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画画红梅用的鲜艳红色用什么颜料
颜料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
矿物颜料:
1、朱砂(矿物名:辰砂,化学成分Hgs)
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 (硫黄同汞升炼而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4、石黄 (矿物名:雌黄,化学成分为As2S3)
5、雄黄(又称雄精) (矿物名:雄黄,化学成分为As2S2)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矿物名蓝铜矿,化学成分为Cu3(CO3)2(OH)2)
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矿物名孔雀石,化学成分为Cu2CO3(OH)2)
8、赭石(分深赭、浅赭)(矿物名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
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矿物名方解石,化学成分为CaCO3)
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分子式:2PbCO3·Pb(OH)2)
11、泥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
12、泥银(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
13、太白(锌钛白,是锌与钛白粉的混合研磨物)
植物颜料:
1、花青(将靛放任乳钵里去擂,大约四两蓝靛,要用八小时去擂它。擂研以后,兑上胶水放置澄清,澄清后,把上面浮出的撇出来,所撇出来的,就是花青)
2、藤黄(有毒,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
3、胭脂(红花泡制出的红色染料,菊科红花属中的栽培种,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L.)
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
竹子和人物技法:
画竹:
枝的画法:枝从节上生,生枝各有名目。生枝处谓之鹿角、丁香头或钉头,接叶处为雀爪。直枝谓之钗股。从外画入谓之垛叠或扬叠,从里画出谓之进跳。画枝下笔要圆劲而有韧力,忌平直疲弱。若行笔太软,枝少叶沾,则缺少劲势,无竹之挺挺然,行笔迅速,则挺然之势可具。画老枝,尤要画得节大而枯瘦,嫩枝则和柔而婉顺。枝丰则叶茂,枝小叶也少,叶少则枝昂,叶多枝下垂。竹难于疏,板桥说“冗繁删尽留清瘦”,故竹枝不能太塞。太塞则难于画出竹之精神,亦不易表现空间距离感。画时用笔要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折转而多断续。睛竹结梢,极为难事,要于现实中着意观察体味。
叶的画法:画竹叶一要注意结构,二要注意用笔。所谓个字、介字、分字、破分字等是古人总结出的规律。要把叶子分组画,不然必乱。每一组既要符合叶的生长规律,又要组织得美。一忌孤生,二忌并立,三忌如叉,四忌如井,五忌如手指及似蜻蜓。
画竹叶时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出,一抹便过,少迟留。要随叶的生势随时变换方向。忌似桃、似芦、似柳。行笔到叶尖时,手腕自然上提,或以笔尖带出回锋。正锋、偏锋可以间施,高下欹斜,转侧俯仰,皆须在快慢疾迟的行笔中,在浓淡深浅的运墨间自然得之。
春天嫩篁,叶向上,夏则浓荫而下俯。露润、雨垂、风翻、雪压,则各现其反正低昂,必须细心观察,反复实践,才能得心应手。
初学时要一枝一叶地练习。出叶要浓淡一色,一枝之中有浓淡叶相间,就容易杂乱。近枝叶可用浓墨,远枝或稍后的新枝叶可用淡墨。但画竹叶不易用渴墨。
画人物: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 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感。
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
写意画法也是重要的一种。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补充:
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着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❷ 红梅迎春国画红梅迎春立轴怎么挂什么地方好
红梅迎春的挂画一般挂在家里的客厅沙发背景墙或者办公室后边的办公桌后边,还有一些是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进门玄关的位置上的,因为红梅的寓意非常好,所以这个挂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都非常好。
❸ 国画中,画梅花应该用什么色
画红梅的话一般是用朱砂或者曙红,笔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层次干、深浅变化。
(3)如何画红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画梅花的步骤: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梅花用朱砂,笔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层次干、深浅变化。
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❹ 能把绿梅和红梅画在一起吗
可以画在一起。
同一品种不同颜色画在一起也别有风味。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蔷薇科杏属植物。梅的鲜花可提取香精,果实可食,或熏制成乌梅成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❺ 红梅图的简介
罗芳淑,生卒年未详。清代女画家。字香雪,一字润六,江苏扬州人,一作安徽歙县人,侨居扬州。扬州画派着名画家罗聘之女,擅写梅,时人称为“罗家梅派”。传世作品有《梅花图》等。
《红梅图》是罗芳淑的传世作品《梅花图册》中的一幅作品。《梅花图册》共六开,或以浓淡墨作梅树枝干,用白描淡墨画花,浓墨点蕊,疏朗秀挺;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加以白须黄蕊,冷艳奇丽;或用粗笔画枝干,白描钩勒花朵,填以白彩、红蕊,雅致秀丽。
❻ 中国画红梅画法。
梅花花朵画法——点厾法
点梅花的花朵可用兼毫或羊毫笔,颜色可用曙红加胭脂调染,或白粉加曙红及大红调染,再蘸少
许赭石,在蘸色时笔上要有浓淡变化,颜色不宜太厚,色要透,先藏锋起笔,再藏侧锋点厾,注意花
瓣分大小点。
梅花一般分一三五瓣,形态上有正面、侧面和反面之分。花蕊、花萼、花须亦以正、侧、反面
勾勒,学画时不要均等排列,点花蒂、花柄时要用浓墨点,用笔要活泼灵动。
❼ 画中国画梅花时红梅的颜色怎么调
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例如红+黄=橙;蓝+绿=青;橙色和青色称为复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或黑色。
(7)如何画红梅花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
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
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
❽ 红梅是怎么样的
红梅是怎么样的?
红梅是这样的——
红梅是梅花的一种,这种植物可用于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可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做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等。红梅也是中国文人喜欢呤咏的对象,画作和诗歌很多。也是一种香烟的品牌。
❾ 红梅报春图有没有什么寓意
古人说,梅具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化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即是元亨利贞四德,运用在人事上,即为仁义礼智四德。
后人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这些都是梅花的象征意义,梅花常与其他吉祥物画在一起,有梅的图案,就有招福的意义。
红梅寓意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其开于岁末春初,有花魁之誉,雪魄冰魂,铁骨丹心,报春而不争春,喻人骨格嵌崎,品德高尚,坚贞而有节气。作者以画写意,艺术的展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刚强、高尚的禀性。
王美琦,1969年生于广西桂林,曾在广西画院深造多年,擅长花鸟,偶作人物,偏爱水墨,王美琦在画坛二十多年来痴心于水墨花鸟画的创作,其作品清秀洒脱,笔墨淋漓,独具风格。
其国画荷塘鸟语作品曾发表于《漓江日报》、《南宁晚报》等国内多家报刊,作品《花间雨露》获2001年广西桂林艺术节二等奖,诸多作品被国内书画爱好者收藏。