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声母韵母表图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
闽语系统的声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闽语的声母普遍都在15个左右波动。而以粤语和官话(包括普通话)为代表的晚期方言,声母数量一般在20个上下,普通话的声母即为23个。
赣语和客家话的声母数量比粤语和官话略少。我们可以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找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一种汉语方言的声母越少,则韵母往往越多,声母和韵母的数目呈现出互补关系。
声母图表:
Ⅱ 拼音字母表26个汉语拼音图片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表如下:
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
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3个。
b[玻]、p[坡]、m[摸]、f[佛]、d[得]、t[特]、n[讷]、l[勒]、g[哥]、k[科]、h[喝]、j[基]、q[欺]、x[希]、z[资]、c[雌]、s[思]、r[日]、zh[知]、ch[嗤]、sh[诗]、y[医]、w[巫]。
汉语拼音字母表-韵母表
汉语普通话拼音中一共有24个韵母。分别是:
a[阿]、an[安]、ao[奥]、ai[哀]、ang[昂]、o[喔]、ong[翁]、ou[欧]、e[鹅]、en[恩]、er[儿]、ei[唉]、eng[摁]、i[衣]、iu[由]、ie、in[因]、ing[英]、u[乌]、un[温]、ua[蛙]、ue[月]、ui[威]、ü[迂]。
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p-q,t-f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ei-ie,ui-iu,ou-iu,ie-ue,un-un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ye,yue,yuan,yun中的去掉两点的ü。
Ⅲ 汉语拼音声母表23个
汉语拼音23个声母如下图所示: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3)声母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拼音的调值符号——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调值55(高平˥˥);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调值35(高升˧˥);
第三声,(上声,或折调,ˇ(∨),调值214(降升˨˩˦);
第四声,(去声,或降调,ˋ(),调值51(全降˥˩)。
Ⅳ 拼音字母画图片大全
拼音字母画图片如下:
拼音字母指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也指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的为汉字注音的二十六个拉丁字母。
汉语拼音字母表:
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z c s y w
韵母表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拼音字母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是由腓尼基人创制的。由于腓尼基发达的航海和国际商业贸易,一方面经济需要及时编制商业文件,要求有一套普遍易懂的、简单方便的文字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腓尼基从事国际商业活动,广泛接触并熟悉古代各国的文字,使它创造新的字母文字成为可能。于是,腓尼基人利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巴比伦的模形文字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古代希腊字母和阿拉米亚字母都来源于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又发展为拉丁、斯拉夫字母;阿拉米亚字母后来发展为印度、阿拉伯、亚美尼亚、维吾尔等字母。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现今世界各族字母的共同祖先。
Ⅳ 求小学拼音,声母韵母表!
1、声母表(共21个):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元音节i、u的改写,不应划入声母。)
2、韵母表(共24个):
(1)单韵母:a、o、e、i、u、ü。
(2)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eng、 ing 、ong 。
Ⅵ 声母表图片
声母表图片如下:
一、调值符号: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调值55(高平˥˥)。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调值35(高升˧˥)。
第三声,(上声,或折调,ˇ(∨),调值214(降升˨˩˦)。
第四声,(去声,或降调,ˋ(),调值51(全降˥˩)。
二、发音方法: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h: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z: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强的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Ⅶ 23个声母在四线格里面的写法
23个声母在四线格里面的写法如下:
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7)声母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元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元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在我国传统音韵学中,声母又称作“声”、“纽”或“声纽”等,如“双声”、“古音十九纽”中的“声”、“纽”都表示声母的意思。在音韵学上,将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称为中古音。中古音可以分为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前期以《切韵》音系(即《广韵》音系)为代表,后期以三十六字母为代表。
两拼音拼读规则: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音拼读规则: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拼读注意事项:声母不带调,韵母带调。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
音节的书写:(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写得紧凑、匀称;
(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
(3)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Ⅷ 23个声母顺序表图片
23个声母如下图: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相关内容:
汉语拼音共有63个,其中声母23个,韵母24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整体认读16个。
24个韵母包括单韵母6个a,o,e,i,u,ü;复韵母8个ai,ei,ui,ao,ou,iu,ie,üe;特殊韵母1个er;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16个整体认读包括,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3个介母包括i,u,ü。
注意:“ü”,如果和“n、l”在一起时仍用“nü、lü”,如果和“j、q、x、y”在一起时仍用“ju、qu、xu、yu”。“yu”是整体认读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