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足口病高发季要当心,家长要如何预防这种情况
了解手足口病毒!
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笼统的说,它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实际上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一共有二十多种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最为常见。正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因此,手足口病是有可能多次重复患病的,但是每一次患病感染的病毒是不同的,其实他们的临床表现都差不多,只是很难去区分而已。
疱疹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手足、臀部、膝盖以及口腔内出现疱疹。比较典型的是手足口病的口腔疱疹和手脚的疱疹,口腔的疱疹,主要是出现在咽峡部,也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嗓子眼儿附近。也有在上颚的。这个疱疹,起初看上去是白色的小泡,周围有一圈红晕,那么一两天之后,疱疹就会破溃形成溃疡。
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是很强的,并且人群对他是普遍易感的。这其中,以学龄前的儿童为主,当然更大一些的孩子也有发病的,但是相对会少很多。包括咱们成人其实也是有可能会得的。前面讲了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它的传染源,除了患者之外,也包括一些感染了却没有发病的隐性感染者。
虽然关于手足口,有过不少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但流行病并不一定造成可怕的后果,关键是了解了传播途径和有效的预防方法,胜算就赢得了一半。而且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有极少数发展成致命重症,所以大家千万要放平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躲过手足口病流行期。
② 手足口病预防小报 最好有图片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0.为什么近期报告感染手足口病的人这么多?
根据卫生部门的监测,专家将目前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与往年的发病数对比,认为今年疫情来得比较早,但仍属散发。今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由于以往不要求报告,另外有病人因症状轻微没有就医,因此以往部分病例没被发现或未作报告。在要求依法报告后,报告数量有一定增加是合理的现象。
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传染病,存在广泛发病的可能。卫生部门提醒全国各地,尤其是目前病例较少或往年发病较少的地区要加强预防与监测,做好疫情的防控。
③ 手足口病是什么要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非常热的一个天气里,还是会很担心手足口这个疾病的传播的。因为每当高温的天气之下,也就是病毒迅速繁衍的一个高发时期。这个手足口病,它就是有很多类的一个不同程度上疾病,能引发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的传染病,最主要的也就是通过我们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能够密切的去接触等等的一个传播上的途径。
很多都是去发生在宝宝身上,手足口病他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宝宝的手部,口腔,脚上等一些皮肤上面出现小水泡,或者是红疹,并且它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等一些症状,并且还会厌食。所以说,尤其是到了高温时期,一定要对这种疾病做好预防。
7、就是平时的话一定要注意家里面的卫生去开窗通风,让阳光照射在屋里,并且,家里盖的棉被枕着枕头一些衣物等等,都要定期的去消毒。
而且像引起手足口病的这种病原的种类也是很复杂的,现在也是有了专门的一些疫苗,所以说像一些小孩儿就很有可能会去感染这种病,可以提前给他打好疫苗。
④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应该如何预防?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爸爸妈妈们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⑤ 对于孩子的手足口病,怎么去做到有效的预防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简单说一下手足口病的预防,大伙儿铭记15字预防疾病口决:“讲究卫生、吃熟食、喝热水、勤通风、晒太阳”。少带娃到拥堵的公共场合,防止与手足口病患者触碰,维持家居、教室里等场地环境卫生,常常通风换气。说起来容易,做下去还挺难哦!就拿这其中的少去人满为患的地方而言,要憋住不带娃去饭店、去超市、去大型商场、去室内游乐园,必须 非常大的信心!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父母们还是多多留意哦。
注意休息和饮食
患病的孩子一周内要卧床休息,多喝些温水。宝宝患病了会由于发烫、口腔疱疹等要素而食欲较弱,不肯进餐,此刻妈妈应提前准备口味淡爽口,易于消化的流食。要禁吃生冷食物、辛辣食物、咸等含有刺激性的食物。
皮疹护理
宝宝穿的衣服裤子、褥子要环境整洁,衣服裤子应当宽敞绵软,还得常常拆换。妈妈要定时剪修宝宝的手指甲,必需时还能够把宝宝的双手包起来,防止他抓烂皮疹。假如宝宝的小屁屁也是有皮疹,那么母亲应及时清除上厕所,一定要维持宝宝的屁屁干燥哦。
发热护理
小孩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烧或中等水平水平的热,一般无需独特解决。妈妈能够让宝宝多饮水,加快基础代谢。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就得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服退烧药了。
⑥ 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才能预防
你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口腔溃疡,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红疹在手、足、口几乎同一时间出现,是一些薄壁的水疱,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如下: 1.勤洗手; 2.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洁; 5.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6.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7.居家治疗的儿童,要隔离;及时对患儿的接触物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⑦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手足口预防护理全攻略一定要收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
2、PPT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4、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张敬泽妈妈教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一定不会患手足口病。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阿姨!"
⑧ 儿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在孩子年纪较小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都较为低下,因此一旦受到传染病的感染,就有可能会导致身体患有疾病,这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伤害。对于儿童传染病,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到手足口病,这是一种传播能力非常强的疾病,一旦发现儿童患有手足口病,就需要及时的将儿童进行隔离,防治疾病蔓延。如果父母想要有效的预防孩子患有手足口病的话,首先就需要让孩子远离患病人员同时也用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也要多给孩子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来补充孩子体内的营养元素,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请你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通过上文所介绍的,我们能够了解到手足口病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如果想要有效的进行避免,就需要从根源出发,杜绝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患有疾病的几率。
⑨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链接:https://pan..com/s/1AuzKgDdbka5Y7wMh8xzdZQ
这里收集了5个手足口病的相关视频,讲述一些手足口病的症状,怎么区分是不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要怎么办,怎么护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怎么预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⑩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染源,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经口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传播。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一般3月份逐渐增多, 5-6月可达到病发高峰,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特别容易造成暴发流行。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口腔护理。由于口腔疱疹的原因,孩子会因疼痛影响甚至拒绝进食,所以为孩子准备餐点时,应注意以清淡、软烂、高蛋白、容易吞咽的食物为主,比如肉糜茼蒿米粥、油菜鸡蛋软饼、奶香蛋羹等,少食多餐,并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皮肤护理。对于孩子手、足等部位的皮疹,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要为孩子穿着清洁、柔软、舒适的衣服,并经常更换,对于臀部有皮疹的小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以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
特别提示:
家长在护理孩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孩子有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 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呼吸或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会在7-10天痊愈,在这个期间请不要让孩子参与群体活动,从确诊到病愈共需要休养隔离两周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够更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