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四大草原之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多美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一提到大草原,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脑海里蹦出了这首《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质朴无华的字词,组成了多么有感染力的语句,豪放爽直,雄壮开阔,一如草原民族的性格。
《敕勒歌》所描绘的大草原具体在哪里至今仍无定论,有人说在山西的朔州、宁武一带,有人说在内蒙古阴山下的呼和浩特大黑河流域,还有人说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敕勒川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内蒙古东北有一片大草原,完美地具象了民歌的意象,甚至补足了民歌的留白:不仅苍茫辽阔,而且云淡风轻,不仅一望无际,而且翠色欲滴,不仅草长莺飞,而且曲水迤逦......
我所说的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当我们想要观赏草原风光的时候,内蒙古是大多数人的首选,自古至今,这片狭长的土地一直是水草丰茂的游牧天堂:汉武帝曾在此屯田养马,匈奴、鲜卑、女真等少数民族曾在此游猎繁衍,蒙古铁骑曾从此金戈铁马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雄雄帝国......
起伏微缓的地势和1000多米的适宜海拔造就了禾本植物的理想家园,于是内蒙古东西横贯118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诞生了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盖、阿拉善等众多的草原,因着地形气候的不同,它们有的与森林为伴,有的与荒漠相依,种种形态,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内蒙古最美的草原,还位列世界四大草原,并在其中独占鳌头。我查了一下世界四大草原都有哪些,结果发现有两处就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另两处是新疆的那拉提草原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于是我觉得上面表述不合适,应该是:因为呼伦贝尔草原冠绝内蒙,所以冠绝全球。这就像是说:因为某乒乓球运动员是中国打得最好的,所以他是世界第一;因为某NBA球队是美国的冠军,所以世界范围内也无出其右。
那么,世界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多美呢?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的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西,它不是一眼能尽收的某片草原,而是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是东西宽约350千米、南北长约300千米的草原群,这里有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和500多座星罗棋布的湖泊,东部有大兴安岭的森林,中部是平畴千里的草甸,西部是降水稀少的干旱草原,景观丰富,景色怡人。
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海拉尔区北部的草原。
初秋的早晨,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天气阴沉,乘车从海拉尔出发,一路向北,来到了草原区,好在天公作美,一到草原,晴空万里。
路上遇到了两尊雕塑立在马路两侧侍迅简,导游说他们一男一女,男的叫“贝尔”,女的叫“呼伦”。
(呼伦)
(贝尔)
原来,“呼伦贝尔”是一对青年的名字,自然而然,少不了浪漫的传说:
很久以前,蒙古族部落中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姑娘名老裤叫呼伦,能歌善舞,才貌出众;小伙儿名叫贝尔,力大无比,能骑善射。他们的生活本来无忧无虑,后来恶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还吸干了草原的水,致使草原枯黄,牛羊身亡。为了拯救草原和爱人,贝尔背起神弓寻找莽古斯报仇,在和恶魔的大战中,刚烈的呼伦为了不被莽古斯侮辱,吞下了莽古斯头上的绿宝珠,化身为浩荡的大湖,贝尔趁机杀死了莽古斯,却因爱人的牺牲悲痛万分,他折断神昌戚弓,顿时草原塌陷,贝尔也化作了一池清湖。
就这样,一对情人化作呼伦、贝尔两座大湖,把炽热的爱献给了草原,草原也暗暗地裂出一道乌尔逊河,把两颗年轻的心连在了一起。
草原再次兴旺,人们为了纪念呼伦和贝尔,就把这片草原命名为“呼伦贝尔大草原”。
连接呼伦湖和贝尔湖的乌尔逊河属于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这是一条弯弯曲曲、九转回肠的河流,草原上大部分河流都是这样弯弯曲曲、九转回肠的形状,然而有一条“九转回肠”却转出了“天下第一曲水”的美誉,让欣赏过她的游人无不“回肠百转”、“余韵绕梁”,她就是——莫日格勒河。
莫日格勒河同样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的陈巴尔虎旗境内,由东北流向西南,最终汇入海拉尔海。
1961年,叶圣陶、老舍、曹禺、端木蕻良等作家应邀来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当他们看到九曲十八弯的莫日格勒河之后,无不赞叹,端木蕻良说:“我走过多少河,没有趟过这样的河,我看过多少水,没有见过这样的水。”老舍更是赞誉这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曲水”。
的确,不要说那些对美好异常敏感的作家,就是我这样的普通人,也不由得有些沉醉:在蔚蓝如洗的晴空下、秋色初染的草甸上,看到这样一条连绵不绝的细带从绿蓝相接的天际蜿蜒而来,又朝一望无际的远方逶迤而去,一会儿凹成W形,一会儿弯出S形,一会儿又盘作莫比乌斯带,似一条匍匐在黄绿画布上的迤逦银蛇,如一缕镶缀在翡翠地毯上的曼妙雪绦,再加上点缀在河畔的小小蒙古包和斑驳牛羊马,让我不禁怪异地想起了张飞,书上说他粗犷中有细腻,而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辽阔中有秀美。
莫日格勒河畔有一处景区叫“天下草原蒙古魂游牧部落”,是大草原上为数不多的人文景区,在这里可以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和蒙古民族的风俗信仰。
进入雄伟的大门后,首先看到是成吉思汗骑马的雕塑,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马下的半球上展示了蒙都帝国曾经的疆域,尽显一代天骄的雄姿。成吉思汗曾说:“我马鞭所指之处,都要成为的我的牧马之地。”当骁勇的蒙古铁骑把战争带到欧洲时,信仰基督的欧洲人以为这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鞭子。在雕塑前就横着传说中的“上帝之鞭”——一段长达9.9米的用俄罗斯红木手工磨制的长鞭。
木道两侧有草原民族的神兽雕塑和蒙元帝国的开国功臣雕塑,比如下面的铜缸上刻画了成吉思汗的传奇故事——“天降战神”:成吉思汗1162年5月31日降生,一出生就手握战神长矛,被称为“草原的狼王”。
下图是博尔术的雕塑:博尔术随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参加了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屡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他志意沉雄、善战知兵,立下了不世之功,是蒙古帝国的十大功臣之一,封太师、广平王,谥号忠武。
天下草原景区内还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敖包——腾格里敖包。
“敖包”是蒙语,意为“石碓”,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祭敖包是萨满教的源头,敖包上的树枝在蒙古族人心中代表森林神灵。祭敖包分为血祭、洒祭和火祭,血祭是宰杀牛羊供奉在敖包前,洒祭是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酒等祭物,火祭是在敖包前点燃干树枝堆或牛马羊粪,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一边念着自家姓氏,然后把祭品全羊投入火堆,火烧的越旺越好。
这座腾格里敖包建于2016年,直径有5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敖包。“腾格里”在蒙语中是长生天的意思,是蒙古人心中的神,主宰着万物的生息,建立腾格里敖包表现了对长生天的敬畏,感恩长生天的保佑。据说此敖包的材料中还有来自不儿罕山的圣石。(不儿罕山:蒙古国圣山,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因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而闻名海内外,蒙古秘史记载当年逃过劫杀的铁木真曾独自来到不儿罕山,对着圣山行九跪九拜之礼,并许诺要子孙年年祭拜圣山)
大草原上的另一处人文景观是金帐汗蒙古部落,这里的布局再现了成吉思汗当年征战时的行帐。公元1202年,铁木真向蒙古贵族保守势力发起了一场讨伐战役,地点就在莫日格勒河谷中会屯山一带,所以这次战役也叫“会屯战役”,战役中,铁木真佯败诱敌深入,后用箭雨大破敌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巩固了他的可汗地位,征服了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为了庆祝,铁木真在美丽富饶的莫日格勒河谷中架起了金帐。如今,有很多关于成吉思汗的影视作品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上文提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众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大草原并不是如现在一样岁月静好,要了解诸多民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峥嵘历史,最好的去处是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 ,所以接下来,我们将移步至海拉尔,去探秘呼伦贝尔的过往。
(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的雕塑)
呼伦贝尔不仅是大草原的名称,它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呼伦贝尔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海拉尔区,我们将要去的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就在这里。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呼伦贝尔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
其实,这个摇篮还包括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春秋战国时期,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地区为东胡人所控制,汉初,匈奴击败东胡,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一部分东胡人躲进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故号“鲜卑”,此时呼伦贝尔为匈奴控制,后来匈奴西迁,鲜卑人走出了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来到呼伦贝尔草原,继而“光宅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到鲜卑祖居石室祭祖)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鲜卑人余部室韦部落、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等相继崛起和统治呼伦贝尔,直到12世纪,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在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统一蒙古草原过程中,于呼伦贝尔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自此,北方草原上诞生了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的民族——蒙古族。
(成吉思汗的金顶大帐:蒙古族的“皇宫”)
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元顺帝的后裔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生活在这里的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等民族组成八旗兵镇守边疆,防御沙俄入侵。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呼伦贝尔城始建,城市位于现今的海拉尔区正阳街一带(也就是博物馆所在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呼伦贝尔城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龙太号、晋兴号等商铺,以及以经营绸缎、布匹为主的瑞蚨昌商号。
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大都是森林狩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同,他们的生活对自然的依赖更加强烈,于是形成了深厚的萨满信仰。
(萨满仪式)
萨满是崇拜自然的信仰,对自然界的天、地、日、月、星、山、水、火、风、雷、雨、树等万物和现象均有崇拜,人们认为这些自然存在表现出了生命、意志、情感和灵性,因此对之敬拜求告,希望消灾、降幅和获佑,上文介绍的祭敖包就是萨满仪式的一种,蒙古草原上着名的那达慕盛会就是由祭敖包演变而来。
(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名次牌)
除了萨满信仰,从西藏传来的喇嘛教也在这一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来的喇嘛教在与萨满教的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喇嘛教法器)
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信仰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下面的图片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特色: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桦皮包:桦皮是常用的工具之作材料)
(在大自然中拉起马头琴,和牛羊共享闲暇)
(少数民族乐器)
民族博物馆不远处是成吉思汗广场,刚从文献中了解了蒙古的崛起,再顺道欣赏一下广场上成吉思汗的雕塑,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广场中心跃马扬鞭的成吉思汗,广场一侧还有一组群雕,叫作“征”。雕塑人物是成吉思汗、他的二弟——神箭手合撒儿、被誉为“四杰”的博尔忽、木华黎、博尔术和赤老温以及被称为“四獒”的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他们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中屡建战功,是成吉思汗麾下最杰出的猛将。
及至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原饱受创伤,草原民族也遭到欺侮,东北沦陷后,呼伦贝尔地区沦为了日本伪满政权的辖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就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
纪念园位于海拉尔铁路工人新村北部,是一座5A级战争主题公园,这里最初是日军海拉尔要塞。海拉尔要塞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的15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要塞之一(另一处为黑龙江省东宁要塞)。
纪念园外停车场附近的草地上有不少苏军T-34坦克和苏联士兵模型,展示了当年苏联红军攻克海拉尔要塞的战斗场面。
纪念园中同样也陈列着一些武器和那个时代交通工具:
(三七高炮)
(细菌车)
纪念园最主要的景观是海拉尔要塞遗址,在进入遗址之前,会经过一座博物馆,其中展示了海拉尔要塞的修筑过程,展现了苏联和日本之间惨烈的诺门罕战役,也记录了日本关东军在要塞修筑完成后为了保密屠杀中国劳工的滔天罪行。
进入要塞遗址前一般都会租一件大衣,因为深达20米的地下要塞气温很低,我去的那天下着雨,外面本来就很阴沉,进入要塞后更感觉到阴冷。虽然要塞里有医务室、炊事房、厕所、办公室、武器库等一应俱全的房间和设施,但仍让人感到异常的寒意和恐惧,仿佛进入了生化危机一般的恐怖游戏场景。
海拉尔要塞始建于1934年,建成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胁迫十多万名中国劳工修建的,包括敖包山、北山、西山、东山等阵地,建成后,关东军坑杀了劳工,在今天北山和敖包山之间的一个万人坑中,还躺着数千具森森白骨。
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攻破海拉尔要塞,日军无条件投降......
上图中纪念园坦克群的远方,可以看到白色的佛塔和红色的佛寺,那里是海拉尔的另一处景点——两河圣山。
两河指的是海拉尔的母亲河海拉尔河和伊敏河,圣山指的是圣洁的敖包山。这个地方又被称为“一塔两寺”,一塔是坐落于敖包山定的慈积金刚塔,两寺是位于山腰的达尔吉林寺和万佛寺。
慈积金刚塔是一座藏式白塔,由塔基、塔身、相轮和刹顶组成,白塔在远处就非常显眼,走近看更是圣洁雄伟。
达尔吉林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达尔吉林”的意思是“昌盛寺”,寓意为呼伦贝尔草原繁荣昌盛。
(站在慈积金刚塔上俯瞰达尔吉林寺)
(达尔吉林寺天王殿)
万佛寺是一座汉传寺院,始建于清代。这里佛教氛围浓厚,不时可以听到诵经声、佛钟声,心灵在碧草蓝天中得到净化。
作为市中心的海拉尔就到这里,下一站是扎赉诺尔,这里是猛犸象的故乡,上文提到的呼伦湖也坐落在此,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如果没有去过呼伦贝尔,“扎赉诺尔”这个名称可能对你比较陌生,但“满洲里”也许有所耳闻,因为它有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
而实际上,如今下辖于满洲里的扎赉诺尔,比满洲里更加古老,在历史上更加有名:“扎赉诺尔”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海一样的湖泊”,也即呼伦湖,就是说,这片草原的命名都源自于它,而且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生活在如今满洲里地区的原始人就叫“扎赉诺尔人”,同时(或更早)出现在此的还有冰川世纪的庞然大物——猛犸象,据此形成了“扎赉诺尔文化”,据说一部分扎赉诺尔人渡过白令海峡的陆桥进入美洲,创造了印第安文化!
既然来到了扎赉诺尔,就先去看看“扎赉诺尔”(呼伦湖)吧。
呼伦湖位于扎赉诺尔南部约20公里处,夹在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湖周长有447公里,是内蒙古的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的第四大淡水湖,怪不得蒙古人称它为“海一样的湖”。
处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的呼伦湖被称为“草原之肾”,因为它对维系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呼伦湖还被誉为“草原明珠”,也许与上文讲到的“呼伦贝尔”传说有关:被抢走的呼伦为了取悦魔王莽古斯,假意讨取了魔王头上的明珠,呼伦知道一颗明珠就是一汪碧水,为了滋润被魔王吸干的草原,她吞下了明珠,化作了呼伦湖。
(景区内有一座呼伦捧珠的雕塑)
很多人慕名来到呼伦湖,可能抱着不低的期望,但说实话,呼伦湖的景观并没有多惊艳,草海连着湖海,多云让湖光有些暗淡,岸上没多少亮眼的建筑,只觉得在普通的湖边溜了一圈。唯独撑着彩虹伞的湖心岛让人感受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意境。
(湖心岛)
也许景区也觉得乏善可陈,在湖边装点了几组雕塑以作补偿,虽然看到了“腾飞”,心情也没有腾飞起来。
不好看也许是角度不对、天气不对,第二天天气晴朗的时候,在猛犸公园看到了扎赉诺尔的明媚和多彩。
上面提到扎赉诺尔是猛犸故乡,于是在扎赉诺尔新区建了一座猛犸公园,其中有获评世界吉尼斯的“规模最大的猛犸象雕塑群”,足足有87只形态各异的猛犸雕塑,十分壮观。
有的是小猛犸在嬉戏:
有的是猛犸群在迁徙:
有的体型巨大,应该是猛犸首领:
有的个头差不多,应该是青梅竹马的伴侣:
除了猛犸群,公园中的建筑也非常漂亮,比如下图右侧的观光塔和儿童科技馆。
观光塔是一座欧洲哥特式城堡:
Ⅱ 你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时拍到过哪些好看的照片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时,我拍到了许多美丽的照片。以下是其中一些我觉得特别好看的照片:
1. 广袤的草原:我站在草原上,远眺着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阳光洒在草地上,形成了一片金色的光斑,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
2. 奔跑的马群:我在草原上遇到了一群奔跑的马群,它们自由自在地奔跑着,蹄声回荡在空气中。我捕捉到了它们飞驰的瞬间,照片中充满了力量和活力。
3. 牧民的生活:我参观了一家蒙古包,看到了牧民们的生活场景。他们穿着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正在忙碌地准备食物或者放牧。照片中展现了他们朴实而快乐的生活态度。
4. 日出和日落:我在草原上欣赏了壮丽的日出和日落景色。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将整个草原染成了金黄色,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而在日落时分,夕阳余晖映照在草原上,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
5. 蓝天白云: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空格外蓝,白云朵朵飘浮其中。我拍摄了一张天空的照片,蓝天与白云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这些照片让我永远难忘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丽和壮丽。草原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广袤的草原、奔跑的马群还是牧民的生活,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照片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环境。
Ⅲ 在草原拍照的摄影技巧有哪些
在草原拍照的摄影技巧有哪些?根据本人拍摄体会,建议掌握以下技巧:
1、取景技巧面对辽阔宽广的草原,取景时应多利用河流、道路等线条元素美化画面;利用树木、帐篷、人物、牛羊丰富画面;利用绿草、鲜花装饰画面。白天的蓝天白云、日出日落,夜晚的星空等都可以为草原拍摄增添丰富的画面元素。
(摄影/夏雪)
2、拍摄技巧
(摄影/夏雪)
3、注意事项
(摄影/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把草原拍摄美,这几个技巧最重要!
夏天到了,草原到了最美的季节。我对拍摄草原,情有独钟。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拍摄最美的草原。
不同的季节,草原有不同的美丽。春天的懵懂,夏日的繁茂,秋天的多彩,冬日的威严。。。。。。让我们一起用相机记录下最美的草原吧。
飞侠结合自己的草原摄影片子,和大家交流一下草原摄影的技巧和经验。
1. 突出草原的广阔和线条,是拍摄草原的核心。
拍摄草原的关键是线条和前景,利用构图和取景,充分表达出草原的一望无垠和广袤天地。
2. 夏天和秋天是草原最美的时候,突出草原的繁茂和色彩。春天和冬天也自己的特点。
3. 高角度俯瞰大局,低角度拍摄细节
广角和长焦都有用武之地。广角拍摄广袤,长焦定格细节。有人说200MM的镜头在草原上都成了标头,也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微距头也可以大显身手。草原上的花花草草和小虫子,也有着隽秀的精彩和神奇。
4. 湖泊是草原的眼睛,河流是草原的神经,捕捉到了它们,就拍出了草原的神韵。
可有意识地将宽广的湖泊、弯曲的河流、蛇曲等安排到画面之中,不但能美化构图、丰富影调,还可给人一种水丰草茂、生机盎然的感觉,丰富草原摄影题材。
5. 利用草原瞬息万变的天气--云,雨,雾气,日出
极端天气出好片,草原上的云彩是变化无穷的,各种形状引人遐思。白云在蓝天衬托下可形成很好的陪景。而且夏日的草原气候多变,雷雨前,暴雨后,大雾中,日出日落时候,都是出好作品的好时机。
6. 草原上的牛羊
牛羊是草原上的主角。拍摄草原风光影像时,在无垠的草原上,点缀些浅色的白羊和深色的马、牛等,会给画面增加生气。在拍摄大群牲畜时,要选择高角度。地面上羊群不多时,应改用低角度拍摄。
7. 寻找草原的特色,山,蒙古包,风车,敖包和善良勇敢的人们。
TIPS:
1. 防止极端天气,防晒,防止蚊虫叮咬
2. 早晚温差大,注意保暖。
3. 草原风大,稳固的三脚架很重要。
4. 不破坏环境,不开车乱走,珍惜草原的一草一木
5. 滤镜使用使用很关键,特别是CPL和中灰渐变滤镜。
怎么样?心动了没有!?带上你的相机出发吧,去拍摄最美的草原!
都说草原的春天是最美丽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牛羊成群。但我觉得秋天的草原更加绚丽多姿,一进入草原,朵朵白云衬托下的蓝天显得无比通透,刚刚泛黄的小草并未枯萎,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金黄,喜秋的花朵点缀着金色的草原,红黄相间,五颜六色,更加丰富多彩,一群群的牛羊,像白云一样散落在无边的草原上。看到这一道道美丽的景色,真的让人思绪繁呈,觉得草原的 春天是美丽的,而草原的秋色更加动人。遇到美好的景,更应该冷静,不要乱拍一通,仔细观察白云投下的阴影和羊群之间的明暗关系,云影移动极快,细心观察,果断下手。
草原一望无际,蓝天白云绿地,拍照的好地方。光线好时,拍摄用小光圈,如果不习惯用手动挡,直接用风光模式即可,构图上注意地平线的平衡,选择适当的前景来体现画面的辽阔和纵深感。
草原的日出极具视觉冲击力,云雾缭绕,晨光给草原披上一层金色褛衣,色彩斑斓。个人觉得拍草原,按三分法构图,保持地平线平衡,端稳相机,随手一拍即是美拍。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草原拍照片,可以搭配的衣服很多,但究竟应该怎么穿呢?穿什么衣服会好看呢?我试着总结了以下,通过图片,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帮助大家,在这个夏天,在草原,拍出好看的图片,呼伦贝尔大草原拍美照还是很不错的,以下就是给大家总结一下的希望你们喜欢来呼伦贝尔大草原可以找我, @呼伦贝尔谷哥
花海 如海一样的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如愿 此篇借助我和朋友们的图片 给大家做一个参考,穿衣搭配以及着色 穿衣指数 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女人如花,花似女人,这类场景在拍摄女性人像时尤为出彩,又由于其带有较强的季节性,尤其适合拍摄充满浪漫情绪的主题。
去草原拍照穿什么衣服比较好?
草原、大海、沙漠,这些风景都相对独特。去这样的地方拍照,首先你要找到属于它的元素。把这些风中特有的元素当成主体或者视觉中心,你的照片就成功一半了。
我们都知道大海有船、有栈桥、有海滩;沙漠有骆驼、有沙丘;这些就是主体和视觉中心。那么草原上有什么,碧草连天的草地、不一样的蓝天白云、有成群的牛羊、蒙古包等等。
风光的主题,就是美,形式美。所以作为摄影者,找到能代表这片风光的美的景致是第一个任务。当然你也可以带去美女、家人、朋友。就以草原为基调,为背景,也非常不错。这里边要注意的就是尽量做好搭配,人在景中,人景交融。
草原的风光大片,人物照片,最佳的拍摄时间依然是早晚,最好是早晨。绝大多数摄影题材都选在这个时间就对了。
秋到牧区牧童乐,乐生草地草原新。美日喝杯鲜牛奶,新夜奏响马头琴。
[应回忆anb黑夜之邀作答]今年五月下旬,去了一趟内蒙草原。却没拍到一张满意的图片。草原沙化严重,一块块的都被牧民认养了,一片片的被钢网围了起来,进入不了。草原天亮得早,凌晨四点天明,旭日升起。但这个时光,风大,很冷,便懒得去拍日出,草原给人的感觉很荒凉,拍不到绿草茵茵,拍不到鲜花开放,拍不到遍地牛羊,拍不到撒欢的马群,牧民放马都骑个摩托,毫无诗情画意。对达尔罕茂明联合旗有点印象。住的水泥建的蒙古包,晚上开篝火晚会,天刮冷风,去了十多个游客,燃烧的是包装箱木块,火不旺,太冷,没等晚会开始,逃跑回水泥蒙古包赶紧钻被窝。中午,又热的要死。内蒙的朋友说,草原降水稀少,要等到八九月时,草才绿,才旺,花才开。呆了六天,六千多元吃过两只烤全羊。在机场候机,巧遇另一个云南 旅游 团,她们说:大失所望,只有沙漠还好玩一点。好是好玩了,但我们夫妻交了400元!发6张照片吧,随手拍,无技巧。(沙漠,达尔罕茂明草原,酒店拍日出,呼市广场,呼市公主庙里的牡丹花,人物)
这个主要要看你打算表现的方式。草原上广角和长焦,都是可以用到的。除去镜头,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拍摄草原的经验。
不同的季节,草原有不同的美丽。春天的懵懂,夏日的繁茂,秋天的多彩,冬日的威严。。。。。。让我们一起用相机记录下最美的草原吧。
飞侠结合自己的草原摄影片子,和大家交流一下草原摄影的技巧和经验。
1. 突出草原的广阔和线条,是拍摄草原的核心。
拍摄草原的关键是线条和前景,利用构图和取景,充分表达出草原的一望无垠和广袤天地。
2. 夏天和秋天是草原最美的时候,突出草原的繁茂和色彩。春天和冬天也自己的特点。
3. 高角度俯瞰大局,低角度拍摄细节
广角和长焦都有用武之地。广角拍摄广袤,长焦定格细节。有人说200MM的镜头在草原上都成了标头,也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微距头也可以大显身手。草原上的花花草草和小虫子,也有着隽秀的精彩和神奇。
4. 湖泊是草原的眼睛,河流是草原的神经,捕捉到了它们,就拍出了草原的神韵。
可有意识地将宽广的湖泊、弯曲的河流、蛇曲等安排到画面之中,不但能美化构图、丰富影调,还可给人一种水丰草茂、生机盎然的感觉,丰富草原摄影题材。
5. 利用草原瞬息万变的天气--云,雨,雾气,日出
极端天气出好片,草原上的云彩是变化无穷的,各种形状引人遐思。白云在蓝天衬托下可形成很好的陪景。而且夏日的草原气候多变,雷雨前,暴雨后,大雾中,日出日落时候,都是出好作品的好时机。
6. 草原上的牛羊
牛羊是草原上的主角。拍摄草原风光影像时,在无垠的草原上,点缀些浅色的白羊和深色的马、牛等,会给画面增加生气。在拍摄大群牲畜时,要选择高角度。地面上羊群不多时,应改用低角度拍摄。
7. 寻找草原的特色,山,蒙古包,风车,敖包和善良勇敢的人们。
TIPS:
1. 防止极端天气,防晒,防止蚊虫叮咬
2. 早晚温差大,注意保暖。
3. 草原风大,稳固的三脚架很重要。
4. 不破坏环境,不开车乱走,珍惜草原的一草一木
5. 滤镜使用使用很关键,特别是CPL和中灰渐变滤镜。
怎么样?心动了没有!?带上你的相机出发吧,去拍摄最美的草原!
在草原拍照的摄影技巧有哪些?
作为风光摄影之一的“草原摄影”最近也是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不是是人像拍摄还是风光拍摄基本都是出门必拍的,下面我就简单的分享一些草原拍摄的技巧。
壮阔的草原美景
拍摄宽广的草原时,可以选择房屋、牛羊、树木或河流的拐弯处作为焦点。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养成明确选择焦点的好习惯。在拍摄大群牲畜时如羊群、马群,要选择高角度。纬度高的草原地区,紫外线很强,配备PL镜(偏振镜),可以吸收紫外线的光源,提高画面的质量。 草原照片的核心是线和色彩。利用构图和取景,使线和色彩表现最美的一面,使其充分表达出主题内涵。需要提醒各位的就是:首先,草原上很多地方风都非常大,拍摄草原风光时,最好带上一个质量牢靠的三脚架。
草原地区一般日照时间长,且光线强烈.大多数晴天.可以看到低矮的云彩及丰富的晚霞。这也是吸引很多摄影爱好者前去创作的重要原因。合理利用晨昏两段黄金时间.是拍摄草原用光的基础。顺光条件下.可以体现出草原祥和、安宁的一面;逆光则可以重点表现云彩的丰富与天空的变化。当然.在阴天或多云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散射光,将拍摄的题材对准白桦林、牛羊等元素。
构图由于草原风光的独特性,景别的选取及合理的构图.在草原摄影中占据了很理要的位置。常见的摄影构图方式中.水平线构图、曲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汇聚线构图.都可以体现草原辽阔、大气的一面。而在最别的选取中.全景、远景往往是影友拍摄草原的最爱;但草原上的一些花草树木.以及牛羊动物等.也可以采用中 景、特写等方式进行近距离描绘。
地平线及天空的位置.往往是草原摄影中.影响画面效果至关重要的一环。根据不同的画面需求,将地平钱放在上三分之一、居中.或者下三分之一.得到的效果也遇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