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拍摄过晚霞吗相机应该怎么设置
回答您的问题:
晚霞场景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喜欢、热爱和追逐的美景,特别是具有云彩特异的天空,再配合较好的主体或前景,通过精心构图和恰当的相机设置就能给画面创造美丽、壮观、震撼的场景。但相机的设置是拍摄成功的关键,自己将几年的拍摄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晚霞出现的整个过程在时间上非常短,您需要提前探寻机位,即拍摄位置,提前进行构图预判,固定相机位置。
二、因为晚霞出现时光线会比较暗,为保证画质应使用较低的感光度和较小的光圈值,势必快门速度很低,因此必须使用三脚架、快门线等,防止因相机震动影响画质和合焦范围的清晰度。
三、建议相机设置如下
1、利用后液晶屏提前进行构图,并采用手动对焦模式,放大主体进行对焦,如无前景主体可直接在镜头上将对焦标尺置于 无穷远位置。
2、建议曝光模式为手动M挡,相机感光度设为100、光圈值可f8—f16范围,视晚霞层次或主体而确定,一般情况下推荐f11。
3、测光模式采用点、中央、矩阵平均均可,因采用后液晶屏取景,可直接观察直方图方法来确定快门速度值,进行恰当的曝光参数组合。要保证直方图的亮部、暗部不能出现溢出,即不能有过暴无层次和欠暴死黑,在此基础上尽量靠右曝光,给后期调整保留余地。
4、因为是晚霞偏暖色调,相机色温建议采用手动设置,在8000—9800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设想和喜好确定。可不同色温多张拍摄选取。
5、相机最好将快门挡板设置为预升,并利用快门线进行快门操作,防止长时间曝光因机震影响画质。
最后提醒您,最好是用不同的曝光参数组合、不同的色温参数多拍几张以便挑选,另外晚霞拍摄离不开后期的处理环节,一定要具备基本的后期修图能力。
附图为最近拍的几张晚霞图片供欣赏和参考。
美丽漂亮的晚霞,自然是经常拍摄的题材。拍摄晚霞,相机应该怎么设置?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在实践中也遇到过一些因相机设置不当而拍摄失败的例子。相机设置主要包括下列项目:
(摄影/夏雪)
一、选择曝光模式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选择好曝光模式,有三种选择:
(摄影/夏雪)
二、调整曝光补偿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回放图片并结合直方图察看曝光是否准确,对曝光补偿作增加或减少的设置。一般而言,拍摄晚霞,如果按三分法构图,晚霞占画面2/3面积时,以天空亮部测光,应增加曝光补偿0.5-1.0EV。采用手动曝光模式时,不需要设置曝光补偿。
(摄影/夏雪)
三、其它设置ISO感光度为100,自动白平衡,图像保存为RAW格式,图像分辨率设置为相机最高档,画幅设置为4 3格式。同时注意,使用三脚架拍摄时,应关闭镜头防抖功能。
手机拍摄
我经常用手机拍摄美丽的晚霞,由于我采用18:9的画面,
我会突出晚霞,将晚霞占据70/%——80%的画面;由于是智能手机,曝光与对焦都是自动的,但我会用手机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将晚霞在画面上的构图,调整到最佳的位置。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拍摄晚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相机:
第一,光圈设置,应设置在F11一16之间即可。
第二,测光设置,可以设置成平均测光,点测光,或中央重测光都可以。
第三,感光度设置100即可,以保证画质。
第四,速度设置,可设置在10一15秒都可。
第五,白平衡设置,自动即可,后期也可调整。
拍摄时可根据当时的明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相应的参数。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意见可提出建议共同讨论。
拍这种题材我比较喜欢,也还擅长,试着回答一下,与朋友们交流。
先说个与之相关的题外话。拍摄参数固然重要,但场景的选择、拍摄的时机、光影效果更重要。也就是天时地利加上合理的相机设置、恰到好处的后期手法才能成就一张好的晚霞作品!
言归正传!
1.推荐全手动(M档)模式进行拍摄。光圈8-13为佳,小光圈可获得最广阔的清晰范围,启动相机的屏幕适时显示功能,盯着屏幕画面的明暗变化作快门速度调整,匹配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喜欢PS后期的,拍摄时保证画面中最亮的部分不过曝,排斥后期或不会PS的正常曝光;
2.白平衡自动,喜欢暖一些的可以设为阴天;
3.ISO(感光度)调到最小,以获得更细腻的画质;
4.图像格式设为RAW格式,为后期调整预留空间(排斥后期或不会后期的还是JPG吧);
5.相机用脚架支起,插上快门线或2秒自拍。晚霞最美的时候是在太阳落山以后,光线越来越暗淡,手是抬不住相机的。
6.有渐变镜就把它安上,单张拍。没渐变镜就三张包围曝光后期合成(排斥后期或不会后期的请怱略)。
手机随拍,日出日落!
晚霞是绚烂、美丽的,
晚霞也是我经常拍的一个题材,
说来还有点惭愧,
喜欢拍晚霞的原因还有一个是:早上起不来,难得拍到朝霞。
介绍一下自己拍晚霞的过程吧,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分享下经验。
拍晚霞最好在日出(笔误,见谅!)前后一个小时左右到达拍摄点,这样不会错过所谓的黄金时间与蓝调时间,而且时间充裕,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多机位选择最好的构图。
自己的相机必备的,镜头是有啥用啥。
如果有镜头组的话,可以根据场景选择,如果是大场景的落日,那就用广角,想结合晚霞拍些人文素材,可以用长焦。
一般讲,三脚架是需要的。
当然没有没带的时候也能拍,注意下快门的安全就行了。
ISO: 一般设置到原生最低值,我的相机是D850,就设在64,用D750,就设置在100。
测光: 由于落日时,光比变化比较大,一般不用点测光,我一般中央重点测光。
曝光模式: 试过很多次,现在一般用A档,相对省事,不用在拍摄过程中调整太多参数。
用M档时,要经常根据光线情况调整快门,有时候忘记了,曝光会很不连续均衡。
光圈: 一般用小光圈,一方面保证景深,一方面也可以排出落日漂亮的光芒。
快门: A挡忽略,M档时要随时调整。
其他: 白平衡、色温等,维持现状
当然,相片的格式一定是RAW的,不赘述。
个人有个习惯,拍日出、日落以及银河的时候,都喜欢用延时拍摄的方式,调好相机后,让他自己拍一段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从中找出画面最好的影像,还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制作延时视频,体会落日的壮美时刻。
我是老盒子,欢迎关注!
‘我找了几张出来,我觉得用相机来做好测光,因为晚霞的反差有时会较大,曝光过亮也拍不到晚霞的层次,过暗容易做成黑得看不到暗面的层次。
云彩本身也是很美的,用它们作为主角,也一样能拍出美丽的风光照。
在侧逆光下去拍摄落日红霞云海,会产生强烈的明暗与色彩反差对比,使画面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感与透视空间感。
在相机曝光上,要根据云层的平均亮度作为曝光基准,再看红霞云彩的局部主体再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云海的细部质感和层次表现出来, 此时由于过别曝光不足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产生一些反差,层次感更强,明暗反差对比和色调产生对比效果会更好。
有时看需求,有时要表现红霞的流动感,可以用慢门去拍摄,可以在快门优先模式下用点测光模式对云彩进行测光,优先保证主体云彩得到准确的曝光,地面的景物则可以处理成黑色或暗调的剪影,形成反差,落日红霞才明显,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如在海边或有水的地方做倒映效果、也可在镜头前利用局部反射光,如在玻璃表面上倒一些水,使之把天空的云彩反射到玻璃上,形成很好看的倒映效果。天空中的云霞与水中的反射形成了呼应,构成了虚实对比,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使主体更加突出。
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会时常遇到很好看的落日红霞云彩,有的没有带偏光镜只能用RAW格式后期再慢慢去调整。
晚霞,还真拍了不少,哈。
拍晚霞,属风光摄影,一般情况下会让前后都清晰,也就是大景深,也就需要小光圈、广焦镜头,在拍晚霞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有了三角架,可以不用考虑快门速度,在感光度的设置,可以设到最低。
参数设置及设置顺序:首先将 感光度(ISO)为相机原生最低, 光圈f/11~f/16,使用广焦镜头,快门速度就根据上边两项参数设置来确定。
以上参数设置只是一个参考,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具体的相机设置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下设定。
D300 +14-24 f11 2秒 ISO200 -1.3EV
拍晚霞,天空跟前景的地面或其它景物光比会非常大,如果使用自动曝光模式,曝光补偿非常重要,要根据天空的亮度和在画面中所点比例,来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
D300 +14-24 f16 1/2秒 ISO200 0.7EV
若以天空次亮部为测光点,要稍增加些曝光补偿,不至于前景的暗黑景物曝光严重不足,增加些曝光补偿后,后期可能通过软件继续进行提亮。
D850 +24-70 f9 1/1000 ISO200 -1.3EV
若以前景里的花草测光,就要减少曝光补偿,不至于天空过曝。特别要提醒的是:暗部曝光不足后期可以提亮,虽然可能噪点增加,但层次还是有的,如果是亮部曝光过度,层次是拉不回来的。
在曝光模式上,要么是光圈优先(用小光圈大景深),要么是全手动;如果使用三脚架,有快门线使用快门线,没有可以用定时拍(如果手机可以遥控,可以用手机来操作)。
拍晚霞,关键是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渐变镜,喜欢拍晚霞,渐变镜可以考虑买一个。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㈡ 如何提高照片的亮度和锐度
一、如何提高照片的亮度(整体调节有三种方法)
1、用“色阶”命令调节
①点击[文件] →[打开]找到一张需要处理的照片。
②点击[菜单] →[调整] →[ 色阶 ]命令,出现色阶分布图像,勾选下方的[预览]
③拖动图下方黑、白、灰三角滑块
白色三角块向中心拖,照片整体变亮。
黑色三角块向中心拖,照片整体变暗。
灰色三角块向左拖变亮,向右拖变暗。
④拖动[输出色阶]两个三角滑块,亮暗对比发生变化
⑤调整满意后,点击[好]或[确定]
⑥保存调整好的照片:点击[文件] →[存储为] →[命名] →[确定]
2、用“亮度/对比度”命令调节
①点击[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
②拖动亮度三角滑块从中心向右拖动,整体变亮;从中心向左拖动,整体变暗。
③拖动对比度三角滑块 ,使图像中的亮暗对比明显、清晰
④调好后点击[好]或[确定]
⑤保存
3、用“曲线”命令调节
①点击[图像] →[调整] →[曲线]命令
②使照片更亮的方法将曲线往上拉 ,亮部拉高多一点,暗部拉高少一点,从暗部到亮部的亮度都提升了。
③使照片更暗、更饱和的方法将曲线往下拉,亮部拉低少一些,暗部拉低多一些,整体亮度都降低了
④加大图片反差方法是让亮部更亮,而暗部更暗,并强调出中间色。 将亮部往上拉,将暗部往下拉,让中间段比原本的高一些。
⑤调整后点击[好] 或[确定]
⑥保存
二、如何增加照片的锐度
调整后的照片如果仍然不能使你满意,可以通过锐化进一步提高照片质量。
两种方法如下:
1、点击[滤镜] →[锐化] →[USM锐化]
在下拉框里有三个数值分别为,【数量】、【半径】、【阈值】。
一般在自己习惯的数值附近调节滑块。
2、点击[滤镜] →[锐化] →[进一步锐化]
如果锐化过度,点击[编辑]菜单,再点击[消退进一步锐化]命令,在消退下拉框中,调节[不透明度],直到满意,点击[好]
三、对照片反差的局部调整
1、用[套索]工具和[曲线]命令调整
①打开一张要处理的照片
②在工具箱找到套索工具,圈定调整区域
③点击[选择] →[羽化]选择数值为“5-8”
④点击[图像] →[调整] →[曲线] ,鼠标点住曲线中间部分,向下拖拽选区亮度下降, 向上拖拽选区亮度提升。
⑤按住[ctrl+D]键,去掉选区蚂蚁线
⑥点击[好]
⑦保存照片
2、用[色彩范围]和[曲线]命令调整
①点击[选择]菜单,打开[色彩范围]
②用[吸管工具]点击需要改变亮度的色彩,颜色容差取“80”,预览框会出现黑白图像。
③确定后,需调整的范围会全部被虚线环绕
④点击[选择] →[羽化] 通常羽化值选为“5-8”
⑤执行[图像] →[调整] →[曲线]以下步骤同上不再重复
㈢ 怎样用相机拍出天空中漂亮的云朵照
拍摄风景照片需要许多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在一起以创建令人满意的构图。一个元素是你的前景,而另一个元素可能通常包括延伸到背景中远处地平线的场景元素,你还经常需要与天空景观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习如何拍摄云彩,以下是你需要的一些技巧,以便完美地拍摄它们。
5.添加更多元素
当云朵看起来真的很漂亮,就好像它们被画在天空上一样,你可能会尝试通过向上倾斜相机来拍摄,在拍摄后裁切掉其他的画面,然而,这通常会产生缺乏深度的图像。
当你将其他元素添加到画面中时,画面会立即变得更加有趣,只需一点风景就足以给最终镜头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你可以尝试四处寻找可以将天空一分为二的较高结构,例如电线杆或路灯、树木、建筑物甚至丘陵景观都可以在画面底部提供深度。
在捕捉天空时要记住构图规则,就像在查看完整的风景场景时一样。三分法、引导线的使用等方式可以使你的图像感觉更加强烈,所有这些技巧都可以帮助你的云彩摄影图像变得更加美观。
㈣ 透亮照片咋拍夜景光斑剪影咋拍这些摄影技巧帮你!
夜晚照片咋拍?光斑剪影咋拍?这些摄影技巧帮你!
斑驳的光影,会让照片看起来更有内容,更丰富多彩。漂亮的斑驳光影,可以为一张摄影作品加很多分。那怎么拍好或者修好,漂亮的斑驳光影呢?
摄影自学班,4句斑驳光影摄影口诀,希望帮到大家:
光斑剪影很斑驳。夜晚灯光色彩多。
后期添加也不错。天空丰富靠云朵。
结合斑驳光影照片,为朋友们解说这4句口诀的用法:
1、光斑剪影很斑驳。
形成斑驳光影的方法有很多,但在日常拍摄中,最容拍到,效果也很漂亮的是光斑和剪影。具体该怎么拍呢:
(1)时间:无论光斑还是剪影,最好的时间,在日出日落前后。此时光线色彩漂亮,强度柔和。
(2)角度:光斑和剪影,都需要逆光。
(3)参数:光斑,需要大光圈或者长焦距;剪影要用点测光,但要用小光圈,测光点在影子以外。
(4)其他必备条件:缝隙。拍光斑,需要有光线从缝隙照过来,再逆光拍摄,比如林间众多叶片下面,有缝隙,才会形成“斑”,如果没有缝隙,我们可以一些道具彩灯;拍剪影,有缝隙的景物会更好看,没有缝隙,光透不过来,死黑一片,不好看。
2、夜晚灯光色彩多。
夜晚,因整个背景都是黑色的,漂亮的灯光,也会有“斑”的效果。那夜景照片,该怎么拍,以及怎么修呢:
(1)必备条件:因为要用慢门,所以相机要稳定。可以放在一些平台上,最好使用三脚架或者云台。
(2)参数:因为夜晚很暗,所以要增加曝光,来提高照片亮度。增加曝光的方法,调慢快门,调大光圈,调高感光度。但是,拍景色,想拍清晰,需要小光圈,想要照片噪点少,需要低感光度,所以,只能调慢快门。
(3)夜晚的照片,合适和修成雨滴玻璃效果。用手机修图软件Mix就可以,打开软件,点击编辑,打开夜景照片。
(4)纹理,雨滴。选择适合此张照片的雨滴蒙版。
(5)完毕,右上角保存即可。
3、后期添加也不错。
(1)逆光,对焦在人上,人就不是影子了。找好角度,可以拍到光晕。逆光拍植物,找好角度,让植物挡住光,可以拍到透亮。
(2)我们还可以通过后期,为照片添加不同的光斑效果。
(3)用手机修图Mix,编辑,打开照片。
(4)纹理,炫光。F6,点击F6小图,可以改变炫光的方向和程度。
(5)增强效果:色调分离,S(调整暗部),色相211,是让照片暗部偏蓝,饱和度68。H(调整亮部),色相16,让亮部偏暖,饱和度42。
(6)曲线,增加对比度。层次,20,增加层次。
(7)完毕,右上角保存。
(8)花朵的光斑效果,是纹理,炫光中的F12。
4、天空丰富靠云朵。
拍摄天空,除了拍摄明显的光影,我们还可利用云彩,拍出斑驳的感觉。怎么拍好看呢:
(1)遇到特殊的天气,是天赐的良机。如果想让照片光影均匀,请用矩阵测光(也叫评价测光)。
(2)如果想把云彩拍出丝绸感,可用减光镜,或者可调慢设备快门。
(3)清晨傍晚,不只是拍剪影的好时间,也非常适合拍云霞。
㈤ 怎么让天空云彩的图片看变得更黑暗
美图。
首先我们点击魔棒工具按钮,然后我们在这个区域中点一下,然后我们点击添加调整图层。
然后我们点击曲线按钮,然后我们可将曲线的值拉低,这时便可看到天空一片漆黑。
㈥ 如何增加图片的亮度
看来你对于照片修补不太精通啊,
处理很困难的,
简单增加亮度是不行的,人脸细节很难看清,还有色彩,饱和度等
背光太强烈是应该(引用)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逆光的场景下,人物的发丝会更明显、更漂亮,身体的边缘线也会呈现出来,整个人物会变的更立体。
这也就是在摄影领域中,许多人喜欢逆光进行拍摄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我们再针对逆光的拍摄,做一整理及说明
以拍摄人像为例,太阳(或光线)在人像的后方,整个场景的光线分布,人像的脸部、正面,会呈现相对较暗的情况,这便是所谓的“逆光拍摄”。
大部份的相机会预设以全部的取景画面做为测光的依据,由于逆光环境,人像的后方光线已相对较强,在平均计算之后,相机便会认为人像的正面之阴暗情况是正常的,这也就是逆光环境,会拍出‘大黑脸’的原因。
解决方案
1. 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的观念,来处理“逆光的摄影”,也就是增加曝光量来让脸部更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会提升整张相片的亮度,所以不但脸部变得亮一些,背景也会跟着变亮,而导致背景的细节有所丧失。
2. 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例如上图,由于光线从模特儿的后面射入,我们在模特儿的前面以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便可以轻易地达成脸部的光线,为正常的曝光情况。
反光板的选择
在艳阳下,可以使用白色的反光板,以求光线的柔和,在阴天,则可使用银色或金黄色的反光板,以求反射更多的光线。
事实上,你也可以自制反光板,利用保丽龙板,银色的纸,剪贴成自制的反光板。
逆光的摄影是一常用的手法,妥善地应用反光板或其它的补光器材,会让拍摄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㈦ 怎样拍摄云霞照
在北方,变化多端的云朵和绚丽的彩霞多出现和盛夏和初秋季节的清晨与傍晚,尤其是雨后天晴的傍晚,是拍摄云霞照片的好时机。早霞活跃的最佳状态是在日出前后的半小时之内,晚霞为日落前后的半个小时之内,这一事件段是排石云霞的最佳时间。
早晨的太阳亮度变化非常快,每一分一秒都在不断地变化,测光的时候不要将测光表直接对着太阳测光,可以按太阳两边的太阳亮度测光,让天空的质感表现得更好,太阳本身过亮一点也不要紧,因为太阳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很小。如果太阳是主体,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这时就应该对太阳测光和曝光了,保留太阳的色彩和层次,天空暗一些也无所谓。
拍摄时要注意云朵、霞光的造型美,表现云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画面气氛,烘托出诗情画意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需结合创作意图,精心地选择云霞,而不要盲目地摄取。
无论是人,建筑物还是树木,都可以成为摄影师的拍摄题材,只要耐心观察会发现云彩可以是风景摄影的补充,将浪漫或神秘的气氛引入其中。但是,天空和云彩本身就是拍照的绝佳对象。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正确拍摄它们,以获得有趣而美丽的图片。
云是良好的视觉对象,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几乎可以改变云彩不同的颜色,有兴趣可以进行尝试。
㈧ 手机如何提高照片亮度
打开手机图库或者相册,将拍好的照片打开,选择编辑,一般手机都会有一些常用的处理功能,如对比度和白平衡等,适当调节这些参数,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即可。
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照片处理软件,如ps等,可以有更强大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