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时候的人绿色衣服是用什么植物来染的呢
呵呵,染料、染色、植物化学、日用化工……统统是我的兴趣所在、专业所在,还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古人染衣服,最早是矿物颜料,注意我的用词“颜料”——凡是水溶性的有色有机物,才能叫染料。而有色无机物、虽然是有机物、但是不溶于水的,这些只能叫颜料。矿物颜料其实就是矿石粉,比如含有硫酸铜成分的孔雀石,就是蓝色、绿色面料的主要颜料。这个古人,说的大多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
到了周代以后,植物染料逐渐普及,朝中还设有专门的掌管染料的官职“染人”——公务员哦!!这个阶段就有了绿色植物染料了。当然,最常见的还是一楼说的那样,用蓝色和黄色拼混而成绿色。比如至今还在民族工艺品中应用的扎染、蜡染布料的靛蓝。加上石榴皮(栎皮黄素)、或者栀子花(栀子黄素)、或者黄檗(小檗碱)这些黄色植物染料,就染成了绿色。当然还可以通过任何一种黄色植物染料,去络合铜离子,利用铜离子的蓝色+黄色,形成绿色。
单独的一种植物染绿色,最有名的就是冻绿。这是一种鼠李科植物,说到鼠李科,一般人不熟悉,但是说到大枣,大家都知道。大枣也是鼠李科的。鼠李中的色素成分有鼠李宁和甲基鼠李素,可以当成直接染料染棉和丝绸。此外,既然是天然色素,其化学成分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可络合基团,比如-OH等,所以冻绿也可以用采用金属媒染剂媒染,比如使用硫酸铜,利用其中的铜离子络合染料色素,可以得到更加艳丽的翠绿色。所以,《本草纲目》云:“鼠李生道路边,其实附枝如穗,人采其嫩者,取汁刷染绿色”。
㈡ 植物能不能用作染衣服的染料
大约在新石器中期,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当人们采摘、摆弄鲜花野草时,某些花草中的浆汁沾在手上,蹭在身上,就会染上颜色。于是,人们便想利用它们来染色了。最初是把花、叶搓成浆状物,以后逐渐知道了用温水浸渍的方法来提取植物染料。选用的部位也逐渐扩展到植物的枝条、树皮、块根、块茎以及果实。后来,通过千百年的努力,人们逐步判断出几种特别适宜做染料的植物,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颜色,织出带有彩条的毛布。
例如用蓝草来染蓝,用茜草来染红,用黄柏来染黄。又分别探讨出各种染料的一些习性和必要的一些加工工艺。接着由于染料的需求量猛增,人们便有意识地大规模栽培这类植物并研究栽培的方法。色染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艺和行业,我国古代称之为“彰施”。这个词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禹讲的话,舜让禹用五种色彩染制成5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
染布
㈢ 银杏叶飘落的唯美句子
银杏落叶唯美句子汇总如下
1、下雨时,留在叶子上的水珠晶莹剔透,好似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树上。雨停了,阳光洒在树上,慈祥的太阳公公将最柔和的光芒给了它--银杏树。在阳光的照耀下,“珍珠”闪闪发亮,闪着七彩的光芒,仿佛给银杏姑娘戴了一串彩色的水珠项链儿。站在大树旁,深吸一口气,你会立刻感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2、春天,银杏树上长出了新叶。新叶是嫩绿色的,像一把扇子,叶柄很长,所以叶子都垂着,远看银杏树,就像一位穿绿衣裳的仙女在春风中微微舞蹈,美丽极了。
3、到了深秋,银杏树的叶子慢慢地变成金黄色。秋风一吹叶子随风而动,就像蝴蝶在翩翩起舞,那落满一地的叶子,又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床金色的地毯,远远望去,煞是好看。这时的白果已经成熟了,一个个黄澄澄的,用竹竿一敲就落下来了。听大人们说,银杏的叶子和果实还可以用做制药的原料呢。
4、凡高也许会迷恋这样的金黄,除了他的向日葵,也为粲然的银杏树陶醉。水墨画意境淡远,不能尽显银杏树风采,还是油画更合适。可要是画下银杏树的黄得趁早,错过初冬了,也就错过今年的金色银杏树了。走的最急的总是光阴,这豪华的凋零,壮阔而豪放,想不珍爱都难。我不会作画,只好举着相机,也不枉看了一段好风景。
5、那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如同是给大地铺了一层松软的地毯,把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树叶在空中盘旋,时而飞上天,时而落下地,好像在和大家捉迷藏。又好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那叶,是一个个捉迷藏的孩子;那果,是一位位套着黄色大衣的姑娘。你瞧!一阵秋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宛如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