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图片大全 > 应县北楼口图片大全

应县北楼口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2-12-13 19:34:25

1. 山西应县有哪些寺院

县城内有佛宫寺、净土寺、觉兴寺、开化寺。北楼口村有西天寺、灵严寺、华严寺。观口前村有慈行寺。东贾庄村有下生寺。南王庄村有中海寺。南曹山村有普光寺。边耀村有木瓜寺。石桥村有万佛寺。肖宅村有福兴寺。三门城村有清泉寺。刘霍庄村有干隆寺。薜家营村有云林寺。黄华岭上有黄花寺。留义村有福林寺。东辛寨村有西林寺、龙泉寺。西辛村有法林寺。城西铺村有祥光寺。望岩村有安乐寺。大北头村有普觉寺。小石口村有永镇寺、三清寺。南河种有洪明寺。西崔庄村有大安寺。小石村有殊海寺。南泉村有甘露寺。下社有天王寺。西贾庄村有弥陀寺。小山门村有普度寺。
这些寺院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多数遭受破坏,现保存的只有佛宫寺、净土寺、殊海寺、永镇寺及重建了的大安寺等几座了。

2. 北楼口的文学作品

历 史 前 的 北 楼 口

也许是因为方言中以讹传讹的缘故吧,自幼时起的印象中,应县东乡的“北楼口”总被呼作“北路口”。那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北路口就是指通往大同甚至蒙古大草原的关隘。但它仍然仅仅是幼时脑海中从陌生人口中传出的一个抽象的地名,那么干巴巴地在空气中浮躁之后传入耳中。
几年之前,与一位名叫董可的老教师闲谈时,又提到了北楼口这个地方。细细探索之余,不仅有了充斥心胸的震惊。原来今天贫瘠闭塞的北楼口,在当年竟是南北货物流通途径应县必走的中转站之一,也曾经有过繁华富庶的景象。董老的老爷就住在北楼口,是位家境颇为殷实的财主。他拥有自己的布匹店和粮店。而解放前,在北楼口与之财力相当的财主数目应该是可观的。董老幼时常去姥爷家,因而对北楼口曾经繁华的景象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
旧时的北楼口是一座商业比较发达的小城,店铺林立,驼队和车队来来往往地运转着南北的商货。小城厚厚的城墙用黄土夯就,外面又砌以大青的城砖。城门上有巍峨的城楼,衬着南面倚着的大山,显得气势雄浑。北楼口城也曾以庙阁星繁而着称。武有关帝庙,文有文昌阁,而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西田寺了。西田寺内有一尊巨大的无常泥塑,面目狰狞,双手握有一副硕大的铁链。胆大些的顽童跑过前去,在泥塑的面前跺一下脚,握有铁链的双手就低垂下来,坐上铁链后再跺一下脚,顽童就被悬在空中了。但是,北楼口民众心目中最神圣的就数北岳恒山神庙了,当地人称之为“大庙山”。大庙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气势雄浑的庙宇,这座庙宇所供奉的主神就是北岳恒山神。里面最令人称奇的是数量浩繁的泥塑,据说这些泥塑里,从隋代到民国时期各个时代的都有,而且每尊泥塑都明确标有各自的身份。难怪董老师竟然不吝词眼,将之称为“中国塞外一座辉煌的泥塑历史博物馆”。至于在北楼口城内散布的其他小庙,据说数目也是不小,可惜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寺庙都在文革时代被彻底的毁灭了,连城墙都被人们剥掉盖了窑房了。其中最可悲的莫过于大庙山,它是被当时北楼口乡中的校长带领着学生们以破四旧的名义拆得片瓦不留的。本来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但考核组的专家们到达时,已是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山头了。
听罢董老师的一番陈述,我心中自读高中时起就横亘着的一个疑问就顿时释然冰消了,那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在北楼口举办的关帝庙会。每逢那一天,应县各地及邻近的怀仁县,浑源县,甚至繁峙县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北楼口。平日里躲在角落里沉默地褴褛着的北楼口顿时热闹了起来。望着那一车车满载着的从各处赶往北楼口的人们,我曾不止一次地心生疑惑:为何偏居山脚之下的北楼口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将方圆几百里的人们吸引着来到它的怀抱中?原来人们奔着而来的是北楼口留给人们的曾经繁华的记忆。连我也觉得不去看望一下北楼口就好像是愧对了家乡似的。带着这份半是憧憬半是愧疚的情怀,在一个盛夏的上午,我也情不自禁向着北楼口方向出发了。
虽然早听了董老的介绍,可初到北楼口的一刹那心中仍然除了惊愕,还是惊愕。村北头是几排破败的砖窑房,构成他们的材质正是从老城墙上拆下来的一块块宽厚的青砖。当年一些刚翻了身的贫困乡民为了省事,不是像祖辈那样从山里取石材,而是就地取材将老城墙厚重的外衣给剥掉了。这些简陋的窑房早已被主人的后辈们不屑的遗弃了,凭任在岁月长河的湮没中荒草丛生,自然残破,直至消亡。而北楼口曾经雄壮的边城景观却永远的消失了,只留下这些破窑房南面不远处一段段残留的黄土墙坯,尽管残破的外观仍是掩饰不住骨子里的雄壮。
北楼口的主街南北延绵了四里多,路两旁的民房都面朝街面开着门窗,看着那格局就可想象得到这些民房当年都应该是生意人的店铺吧。 而乡村所难见的如此宽阔的街道,更是无语倾诉着当年它所承载着的熙来携往,忙忙碌碌的情景。伫立其间似乎仍可读懂那份大气的边塞关城的氛围。当年这条街上应该有去往关外的驼队,长途山路的崎岖之后在路边的客栈短暂的憩息;还应该有晋中商人财货流通的车队,整顿修养时,有家人们忙碌地搬出搬进的身影。也许已是残阳西斜,可北楼口的大小店铺和客栈却仍然在忙碌地接纳着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店小二的吆喝声,车辐的隆隆声,客商们的论价声都在曾经繁忙的小城上空交织着。于是,小城成就了南北货通的客商,也富了北楼口各家店铺的老板。可如今的北楼口人却在黄土地里没日没夜的劳作着,贫瘠的山头却总是有些不堪重负。本来祖先留下来的老城和寺庙是足够他们坐享其成的,可他们却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没能矜持住安分的心,亲手把一切都毁了,只留下唏嘘的叹息和困顿的遗憾。唯一能证明北楼口曾经繁华过的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各个区域的“关前,关街,城里,城外”的称谓了。
来到村西是一座气势颇为恢弘的关帝庙,也就是四月十八庙会的举办地。几出几进的大院落使人很容易地就联想起旧时的北楼口,可它毕竟是改革开放后的复制品,据说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建筑规模来说都远远逊色于从前的关帝庙。来到村南,只见生机盎然的绿将道道山梁点染得青翠欲滴。一条由北楼口主街延伸出去的蜿蜒山路向南一直可通往繁峙,可通往晋中和河南,可通往全国各处物产丰饶之地。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这条曾经繁忙的山路已是沉寂得几乎看不见人影了。路旁一座依旧被称作“大庙山”的山峰上,曾经矗立着巍巍然的北岳神庙的身影,可如今只剩下对面山坡上据说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小的可怜的老曹奶奶庙。应县的民间传说中,老曹奶奶是阎王的妻子,主管十二岁以内未成年人的病痛和祸福,所以这座庙的重建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无论从财力上,还是见识上,乡民们都无法复制祖先的任何一部鸿篇巨制了。
回来之后,偶然在网上看到由钦元天尊发的一个帖子:“北楼口,亦称碑楼口。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所重视。关口处有场面堡一座,为北楼口堡。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二十三年、(1544)万历五年(1577)增修,周四里有奇,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北楼口堡,四面各开一门,今四门皆残存。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北楼口,因地势险要可协防雁门关而成为军事重镇,又因处于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上而成为繁华的商业小城,却在现代由于种种原因,成了历史深处迷失了的老人。

3. 万里长城着名的关隘有

万里长城二百关
嘉峪关 甘肃省
玉门关 甘肃省
西固城
乌鞘岭
锁阳城 阳关
杀王坡
峡口
头墩营 张掖城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
索桥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
芦塘堡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现称芦阳。多被毁掉。有些地方虽有墙址残存,但多已毁成土脊状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现称大景。墙体多已坍塌,堆土仅主同于地面3~4米。过朱家湾后至赵家地沟段,夯土城墙风化严重,有些地方仅高于地面1米多。
土门堡 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境内。黄土夯城墙由土门东向北行,至常家庄段,毁坏十分严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遗迹。
黑山堡 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这段夯土城墙保存状况较好。
板桥堡 位于甘肃省临泽县境内。过去曾有夯土墙残迹,今基本无存。
四坝堡 位于甘肃临泽县境内。今已无连贯的墙体遗址。
胭脂堡 位于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城大部已不可寻。
居庸关 北京 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长的关沟中,距市区50公里。
司马台 密云县东庄乡。目前已开发旅游。司马台长城关口处建有水库一座,库容57.2万立方米,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海拔986米。
慕田峪关
沿河城 北京市门头沟区沿河城乡。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沿河城进行保护性修建。
将军关 将军石关,北京市平谷县东北约40公里的明长城线上,东靠茅山,东南临黄崖关,西北近墙子路关,是平谷东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较好。
白马关 北京市密云县境内。墙体较好,白马关西南亦以险为障,只筑有空心敌楼。
鹿皮关 北京密云县城北20公里处。现在关口设施已全部毁损。
河防口 北京怀柔县境内。今关口及关城均毁。关口遗址,仅公路西侧存一敌楼的条石基础。
莲花池关 北京怀柔县境内。
黄花城关 古称黄花路,亦叫黄花镇,北京怀柔县西北约35公里。地处京师北门,东有古北口,西有居庸关,北邻四海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今关口已所剩无几。
撞道口关 也称镇虏关。北京市怀柔县城西北,东临磨石口,南近黄花城
九孔楼 北京怀柔县与延庆县的交界处。楼今已圯坍。九孔楼北原立有一石碑,存于延庆县文物保管所,是长城沿线十分罕见的题诗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庆县境内。关口外可通珍珠泉。关口南五里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内,上通独石口,下连横岭,今此堡已毁坏无存。
山海关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井陉关 河北省 又叫土门关,位于鹿泉县正太路旁的土门村。
娘子关 河北/山西省
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着名的关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
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现存关门、城墙及古车马道。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位于东门附近还有悬流百尺的娘子关瀑布。
雁门关 山西省 又称西陉关,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偏头关 山西省 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
平型关 山西省 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镇是首都的东北大门,京承公路纵贯全境,为北京市对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门户"、"京都重镇"之称。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一座雄关险镇。历史上多次在这里发生大战。走通县,穿大厂,过马兰峪。喜峰口雄踞滦河河谷与长城相交,左右高山对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

瓦桥关 河北雄县
马水口 河北省涿鹿县狼烟山脚下。马水口关口建筑已毁,两侧长城层叠而上,随山势蜿蜒起伏,十分壮观。墙体多为条石砌筑,今存毁各半。
倒马关 河北省
倒马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内三关之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杨六郎曾在此镇守,御辽兵于千里之外。如今,旧的城墙已所剩无己,孤零零的城门洞也显露着悲剧的色彩。
九门口 山海关城东北15公里处。九门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复,并对游人开放。
老龙头 山海关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抚宁县东北。现关口已毁,关城尚存。刻有“忠义”、“报国”等字。
刘家口 河北省卢龙县。今关口两侧城墙已拆毁,过水楼尚保存较好。
马兰关 马兰关简介 马兰关图片
新开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现关已残毁,但关口一带长城墙体尚保存较好,存高约5米。
插箭岭关 河北省涞源县。今关城毁坏严重,东侧城墙砖被拆走,夯土墙尚存。所辖长城的空心敌楼多保存较好,敌楼的门额上嵌有汉白玉石匾。
金山岭 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隆庆、万历年砖砌。敌楼是金山岭长城重要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长城的范围内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敌楼。修复后的金山岭长城已成为长城旅游胜景,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石口 河北省赤城县北,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张家口 河北省张家口市。
马市口 河北怀安县马市口村。今关口防御建筑已荡然无存,附近长城尚残存为黄土夯筑。
羊房堡关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多以碎石砌筑,今均已坍塌。关口已毁,在关南2公里处有羊房堡城。
水口关 河北省怀来县,建于明隆庆年间。该关今尚存一砖券拱门。除个别地方圮残外,大部分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荆关
位于易县城西15公里的紫荆岭上,海拔1080米,东连云蒙山,北傍拒马河,南临宽南湖。紫荆关有九关门之称(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予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宋称金坡关).

宣化城
明长城宣府镇镇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历史悠久,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素有“北方古城”之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础上,将宣化城扩展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规模。现尚存城墙长1万米左右。

三屯营 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镇驻地。
三道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北。第一道关仅存遗址可辨。第二道关为正关。第三道关是用块石于沟谷之中横砌的一道障墙,作拦截用,原墙上设有一座石砌拱门,今拱门已成豁口,但墙体尚残存。

大毛山关 河北省抚宁县与辽宁省绥中县交界处。今关门已全毁,仅存遗址,城堡尚残存,为大毛山村。
义院口 又名义宛口,河北省抚宁县。口东西的长城建筑坚固,但今毁坏严重。义院口东北的板场峪和西南的花场峪保存有很多明时守戍长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岭口 河北省抚宁县,因关隘坐落于界岭山下而得名。月城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轮廓犹存。
重峪口 河北省卢龙县,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仅在上兴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砖墙较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关口双侧山坡较平缓,关口建筑已毁。城现虽已残毁但遗址尚存。
冷口关 河北省迁安县东北35公里, 现关城城墙砌砖被人拆毁,但夯土墙残址仍可看出原建筑规模,城南门砖券拱门洞尚存。
白洋峪关 河北省迁安县境内。今除东墙存约200米外,其余全部被拆毁。
青山关 又称青山口
河北省迁西县境内。南门额上有一石匾阴刻楷书:“青山关”三个大字,并题有“万历二年(1574)十月,吉旦创建立”。青山口南的长城为砖砌,保存很好。
铁门关 铁门关简介 铁门关图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称卢龙寨。河北省迁西县场面北60余公里。今关及关城已完全沦于潘家口水库。
龙井关 河北省迁西县。龙井关向西南的长城多为石结构,砌筑坚固,保存较好。龙井关向东的长城大部分为石砌,坍毁较严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现关隘建筑设施已荡然无存,关城则仅存残址。
上关 河北省遵化境内。今关口全部淹没于上关水库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县境内。关口建筑设施全被破坏,只存零星的夯土遗址。口南约3.5公里处筑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毁,只存部分夯土残墙。
狼窝沟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狼窝沟口在张家口西北,接近坝上。
新河口 河北省万全县境内。坍塌严重,关口处长城已破坏殆尽;但渔儿山一带长城却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关 河北省涞源县下北头乡白石口村. 关城南门楼在河西侧,保存较好,现仍可通行。
浮图峪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今城堡已毁无存。今除个别地方零星略存遗址外,均已被毁掉。
乌龙沟关 河北省涞源县境内。今城墙城门均保存较好,南、西城门均有瓮城环护,瓮城门额各嵌一匾。南瓮匾阴刻横书“栩荆门”,西瓮城匾阴刻横书“镇朔门”。
飞狐口 河北省涞源境内。飞狐口两壁陡峭,一线微通,逶迤蜿蜒,形势险要。
襄城驿 河南省襄城县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鲁阳关 河南鲁山县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顶屯兵城堡遗址依稀可见。建筑已废,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残片等。
叶邑关 位于河南叶县旧县镇。城垣遗迹今尚残存,高3米,长2000余米。
缯关
又名大关口、仙翁关,位于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村。两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墙和要赛设的遗迹,1981年出土之铜戈、铜镞均为上战国器物,是考证楚长城的可靠依据。

野牛岭关 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塔湾村野牛岭。附近墩台为楚方城遗迹。
郦城堡 河南省内乡县郦城村仍有一段长200米,高2.5米,宽8米的残垣和瓦、陶片等遗物。
黄崖关 天津
寡妇楼 天津蓟县境内。
虎山长城 丹东市
抚顺关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前甸乡。今关已毁,现存台堡遗址。抚顺城,为沈阳中卫所辖千户所城,城建于明洪武年间。
鸦鹘关 明长城辽东镇重要关隘,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苇子峪乡。又称三道关。
牛庄城 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
分水关 辽宁省北宁市北15公里。清代改称分税关。分水关城已毁,沿北关门遗址两侧有长城遗址,向西直抵医巫闾山,山上尚存石筑烽火台。
宁远城 辽宁省兴城县兴城镇。
阳关 阳关简介 阳关图片
平定堡城 辽宁省铁岭县平定堡乡,堡城已毁,现存有城下镇远南墩台遗址。
清阳关 辽宁省昌图县清阳堡东4公里关门山的隘口处,关城已被采石场拆毁,只存遗迹和关城两翼的长城。
新安关 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堡乡西4公里的双楼台。双楼台即新安关城东门遗址。
镇远关 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锦州城
明辽东镇卫城,明称广宁中屯卫,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为山海关通向辽东的枢纽,亦是关内外走廊的要塞,它南临渤海的辽东湾,北依虹螺山,地势十分险要,是明辽东镇长城海防系统的重要屯兵城。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挥曹奉在元朝时的永乐县旧址上修筑。并于天启五年(1625)重新修缮。

居延塞故城 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今遗址尚存。
鸡鹿塞 内蒙古�口市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东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率兵北击匈奴,由此塞出长城。
高阙塞 内蒙古杭锦后旗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一个缺口。
大同城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杀虎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
威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明称威虏堡。今城堡毁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
金锁关 位于山西省汾阳市黄芦岭。长城遗址尚存石砌关和瓮城券洞。
黄泽关 位于山西左权县。关城已废,仅残存关门遗址和新建的标碑。
黄榆关 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因关建于黄榆山上而得名。今关城遗址尚存,关券拱门洞较好。关北依山为障,关南有两段各长百余米石砌成墙,坍塌严重。
北楼口 位于山西省应县,为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北楼口楼峪河两侧长城墙体尚存,高约6米以上。
宁武关 宁武关简介 宁武关图片
利民堡口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墙残存,城东砖券拱门完整,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
得胜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砖墙多已不存,仅南关内砖砌券拱尚好,关门洞外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关门内外各有一匾,分别书有“得胜”、“保障”。门洞内东西各嵌存一块石碑。

镇宏堡口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今堡城已毁,由镇宏堡至边堡长城尚存黄土夯筑墙体高2--5米。
平远堡 位于山西省三镇县境内。今堡包砖已被拆,只残夯土城墙。
新平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堡墙多被毁。堡东门尚残存砖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鼓楼。
保平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
桦门堡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当地又称花面墙,居红土沟村东一里的山顶上.城四周均有残存的包砖,还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
瓦窑口堡 位于山西省县境内。瓦窑口堡今只存残圮的夯土围墙。
镇宁堡口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白羊口长城南500米。今镇宁堡已废毁。
镇口堡 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水磨口长城周岁500米。今已废毁。
守口堡口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破坏较少。
镇边堡 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出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出阳高而进大同市。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较为完整。
镇川堡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破坏严重,砌砖全部被拆毁,夯土城墙西侧、南侧已毁为平地,东侧墙半毁,仅北侧墙多残存。
宏赐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堡城砌砖早已被拆光,残土墙亦破坏严重,城南侧墙基本已平,南门原为砖砌券拱门,今已成豁口状。
镇羌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
拒墙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
拒门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堡城今已废毁。
助马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破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破鲁堡城北墙、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保安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宁鲁堡口 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原名宁虏堡。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原称破胡堡。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
残虎堡口 位于山西少左云县境内。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城墙。
马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云石堡口 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
少家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长城内约1.5公里。今城堡包砖已被拆毁,夯土残墙尚存。
大河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

败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迎恩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阻虎堡口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阻虎堡城包砖早已不存,夯土墙亦无城状,仅零星残存几段。
将军会堡 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堡城全部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毁。
丫角山 山名,现废而不用。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东。虽残破,但墙体尚连贯,远看十分壮观。
老营堡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只存夯土。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
红门口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北40公里。红门口南0.5公里设有水泉堡,今亦毁,仅零星存有夯土残墙。
老牛湾堡 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今堡城尚存。
阳方口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
白草关口 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今尚存一座关楼和一个关便门。
广武城 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尚存夯土墙体和北门砖券拱门洞。
北楼口亦称碑楼口。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狼牙口
位于山西省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沂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因建在海拔1700余米的狼牙口而得名。关两侧建有石砌城墙,今多较好。关门尚存石砌券门,今仍为南北通道。

龙泉关
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的龙泉乡,距县城约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东临阜平县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关。遗存北门向南开,砖拱门洞,宽3.5米,深10米,大型条石砌基。

固关 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由娘子关南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尚好
鹤度岭口 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皋落乡长沟村东南约1.5公里的山梁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许圮残。
马岭关 位于山西省昔阳皋落乡圪瘩店村东南2.5公里处。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
支锅岭口 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小董坪村东1.5公里处。关城南侧为山涧,深不可越,西侧为壁立悬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东两面筑有石墙。
峻极关 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城东约60余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关门北约50米处是一深涧,石砌城墙由陡崖起止临涧的一座小山顶,现已全坍成堆。
榆林塞 陕西榆林
吴旗秦长城 位于陕西省吴旗县。墙体、墩台仍保存较好,遗址周围散布有大量绳纹陶瓦残片。
魏长城南起点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峪口。
定边城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现北、南、东三面夯土城墙有部分残存,西城墙及四座城门均毁。
高家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今城堡尚残存,城东北两面条石墙体较完好,城东门券拱门洞仍为出入城之通道。
镇北台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红山最高处,东西有长城相连,为榆林南北往来的咽喉之地。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是榆林镇巡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

统万城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村。现城址四周不同程度地为流沙所淹没,但高达24米的西南城角敌楼却赫然挺立于沙漠之中。
韩城魏长城 位于陕西省韩城市。
黄甫川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居黄甫河下游,西北据山,南北临川,距长城10公里。黄甫川长城为黄土夯筑,保存多较好。砖砌空心敌楼多被拆毁。
清水营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清水河下游。黄土夯筑,多保存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余。
孤山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因居孤山川北侧山坡之上,故名。今城堡外侧包砖及条石基均已被拆光,只内部夯土墙残存。城东、西、南、北各开有一门,南、北门外还圈有瓮城。除东门已毁外,其余三门砖券拱洞尚存。

镇羌堡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新民堡村。今城堡围墙包砖及条石基已被拆光。城东墙南部、南墙西部遭较大破坏。其余部位夯土城墙基本尚存。城开东、北、南三门,均筑有瓮城。东北二门已毁,南门砖券拱门洞保存尚好。

永兴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今永兴堡附近夯土长城圮坍严重,但遗迹尚连贯,夯土墩台多存,砖石包砌的墩台已全被毁,个别的只残存些砖墙石基。
大柏堡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柏堡今为小学校舍,四周堡墙尚残存条石及砖包砌部分。
建安堡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现存夯土墙部分,基本保存原规模。堡城原东、南、北各七一门,门外均有瓮城。今东、南二座砖券门洞尚存。
常乐堡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境内。仅南墙保存稍好,城西门已毁,尚存东门及瓮城砖券拱门洞。
波罗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今堡城砖石砌筑部分,仅西墙和南、北两城角及北墙稍有残存。夯土墙除南门以东基本被毁掉外,多残存。今尚存砖砌券拱同洞及北门洞
怀远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夯土北城墙保存稍好,其余三面均成断续的残存状。城南门已毁。东门砖券洞被农民改为窑洞居住。北门尚存,现为农民盖杂草的库房。堡内原有鼓楼已毁,仅存楼台。

威武堡 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境内。今该堡内全是积沙,城堡砖石已被拆光,仅夯土墙断续残存,基本轮廓可辨。
清平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
龙州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现该堡为龙州村所在地。
镇靖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距长城约2公里。仅残存内部夯土。
镇罗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此城堡已于清同治六年(1867)毁。
靖边营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现靖边营为新城乡所在地。
宁塞堡 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宁塞堡倾塌已久。
柳树涧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城堡遗址在今柳树涧南的山坡上,堡内辟为农田,砖石早已拆光。所有夯土虽有坍塌,但还保存原堡形状。
安边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城堡砖石早已拆光,夯土墙体除北门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规模外,其他均残塌的七零八落。北城墙中部墙上旧筑有“魁星楼”,已毁。今呆存一约30米见方的夯土基座。

砖井堡 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今三门均毁成豁口。
固原秦长城
位于宁夏固原县张易、红庄、中河、西郊诸乡。固原秦昭王长城,保存最好的地段有两处,一为固原城西南10公里,由孙家庄东侧起,至城北6公里石羊洼,分长18公里。另一处为固原城东南茹河北岸长城梁,全长约7公里。

下马关 位于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下马关附近长城是明固原镇长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
胜金关 位于宁夏中卫县东30公里。
广武营 位于宁夏青铜峡市。今已青铜峡水库淹没于水中,尚有城附近的108塔保存完整。
横山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旧名红山堡。今横山堡城已废弃,夯土城墙尚残存。
花马池营 即宁夏盐池县城关。
三关口 位于贺兰山中部,在银川市东北约40公里,银川至内蒙巴彦浩特公路正由关口穿过。
贺兰口
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两侧的山崖上,仍保存着明朝摩崖刻记两方。沟谷北壁石刻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题记,南壁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贺兰口时官兵所刻。

镇远关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郊区。镇远关遗址尚存,关城居宁夏旧北长城里侧,关城北墙即是利用的长城城墙。
打�口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区北,今称打武口。
兴武营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今砖石被拆为民用。存夯土墙。
长城关 位于宁夏盐池县城北。今关城建筑已毁无。长城关附近长城亦多只存遗址,成土脊状。
清水营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今城在清水营村西1公里处,已废弃无人住。城堡砖石部分早被拆为民用。现仅存夯土城墙。
横城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砌筑横城堡的砖石,仅城南门及附近尚存一些,其余多被拆走,残剩夯土。
固原城 位于宁夏自治区南部。今西北角处仍留有残垣。城西5公里处有秦长城遗址,部分土城和碉堡仍旧存留。
银川城 位于宁夏平原中部。老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西夏朝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
防门 位于山东省平阴县广里乡。
铜陵关 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张家坡乡。铜陵关及沂源县齐长城建筑已所存甚少,但石砌墙残迹仍时有可见。辘轳岭长城较好地段尚存高1-2米,宽6-9米的残墙。
锦阳关 位于山东省莱芜市上游镇。镇阳关长城,今尚存0.6公里较为完整的石砌墙体,残存城墙最高为7.5米,最厚为6米。
三岔口 位于泰安市上港乡的蒿滩村,是泰山山脉长城岭下一个隘口。其地处莱芜市、章丘县和泰安市的交界点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尚有部分遗址残存。
大关 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大关镇,穆陵关北10余公里,有大弁山。
穆陵关 穆陵关简介 穆陵关图片
临淄齐国故城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今临淄故城地面上仍保留着不少断壁残墙。国务院1961年将其公布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齐长城入海处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东北的于家河。今仅在小珠山附近的六汪镇存有部分长城遗址。
桃林关 位于山东省胶南市黑溜顶北侧。胶南县有齐长城约55公里,多已圯塌,但遗址尚清淅连贯。
绕紫窝长城 位于诸城市桃园乡台家沟南岭上,隘口处极具特殊的一段城体,部分存高5米,基宽约15米。
黄草关
位于山东省五莲县松柏镇前长城岭村,居马耳山与喜鹊岭之间,村因长城而得名。长城岭段残墙高约1.5米,基宽约6米,东西山上各有一座直径20米、高5米的峰火台。
东莞长城 位于山东省莒县东莞镇九顶莲花山上。现存遗址高约2米左右,宽近10米,长约8公里。
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即现存郑韩长城的主要部分,始于郑筑,韩灭郑后,续修沿用,故称郑韩长城。

阅读全文

与应县北楼口图片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禁毒小报图片简单漂亮 浏览:757
动漫美女的心图片 浏览:468
抖音最潮文字控制图片 浏览:132
高清小女孩图片头像图片卡通头像 浏览:964
简笔画连衣裙图片大全 浏览:921
节育环图片怎么放进去 浏览:469
中国好男生图片大全 浏览:926
纸盒叠衣服图片 浏览:410
神明大人动漫图片男生 浏览:389
美图腾图片高清 浏览:55
图片加字ps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155
女孩就要美美哒图片 浏览:276
男生在抽烟的图片真实照片 浏览:736
怎么以图片搜图片吗 浏览:23
花瓣美女紧身裤图片 浏览:736
ipad怎么下载百度图片 浏览:567
黑白美女手机图片 浏览:383
ps怎么翻转其中一张图片 浏览:649
表示文字和图片一致的成语 浏览:78
ppt如何导出高清图片到word中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