属: 无患子属
分布区域: 原产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