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都有哪些地方过财神节
主要是日照、青岛、威海、潍坊、淄博、济南、邯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
财神分为文财神与武财神,武财神是关羽关二爷,文财神有人说是赵公明,有人说应该是范蠡。文武的区别,就是一静一动的区别。区分一个人适合请文财神还是武财神,至今大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1)财神节穿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七月二十二财神节,道教中这一天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李诡祖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
财神,俗话财神爷,传统意义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到底谁是财神有很多说法,不同的地方、行业也不同。
参考资料:财神节-网络
B. 财神节的节日起源
七月二十二财神节,道教中这一天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李诡祖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民间有人说这是财帛星君的生日,实际上是成道日。
(2)财神节穿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衍化,逐渐形成一个财神体系,按文武职位分:有文财神,武财神;按管辖地域划分:东西南北中共九路财神;按地方习俗划分:也有小财神,地方财神等。财神供奉于道教宫观,公司商铺及老百姓家中,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深为民间膜拜。每逢财神重要节日,去道教宫观祭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
1、东路财神比干(文财神)
看过《封神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比干是被狐狸精妲己陷害挖心而死。姜太公他老人家认为比干才华出众,所以封比干同学为文曲星君,后来百姓认为比干无心才公平,所以被百姓奉为文财神,在民间掌管东路财源。
2、西路财神关羽(武财神)
关羽,俗称“关公”,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那么关二爷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这是有原因的。在明清时期晋商称霸天下,他们经常互帮互助共同发财,晋商们也需要一个聚会的地方,由于关羽是山西的名人,所以全国各地的晋商在不同地区都建了一座关帝庙,全国百姓也跟风到关帝庙上香许愿,久而久之关羽被百姓奉为财神。因为关羽是西蜀大将,所以掌管西路财源。
3、南路财神柴王爷(文财神)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俗称“柴王爷”,得道后被封为天财星君。他从小家道中落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非常成功,资助养父郭威招兵买马平定乱局。柴荣继承皇位后爱民如子。
他特命工匠在皇宫雕塑了农夫和农妇的雕像树立在宫中,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百姓的疾苦。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由于柴荣少年时推着小货车一路向南而发财,所以掌管南路财源。
C. 财神节是几月几号
财神节,为农历七月廿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财神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祭祀纪念日。中国的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
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财神节这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
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春节时,一般人家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3)财神节穿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九大财神
一、王亥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夏朝时期商丘人,商族。他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民间传说王亥是中路财神,掌管六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二、比干
比干,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官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终年(公元前1063年)63岁。
民间传说比干有次强谏使纣王大怒,纣王让比干把心挖出来,比干于是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 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
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爱戴、称赞。当时,在比干手下作买卖者,都没有"心眼儿",大家公平交易。自古道"无面不好"把比干这位老幼都无欺的君子立为财神,人人敬服。比干为东路文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三、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范蠡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与西施的爱情。当年范蠡到民间物色美女,民女西施和郑旦被选中送到吴国,计谋是送给夫差美女,以消磨他的意志。越国于公元前473年打败吴国,实现了复仇的目的。
范蠡立有大功,被封为上将军,但是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带着恋人西施泛舟江湖。范蠡为南路文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四、关公
关公关羽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关羽在中国道教的神仙中也是有着很高的地位,关羽在佛教中被尊称为伽蓝菩萨和护法神将。由此可看关羽在中国来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湖北,以及南方沿海地带很多地方都有关羽的寺庙,可谓壮观雄伟。关公为西路武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五、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赵公明是一位经商奇才,经商理念以信用为本,以聪颖勤劳而聚财有方;以经营得当,管理严密而理财有道;以慈善爱民、仗义济困和疏财爱国而用财有义。古人在感悟赵公明的财富文化时,将赵公明逐步神化。
赵公明是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赵公明为北路武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六、端木赐
端沐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赐为西南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前的财运。
七、李诡祖
李诡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财神。生日九月十七,忌日七月廿二。在中国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时任曲梁(今河北曲周)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文财神李诡祖在汉族民间最受欢迎,古代木版年画上的财神像大部分是他,清代和民国期间钞票上的财神像也是他。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喜、财。
画像中的李诡祖文雅非凡,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一手执“如意”,一手执“元宝”或“聚宝盆”,写着“招财进宝”四字。李诡祖为东北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前的财运。
八、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着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最有名的“八拜之交”头一个就是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管仲还有一个着名的事就是中国最早的官营妓院是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于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开设的。管仲为东南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前的财运。
九、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
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
白圭的自成体系的商业经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直到明清,最大的商帮———徽商还保留了许多两千年前白圭的遗风。白圭为西北财神,掌管三十岁人以前的财运。
D. 财神节的民俗文化
日照、青岛、威海等地
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普通老百姓,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整天。2002年青岛市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市民对于财神节的庆祝也是比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会选个吉时放几挂爆竹,预示着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
潍坊、淄博、济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始,每到这天,便进入节日的气氛,从早上起,潍坊的家家产户就忙着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
鞭炮花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城区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下午六时许,鞭炮声再度密集起来,城区乡村的家家产户便在财神像前摆供燃香,磕头祈祷,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富庶人家还会供蒸鱼整羊;供奉祈祷完毕,全家人再煮水饺摆宴席:庆贺一番;供祭庆贺仪式通常持续到晚八时。
河北邯郸
与增福财神崇拜起源密切相关的邯郸地区有民谣《财神歌谣》:
财神爷爷不姓财,
俺请财官下天来。
头戴金,身穿银,
怀里抱着聚宝盆。
手里拿着摇钱树,
脚下轧着雪花银。
摇钱树上拴玉马,
玉马这里卧麒麟。
麒麟这里摇三摇,
金的元宝屯住门。
打了三天没扫地,
金的元宝三尺深。
港澳台地区
港澳台地区信仰财神之风胜于内地。各地都有大量财神庙,其中以供奉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赵公明为主,间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财神。但是七月二十二财神节,主要祭祀的是财帛星君李诡祖。
根据福建华侨大学郑向敏,范向丽和陈晖莉《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一文:“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相传财帛星君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其天职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成为民间众多求财信众供奉的神灵。通常财帛星君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五福(福、禄、寿、财、喜),通常有五福临门一说。
澳门庙宇供奉的财帛星君通常为一长者形象,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金元宝,右手托招财进宝的卷轴。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地区汉族民间所信仰诸财神中的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财神节这天,各地财神庙宇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E. 怎样给财神爷穿衣服的图案
红、金加身
F. 财神节是哪天啊
财神节
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柱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财神节来历”——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发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其实,还有一位财神,中国古代民间供财神是供陶朱公。陶朱公是谁呢?就是春秋时期和文种一起帮助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打败吴国的范蠡!
他当财神是很有道理的,范蠡这个人绝顶聪明,足智多谋,勾践最倒霉时,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恢复了国家,成就了霸业。他是第一功臣,可是他跟勾践相处多年,了解勾践的个性。这个国王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国家光复之后,他就开小差溜了,临走他还给好友、另一个谋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已散,鹰视狼步;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可惜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
远比文种高明的范蠡,逃出是非之地,埋名隐姓。传说他浮海到了齐国,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居无几何,置产数十万”。因他是在功名利禄场中”翻过筋斗过了的”,所以他三次发财,三次都把所得钱财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把”金钱”二字看得很淡泊。最后他积了一笔大财,在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还有一种说法,他为改换姓名,想到自己是逃出来的,故改姓”陶(逃)”;自己曾任高官,常穿红袍,故名”朱”;位在公爵,故叫做”陶朱公”了。
范蠡三聚三散,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发了财自己不享受,去帮助社会上贫苦之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难得可贵的,这是商人的榜样,商人的模范。范蠡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其成为文财神,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尊他为财神爷,就是教人发财以他为榜样,在富了自己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更多的人。
G. 送财神穿什么衣服
潮汕结婚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然而,传统婚礼还存在。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 。 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 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夭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闹洞房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诙谐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过去,潮汕地区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形形式式的婚姻习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虽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经完全改观。 指婚(也称娃娃亲):旧交或要好亲友,由双方父母作主,指定怀胎的二家婴孩出世后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来夫妻,称指腹婚。男女双方长大后不管中意与否,由双方父母择日完婚,谓之‘转屋”。
潮汕媳妇的礼法:
嫁娶时传授家规:女子出嫁时,除父母长辈教以当媳妇的一般道理和知识外,有个仪式是要女儿坐在水缸上,然后才上花轿。此俗寓示女儿要像水缸一样要“大器量”,心胸豁达,勿斤斤计较。
认米缸:听翁姑介绍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饭烧粥数量等。
采水缸:听翁姑告知到什么地方打水,水桶、桶担钩挂在什么地方以及饮水如何保持卫生等。
搅米泔缸:用木棒搅拌,让媳妇看看里面没有生米熟饭,示意不能浪费。
生火:教媳妇生火煮饭。习俗新娘进门要顶替翁姑或妯娌做饭。即使富户人家有女佣煮饭,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个月参加做饭。
站着吃饭: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开始站着吃饭,且要为长辈添饭。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劝儿媳坐着吃或不必为长辈添饭时才免此礼。还有,如不可站门槛,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宾主排辈。
洗衣服:须先洗男服后洗女服,先洗长辈衣服,后洗小辈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后洗浅色衣服等
H. 中国的财神节是怎么得来的,按阳历的还是农历的
财神节,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一般是农历七月廿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此日是财帛星君生日,但是在民间财神又有文武之分,所以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财神爷的日子。民间通常挂灯笼放鞭炮以祈来年丰收。
财帛星君李诡祖又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姓李名诡祖,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成道日七月二十二。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唐武德二年(619年),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1271-1368)被赐封“福善平施公”。淄川五松山嬷嬷幢有祭祀李诡祖的“增福庙”和李相公墓。
财帛星君李诡祖在民间最受欢迎,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增幅财神画像文雅非凡,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执“聚宝盆”,写着“招财进宝”四字。身后二童子为他打着日月障扇。左青龙,右白虎,口吐孔钱和元宝,显得这位财神爷神通广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而来的金印财宝。
I. 财神节是哪一天 2017财神节是什么时候
财神节手机农历七月廿二日。2017年财神节是2017年9月12日。
财神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祭祀纪念日。中国的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9)财神节穿衣服图片扩展阅读:
财神节传说
曲周县在南北朝时有一位好县令,名叫李诡祖,本是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一带)人。李诡任曲梁县令的时候,清正廉洁,一心一意为民造福,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因此深受曲周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在任期间,疏通河道,修筑水渠,解决水患,治理盐碱,率先垂范,生活俭朴,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没有很长的时间,曲梁一带的老百姓过上了美满富足的生活。
李诡祖后来官居北魏朝治相府事(一种官职),在他临终弥留之际,一再地嘱咐他的儿子,“我曾经担任过曲梁的官吏,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相知。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曲梁。
即使你们这些后代子孙以后祭祀供奉我,也不如曲梁的老百姓”,把他曾经任职的曲周作为他的长眠之地,意思是李诡祖得到曲周人民的爱戴而思念曲周,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忘记这里,也想和这里的人们在一起。
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遵照他的遗命,把他安葬在了曲周,百姓们主动地为李诡祖起冢立祠,年年祭祀,岁岁不绝,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为了缅怀李诡祖的业绩,后人在修县志的时候,把他列为曲周的名宦第一,成为历代县令的表率。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赠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朝时又封他为福善平施公。
在道教经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李诡祖是中国神灵信仰中的文财神之一,主要管理“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
在道教的神仙系统中,李诡祖主要管理的是在朝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衣物俸禄,以及普天之下每一个百姓的衣服食物钱财等,是主管官员和百姓官运和财路的,权力很大,信仰者众。李公祠堂原在曲周县东街路北,称为增福庙。
因为李诡祖被封为增福公,后人便把他被称为李相公。他的墓地原在曲周城东漳河故道边上,封土高大,宏伟壮观,香火不断,用于祭祀的田地也逐渐多了起来,群众每每以耕种李相公的祭田为荣,认为这样会得到李相公的庇佑。
于是人们集聚到李诡祖的墓地旁居住,生产,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被称为相公庄村。
J. 财神节是哪一天 告诉你财神节来历及请财神步骤
财神节是哪一天?告诉你财神节来历及请财神步骤 财神节,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一般是农历七月廿二日,传说此日是财帛星君生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民间通常挂灯笼放鞭炮以祈来年丰收。 财神节来历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发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 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其实,还有一位财神,中国古代民间供财神是供陶朱公。陶朱公是谁呢?就是春秋时期和文种一起帮助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打败吴国的范蠡! 他当财神是很有道理的,范蠡这个人绝顶聪明,足智多谋,勾践最倒霉时,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恢复了国家,成就了霸业。他是第一功臣,可是他跟勾践相处多年,了解勾践的个性。这个国王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国家光复之后,他就开小差溜了,临走他还给好友、另一个谋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已散,鹰视狼步;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可惜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 远比文种高明的范蠡,逃出是非之地,埋名隐姓。传说他浮海到了齐国,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居无几何,置产数十万”。因他是在功名利禄场中”翻过筋斗过了的”,所以他三次发财,三次都把所得钱财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把”金钱”二字看得很淡泊。最后他积了一笔大财,在陶邑定居下来,自号”陶朱公”。还有一种说法,他为改换姓名,想到自己是逃出来的,故改姓”陶(逃)”;自己曾任高官,常穿红袍,故名”朱”;位在公爵,故叫做”陶朱公”了。 范蠡三聚三散,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发了财自己不享受,去帮助社会上贫苦之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难得可贵的,这是商人的榜样,商人的模范。范蠡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其成为文财神,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尊他为财神爷,就是教人发财以他为榜样,在富了自己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更多的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财神的崇拜,实际上是对金钱财富的向往和追求。《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攘攘),皆为利往。”民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为实现发财的理想,素有两种方法,一是靠勤劳致富,用智慧和血汗创造财富;二是求神保佑至富。于是财神应运而生。 财神信仰出现并流行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民间信仰的财神众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各有崇尚。在历史上被尊为财神的有比干、赵公明、关公、柴荣、五显财神、和合仙官、利市仙官、文昌帝君等等。每逢春节,广大的汉族民众在纷繁的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必不可少:迎财神,祭财神。人们在按着世代传承的民俗程式操作着的同时,也完成了心灵的期盼与精神的归属。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仍然是这一社会的不二法则,所以崇信财神者仍大有人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迷信成分越来越少,财神信仰更多衍化成的只是一种符号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公正、忠义、智慧”等优秀道德品质的渴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如何请财神 人和 请财神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尊财神.信士应该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打算经营的生意介绍. 如果是奉请在家供养的,提供家庭其他成员的生辰八字, 如果是奉请在经营场所的,提供合伙人或主要管理人的生辰八字.经过批算后,方能确定,哪尊财神适合你。 地利 请财神的第二步,就是要选择财神安放的位置。信士应该提供: 拟定安放财神的住宅或经营场所的平面图 .该场地内家具、电器、摆设的安放示意图 .我们将结合你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安放地点。并指点以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天时 请财神的第三步,就是要选择吉日良辰开光及安神。根据信士的实际情况,挑选符合要求的日期与时间,安排神像的开光仪式和安神仪式。由于本站财神像的法仪都在陕西终南山财神故里进行,所以信士要考虑到路途运输上花费的时间及自己的需求,早些奉请。如果在信士希望的时间段里没有合适的日子,建议信士推迟到吉时。 开光 请财神的第四步,就是要请专业人士开光。无论是文财神还是武财神,如果你想请回家的财神真正灵验有力,添福进财,那么必须要为财神开光了。开光是一个为神像赋予生命和法力的仪式。它必须是要由有功行的法师开光点窍通灵才有效用,否则如同摆设,还是没有功效。由于财神是道教神仙,所以,这个仪式必须是道教弟子来执行,绝对不是任意宗教人士或者是俗家信士所能替代的。 装藏 请财神的第五步,就是要请专业人士装藏。装藏是一种更进一步的法仪。 当你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的财帛祈愿,通常就需要使用更高深的法术来施行。装藏是由有功行的法师在神像内安放专门的法物,使其如有生命的人具备五脏六腑,以及各种神力。一般看来说是安放若干味神药以及五谷五金五色线等,再配以相应的符咒通过专门的仪式放置在内。这些法物的配置是完全依照你的个人情况决定的,以便实现你请财神的需要。由于财神是道教神仙,所以,这个仪式必须是道教弟子来执行绝对不是任意宗教人士或者是俗家,信士所能替代的。 安神 请财神的第六步,就是将这尊有灵性的神像安放到预先准备的神龛内,正式上岗。前面的五步,可以说只要你提供了信息,就由法师指点下一一完成,而最后一步,则是由你来实现的。你将根据规矩,在家里设好了神龛,在选定的吉日良辰将神像安放在龛内,再焚香祝福,即可大功告成。这样下来你请回家的财神就可以说是真正有灵的财神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