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姜昆、郭德纲、苗阜三个人谁的书法水平更高
郭德纲、姜昆和苗阜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这一次暂且不说,个人的相声水平也放下不论,这一回专门说说他们的书法水平。
论如今的相声表演,姜昆的人气在郭德纲和苗阜之下,但如果说书法水平,他却是在两人之上的。三人比较书法能力的话,姜昆第一,郭德纲第二,苗阜第三。
先说姜昆。
一般的明星都是因为名气,而被关注到其他方面,这也非常容易理解。不过从姜昆如今的书法水平来看,就算不能被称为书法家,至少放到书画展览是不丢人的,即使看不到姜昆的落款,参观者也不能说姜昆的字就不算好字。
姜昆的书法已经研习多年,而且与家庭教育有关。 姜昆的父亲叫姜祖禹,尽管他一生都是人民教师,但书法作品值得一提。姜祖禹从小就学习书法,还曾经师承吴兰第、张伯英、华世奎等名家,生前曾经学习和书写50多年。
八十年代,姜祖禹曾经多次参加北京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展览并获奖,还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和日本东京举办过展览。对于一位并不很知名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机会,由此也能看出他的水平不低。
在父亲的影响下,姜昆5岁就开始描红写字。从目前的姜昆的水平来看,比起他父亲的书法造诣应该还是差一些。尽管求姜昆字的人肯定比当年求他父亲作品的人多得多,但一般人也都清楚更多是冲他的名气,而不是书法作品本身。
不过不管怎么说,姜昆的书法放在如今的相声圈里,至少和郭德纲、苗阜比起来,水平还是高出很多。
郭德纲写爱写字画画,但很难说水平很高,最多可以说他的字自成一家,很多时候显得比较俏皮,而且尤其他爱写喜感一些的内容,字体也就显得更萌。
尽管平时郭德纲的应酬并不算多,很多时候就是待在书房看书写字,但毕竟不像姜昆打小就打下书法的基础,而写字这种手艺活儿,书写的年头够多肯定有利于把字练好练精。
相对于郭德纲和姜昆,苗阜的书法水平应该是最低的,至少在前两年是这样。苗阜的书法作品曝光不多,应该也是很少写,偶尔在微博上展示出来,自嘲地说自己这就是描红水平。
看一下苗阜的字,确实还很难说是书法,不像郭德纲的字那么有特点,也不像姜昆的字那样飘逸,还需要多练很长时间才成。
总体来看,相声演员能够在演出之余写写书法肯定是好事,而且确实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爱好,还真有写得好的,比如王谦祥和李增瑞,在相声业内书法水平为人称道。
对于姜昆、郭德纲、苗阜来说,平时不管是演出还是事务性工作都非常繁忙,能够在闲暇写写字,画张画,也算一种休息,而且毕竟书法艺术也属于艺术的范畴。至于水平高低,那就没有必要过于强求了。
我国历来的艺人,功成名就后都要习练一项传统技能,琴棋书画,吹打弹拉,一方面,艺术到了极致是相通的,它山之石的效果能丰富艺人的表演手段和作品的境界,还可以陶冶情操,还有一个因素,以摆脱过去艺人低贱的身份,附属风雅,旧 社会 艺人地位低贱,属于下九流,他们用高雅的技能,来结交上流 社会 。
现在新 社会 ,艺人的地位提高,几乎达到 历史 最高的阶段,其中鱼龙混杂,有的有真才实学,有的是浑水摸鱼,不过到了一定地步的艺人,也都习练传统技法,以提高艺术修为。
书法绘画是最常见修炼技能,姜昆,郭德纲,苗阜,作为老中青三代相声旗手,都练习书法。
姜昆1950年生于北京,父亲叫姜祖禹,是北京东城区教师,着名书法家,作品在国内国际多次展出获奖,姜昆家学渊源,自幼受父亲熏陶,也喜欢书法,他在书法界,相当于在相声界的娃娃腿,自幼坐科,专业出身,临摹欧阳询的楷书,几十年的功夫,所以他的书法,可以说卓然大成,抛开他名人的身份,单单艺术造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书法家,他可以在书法界立足的。
姜昆是曲协主席,十八岁下乡,回北京后拜在马季门下,开创了新相声的表演方式,并且塑造了相声的一段辉煌时刻,拍的电影也很成功,比如京都球侠,最早接触网络,创立鲲鹏相声网,一直是先驱领导者,他的书法法度严谨,就像他的做人,端端正正,正大光明,在曲艺圈内,他的书法是第一流的。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到北京发展,艰苦打拼,二十年的坚持,也功成名就,成为相声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演员。他也练习书法。
字如其人,艺术类的成绩有时候能真实反应一个人的内心,郭德纲的书法,有自己的风格,他在相声界,属于坐科,在书法界,却是半路出家,和姜昆恰好颠倒过来,所以他的基本功就不扎实。郭德纲极聪明,他在相声表演时就知道扬长避短,不碰新相声和大舞台,在书法上,更是如此,他的书法不讲究门派,什么颜柳欧赵,什么真草隶篆,就像他唱的京剧,什么门派都不算,不受规矩束缚,随心所欲,他写出的字,你无法用正常的书法规范来点评,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感觉,他逗笑的能力非常特出,也反应到他的书法上,很有趣味性,如果单单从书法的角度看,信手涂鸦,什么都不是,如果从欣赏的角度看,独具一格,有个人的魅力。
郭德纲写书法,更多是自己陶冶情操,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书法,就像他的相声,既不是正宗的传统相声,也不是正宗的新相声,四不像更具综艺属性,郭德纲在书法上的造诣,不如姜昆。
苗阜,1982年生于陕西铜川,成年后在陕西铁路局工作,2002年调入铁路文工团坐科学相声,2007年创立青曲社,作品艺术性思想性很高,凭借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等相声作品,成为年轻一代相声的领军人物。
苗阜写书法是半路出家,不过他很有天赋,他喜欢写扇面,从他公开的一些扇面作品看,书法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造诣,虽然离书法家的地步还差得远,作为半路出家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也差强人意。
姜昆,郭德纲,苗阜,三个人的书法水平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姜昆是正宗的书法家,他脱离开相声领域,也是一位艺术家,郭德纲和苗阜的书法,就是玩票的性质,如果评论他们的书法作品,对姜昆的是在找缺点,对郭德纲和苗阜,就是在找优点,不然不知道怎么夸他们。
上面三幅字,大家自己看,无论是结构还是用词,无论从境界还是水平,高下立判。
我比较倾向于姜昆和郭德纲的书画,对于苗阜我不是很了解。姜昆近三十年专攻书写✍️应该是有一定的成绩。郭德纲的书画更有趣意,在诗字之中添加画作,有着点睛之笔。
我对书画作品是门外之人,在我来看他们三个的字在业余选手中都不错,姜昆和郭德纲的字画不分伯仲,苗阜略显浮夸(也没见过他字的图片),但都代表着他们各自的水准和梦想及水平。
不一样的是郭先生作画为爱好和调皮,供徒弟们欣赏字意。姜昆的字画听说有人出钱买,大山夸赞师父的字受到友人的好评,这里有着不同。姜昆是面子问题和修饰自己,郭德纲是陶冶情操及心灵趣乐。(回答的问题不全面,请见谅!)
你怎么不问他们谁的厨艺好呢,说相声是他们的专业,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术业有专攻,相声界书法最好和书法界相声最好,有意义吗?打乒乓球的运动员和打篮球的运动员互换角色,能拿多少名次排位能拿第几?艺术就是艺术,不能偷换概念。
这三位那位能够上书法家的称号曲艺界的不比曲艺功底反而比书法是扯蛋,他们的主业是曲艺不是书法有可比性吗?知道提问者要举出姜昆书法如何了得,但他的主业功底在那哪,曲艺差点成了非物质遗产,姜昆只等相声传承人了
毫无疑问,姜昆的书法更有功力。郭德纲的字,对不起,要说粑粑字,有点小瞧他。但确实不怎么样。字如其人。功夫在那里。至于苗阜的字没见过。
所提三人都是当前相声界比较有名气的相声演员,姜昆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代表作有《如此照相》《虎口遐想》《楼梯变奏曲》等大多数是与唐杰忠先生合作,是马季先生的徒弟,侯宝林徒孙,曲协主席,数年登上央视春晚。苗阜为陕西籍相声演员,创建相声团体“青曲社”,成名作为《满腹经纶》获某届相声大赛第一名,搭档王声,登上过央视春晚舞台。郭德纲天津相声演员,相声团体《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话题比较多的相声演员。
论书法,姜昆书法最有功夫,临过字帖,正儿八经练过。苗阜书法也在网上看到过,中规中矩。郭德纲书法比较有喜感,属于剑出偏锋类型。
字写不好画来代
姜昆,中规中矩,没有创新。郭德纲,自娱自乐,洒脱随性!
Ⅱ 许多人都说郭德纲书画双绝,看了他的书法和绘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承认郭德纲的书画作品是有个人特色的(我不懂书画),但还没到惊才绝艳的程度,最起码没有他的相声那样受追捧。所以不排除有部分人是因为爱听他的相声而喜欢上他这个人,顺便喜欢上他的的书画,毕竟爱屋及乌是人类很常见的行为。
这些全都是因为喜欢才会偏爱,喜爱没有错,心存喜爱真的很好,没有喜爱快乐从哪儿来?
Ⅲ 郭德纲书法:与林志颖同龄,写的不怎么帅气,跟姜昆比怎样
郭德纲我们都知道与林志颖是同龄人,长得是很有特点,用过去的话说人不可貌相,对于他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郭德纲的书法却是不怎么帅气,跟姜昆相比差点意思。郭德纲与姜昆同为相声界的大碗,实力那是没得说,还是相当厉害的。不过,在相声界有一传统,但凡是搞相声的书法不会太差。郭德纲也是喜欢附庸风雅的主儿,而姜昆也是相声界的书法家。这样一来,郭德纲与姜昆的书法,一番比较有点意思。
姜昆书法功底不俗
郭德纲书法的弊端在于随意,没有了章法,这是研习书法的大忌讳。尽管郭德纲与林志颖同龄,可是写的不怎么帅气,跟姜昆比差点意思。这点意思就差在,对待传统书法的态度上。书法讲究的是心诚则灵,态度端正写出来的自然史清秀可人。相反,跑马圈地般的胡乱涂鸦,还真就写不出像样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